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68|回复: 4

[精进共修] 释本性法师开示录--如何安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8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34 编辑

(76)儿女要敬重父母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亲对儿女的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父母对儿女的感情表达方式也是特殊的。 有个真实的故事: 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有个女孩离家出走了,历经磨难和挫折后,她消沉了,沦为应召女郎,许多年过去,他父亲去世了,母亲也老了。 但这期间,母亲没有停止过找她。 她找遍了城区、街道,以后找到收容所,哀求每个收容所:请让我把这幅画贴在这儿,好吗?画上是她自己——一位已经白发苍苍,但满脸微笑的母亲,下面加一行她手写的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吧! 巧的是,某日,女孩进了一收容所,她正领一份免费午餐时,无意中看到了那幅贴画,当她立在画下,认真看了画面及上面的文字后,她泣不成声了。 这时,天已黑了,她不顾一切奔向家中。 当她到家门口时,已是凌晨了,她轻轻地敲了敲门,门自然开了,没上锁。 她紧张了,以为是进了贼人。因记挂着母亲的安危,她一下子闯到母亲的卧室,卧室之门也没有关,她发现母亲正安然地睡着。 后来,女儿问母亲为何门都没锁时,母亲忧怨地说:自从你离家后,这扇门就再也没有上锁了。为什么,她期待女儿能够随时回来,回来时,能随时进得门来。 所以,佛教说:世间有四种大恩,其一就是父母恩,学佛不孝父母,则学佛无益。 古往今来,佛典及祖师著作中,讲儿女报恩的典故很多。比如,玉琳国师孝心很深,所受施物,常五分:供佛、为法宝流通、供父母、放生、自用。 总之,父母恩深,终生难报,犹其是母亲之恩,因为,一个女性,从处女到新娘,再到母亲,直至去世,她对儿女,心用的最多。因此,作为儿女,一定要特别的敬重母亲,把她当做堂上的活佛供奉。 关于把父母当“堂上的活佛”来拜,历史上,有个典故。话说:有个出家人,信佛虔诚,一心要见到佛菩萨,就到处朝山,一次,他行脚到了普陀山,在潮音洞附近,遇上一个老头,老头告诉他,你要见佛,佛已经到你家了。老头说:有个人,披着被单,倒拖着鞋子的便是。 一听佛已到家,那行脚僧马上往回赶,半夜到家,母亲一听儿子敲门和叫声,很高兴,急忙的连衣服也没穿全,抓起床上被单就披在身上,慌忙的连鞋子也没穿好,倒拖着鞋子就去开门见儿子。 儿子——这僧人一看,这不正是老头讲的“堂上活佛”吗,他一下子拜下去,泪流满面。从此,不再远行,而是好好在家侍候老母亲。 有人会说,我条件不好,没钱孝敬父母,其实,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当年,有个小孩很好踢球,但因为穷,买不起球,就用椰子壳代替,一位足球教练知道了,就买了个球送给他。某年,圣诞节到了,小孩想,我没钱买东西送我恩人,就为之出点力吧。于是他就跑到教练的园中挖了一个树坑,教练问他干嘛,他说:我没钱买东西送你,这圣诞节,就为你的圣诞树,挖个坑吧。教练很感动,就极力帮忙他,后来,他成了有名的球星——贝利。 [NextPage] (77)蹲下去是为了跳得更高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 当身处逆缘时,我们虽挺直腰杆,但不得不低下头。没有人一生可以不遇逆境。有人问:什么船最安全。阿那哈斯说:离开大海的船。但船,怎么能离开大海呢。所以,逆境时一定要调整心态。据说,美国之富兰克林就非常赞赏这种为人处世哲学,他年轻时,有次,去拜访一位老前辈,当他抬头挺胸进门时,一头被狠狠地撞在了门槛上,老前辈一看,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该低头处且低头,否则,会头破血流。富兰克林把这话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且从中受益终生。 佛教提倡慈悲、忍让,就是要求人们在必要时要能够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蹲下去是为了跳得更高。 因此,我们遇到逆境,比如:官场不顺了,学业不顺了,婚姻不顺了,职业不顺了,生活不顺了,这时,就要有该低头时且低头的精神,在低头中思考、集蓄力量,为了再一次仰起头。 当年,项羽与刘帮争雄中,因为一战失利,就自杀于乌江边,成为千古遗叹,这是只会伸不会曲的结果。所以,后人评价项羽时,认为他有勇而无谋。认为,他在一战失利的情况下,如能懂得进行战略退却,那么,就“卷土重来未可知”。 而越王勾践就不同,他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成为俘虏,在睡草棚,为马夫的情况下,仍不失复国的勇气和决心,每天尝一尝自备的苦胆提醒自己。后来,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完成复国大计。 当然,要强调的是,低头,不等于弯腰,低头,不应以弯腰为代价。 (78)要战胜客观需先战胜自己 日本有个白隐禅师,是位持戒纯净的修行者,曾经,他被一件事冤枉了多年,那几年中,他不辩解,也不烦恼,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有人评价说:因为,他已战胜了自己,所以,不被客观左右。