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21|回复: 15

[大德开示] 明奘法师:我的做和尚的梦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1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一个大一新生没有用新奇的眼光去打量自己的学校——中山大学,却被角落里的一本《六祖坛经》深深感动。他暗想,自己应该是去做和尚的。说起这段缘起,明奘法师有一种时间走回去的快乐。   1995年他辞去了北京一家杂志社的工作,在赵州祖庭柏林禅寺剃度出家,开始一个和尚的修行生活。   做和尚是个怎样的梦想?与大部分和尚的静态履历不同,他的修行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些动词——参与创建河北佛学院、策划主持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直到这种模式风靡中国寺庙、第一个在国内推广南传内观禅修。在与国际佛教界的交流中他也异常活跃,兼任新加坡《佛陀教育》杂志主编及马来西亚等国报刊的专栏作家。他迈出了寺庙走进高校,以其纯净透彻、智慧直接的风格拥有了一批“禅粉”。对于世俗世界来说,这些经历远没有获得国际大奖或者拥有某种头衔更能说明问题,但是谈到“奘师”,认识他的人都会涌上一脸美善的笑容,这该是怎样的评价?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爱是一种感觉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一场实践   明奘法师说,这是一场身心的实践。为了与传统佛教保持距离并能不受干扰地履行自己的主张,他辞去了原有寺庙和宗教届的一切职务,并把实践的战场定位在没有和尚去的小庙。其实大多数僧侣在选择栖身庙宇的时候,都愿意选择富有盛名供养充足的地方。算起来,名奘法师已经是15个寺庙的住持。“我去了,就是要把它们恢复起来。”他笑着说。朝阳寺就是这样一个被恢复的寺庙。自2007年6月明奘法师到来,朝阳寺结束了作为文物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见到明奘法师是在国庆长假第一天上午。他有点文弱但看上去精力充沛,并有灵动之感。他说,前天夜里1点刚从嘉兴寺庙赶回北京,第二天上午又去城里开了两个会,下午来客直到深夜离开。他自己计算过,仅8月的行程已达5万公里。当天晚上再次见到法师,是在秋令营开营仪式上,嗓子沙哑,一脸疲惫。这一天,他明显说了太多的话。他的徒弟说,一般庙里的和尚都比较清闲,但师傅是行脚僧,去各处推广禅修是他最主要的事情。   在这样的速度下,朝阳寺寺庙群迅速恢复了生气和活力。五六座小庙沿着上山的小路错落排开,掩映在绿水青山中,没有浓烈的香火味和更多肃穆的雕像,透露着温文尔雅的气息。   明奘法师笑着说,看到的都是他的“地盘”。可就在这 “地盘”上,行车被风景区把门人拦下。管理人员拧着眉头粗声大气,这么多的车都说是找你的,谁都不买票。“没有多少人,说我的名字肯定是来找我的,就让他们进去。”他依然淡淡地笑着。因为每天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从接待客人到规划装修,琐碎的事情占据着他大部分的时间,徒弟们因此称他“周旋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历数明奘法师一年来的改造,你会经常忘记他是个和尚——这种风格似乎更适合描述一个来势汹汹的实业家。而在僧人和我们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区别?证大集团的陈小雨多次与明奘法师深入交谈得出一个印象:他也具有人的弱点和习性,但是通过修养达到了精神上的某种境界来客观看待世界,因此具有了超乎寻常的精神力量与感召。   中央电视台记者吴涛因为看蔡志忠《六祖坛经》的漫画而被佛教智慧深深吸引,对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僧人他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不是躲在寺院中进行独自禅修,而借助现代社会的多种手段发扬佛教文化,进行社会精神层面的建设,这本身就构成了对当下民众求得精神解放的援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以下为明奘法师自述:我的做和尚的梦想  二零零八年元旦一过,俺为僧已经十三年,十三年不是一个长的数字,却也不是一个短的概念。