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64|回复: 3

“做好研究不如拉好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好研究不如拉好关系”(转)

  8月17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呼声很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落选。当天,这位“顶级海归”在博客上发布半年前即已准备好的一份声明,声称“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毅一向是个“不安分”的科学家,他经常在媒体上发声,爆一些科学界的内幕。比如中国科学界的浮躁、科研基金的分配体制、学术不端、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等等问题,由此在中国科学界引起诸多争议。

  8月21日,饶毅面对外界开口,认为这次落选,并不是学术上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做好研究不如拉好关系”。

  “高职称的现象弊大于利”

  记者:你发博客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院士候选人。博客是早写好的吗?

  饶毅:这个博客是我3月份写的,当时预计到自己不会当选。

  记者:有人说,像你这样学术水平高的人都落选了,太诧异了。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做院士?

  饶毅:在生命科学界这20年的基本情况是,在国外做过博士后的,回国立即做正教授,或者更高级别。然后在《科学》、《自然》、《细胞》上发一两篇论文,或是有几篇发在同领域最好杂志上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记者:当院士与做科学有冲突吗?

  饶毅:当了院士以后,各种事情就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和精力大为减少,科学活跃期也比较早就结束了。尽管不少人做院士后,资源增加、文章数量增多,但真正质量和高度有提高的极少。

  记者:你还说过,中国科学界比较浮躁,为什么?

  饶毅:中国科学界浮躁的原因有很多,改变这一局面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中国职称普遍太高,原因是历史性的。上世纪90年代迄今,因为中国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比较低,难以吸引国际人才,所以只好以高职称作为补偿,这是一个不得已的措施。

  高职称的现象,弊大于利。因为绝大多数机构不能开除人,如果没有晋升压力的话,一些人未必会好好工作,而单位无法对已聘任者提要求,只能听其自然。

  “与官员和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最重要”

  记者:2010年9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你和施一公撰写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饶毅:文章里主要说,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对中国的科研,没有起到应有的强大促进作用。

  记者:为什么这样说?

  饶毅:每个申请研究经费的人心知肚明: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的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

  记者:要搞好关系?

  饶毅: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做好研究还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相当比例的研究人员花费了过多精力去拉关系,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学问或是培养学生,有的干脆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力使用。

  记者:这个秘密你公开说出来了,其他人什么态度?

  饶毅:中国大多数研究人员常常嘲讽这种存在明显缺陷的经费分配体制。矛盾的是,绝大多数人却默默接受了这个体制。

  记者:据你所知,现在研究人员是怎么拉关系的?

  饶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授,虽然条件比现在差,科学热情却高很多,骑自行车、搭公交车去听学术报告。现在,在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90%以上的时间不听学术报告。很多单位,不仅教授不听国际学术报告,甚至发出邀请的领导本人都不去听。

  但有些人却为了当选院士的选票,而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

  记者:所以你觉得中国科研

  文化出了问题?

  饶毅:中国目前科研文化中的问题是,浪费经费资源、腐蚀学术精神、阻碍科研创新。

  “不当院士不影响我做研究和教学”

  记者:得知你落选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也在媒体上做出回应,对你的落选表示不理解。据了解,施一公也参加了此次院士增选。同样是从海外归来的教授,你觉得他有希望入选吗?

  饶毅:我觉得他下一轮必定会进。我希望中国科学院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改正错误。对于很多还在观望的海外优秀科学家,这是一个信号。现在有些海外学者在观望,他们最怕的可能就是国内的关系网。我希望,以个人声明来扭转这个具体问题,使其他海外学者能选择回国。

  记者:据了解,美国国家科学院每年都会增选院士,改革开放以来,内地有十多名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们的院士增选流程是怎样的?和中国有哪些不同?

  饶毅:国外院士增选,你是否被推选,自己是不知道的。中国的院士增选,理论上也是推选和推荐,但个人知道。中国的院士增选有公示这个环节,国外则没有,当选的人往往都是结果公布后才知道的。国外对于荣誉的给予,都是秘密操作,这样做最合理,因为当事人不会参与其中。而我们是应该公开的事情不公开,不用公开的事情却公开,自寻烦恼。

  记者:在你发表这篇博客后,有网友支持你的决定,但也有不赞同的,觉得你不适应中国“国情”,建议你回美国去。对于种种说法,你怎么看?

  饶毅:我认为我可以在中国做很好的科学研究,也可以教学。我的目的不是院士,所以,不做院士肯定不影响我做研究和教学。

  记者:在你看来,与国外相比,中国学界不能网聚人才的根源在哪?

