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明门论》学诚师父法语摘录 [17.1]我们不仅仅要培养、树立走上正确道路的信心。(仅仅)有信心,不一定就能够走出迷途。信心是很重要的,为了要走到目的地;(但只有信心,)不等于就能够走到目的地。这种迷途,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的。就跟我们修行一样,时时刻刻,随处随地,可能都会有困惑,困惑一来,人就迷茫,人就迷惑,就迷路,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们修道,都是一个过程,就犹如我们走路一样,会遇到种种的顺境、逆境,都是必经之路,必由之途,肯定会有种种的境界。 [17.2]你内心寂静,就不会觉得动得很多;你内心不寂静,你自己就会觉得动得很多。你念经的时候,如果内心很寂静,一个字一个字看,就不会觉得很累,如果自己在起烦恼、躁动,自己就会觉得辛苦。 [17.3]人都是很挑剔的,有时候。很挑剔,就是不能随遇而安。就是说,你愿意去表现的时候,就希望在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让人家知道;你愿意偷懒的时候,就希望安排一个工作,在别人不知道的地方。这个跟眼睛都是有关系的,关系都很大。 [17.4]我们遇到这些境界,我们常常会去埋怨环境,常常会去责怪别人,责怪别人说,你今天怎么给我安排到这个组里面去,我本身就不喜欢做这个组的工作;埋怨环境,就是说这个环境这么差,条件都不具足,或者说种种的问题,各方面的困难,所以我自己不愿意去,或者说自己工作做不好,是因为种种的原因。这些都是不对的心态,如果能够自我反省,那情况就会不一样。如果有自我反省,才能够净罪集资,才能够知道种种的问题都是自己的业障、罪障,种种的问题都是因为自己的资粮不够,产生皈依心。 [17.5]如果我们内心平静,内心安详,内心和乐,那外在的境界你也不为所动。如果我们内心没办法平静、安详、和乐,那么我们的心就随着这个境界走。随着境界走,是随着我们的习性走;随着习性走,就是随着我们的习惯走;随着习惯走,就是随着我们过去生、过去世,或者说前几年、前几十年的习惯走,心随境转。 [17.6]我们修行、修心的目的就是要去除、扫除我们内心当中的尘垢,解决内心里头的问题。要解决内心当中的问题,通过外境、通过眼识,都能够得到检验。因为我们的心不深细,或者说我们对佛法的了解不够,常常把外在的相,外相当成真实相,然后不能自拔,不能解脱。身外之物,物不能跟我们人的身体比,身体不能跟心比,所以修行就是修心,修心比人身要重要,很多人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人身怎么能够长生不老,那不可能。人身比你去储藏很多很多的财物更重要。我们参加法会,到庙里边来,学佛法,本身就能够改变、净化我们的心态,提升我们自己生命的境界,这就比世间上所有的东西都重要,这可以得到验证。 [17.7]那么佛教的是一个什么团体呢?以自我完成、自我提高、自我觉悟为目的的团体,自利利他、提升生命,这在世俗社会是难以做到的。这个团体都是以教育、培养、凝聚这些以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觉悟、自利利他、提升生命的境界(为目的的人),就是做这些事情的。 [17.8]我们在社会上面做事情,都是我们的身体在做,在以自我提升、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觉悟(为目的的)佛教的团体做事情,我们是用心来做事情,这就是我们的佛教的团体和世俗团体不一样的地方。 [17.9]通常的人,他不了解说我们人是一个假相,不仅仅人不会认为说人的身体一个假相,就是人连自己的情绪都认识不到,就是自己的烦恼都认识不到。这个人的脾气不好,他认为都是人的脾气,你脾气不好,就是人的烦恼了。有些人他脾气非常随和,有些人他脾气就非常古怪。为什么会有平和跟古怪呢?都是人的一种烦恼,你烦恼少,人就随和,就平易近人,和颜悦色,你烦恼重,就古怪。 [17.10]再进一步,很多人有一些自己的思想的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和人的情绪是交织在一起的,往往他都分不清楚。我们佛法就让自己的观念首先要从(情绪分开),跟情绪分开,就跟烦恼分开,烦恼分开,你认识烦恼,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知见,哪些是自己的烦恼,然后要来培养自己对佛法的信心,树立佛法的正知见,那么我们思想当中的这些观念,是你的情绪,才有办法解脱。烦恼和观念分辨不清楚,混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妄想,就是人的妄念.他不知道这些都能够一样一样分清楚。 [17.11]分类就是有序。人,也要分类,眼耳鼻舌身意,各司其职。但是问题到我们的心,到我们的思想,我们就混在一起,就一片无明,就分不了类。分不了类,就是所有的外境、烦恼、观念混合在一起,不能解脱,绞和在一起。所以在修行、用功的时候,让我们的心静下来,静下来后才能够认识到我们的心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才能跟外在的境界分明,分辨清楚,否则的话,就不能解脱,不能对佛法产生真实的感受,这个觉受无法生起。 [17.12]我们常常说要有正知见,要正知正念。正知正念,正见,就不会有妄想、妄念。那么,正知、正见、正念,不是说你要有就能够有,你怎么做到保持正知见,这就是一个修行的功夫,需要时间的累积,需要不断的培养,需要经验的指导. [17.13]我们这几天讲到皈依,讲到三宝。三宝清净庄严的形相,跟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识关系都很大。