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02|回复: 3

[大德开示] 学诚法师问答(9月25日-26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9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1 编辑

尊敬的大和尚!
弟子写信是用邮件发到您的邮箱还是以书信的方式邮寄给您比较方便呢?请大和尚指示,阿弥陀佛!
hwt_19792011-09-25 10:20:46
法师好,我十分喜爱佛教,想在龙泉寺成为居士,请问我是否可以如愿,谢谢,阿弥陀佛!
学诚法师 回复 hwt_1979:2011-09-2607:02:35
可以,可来参加皈依法会或做义工
爲所欲爲2011-09-25 15:44:06 请问:这个博客有些文章应该是大师的弟子写的,那么好多人提出的问题,每天的回复都是学诚法师亲自回复的吗?其中有没有法师的弟子代为回复的?
爲所欲爲2011-09-25 15:53:58
最近看了几部经书,感触颇深,造恶堕恶道易,学佛入正道也易,果是善恶一念间。有个问题请教:个人性格比较安静,平时看书也多是默默的用心看。想请问,看经书时,默默的用心看,和读出声音,两种方式效果会不会相差很大?我感觉在安静的环境中默默用心看,比读出声音,注意力要更集中一些,毕竟嘴里如果读出声音的话,心神会受声音干扰,容易变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请大师指点一下,读经在不在乎有声音?
学诚法师 回复 爲所欲爲:2011-09-2607:02:47
内心相应就好
无明凡夫 回复 学诚法师:2011-09-25 16:51:08
感恩法师
静子2011-09-25 17:37:41 感恩老师!弟子在家佛堂每天有早晚上香,因故出门一段时间,家人没有上香的习惯。这样没上香没供灯一段时间,有无不妥?
学诚法师 回复 静子:2011-09-2607:03:02
没问题。供香供灯有功德,不供也没过失,不同于持戒
净罪集资2011-09-25 20:22:24 感恩老师:我很怕闲过我的一生,所以每天都很勤奋的读背书,不过事与愿违,我总是无法如愿读书,不是病了就是业障现前,我第一次意识到:读书是需要有福报的,没有福报书还不让我读呢。除了读背书,我什么也不发心干,早晚课也不上,对什么都很厌倦,觉得应该入世工作,恳请您能慈悲开示。
学诚法师 回复 净罪集资:2011-09-2607:03:56
喜欢读书同喜欢看电视有何区别?不愿落实行持,只是放逸而已。知错不改,知善不从,文饰掩避,是自欺欺人
贤慈2011-09-25 20:44:23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净罪集资2011-09-25 20:44:28 尊敬的师父: 1、什么是道?2、道心是什么?
学诚法师 回复 净罪集资:2011-09-2607:04:11
正直是道;直心是道心
练习2011-09-26 08:42:44 感恩老师: 《广论》虽然不是很深的白话文,但一般人看起来仍然很费劲,而且里面有很多佛教名词,即便是通俗易通的白话文,广论的意思也是比较深得,记的日常法师讲课也有打算把《广论》译成白话文的打算,能不能把《广论》译成白话文利于更多的汉地众生呢?《广论》是从藏文翻译过来的,藏文就不像汉文一样有什么文言文,一千年前的藏文现在的藏人一样可以看得懂,藏传佛教传播到现在也都很好,而汉地很多人根本都读不懂文言文,这不是障碍吗?
学诚法师 回复 练习:2011-09-2707:21:38
佛经的汉译大多比较通俗易读,如《地藏经》、《法华经》等,只是祖师大德们写的论著多用精简的文言,需要现代人阐释。佛法经论的白话翻译是个系统工程,即使做出来,往往可能义蕴和意境不同于文言,只能作参阅。还是应尽量学文言,至少比学外文容易。多读佛经,及听现代大德讲解文言论典时,可顺便用心学习文言。现在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学校教育也增加了古文学习的份量。
信心信信2011-09-26 08:46:48 师父好。弟子在教育孩子时遇到了问题。孩子大了,弟子对他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有时说话他不听。所以如果三番两次地说还不起作用,就容易发脾气,这时他才会听。但发脾气不仅伤孩子,弟子自己也觉得很失败。
学诚法师 回复 信心信信:2011-09-2707:21:53
你一个人的教育难以抵过学校、社会、电视的教育,宜想办法给予另外的环境教育,可适当带他到寺庙参加法会或参加学佛小组的活动,接受善友团体的熏陶和化导。另外,还可引导他读诵传统文化经典,系统熏养性情,胜过无体系的零散训导
练习2011-09-26 08:52:26
文言文优点固然有,文言文就如一个很好的诊断仪器,能诊断很多疾病,但如果这个仪器到后来很多人都不会用的时候,它的意义何在?另一方面佛经与佛教论典都是文言文的,就算出家人都能读懂,那在家人呢?懂的少,如果有懂的也是文化相对比较高的人,学佛不能只局限在部分人中传播,我觉得有必要把部分优秀的论典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很多藏传佛教高僧不赞成把藏传论典翻译成文言文。
离苦2011-09-26 09:50:36
感恩老师!我家已无祖坟,因此想将爷爷奶奶的牌位供在庙里。我不了解将自家祖先的牌位供在寺庙里有什么作用 ?庙里的僧人日常会对这些牌位做何法事?阿弥陀佛!