  饶毅:人员间矛盾多于国外。

  本版稿件综合《新京报》、《京华时报》


声音

  中科院院士的选举两年一次,次数还是很多的,按照饶毅的年龄,这次没有入围,还可以再等等,还有至少10次机会。

  对于饶毅,第一,我认为,饶毅是个好同志,工作也努力,是个做学问也比较好的同志,有一些成绩。第二,饶毅写“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可以的,但我认为可以更缓和一点。第三,饶毅回国后发表了很多评论文章,评论一些人,个别文章评论得并不是很全面。

  因为他回国时间还是挺短的,对国内情况了解得还不是很全面,评论一些问题要慎重。他提出的矛盾、问题,可能经过一段时间会解决。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翟中和院士的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的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

  虽然这次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入围初选候选院士,但我相信,施一公最后一轮时,也不一定能当上(院士),与饶毅一样的问题,回国多久?为中国做了多大贡献?

  以前有过太多这样的先例,本来在国内工作,出去后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也不容易选上院士。不能拿国际上的科学制度来评价和看待中国院士选举,对于科学水准的高低,世界是统一的;对中国科学贡献的大小,则是另一个尺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

人物简介

  饶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62年出生于江西。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饶毅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饶毅:从此不再参评院士

本报记者 雷宇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18日   01 版)

    一只鞋子掉下来了。今天清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发布:饶毅出局。

    没有太多的等待,另一只鞋子紧接着落地,饶毅宣布,从此不再参选院士。

    两只鞋子立时引发了公众无数关注。

    这或许是一种揶揄。

    3天前,饶毅撰写长篇博客文章,呼吁降低科学界职称。

    今天,他自己的晋升戛然而止:止步于院士第一轮评审。

    饶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饶毅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媒体公布,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

    出乎很多人意料,此前呼声极高的饶毅教授没有出现在这一名单中。也有人认为这在情理之中:饶毅大胆敢言的声誉早已远播到科学界以外。

    这一消息在科学界知名网站科学网上挂出不到1个小时,饶毅在科学网实名博客上予以回应,标题直截了当:“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今天中午,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大楼,中国青年报记者见到了“漩涡”中的饶毅。

    饶毅证实了科学网博客的内容。

    这篇不长的博文中,充溢着自信和坚持。

    博文简介了参选原因,“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的尊重和感谢后,博文给出了一个决绝的声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科学网显示,饶毅的这篇博文,已跻身科学网博文月排行首位。截至记者发稿时,有25784次阅读,文后的实名评论长达27页。

    博文挂出不到一小时,科学网上有人撰文《为饶毅院士说事》,有人分析《饶毅院士为何出局?》。有趣的是,一天前,就有人精准判定《饶毅当不了中国院士!》。

    饶毅认为,“公开说明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评选一直广受关注,没有通过评审而发表声明的,饶毅似乎是第一个。

    对于为什么之前没有拒绝参选、此刻发博文是否是制造噱头的质疑,饶毅说,“我觉得应该接受被提名推荐,因为如果你看我1996年起介绍了多个中国科学家,就知道我认为科学院传统上有很好的起源,后来也有很好的人,所以,即使有些问题,后人应该参与才能从内部改善。科学院院士荣誉对行政权力,是一个平衡,体系还会较长时间存在,虽然有些方面应该有所改变。同理,我不参加后,其他人还应该参加,用这种方式表态的只需一人就行。”

    最终的结果,饶毅早有预料。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第一次名单公布时,饶毅就已写好了这篇博客文章。而令外界意外的结局似乎也有迹象可寻。

    最近半个月里,饶毅发表了大量博客文章,笔触所及,有转基因在中国带来的警惕,也有两岸的科学合作,而最令人瞩目的文章出现在3天前。

    饶毅在那篇题为《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的博文中尖锐提问:“在中国科研经费相当多的今天,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至少在生命科学方面,难以达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高峰?进一步还可问,为什么普遍人们觉得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浮躁?”该博文相关内容3天前在《人民日报》发表。

    他为此开出一剂药方: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具体而言,博士后起步的教职应该是助理教授,享有中国目前“正高”的所有待遇,而且工资可以提高,但必须经过晋升副教授和正教授的两轮评审。

    饶毅分析,如果中国的科学,至少生命科学,只以做到国外好的大学副教授为学术退休的标杆,那么,即使中国科学界有非常优秀的人、认真工作的人,其学术往更高、更深发展的可能性仍将大为减小。

    博文中,饶毅历数中国科技界的浮躁:有些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更有甚者,所长邀请了人,自己不听。

    这篇博文在网络上顷刻间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遗憾饶毅在关键时刻没有忍住,即使在评审的半年里,他也对早已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多次发出声音。一个为很多人接受的观点是:暂时地收敛一下,评上院士拥有更大话语权,此后的呼吁更有利于科学界环境的改良。

    “有些人妥协一小步,之后就会步步妥协了,只会夹着尾巴做人了,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饶毅给出如是答案。