尤其为僧日久,感慨越加丰富,而语话却越来越寡淡了。   俺的出家僧涯有点迥异于一般理解范畴内的遁入空门或者看破红尘,俺有很多的不甘和想法都想在出家的日子中实现,因此出家后的做为也就稍许的距离了一些传统的和尚生活。   俺想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大学,学术,学问,学知,学修,学养。   只有学术,有点如同日本的佛教学术研究,用如同西医手术刀一样的精确来推究释迦牟尼刚一出生的周行七步等关乎信仰层面的问题,必然导致信仰的缺失和神话的破产;   单纯学问,佛法不怎么关乎学问的问题尽管佛教里面关乎学问的课题可以无所不包;   仅仅学知,不足以起行,仍然无法涵盖含括佛教信愿行的生命之流的艺术;   单纯的学修,过于狭隘,有点自说自话,不怎么能够跟现代科学文明对接,容易成为少部分生活失意人群的象牙之塔;   学养不足,恰恰是现代宗教尤其佛教道教宗教教职人员普遍缺乏的最基本国民教育素养。   俺的佛教大学,应该有精确的学术研究标准,具备格物致知的治学态度,知行合一的行为操守,学修一体的佛门子弟风范,温文儒雅的山林气质,外加顶天立地的禅者气概,处惊不变的中流砥柱风骨,狷狂放旷的隐士行列,豁达通便的精神内韵,这样的大学,培养出几个乃至几十个这样的佛门学者,是俺的夙愿也。   俺想办一个佛教的电视台和电台以及杂志,利益人心的说教不是俺的风格也自有各种道德宗教团体做这些分内之事,俺想开一扇窗,或者一道门,让耽着物欲的以物为本(二百年工业革命的后遗症)的一颗颗人心尝试着走出钢筋水泥浇筑的生命丛林,学习微风下的醉茶与醉酒,学会草丛中阳光下的慵懒与从容,学懂涓淌的流澈与汹涌的波涛的共处与和平,学明生存中发生的一切无非为了生命而不是相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大街上可以随时看到大大小小的车辆会为两个推着自行车的老友的伫立街衢的闲谈而关闭车灯和喇叭,桥头边随处可以有遥望风景的长发飘然,流水旁有品吟落日吁叹逝者如斯的流浪艺术家,而暮归的不仅仅是村民和短笛,还有奔波停息下来的心灵和脚步。  走进历史或者走回怆然,回归自然或者回归平淡。让生命就是本来的样子,走着,走着,而不是异化的诡异的现代着。   俺的多年的夙愿和梦想,很想透过这个异化而诡异的电台或者电视台的渠道,走入人的内心(请允许我的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对接)。   俺想把所有的美好的智慧的唯美的慈悲的经典和少部分的书籍刻印在石头上,分发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或者美术馆,当然还要散放在各地的宗教圣地去,对于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所产生的方便深深赞叹的同时却也太多的担忧。   1985年初到广州读大学第一次看到录像带播放的节目时,带来的震撼早已没那么深刻,而对于现在才四五岁的小孩童自如使用的dvd更多讶异和惊叹,只是不知这个惊叹能持续多久,十年为变的速度让目和心同样难以紧跟时代,也必遭淘汰。   但是,断壁残垣的碣石,散乱委地的古碑,一块石头承载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的凄婉,一剖丘土掩埋的千古公案,总能在人的生命底层,最深处,带人回家……因此,俺的梦想有些不切实际,但是是俺出家的实实在在的梦想。   为僧日久,这些个梦想愈益离我远去,只要我穿着这身僧衣,就注定了宗教职业者这个角色,尽管我怎么努力,也是很难从人们的心理期待中走出,我得像个和尚。   这份悲哀,委实无奈。于是或者就从了习俗,爽快的做个观念中的和尚,或者就褪了僧衣,做个快活的俗人。   但是,俺,还想保有自己单纯的做和尚梦想,而又热爱着这身僧衣,注定的行走,注定的跌宕,注定的古道新人……   2008年正月十六于京北朝阳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最优秀的人才做和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5 05:36 , Processed in 3.392778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