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586|回复: 68

经幢集合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胜寺的牌匾及千年经幢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略称《尊胜幢》,是指刻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石柱,其形状多为八面形。关于雕造《尊胜幢》的原因,在《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有载
  
"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窜堵坡中。天帝,若有芯刍、秘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相近,或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上尘落在身上。天帝,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坠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

  正是由于佛教宣称雕造《尊胜幢》能解除一切恶道之苦,故在很多地方都可见此实物。据1958年陕西省文管会调查,仅陕西一省就有唐代石幢82座,其中最早者为富平县莲湖小学内永昌元年(698年)八月所造。不过,这些石幢大多为圆雕,被安置在路旁、田间、村头或寺院内,在石窟中不见有石幢的造出。事实上,中原一带的石窟群中,均未见有石幢的雕刻,只有四川石窟中才出现了石幢雕于石窟内的现象。
  
四川石窟中的《尊胜幢》多成于五代,主要见于安岳卧佛院和大足北山佛湾中。北山佛湾第250、260、269、271、281龛等七个龛内有此雕刻,均为五代作品,形制基本相同。关于这些石幢的形状和特征,兹以第260龛为例作一简要介绍。
  
第260龛高1.18米、宽0.75米、深0.25米。顶为平顶。龛正中刻《尊胜幢》,高1.05米,八面柱形,每面宽0.02米。幢分七重。第一重幢底,为七角束腰蟠龙须弥座,座八面,由四力士扛抬。座上有一莲台,莲台每角上有小坐像一尊。第二重八面幢柱,立于莲台上,柱面上楷书竖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文漶灭严重,略),经文末有铭文:"广政十八年(955年)岁次乙□□□□日赞讫,永为供养。"第三重八角飞檐,稍上处饰有彩云。第四重八云朵,每朵云上有小坐佛一身(现六身)。第五重八叶莲瓣檐,檐下每面刻一小坐佛(现五身)。第六重八角亭阁。第七重幢上,与龛顶浮雕莲瓣相连。
  
另龛左、右壁上端,各刻有祥云托住的一佛二尊者,现像已剥蚀。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北宋·经幢)
因外观造型极像塔,故俗称《石塔》。


  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交汇处中心。这里原是唐代开元寺的旧址,寺院早年毁坏,现仅存经幢。

  幢建于北宋仁宗(赵祯)景祐五年(1038年),有礼宾副使、赵州人王德成督办,赵州人何兴、李玉等创建。

  经幢通高约18米,共7级,是我国现存石经幢中最高大的一座。它坐北朝南,平面成八角形,建在一个方形石基上。石基束腰部分周围刻有“妇女掩门”图像,四角刻有金刚力士,形象健美。台基上是八角形束腰式须弥座,周围雕刻伎乐、神佛、菩萨、蟠龙、莲花等。台基以上第一节为仰莲式双层出檐,烘托出幢体,以上各节出檐呈八角形,上刻有狻鲵等动物形象及各种花卉装饰,刻功精细。经幢一、二、三层刻有楷书和篆书的陀罗尼经文,其余各层,满刻佛教人物、经变故事、狮象动物、建筑花卉等图案,极富装饰性。幢顶以铜质火焰珠宝为刹,衬托着花岗岩雕成的幢身,显得轮廓秀丽,挺拔刚劲,展现了宋代造型艺术的高度成就。

  五级和六级之间饰花盖,形制虽为一般,但雕刻精湛。

  六级之上饰八角亭状,亭顶饰圆锥形幢刹,为铜质火焰宝珠。

  关于此经幢,历代金石专着多有着叙。据记载,此经幢经文书法出自善书者剧如锡之手。书体秀丽。

  此经幢现保存良好,雕塑完整,刻字清晰。

  赵县陀罗尼经幢不仅是古代建筑形式的突出实例,而且对研究我国北宋时期的佛教和雕刻艺术有很大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北宋书法的宝贵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固安王龙金代陀罗尼经幢

