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68|回复: 0

[佛教文化] 当大师住于远离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57 编辑

《中部.法嗣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诸比丘应世尊曰:“世尊!” 世尊乃言曰:“诸比丘!汝等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食之继承者。我怜憨汝等,愿‘我之弟子等,为法之继承者,勿为财、食之继承者。’ 诸比丘!若汝等为我财食之继承者,而不为法之继承者,则汝等因此,将受到他人指责批评:‘此师之弟子众,为财食之继承者,非为法之继承者。’ 我也因此,将受到他人指责批评:‘此师之弟子,为财食之继承者,而非为法之继承者。’ 诸比丘!又若汝等,为我法之继承者,而不为财食之继承者,则汝等因此将不受他人指责批评,我也因此将不受他人指责批评。 是故,诸比丘!汝等于此,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食之继承者。我怜愍汝等故,愿‘我之弟子为法之继承者,勿为财食继承者。’ 诸比丘!今于此,我得食,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若有剩余食物,应当舍弃之时,有饥渴疲羸之二比丘来,我对彼等即如次言: ‘诸比丘!我剩余此食,应将舍弃。汝等若饮食者,便取食之;若汝等不食,我便以此弃于无草之地,或投于无虫之水中。’ 于此,其中一比丘作如次之念:“世尊得食、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于世尊,此食乃残余之食,应将舍弃,我等若不食,则世尊将以此弃于无草之地,或投于无虫之水中, 而世尊如是宣说:‘诸比丘!汝等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食继承者。’然而,此余食实为一种财也。我今应不食此残食,以此饥渴疲羸之身,忍饿,度过此一昼夜也。” 彼比丘,即不食其残余食,以其饥渴疲羸之身忍饿,度过其一昼夜。 而另一比丘,又作如次之念:“世尊得食、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于世尊,此食乃残余,而将舍弃。我等若不食,则世尊将以此弃于无草之地,或投于无虫之水中。 我今宁可食此残余食,以治饥渴疲羸之身,安稳度过此一昼夜也。”彼比丘,即食其残余食,以治其饥渴疲羸,度过其一昼夜。 诸比丘!彼食残余食,虽能治其饥渴疲羸,而安稳度过其一昼夜。然而,就两者相比,彼我之第一位比丘,值得尊敬、称赞。为何?实在彼比丘,其长久少欲、知足、易养、资于精勤。 是故,诸比丘!今汝等,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食之继承者。”世尊如是说,如是说已,善逝从座立起,而进入精舍。 世尊进入香舍不久,尊者舍利弗,对诸比丘曰:“诸贤!”彼等比丘,应尊者舍利弗曰:“尊者!” 尊者舍利弗乃曰:“诸贤!大师住于远离时,众弟子若不随学远离会怎样?众弟子若随学远离又会怎样?” 诸比丘答曰:“尊者!我等于尊者舍利弗之处,为领解此语之意义,由远路而来。若尊者舍利弗,能就此语明示其意义,实我等之荣幸也。如是从闻尊者舍利弗,诸比丘当受持之。” 舍利弗曰:“然!谛听!诸贤!善思念之,我将说之。”彼等比丘,应诺尊者舍利弗曰:“然!愿乐欲闻!” 尊者舍利弗乃曰:“诸贤!今大师住于远离时,众弟子若不随学远离;不随学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浪费散慢,前进于堕落,以远离为负担而逃避。 诸贤!于此处,长老比丘会被三事呵责,即:大师住于远离时,众弟子不随学远离,此乃长老比丘被呵责之第一事; 复次,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不舍离,此乃长老比丘应被呵责之第二事; 又,浪费散慢,前进于堕落。以远离为负担而逃避,此乃长老比丘被呵责之第三事。 诸贤!于此,中腊比丘亦…乃至…年少比丘亦以此三事,而被呵责。大师住于远离时,而众弟子不随学远离者,实即如是也。 诸贤!当大师住于远离时,众弟子若随学远离又会怎样? 今,大师住于远离时,众弟子亦随学远离;亦随学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不浪费、不散慢,不以远离为负担而逃避,前进于远离。 诸贤!于此,长老比丘以三事可受称赞,即:大师住于远离 时,众弟子随学远离,此长老比丘被称赞之第一事; 又,随学于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此乃长老比丘被称赞之第二事; 又,不散慢、不以远离为负担而逃避,前进于远离,此乃长老比丘被称赞之第三事。长老比丘,实以此等三事被称赞也。 诸贤!于此,中腊比丘亦…乃至…年少比丘亦以三事被称赞。当大师住于远离时,众弟子随学远离者,实即如是也。 诸贤!于此,贪是恶也,嗔亦恶也。为舍贪、舍嗔,而有中道,使其净眼生、真智生,而导于寂静、超凡智、正觉、涅槃也。 诸贤!使彼净眼生、真智生,而导于寂静、正觉、涅槃之中道者,为如何耶?曰:为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贤!于此,忿是恶…恨是恶…覆是恶…恼害是恶…嫉是恶也…悭是恶…欺瞒是恶…诳是恶…迷惑是恶…性急是恶…慢是恶…过慢是恶…骄是恶…放逸是恶也,为舍放逸,而有中道。 诸贤!中道为八支圣道也。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此于彼中道,而使净眼生、真智生,能导于寂静、超凡智、正觉、涅槃也。” 尊者舍利弗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舍利弗之所说,而信受奉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5 19:52 , Processed in 0.23550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