学诚法师 回复 离苦:2011-09-2707:22:16
如果祖先是在鬼道,可能由此因缘到寺庙听经闻法,得到超度。你自己平时念佛、闻法、行善等功德给祖先回向则更好,不一定要供牌位
梦幻泡影2011-09-26 10:20:02 转摘一下贪欲的心理动态 贪欲带来长远的问题,此外,它也造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迷惑。我们每天都在担扰、不安之中,思考:“我怎样能得到这些?我怎样能保护它们?我怎样能高兴?得到什麽才会使我最高兴?”所以,内心彻底处於迷茫之中~~~ ~~~~~~~~~~~~ 自我表达,这样的心理动态分析还有点像,我都有啊~~~
依师2011-09-26 10:25:43 师父,感觉自己比较愚钝,总是不能很好的理解上位的思路、体会师长的意趣,有些事情过很久后才明白当时上位、师长的话是怎样的意思、这样安排是怎样的用意,有些则一直画着问号,理解不了;不理解就会执行不到位乃至于会打乱上位的安排;在承担中脑子比较简单,上下前后左右的缘起考虑、关顾不到,因此常会犯错,真惭愧!但是弟子很希望有一天能具足这种能力,能全部的体会到师父的心意,可以吗?怎样才能做到呢?祈求师父的加持!
学诚法师 回复 依师:2011-09-2707:22:41
常怀惭愧,心不弃舍,渐渐改善。另外,不局限于一时一事的茫然揣测,应会通过去所宣导的理念、所述说的心愿,体会理念并策发同样的心愿
梦幻泡影2011-09-26 10:26:15 转摘一下贪欲的心理走势 贪是一种心所或内心的态度,它夸大对象或人的优点,或主观地构想本来不存在的优点,然後心里有了某人或某件东西的一幅漂亮的图画以後就发生了执着,希望能够占有(1)
辨 别 有没有贪的方 法想自己要与某人或某件东西分 手或得到它们,这时如果内心会产生 感 受,那就 说 明 心 里有贪~~(2) 贪欲带来长远的问题,此外,它也造成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迷惑。我们每天都在担扰、不安之中,思考:“我怎样能得到这些?我怎样能保护它们?我怎样能高兴?得到什麽才会使我最高兴?”所以,内心彻底处於迷茫之中~~~(3) ~~~~~~~~~~~~ 自我反馈,这样的心理走势分析还有点像,我也有那么点~~~
有个我比较喜欢的和所希求的对境始终未有因缘实现 很令人郁闷( ⊙ o ⊙ )~~~~ 我都来不及贪上此对境( ⊙ o ⊙ )啊~~~~~~
梦幻泡影2011-09-26 13:44:03 顶礼学诚师父! 看到学诚师父常说: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那,万一因上努力了,果上无法一时随心呈现,还是内心很有点歉疚或者不安或者郁闷那咋办~~~??? 毕竟,因缘成熟需要多充内外条件碰头~~~
梦幻泡影2011-09-26 14:49:04 顶礼学诚师父! 再补充:按照学诚师父上次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那么,有些所谓的因缘,无法显现成果时候,我干脆暂时不需要对此纠缠下去,或者去作其他尝试,可能另外的因缘显现也不一定? 退了,反而,有新的发现,真正的因缘的显现~~~??