王龙村陀罗尼幢

经幢是佛教的产物,绝大多数是刻有陀罗尼经的,少数则刻心经、弥勒上生经等。据已发现的石幢及金石类文献记载,石幢应始于唐代。随着唐初《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汉文的译出,佛教真言宗的影响日益扩大,寺院以及民间渐趋流行建石经幢。在中国的佛教史上,辽、金时期是佛教发展的兴盛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各地流行建陀罗尼经幢达到高峰。

  1976年(京南)河北固安县王龙村发现一陀罗尼经幢,原为寺庙附属物,金代天辅年间建,明嘉靖十年、崇祯四年重修。经幢汉白玉石质,通高近7米,由座、身、顶组成,幢身刻尊胜陀罗尼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幢基座埋于地下,幢座下部为三层青砖铺砌的八角形,砖基之上有石质八角覆莲底座,覆莲之上有盘状石雕亦为八角形。其上为幢身,分别由八棱形石柱、八角形盘状石雕、八角形石帷幕、仰莲、雕有佛像伎乐的八棱柱状石雕组成。以八棱柱为主,间饰八边形盘状石雕,石帷幕及仰莲,使经幢整体十分匀称、精巧。幢身计有四层石柱,自下而上,下面首层八棱形石柱楷书阳刻尊胜陀罗尼经。柱高1.6米,四宽面每面刻五行,四窄面每面刻四行,满行三十二字。因风雨剥蚀,相当一部分字迹已漫漶不清。兹将部分经文移录如下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曰
罗癙二十三戌驮野戌驮野二十四薺薺  尾秫弟二十五癚瑟腻  二十六尾惹野尾秫弟二十七娑贺娑  二合二十八眣湿铭二合二十九散祖你帝三十萨转恒他叶多三十一转路迦类三十二煞播  眣弥哆三十三跛哩布眣癙三十四萨转恒他  叶多三十五线哩二合  野三十六地瑟姹二合  三十七地瑟耻二合薻三十八摩贺母捺哩二合三十九转眣二合迦野四十僧贺薻  尾秫弟四十一  转转眣孥四十二跛野讷叶帝四十三跛哩尾秫弟四十四礦眣二合底四十五  薻野四十六阿欲秫弟四十七三摩野四十八地瑟耻二合帝四十九么癙么癙五十摩贺么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固安王龙经幢

柱上施八角形盘状石雕三层:下层系八角石帷幕,高33厘米,每面近底部錾刻裥褶纹(仿帷幕),角部浮雕狮首, 联以缨络,中间浮雕飞天伎乐等图案,线条明快流畅、衣纹飘逸,每面各异,形象生动,极具动感;中层系八角盘状石雕,高16厘米,每面分别雕有飞鸟、人面鸟身图形;上层系八角托盘,高11厘米,素面无雕饰。

  第二层八棱形石柱刻有:“神赞天辅皇帝万岁齐天彰德皇后储君亲王公主千秋特建消灾报国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柱高0.9米,每宽面刻四行,窄面刻三行,满行十六字。录部分经文如下: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若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

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柱上置盘状石雕一层,为八角形石帷幕,高24厘米,每面近底亦錾刻裥褶纹,角部浮雕狮首,联以缨络,中间浮雕宝相花。第三层石柱为八棱形柱状石雕,每面凿拱形龛,龛内浮雕伎乐,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柱状石雕之上饰宝装仰莲圆形盘状石雕,高23厘米,莲瓣三重。再上为第四层八棱形石柱,每面凿尖拱龛,四宽面龛内雕四尊佛像,四窄面龛内雕四胁侍。幢顶为宝珠顶,由八角攒尖式石檐与锥形石刹组成。




固安王龙经幢局部

王龙陀罗尼经幢比例匀称、造型优美,多组精致的浮雕、圆雕形态变化多端,意境灵动流畅,组合成完美的整体。雕刻技法娴熟,线条奔放明快,造型生动美观,体现了动静结合、气势贯通的艺术境界。

刻于幢上的经文,书法秀美,笔力遒劲,挺拔俊逸,气韵流畅,雕刻精细。此幢堪称石经幢中的精品,亦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品.
(作者为河北省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干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金刚三昧 于 2011-9-8 21:33 编辑