看到佛像的庄严,看到法宝的庄严,看到僧团的庄严,我们内心感受就不一样。 [17.14]证法,是证到教法上面的这些内容,教法是引导我们达到证法。“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二法”,教正法、证正法。我们所有的经论都是教法,根据教法来修,然后得到的境界就是证法。所以我们学佛法,学广论,现在是听到、看到,是教正法还是证正法,是不同的。教正法是理论,证正法是实践的经验。我们常常跟人家谈的心得体会都是教正法,不管用。你讲得没有错,但是他落实不了。你讲的东西,对方听了以后能够操作,能够落实,能够改变,这就是你修行的经验。所以讲法不是很简单,讲课就容易。 [17.15]我们常常说,学习佛法不能理论化,为什么?理论化不解决问题,不解决修行的问题,不解决生死的问题,烦恼去不掉。你要断烦恼,必须要靠强大的境界,三宝的境界来熏陶。法来转业。你越诚恳,业障消得越快,你不诚恳,很造作,那可能起相反的效果,这跟人的心有关系。 [17.16]那因为这个法,是修行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是祖师大德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修行经验的累积,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怎么解决。那么我们遇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现起说,佛、菩萨,或者说祖师大德当时是怎么告诉我们的?遇到问题时,我们就忘记掉,起不来,这个法还是不受用。 [17.17]你去看的、你听的,都纯粹是理论,遇到障碍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问题的时候,遇到逆境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所以他需要团体的保护,需要同行善友对我们的帮助,对我们的支持。不然我们到困难时,到困惑的时候,当心力低的时候,就很难起来。佛都是根据法来修。法,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够体悟的。他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让我们启发生命的意义,能够让我们转变自己的心意,能够让我们从烦恼的深渊走出来,所以要念法的功德。 [17.18]所有的僧团是根据佛法来组织成一个整体,他根据佛法的标准、佛教的戒律来组织。他这个也是有正法的功德,我们常常会去看僧团当中某一个人的过失,这本身就有毛病,我们要念僧功德,僧功德和某一个人的过失是两个概念,不一样。某一个人的过失是某一个人的问题,他一个人不能代表僧团,不能代表僧。对法的一个实践,对法的一个落实,这是僧的功德,僧众的功德。佛宝、法宝都要靠僧宝来体现,僧宝来落实,修行的出家众。 [17.19]首先我们自己要了解、要明白、要知道这些意义、这些功德,要知道、要相信。如果我们不知道、不相信,我们的行为的意义就不大。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相信才说明我们有这个心,我们不知道,别人怎么做,我也跟着怎么做,别人磕头,我也跟着磕头,别人烧香我也跟着烧香,你没这个心,你烧香也没什么意思,你有这个心,烧的香就不一样,供的佛也不一样,意义就不同。所以佛法的差别就在这里,就在我们的心,就在我们的智慧,都有关系的。智慧支配我们的身语意,还是烦恼在支配我们的身语意,这些都是有差别的。在烦恼中能不能觉悟,能不能超越,达到觉悟的境界。 [17.20]佛宝、法宝,要靠出家人来传持,你看看,一个寺庙恢复成宗教活动场所,有出家人住,这个庙、这个道场就兴隆,没有出家人,这个道场就不行。
“龙泉寺网络佛学院”第二次招生通知
一、开班缘起:经网院主管法师贤兆法师努力,在师父的慈悲开许下,并得到禅兴法师、悟光法师的大力支持,现在开设“讲师班课”及“班长班课”并开始招收学员的工作。
二、报名要求:凡报名的师兄要求无特殊情况必须按时上线听法并按要求完成复习预习和作业等
三、“讲师班”课程:
授课法师:悟光法师
授课内容:《前世今生》、《菩提道次第广论》
授课时间:从7.23号开始,每两周一次,周六上午9点-11点半、下午2点-4点。
现场学员:龙泉寺各山下学佛小组讲师
教 材:《前世今生》([美]布莱恩·魏斯),《菩提道次第广论》。
作 业:每日写善行日记(网院学员可参考执行)
四、“班长班”课程:
授课法师:禅兴法师
授课内容:《皈依之路》 (学诚大和尚关于居士教育的开示)
授课时间:从7.30号开始,每两周一次,周六上午9点-11点15
授课地点:龙泉寺见行堂
现场学员:龙泉寺各山下学佛小组班长
教 材:《皈依之路》(编著:成蹊)。
五、授课方式:网院学员均为网上直播授课。软件下载地址:http://show.sina.com.cn/down.html安装后,申请一个帐号,--点左上方“查找房间”--输入房间名:“龙泉网络学院一”或者搜索房间ID:447389。
六、补充说明:由于网院经费不足,故本次教材下发只给大家免费结缘《广论》,邮费自理,望谅解。
七、报名方式:请看网院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192280923,未加网络学佛班群的师兄请加QQ群73871159。 要报名的师兄请登录http://124.207.43.218/renai/Default.aspx填写相关项目,并务必在本人通信地址上写清楚本人详细地址和QQ号及QQ昵称,以方便我们与您取得联系和邮寄教材。感恩您
八、欢迎登录北京龙泉寺仁爱义工网报名参与http://124.207.43.218/renai/Default.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