bj2008aoyunhw2011-09-26 17:11:03 阿弥陀佛,感恩老师,弟子请教:1.我们在家皈依修行的弟子使用念珠的话有什么要求吗(例如带念珠人的身份、材质、颗数等)?有人说不能挂在脖子上是吗?请您开示!弟子贤东。
学诚法师 回复 bj2008aoyunhw:2011-09-2707:23:46
念珠本是用于计数、摄心的工具,本不必有什么特别要求,只是有些传统习惯的做法,可网上查看
梦幻泡影2011-09-26 19:51:31
顶礼学诚师父! 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能要看您指什么事情上吧? 有的时候,如果有退一步,恰恰就少了那一步,就没有达成呢? 有的时候,如果没有退一步,反而就成功了呢? 您这所指的退一步,大概指需要做出谦让的时候的这一步,恰恰退这一步,少若很多麻烦和纠缠等等。。 故,不一定。 我现在不想很轻易的去信任别人的话。。
梦幻泡影2011-09-26 19:59:30
顶礼学诚师父! 另外,想向您汇报一个我现在的现象 哪怕很多人告诉我说,您是如何的了不起,如何的慈悲和智慧,但是,我可能不一定很快的对他们的话产生起什么样的共鸣~~~ 也即我信任一个老师,除了有人都在赞美他的功德外,还需要其他的让我起信的因素~~~我不知道这样的状况是否可以? 贤翔2011-09-2620:34:52 马上要过年了,我家里有一头猪和一头驴,请问是先杀谁好呢?
学诚法师 回复 贤翔:2011-09-2707:24:01
先杀自己的烦恼
劝学2011-09-26 22:17:28 师父: 1、怎么样能够让弟子到了晚上也如一早起来时那么精神抖擞呢?让弟子晚上的时候能够有心力完成日记和提起十二分的努力回向。就是,能有什么办法让弟子在身体非常疲乏和病苦的情况下,能够提起猛利心力,完成一天中剩下的功课?弟子一到了晚上就非常的昏沉,这导致我总是不能完成当天的功课,变成第二天的负担。为此我很烦。
劝学2011-09-26 22:17:38 2、最近弟子非常的害怕和躲避干家务。怎么也整理不好家务,打理不好,其实家并不难收拾呀。因为家怎么也打理不好,使我没有心情带学佛小组学习。我已经一个月没有带大家上课了。总以调整为由拖着。我为什么要干家务,我找不到干这活的理由和动力,这会影响我学习的。我就这么点时间。
学诚法师 回复 劝学:2011-09-2707:26:06
观察现实身心状态,灵活踏实解决困扰,便是切实有效修行
竹林清泉朗月风2011-09-26 22:45:43
感恩老师,请教师父,阿赖耶的构成是怎样的呢,是空性的仓库?若是空性的,其中的有从何来呢?
学诚法师 回复 竹林清泉朗月风:2011-09-2707:27:44
阿赖耶识是业种子、名言种子的仓库,体性是如来藏,如《大乘密严经》说:“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辗转无差别。”
竹林清泉朗月风2011-09-26 22:55:14
师父,如果从阿赖耶中来,会有个起点,那么阿赖耶是否为不空呢,而那个起点又从何世开始?既然它永恒不会消灭,即为有,是否与它的空性不符?
学诚法师 回复 竹林清泉朗月风:2011-09-2707:29:34
证空性是破除第七识的烦恼我执,并非一切无有,《大般涅槃经》说:“世间之人虽说有我,无有佛性,是则名为于无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颠倒。佛法有我,即是佛性。…………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
学诚法师 回复 竹林清泉朗月风:2011-09-2707:30:20
……如来亦尔,为度一切,教诸众生修无我法,如是修已,永断我心,入于涅槃,为除世间诸妄见故,示现出过世间法故,复示世间计我虚妄非真实故,修无我法清净身故。……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喻如良医示彼力士金刚宝珠,是诸众生为诸无量亿烦恼等之所覆蔽不识佛性,若尽烦恼,尔时乃得证知了了。”
劝学2011-09-26 22:56:59 3、师父您给同修回复说“末世法衰,男众邪见放逸,女众苦恼众多,如《佛说法灭尽经》说:“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法将殄没。登尔之时,诸天泣泪。”难道女众就不能把法延续下去吗?女众怎样做才能不叫法殄没? “登尔之时,诸天泣泪。”看到这句弟子好想哭啊。师父,请师父教我们女众如何如理修行令正法永远住世的法门!令世间永不失正法眼,令众生永不失慈悲关怀。我愿意为此奉献自己!恳请师父慈悲开示!
