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严 道 场
「庄严道场」汎指潜修佛道或讲经说法、宣畅佛法的地方、常用妙色众宝的华丽场面彰显庄严的意义。
在佛教艺术中,庄严道场包括石窟室、造像龕室、多尊像及造像碑等,这些造像体大多以佛为主体,有单独的一尊像,有的集合三、五、七尊造像而成。 本单元以北齐造像碑及敦煌唐代石窟为例,说明七尊佛像之庄严道场的尊像名称与相关位置。 比丘惠蔑造佛七尊像碑 石灰岩
北齐皇建二年(561) 高 120 公分
此碑正面碑额为双螭龙蟠绕及弥勒菩萨像龕。 碑身部份雕凿七尊造像:中央为宁静端祥的佛陀在树下说法,佛两侧排立六个左右对称的胁侍像,由内向外依序为清净修行的比丘像、自觉圆满的辟支佛像及慈慧端祥的菩萨像,上方有两尊轻盈喜悦的飞天司掌供养之职,整体构成一组七尊像的庄严道场。 背面描述悉达多太子离家苦修,仆人和白马下跪依依不舍场面,碑身题记内容丰富,书法雄健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