    饶毅在专业领域的成就已广为认可。此前,他做过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论文发表于《自然》、《科学》和《细胞》等杂志。一位生物科学领域知情教授则透露,饶毅早在1994年在国外就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而现在很多国内的院士则大多在1996年以后才有。

    很多人把饶毅比作那个指出国王没有穿衣服的孩子,“中国还有哪个‘界’不浮躁、还有哪个人不浮躁?很多问题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只有他‘傻傻地’说出来。”

    也有人对饶毅充满期待,“但愿像饶先生这样的人多些再多些,整个社会才能少些焦虑和浮躁。”

    饶毅并不认同说自己不了解国情的观点。他举例,自己很多建议都是说,要从可以破局的地方试点推动,就像他不是不知道,一般院士很难一次就当选,但他已经决定从此放弃。

    他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泡在实验室和文献中的研究员,“除了做好本职,‘智识分子’对其他问题也要有自己的看法。看到问题,就要说出来。如果不敢说,那还怎么做?”

    这个毅然关闭国外实验室带上孩子回归的中年男子的中国梦依然。他说,回国这些年,见证了科学界进步也在一点一点地发生,也相信环境会越来越好,“在北大做个教授挺好,我对中国科学仍旧乐观,对北大发展乐观”。

本报北京8月17日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饶毅身上最可贵的是批判精神

王学进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19日   02 版)

    果不出所料,此前呼声很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止步于院士第一轮评审。此消息在科学网上挂出不到1小时,饶毅在科学网实名博客上予以回应,标题直截了当:“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意味的是,这篇写于今年3月5日的博文,迟至8月17日由作者添加了日期后才公布。博主称“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中国青年报》8月18日)

    笔者不学生物,因而不知其落选的真实原因。我感兴趣的是,3月5日写的博文为何要推迟到8月17日公布。在这5个月内,不知饶毅进行了哪些科学研究,只知道他在预知结果的情况下,依然不改其敢言的本色,写了一系列批评中国学术界的博文,尤其是那篇批评学界浮躁的博文在网络掀起轩然大波,影响特别大。虽然不知此文是否影响到评审结果,但不利于其评审当有可能。

    在评审过程中,候选人竟一再撰文批评当今学界,这对其将会造成怎样不利的后果,饶毅不可能不知道。为此,有人遗憾饶毅在关键时刻没有忍住,即使在评审的半年里,他也对早已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多次发出批评的声音。一个为很多人接受的观点是:暂时地收敛一下,评上院士拥有更大话语权,此后的呼吁更有利于科学界环境的改良。饶毅是怎么回应这些好心劝告的?他掷地有声地说:“有些人妥协一小步,之后就会步步妥协了,只会夹着尾巴做人了,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还表示,自己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泡在实验室和文献中的研究员,“除了做好本职,‘智识分子’对其他问题也要有自己的看法。看到问题,就要说出来。如果不敢说,那还怎么做?”

    久违了,我终于从饶毅身上看到了失落已久的知识分子道统。在院士头衔的巨大诱惑之下,饶毅依然坚守一个科学家的良知,不改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和独立自由的理想抱负,抨击当今学界的种种丑态。希望日益犬儒化的中国学术界,能从饶毅身上感知自己的渺小和堕落。

    对饶毅来说,当不成院士,无非是失去了一个光鲜的头衔和一些待遇,但绝不会影响到他的科研成就;对大众而言,失去了一个院士,但拥有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样一来,大众将有更多的机会听到来自一位独立知识分子的批评声音,看到中国学界包括其他公共领域存在的种种黑暗现象和腐败内幕,这有何不好呢?

    其实,中国的知识分子(古代称之为“士”)并不缺乏批判精神,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西南联大那些常为人称道的人和事,在两千多年间,形成了一种知识分子道统,也可称为“士”的精神。1940年冯友兰受西南联大教授委员会的委托给当时教育部长陈立夫写的那封信,通篇贯穿着现代教育独立于权势的理念,集中体现了“士”的精神即知识分子的道统。时至今日,这一道统失传了。原因何在?答案就在同一个冯友兰身上:只要看看其在某个时期唾面自干、全盘否认自己学术成就的屈辱表现即可探知其因,无需多说。

    饶毅的表现让我想起一个命题,即当下中国需要重建知识分子道统。怎么重建?我赞成资中筠先生的意见,首先,知识分子需要自己解放自己,争取人格独立,减少依附性,坚决抵制“颂圣文化”,摆脱祈盼或仰望“明君”的情结,努力面向公众,理直气壮地弘扬普世价值: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宪政、民主,这可以说是今天的“道统”。饶毅是海归专家,熟谙中西方文化和现实,他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这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18:38 , Processed in 0.14707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