事情是这样的: 白隐住寺附近,有个女孩,未婚先孕,父母很生气,要求她讲出谁是男友,因为某些原因,女孩不敢告诉实情,但又被逼的没办法,只好说是白隐,为此,女孩父母找白隐理论,白隐只是淡淡的说:是这样的吗? 女孩生下小孩后,其父母又把小孩抱到寺院,要白隐养。白隐还是那句话:是这样吗?便把她收养了。小孩长大后,女青年及其男友再也不忍让白隐继续蒙受不白之冤,就向其父母说出了实情。为此,他们一家来向白隐道歉并领回小孩,白隐还是那句:是这样的吗? 有一个得了绝症的琴师,求救于一个医术高明的禅师,禅师给他一个密封的药方并要求他:等你自然弹断了100, 根琴弦,才能打开药方,包你一试就能病瘉。并交待:如未遵嘱,药方便无效。 因为这个希望,他努力弹他的琴。 五年、十年过去了,某天,他自然弹断了100根琴弦,他兴奋地打开药方,药方竟然是一张白纸。他好绝望。不出一个月,他死了。 为什么能熬十年,而不能过一个月。因为,十年中,他有信心、希望,所以战胜了自己。而那一个月间,他失去了信心、绝望了,摧毁了自己。 有故事说:一个得绝症卧床小女孩,天天看着窗外树,随着一天天的过去,树上叶子越来越少,最后,只剩, 下一片叶子了,他的精神也快垮了,她在想,待那片叶子再掉下,自己也差不多了。某天,又一夜风雨来,最后一片子,也落下了。一个青年,为了给她信心,便模仿落下的那最后一片叶子,画了一片,连夜将之绑在那原来的位置上。第二天,小女孩醒来,见那叶子,虽经一夜风雨,仍不屈地生长在那儿,就来了生存的信心,病逐渐好了,也能起床了。一天,她到厅外,到树下,终于发现那叶子是假的,她一下子晕倒了,再也没有起过床。不久,也死了。 这个病女孩为什么会那样,道理与琴师之死一样。 (79)不可机械地看待因果法则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相续,丝毫不爽。但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看待因果。有人说,某人穷了,是因为前世太铺张浪费或太小气了;某人没有妻儿,是因为前世妻妾成群或太花心;某人短命,是因为前世杀人或不放生的结果。这么说来,似有道理,但其实呢?太简单、太机械。 因果,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在内因和外缘的结合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新的内因、新的外缘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个因会成为另一件事的缘,而一个缘又会成为再一件事的因,世上万物,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不是一加一就等二那么简单。 比如:一个西方人杀了一个东方人的父母,这个东方人,一个可能是,报仇雪恨,去想办法杀那个西方人或西方人的父母,但这之外,还可以有另一个可能,那就是,他想到自己父母被杀的痛苦,从而联想到别人,已之不欲,勿施,, 于人,冤冤相报何时了,于是,就以慈悲心化解仇恨,, 而不去报复那人及其父母。 从这可以看出,同样一件事情,起码就有两个以上的结果,为什么?因为,有许多东西影响着他的决定,甚至,一念之不同,其结果就天壤之别。 曾经,有三位总统候选人,他们年轻时的表现分别如下: 第一位:笃信巫医和算命、卜卦,有两个情妇,嗜烟好酒。 第二位:天天睡到中午才肯起床,大学时曾经吸毒,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一晚没酒都不行。 第三位: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素食习惯,从不吸烟,只是偶尔来点啤酒,奉公守法。 如果是你,你会选谁作总统呢,我想很多人会选第三位,但是,我要告诉你,第三位是德国的阿道夫·希特勒。第一位是美国的富兰克林。第二位是英国的丘吉尔。 所以,因产生果,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千万不能将之简单化、机械化,这样,很容易看错人或判断错事,从而误己误人。 [NextPage] (80)两个公案,请参参 1. 宣州刺史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在瓶中养了一只鹅,鹅渐渐长大了,瓶口因为小,鹅出不了瓶子。如今,不得毁坏瓶子,不得伤到鹅儿,你说,怎样才能让鹅出得了瓶子。 2. 有个人,在高树上,他脚不踏枝,手不攀枝,身不着枝,惟有口衔到一枯枝,这时,底下过来一人,如开口喊救命,就会掉下摔死,不喊、那人又不知高树上有人处于险情,你说,该怎么办。 (81)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2.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 为什么平等,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平等。 当年,印度传统文化中分人为四个阶级,即四种姓,认为婆罗门从梵天嘴里生,所以高贵,而首陀罗从梵天脚底生,所以低贱,对此,佛陀给予强烈的批评和反对,在佛陀的弟子中,有皇族,也有理发师,甚至妓女、强盗,他以实际的行动来说明自己的主张。 有次,但丁应邀到国王宫中作客,因他没穿朝服而是着破衣,侍者因不认得他就是但丁,只安排他到一小角落,也没人睬他。后来,但丁换了一身锦绣来,被安排在国王旁边。吃饭时,但丁一再将食物搁在自己锦绣衣上,还有酒,国王奇怪,群臣喑笑。国王忍不住,问他为何如此,他说:先前,他着破衣来,没人理,现在,好衣来,受厚待,可见,受重视的实在是这衣服,因此,也应让衣服享受点美味佳肴。