学诚法师 回复 劝学:2011-09-2707:33:07
可研读《大爱道比丘尼经》

有问题的同修,请到学诚大和尚博客提问。左侧点击‘我要提问’。 欢迎您周末来龙泉寺做义工您可以加群87819397,了解相关信息。 欢迎登录北京龙泉寺仁爱义工网报名参与http://124.207.43.218/renai/Default.aspx

发表于 2011-9-29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1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1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1 编辑

怎样修行—— 学诚大和尚开示 (转)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 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    内因是暇满人身,这是我们能够修行的主因。我们今生今世六根具足,头脑灵敏,又能够发心学佛,能够听闻到正法,因此要珍惜宝贵的光阴,珍惜这种种殊胜难得的修道因缘。 外缘就是有好的师长、好的同行、好的修行道场,这些都是修行的助缘。如果不能体会到善知识、同参道友和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帮助,就会常常遇到障碍,容易产生各种毛病,很难顺利修行。 所以,我们要珍惜难得的暇满人身,珍惜良好的修行助缘,把握这改善生命品质的殊胜因缘,走好修学佛道的每一步。    其次,应该认清三个毛病。这三个毛病,分别对应于学佛的三个不同层次。    一是最初发心太过猛烈。 刚刚学佛的人,通常容易犯这个毛病。每天一定要念多少声的佛号,诵多少卷的经典,做多少件的事情,发心非常地猛烈。结果往往是这几天做做这个,过几天又干干那个,做一做就歇一歇,做一做就换一换,弄得又疲惫又散乱,没有办法持续修学。 所以,初学佛的人应该发持久心,发长远心,踏踏实实地修学,平平稳稳地进步,初发心切忌过于猛烈、急于求成。    二是修行当中彷徨不定。 克服了发心过猛的毛病,修学了三五年以后,就进入学佛的第二个层次。在这一阶段,容易彷徨、迷惑,觉得修行好几年了,进步反而没有刚学佛时那么明显,于是开始怀疑修行道路的可信性,怀疑修行方法的正确性。 这种种的疑惑,导致懈怠放逸,甚至中途退却,不再继续修行了。所以,处在第二个层次的学佛人应当勇猛精进,突破彷徨心理的障碍,排除对修行的疑惑,才可以进一步向上修学。    三是稍有成绩便高慢自大。 学佛的人精进用功了十年以上,在学问、修行、做事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以后,就到达了第三个层次。在这一阶段,容易产生高慢,认为自己的修行工夫很好,修行的法门很殊胜,学问渊博,事业有成,自利利他非我莫属,别人都比不上我。 因为高慢自大,增长了我法二执,障碍了更加长远的修学,也就不可能获得修行上真正的成就。所以在历经了十年、二十年乃至更加长久的修学过程,在某些方面有了一点成绩以后,就要注意“韬光养晦”,不要急于张扬,而是要更加谦逊地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地用功修行,以期达到工夫的成片、修行的纯熟。 以上三个毛病,在修行之前就应该了解清楚,才能够在修行当中积极防止。    最后,真正的修行,必须遵循四项步骤。    比如说,我们要制造一把好的剑。首先要选择好的铜、铁等原材料。 第二步就是对原材料的冶炼、陶铸让剑的毛坯显露出来。 第三步,经过一番的敲打、淬火、磨光,将粗糙的剑坯琢磨成闪闪发亮的剑。 第四步,还要将打造好的剑埋在土里。等到把剑上咄咄逼人的气焰去掉,再从土里拿出来。这时候,一把锋利的好剑就形成了。手持这把利剑,便可以削铁如泥、所向披靡了。    修行也是如此。 我们要把自己锻炼成能断烦恼的法器, 第一步要培育好根基。根基不够就会时时遇到障碍,处处存在困难,就不堪成法器,不能成大器。所以,要多忏悔,多集资粮,让业障渐渐减少,善根逐步增长,培养清净的信心,培育良好的根基。 第二步,有了良好的根基,还要仰仗师长的教授、教诫,依靠同行的鼓励、帮助,加上自身不懈的努力,深入经律论藏,思维善恶因果,树立起对佛法的正见。 第三步,虽然具备了正确的见解,但缺乏具体的实践,需要面对顺逆各种境界时的历练。经历了一番长时间的身心磨练,不断规范言行举止,逐渐清除内心尘垢,让三业清净,三学增上。 第四步,虽然修行上有了一些心得,但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认为仅此便可应对自他身心种种烦恼,而是应该继续精勤修学,让自己的修行工夫纯正、熟练。 这时候,能断烦恼的法器就炼成了,我们也就拥有非常猛利、非常深广的智慧,能够洞察种种幻相,应对种种境界,调服种种烦恼,成就种种胜利。    信佛学佛,修行成佛,这是每一位佛弟子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只要我们具备两种条件,认清三个毛病,遵循四项步骤,一定能够紧随佛陀的身影,践履佛陀的大道,光大佛陀的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17:29 , Processed in 0.345678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