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798|回复: 64

[大德开示] 星云禅话---星云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上世界~ 于 2011-9-17 00:32 编辑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
-------------------------------------------------------------------------
(1)---《风动?幡动?》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几年
后因机缘成熟,开始行化于世间
有一天,途经法性寺
看到两位出家人对着一面幡,面红耳赤争论不休
惠能上前一听,才知道他们在争论旗幡所以会飘动的原因
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
另一个则说:"没有幡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幡在动."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惠能大师听了,就对他们说:"二位请不要争论,我愿意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
其实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帆在动,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
从这则公案可以看出禅师对外境的观点,完全是返求自心
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现象的存在是片面的
其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
因此要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其关键就在吾人的心是否已经去除差别妄想,是否能够证得涅槃寂静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上世界~ 于 2011-9-17 00:32 编辑

(2)---《不肯承担》

利踪禅师有一次在深夜里,站在僧堂前大叫道:
"有贼!有贼!"
叫声惊动了堂内的大众
这时,刚好有一位学僧从堂内跑出来
利踪禅师就一把抓住他道:"纠察师父!我抓住贼了."
学僧推拒道:"禅师!你弄错了,不是贼,是我!"
利踪不放手,大声道:"是就是,为什么不肯承担?"
学僧惊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利踪禅师说偈道:
"三十年来西子湖,二时斋粥气力粗;
无事上山行一转,借问时人会也无?"
-------------------------------------------------------
有道是"擒山中之贼易,捉心内之贼难".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向外执取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欲乐
从而引生种种烦恼痛苦.
三十年的修行,每日的二时粥饭,都只为了降伏心中的盗贼
能够如此领会,上山一转,心贼一捉,佛法就此当下了!
利踪禅师对僧人的一番考验,实在是禅师的大机大用
"六根门头尽是贼,昼夜六时外徘徊,无事上街逛一趟,惹出是非却问谁?"
昼夜二十四小时,如何守护我们六根的门户,不使它蠢动妄为,是修禅不可忽视的功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上世界~ 于 2011-9-17 00:32 编辑

(3)---《凡圣两忘》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
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了禅师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不放松再追问:"既不象佛,那么像什么?"
光涌则不甘示弱地回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仰山大为惊叹,说道:"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之中,再也无人优胜于你,你好好保重."
事后仰山禅师一见到人就赞叹说:"光涌为肉身佛也."
-------------------------------------------------------------
这则公案究竟有何含意呢?
譬如有人问人像什么?
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假如有所像,就有所不像.
如果回答说人像鬼,鬼中也有人;
如果说鬼像人,人中也有鬼.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虚空像什么?
虚空无相无所不像,正因为虚空无相,才能包容万有;
虚空无相,所以像一切的样子.
仰山禅师和光涌禅师议论不像驴,不像佛,那么究竟像什么?
像自己.
惟有见到自己的自性,才能与虚空一个鼻孔出气
像什么?
像虚空无相之相
能够凡圣两忘,体用一如,那就是见到无相的真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4)---《破布裹真珠》
唐朝相国裴休有一次到大安寺,请求大安的寺僧道:
"佛陀的十大弟子,各有第一,请问罗睺罗以何为第一?"
寺僧大众认为这是简单的佛教常识,所以就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以密行为第一."
裴休对大家的回答并不满意,随口问道:
"此处有禅师吗?"
碰巧龙牙居遁禅师正在后园种菜,寺僧请他出来,裴休以同样的问题问道:
"罗睺罗以何为第一?"
龙牙禅师毫不犹豫地说道:"不知道!"
裴休听后,大喜,随即礼拜并赞叹道:"破布裹真珠."
----------------------------------------------------------
大家都知道,十大弟子中罗睺罗是密行第一的阿罗汉
即是密行,怎可说知道?
因此龙牙的一句"不知道",裴休宰相认为他才是真知道
而其他众僧答称"密行",从禅者来看,知道的反而是不知道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与不知,实在是虚假不来的啊!
智慧与道德不一样,道德四两,可以冒充半斤
而智慧四两就是四两,半斤就是半斤,丝毫虚假不得
龙牙禅师虽然修苦行种菜,衣不蔽体
但破布裹真珠,无怪乎要愧煞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禅和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7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学习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爱看星云大师的开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次听一位师兄介绍海云大师,非常的崇拜
不过网络上没有看到多少这位大师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5)---《滴水和尚》
仪山禅师有一天在洗澡的时候
因为水太热,就呼叫弟子提桶冷水来加
有一个弟子奉命提了水来
将热水掺凉了,便顺手把剩下的水倒掉
禅师不悦地说道:”你怎么如此浪费?
世间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只是大小价值不同而已
你却那么轻易地将剩下的水倒掉.
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浇到花草树木上
不仅花草树木喜欢,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价值
为什么要白白地浪费呢?
虽然是一滴水,但是价值无限的大.”
弟子听后若有所悟,于是将自己的法名改为”滴水”,这就是后来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后来弘法传道,有人问他:”请问世间什么功德最大?”
“滴水!”滴水和尚回答.
“虚空包容万物,什么可包容虚空?”
“滴水!”
滴水和尚从此把心和滴水融在一起,心包太虚,一滴水中也有无尽的时空
~~~~~~~~~~~~~~~~~~~~~~~~~~~~~~~~~~~~~~~~~
人在世间,福报有多少?
这是有数量的,有要看自己万贯家财,若福报享尽,仍会一无所有.
一个人不管有多少金钱、多少爱情、多少福寿、多少享用
都等于银行存款,浪费开支,终有尽时,故应节用惜福
虽是滴水,皆不废弃,须知滴水虽微,大海亦是由滴水所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6)---《往尿臭去参》
宋朝的江西从悦禅师参访云盖守智禅师的时候,对谈不到几句,云盖守智禅师就批评他道:"看你虽然是长沙道吾山的首座,但是谈吐竟如醉人一样!"
从悦面红耳赤地答道:"请和尚慈悲,不吝开示!"
守智禅师问道:"你曾参访过法昌禅师吗?"
"学人看过他的语录,已经融会在心,因此没有去参访."
守智禅师再问:"你曾参访过洞山克文禅师吗?"
从悦不屑地回答道:"洞山克文吗?终日疯疯傻傻的,拖一条布裙,作尿臭气,算不上大德禅者!"
守智禅师庄严地开示道:"禅在哪里!你就往尿臭气去参!"
从悦看守智禅师说得很认真,就依守智禅师的指示,去参访洞山克文禅师,因而深领奥旨,便回来感谢守智禅师.
守智禅师问道:"你去参访克文禅师如何?"
从悦诚恳恭敬地禀告道:"若不得禅师指示,此生就蹉跎了,故特来礼谢!"
守智禅师道:"礼谢什么?礼谢尿臭气好了."
-------------------------------------------------------
以貌取人,这是人间的通病,以穿着取人,更是肉眼常犯的毛病.禅在哪里?禅不一定在庄严相好的上面,不一定在美好穿着上面,"一条布裙,作尿臭气."这是慧眼看到的禅境.莲花出于污泥,金玉藏于土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07:25 , Processed in 0.316062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