熠熠生辉的普济寺经幢

幢,除了用于房屋的量词以外,在中国古代,是指长竿上挂有长条纺织物的仪仗用品,在汉代已用作官员和帝王出巡的礼仪装饰物。公元初,印度佛教文体传入中国以后,在纺织物制作的“幢”和“幡”上书写佛咒或佛号,这就是最初的经幢。它作为装点佛殿的“佛宝”,树立于佛殿门前,象征佛法和威德。入唐以后,由于佛教密宗从印度和西藏传入中原,原有的纺织物经幢演变为形如佛塔的石制经幢,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又一纪念性建筑。又据佛经记载,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能灭众生恶业”,“救拔幽显最不可思议”,因此石经幢多刻陀罗尼经。从现存实物可知,浙东幸存的唐代大中八年(854)的鄞县江东永寿经幢(已断裂),和建于唐代开成四年(839)的古慈溪普济寺经幢。如今都已移至宁波保国寺大殿前,人们可一睹它的风采。
   
古慈溪县城北的普济寺面湖背山,曾是浙东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据宋《宝庆四明志》载,普济寺“本东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书堂,后舍宅为寺”。《四明谈助》称“吴赤乌二年(239)阚泽舍宅为寺。唐大中二年(848)令李楚臣复立德润院,乾符(874—879)中敕赐应天德润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普济教寺”。
   
古籍记载的阚泽,字德润,即《三国演义》第44回“阚泽密献诈降书”中的孙权谋士。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古慈溪建城后,城北的慈湖曾名阚湖和德润湖。过了一百年,寺前建立了石经幢,使古刹增辉,使慈湖山水新增了一道名胜。
   
普济寺石经幢通高4米,其中刻有经咒的柱身高2米,呈八角形,每面宽25厘米,刻“奄摩尼达哩年弟吒”各一字,组成一句八字真咒。唐代书法家奚虚已书写的序文和陀罗尼经全文小楷,由湖北(江厦)黄以素刻于八面柱身,共3378个字。经幢的顶部为扁圆形的如意云盘,由八角起翘的檐顶承托。柱身的下部刻有三条互相缠绕一团的盘龙,由双仰莲承托,直径达1.8米。最下层的八角须弥座,刻八大金刚,威猛传神。这座石经幢整体造型稳重、稳定,雕刻精美,反映了唐代建筑、书法和雕刻艺术的高深造诣。
  
  普济寺经幢曾历经劫难,唐代会昌年间(841—846)武宗灭佛,毁寺4600座。普济寺寺毁僧散,经幢幸免砸毁。后周显德二年(955),世宗再次毁寺3336所,而江南吴越国的浙东佛寺未受劫难。入宋以后,普济寺累有兴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普济寺改建为慈湖中学,幸存的石经幢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983年从慈城慈湖迁移至保国寺。此后其与千年古刹相依,朝夕为伴,直到如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济寺经幢,据慈溪县志光绪25年版记载和幢本身记载:该幢建于唐开成四年11月14日,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因它位处普济寺内,故称普济经幢。位于慈城镇北郊慈湖中学内。为石结构建筑,通高约3.45米,幢顶部和须弥座分别刻有莲瓣和蟠龙,云气纹,幢身呈八角形,上刻由唐代大书法家奚虚已书写的陀罗尼经,约4000余字,文字笔画苍劲,颇见书法功力。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幢的北侧原罗汉殿前尚有四棵胸围2.30-3.40米。高达25米的古银杏树及部分北宋时飞天、金刚、巷草等石刻。

普济寺全景普济寺隐落于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五班山山腹之中,始建于隋末唐初,有“桃源甲刹”之誉称。普济寺,峰峦竞秀,远离尘嚣,如“世外桃源”,历代骚人墨客如朱熹、张瑞图、李九我等唱咏其间,留下许多墨宝。概况 普济寺放生池普陀山位于东海之上,相传为观世音菩萨的应化道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济寺又名前寺,座落于灵鹫山麓。i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宁·盐官安国寺经幢