大家听了很惭愧。 美国哈里·杜鲁门当选总统后,记者采访其母亲。 记者:你有这样一个儿子,你一定很自豪。 哈里母亲: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令我骄傲和自豪。 记者:他是做什么的呢? 哈里母亲:他是农民,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从佛教的观点,有德尽职,就是最高贵的人和职业了,不同的人和职业,对社会各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82)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佛陀说法,讲究应机,提倡随机施教。 比如,对小孩,佛陀教他们要不妄语等,而不讲高深的业、轮回理论;对老者,常讲禅定、涅槃;对国王,常讲国土危脆,谈恶习如石,落水见底,讲地狱、布施;对僧人,常讲三界火宅、六和合;对女人,常讲美丽如花、一闪即过、有情皆苦。处事也是如此。 当年,法国歌唱家玛迪梅普莱的私人林园,经常有人进入里面走动、摘花草,甚至野炊和搭帐逢过夜,把林园弄得不象样,她为此很苦恼。 管家知道后,就在林园篱笆上,竖起一个“私人林园、禁止入内”木牌,但无济于事。 后来,玛迪梅普莱想出一个办法,他让管家把原来牌子上的八个字改成:“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请不要慌,最近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 从此,再也没有人进入她们的私人林园了。 当年,有个百万富翁,用百万美元现金作担保,向银行贷款1美元,银行职工和经理皆莫明其妙。为什么,原来这个富翁身上带着百万美元现金,因要办事,带着不方便,一时又没地方寄,很不安全。百年前,不像现在,银行这么方便。怎么办,他想出一个办法,他来到银行贷款部,要求贷款一美元,用百万美元作担保,目的,就是为了让银行为她免费保管这笔钱。 有个新来的老板召集员工训话,训话之前先点名,当他叫“阿牛”时,没人答,他又叫一声:“阿牛”,这时,一个员工站起来,说:“老板,我叫阿吽,那个字读吽,而不读牛”。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这时,另有一个小伙子 ——他是打字员,站起来说:“老板,对不起,是我把吽字打错了,打成牛字”。老板挥挥手:“下次注意,不能再马虎了”。过几天,阿吽被炒,打字员被提拔为公关部经理。 (83)学佛不忘爱国 很多人会说,我只管学佛,管他国家什么事,这种思想,看似对佛虔诚,实际上,对佛教的发展不利,也违背了佛陀的精神。 古语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家状况不好,我们也无法安心修行。因为,佛教虽然无国界,但佛教徒有自己的祖国。 有次,琉璃王率兵远征,准备攻打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佛陀知道这消息后,马上赶到琉璃王将通过的大道,在大道旁的一棵光秃秃的树下坐下。当琉璃王兴匆匆率兵到来时,并看到路边的佛陀,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佛陀呀,那么多有叶子的树下你不坐,为什么偏偏坐在一棵没有叶子的树下呀,你看这么热。 佛陀说:那些树,叶子再浓,也是别人的,只有亲族的庇荫才最可靠呀。 琉璃王明白佛陀的意思,由于碍于佛陀的威力和面子,他就暂时退兵了。可见,佛陀是个爱国护国的典范。 弘一法师曾经也说: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 春秋时,有隐士叫田仲。一天,宋国的屈谷拜访他,给他带了个实心葫芦,田仲看了看实心葫芦,就说:葫芦之所以可贵,就因为他的空心,可以装水装物,这葫芦,就是破开了,也不能装物,我拿来有何用处。 屈谷反问说:现在,先生你,虽然不依赖他人而食,但是,躲在这里,不为大众和国家做事,对大众和国家,少有益处,与这实心葫芦有何不同? 田仲听罢,一下子呆住了。 当年,孙中山先生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印尼华侨中的千万富翁,有次,他夜出访友,因忘了带夜间通行证,结果,被巡捕扣住,不让返回。当时当地法律规定,华人夜出,如无夜出通行证,一旦被查获,轻则罚金,重则坐牢。出于无奈,他只得花一元钱请个日本妓女保送自己回家。为什么请日本妓女,因为,荷兰巡捕不干涉日本妓女的客人。 因为旧中国的不强大,华人在世界各地倍受岐视,可见,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国民的尊严。 因此,中国宗教界提出:爱国爱教。这不是在空谈,实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NextPage] (84)自己为自己负责 在南传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这么一段话: 我们不能超越老,不能超越病苦,不能超越死亡,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论是喜欢或讨厌,最后,终将与我们背离、分散。只有,业力随身,我们是自己业的主人,是自己的继承人,是因为自己的业而生,是自己的业的亲族和同伴,我们依赖于自己的业的支撑而生存,不论我们造的是善业或者恶业,我们必将去承担。 为此自己要为自己负责。 