建于唐代会昌年间的盐官安国寺经幢

 从安国寺三座经幢中,可以看出经幢的时代风格流变

  

据《咸淳临安志》记载,安国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年),初称镇国海昌院。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毁佛,安国寺亦废。大中四年(850年)重建,改称齐丰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称安国寺,规模宏大。宋熙宁八年(1075年)六月,苏轼应寺僧居则之请,作《宋安国寺大悲阁记》,它与《黄州安国寺记》同为东坡名篇。今寺早已不在,留存座石质经幢及残散的一些碑石,历尽千年风霜。
  
三座经幢有两座建于会昌年间,分别是会昌二年(842年)、会昌四年(844年)。造型简洁,体量较小,由须弥座、幢身及顶部仰莲等组成。幢身细长,呈八边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须弥座上雕刻有肩扛幢身的力士像,生动传神,早期经幢大多有这种图案。四周雕刻礼佛图和佛像。
  
经幢最初的宗教功能,是扬幡作为“接引”之用。在这两座经幢中,尚留有经幢的最初形态特征,如幢身细长,在八边形幢顶上雕饰有流苏,尚未出现以后经幢常有的仿木构建筑痕迹。

 另一经幢建于咸通六年(865年),有两重须弥座,上饰九山八海,束腰压地隐起蟠龙。基座上用仰莲承托幢身。幢身八边形,有上下两层,上层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下层浮雕佛经故事。与前两幢经幢不同的是,它雕饰华丽、精致,并出现了诸如腰檐、斗拱、栏杆、勾头滴水等大量的仿木构建筑构件。出檐深远,翼角起翘。
  
从安国寺三府经幢中,可以看出经幢时代风格的演进和流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梵天寺经幢
建于五代的梵天寺经幢
  
  浙江现存经幢中最高的两座
  
位于杭州凤凰山东麓的梵天寺经幢,共有两座,南北对峙,相距13米,高15.76米,是浙江现存经幢中最高的两座,与国内最高的河北赵县经幢相差无几。
  
五代时,杭州城南凤凰山东麓一带曾是吴越国治(“西府”)所在。先是武肃王钱俶迎明州阿育王寺舍利而建塔于山,称南塔寺,不久毁于火。后钱弘俶重建,并造《大藏经》5418卷藏于寺,碧纸银书,至佛号则以金书,牙签云轴,制作庄严。时有月廊数百间,可想见其盛。治平中,改今额。是时凤凰山一带,林木蓊郁,梵天、胜果、报国诸寺林立,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宋时苏轼于梵天寺曾有诗赞曰: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履。
  唯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寺久废,寺前经幢今完好。
 
 经幢幢身八面,各部比例和谐,具有整体美感。经幢由湖石雕刻逐级叠砌而成。基座为三层束腰须弥座,底层浮雕佛教“九山八海”图,其上两层束腰四面均雕有佛像。基座上为幢身,左幢身刻《大佛顶陀罗尼经》,右幢身刻《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两幢身均刻有建幢记,末尾题:“乾德三年乙丑岁六月庚子朔十五甲寅日立,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弘俶建”。幢身之上叠有华盖、腰檐、山花蕉叶、宝珠、仰莲、方柱、覆莲等构件。幢顶为日月宝珠。华盖下部浮雕为伽陵宾伽,上端饰如意云纹,刻划生动。腰檐仿木构建筑形制,用斗拱挑出,每面补间铺作一朵,为六铺作双抄单下昂偷心造。腰檐顶部凿出筒瓦、椽子、飞子、戗脊和脊兽。檐口刻出滴水、瓦当。每层短柱上有壶门式壁龛,龛内雕刻佛像和佛传故事,佛像容相秀丽,慧眼微开,造型生动。

梵天寺经幢就其形制、高度以及精美而言,属国内罕见,是五代吴越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佛教艺术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代表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梵天寺经幢


梵天寺经幢历尽千年风雨,却依然挺拔如故,
是现存吴越佛教艺术和塔幢建筑的杰出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梵天寺经幢
仿木楼阁式的石雕斗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7:10 , Processed in 0.23171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