有个11岁男孩踢足球打破邻人玻璃,邻居索赔12.5美元,父亲要他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他很为难,小孩哪有钱,父亲同意借他12.5美元,但一年后要还。于是,男孩开始打工生活,直至还掉钱。此小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 一天,苏学士见到一幅观音图,见观音手上也持佛珠,有点纳闷。 问佛印:观音拿佛珠,干什么? 答:念圣号呀! 问:念谁? 答:念观音菩萨。 问:怎么观音菩萨念观音菩萨。 佛印开示道:求人不如求己呀。 佛教很强调主观能动性。 佛不是上帝,不是主宰者,不是万能,如果万能,以他的慈悲,早就把我们超生到彼岸。 佛说:我们的命运由自己创造,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那佛作什么。 佛是引路人,我们迷路了,他给我们指引道路与方向。 佛是好医生,我们生病了,他给我们灵丹妙药。 我们自己不走路,不能达到目标,到达彼岸;我们自己不吃药,不能康复身心,获得解脱, 因此自己要为自己负责。 佛救自救者。 (85)发勇猛精进心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曾经五载参访,六年苦行,于一天,接受牧女的供养后,来到尼连河边,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头上,铺上吉祥童子所献的吉祥草,结跏趺坐,发誓道:不成佛道,誓不起此座。 这誓愿说明什么? 地藏王菩萨,也曾发誓愿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这里,引用些古今句子: 日本人,教儿女的一句名言是:孩子,你们要有雄心壮志。 宋代朱熹: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毛泽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徐特立: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 非同泽柳新稊弱,偶受春风即折腰。 浦松龄自勉联: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   鉴真大师七渡沧海方到日本,他说:为大事者,何惜生命?   玄奘大师取经于印度,沙漠途中,饥渴交逼,发誓说:宁向西天一步死,不返东土一步生。 战国时,大将吴起,年青时,要出门闯世界,与他母亲告别时,说:母亲,我吴起,不为大臣公卿,决不回家。 李清照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韩国前总统金泳三,中学时代书一字条贴在宿舍墙头,谓:未来总统金泳三。   朱榕基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永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引这些句子,用意何在?   我要向大家说明:   不管从事那一行,对自己从事的事情,都要有坚定的信心,要有广大的愿心,要勇猛精进,要勇往直前。   俗话说:滴水穿石,集沙成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只要你敢于为自己负责,只要你勇于为自己负责,发勇猛精进心,改变你的因缘,创造你新的命运,那么,你的理想,必定能在相当程度上,获得实现。   学佛,也一样。   一首古诗说: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才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大家,天生是佛种,要成佛。   希望大家努力: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开天下万世之太平。 作佛教的眼睛、作社会的柱子、作人类的良心。    那么,你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你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你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 你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你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谢谢各位。 (释本性法师讲于美国纽约东禅寺、新加坡佛教青年弘法团、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大丛山西禅寺,根据录音整编)
发表于 2011-8-28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3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3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3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3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3:37 , Processed in 0.20600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