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66|回复: 10

赵州和尚:最懂得茶道的禅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6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州和尚:最懂得茶道的禅师 (转)
禅茶.jpg
台山路,两脚走去;赵州茶,一口吃干。

这是清代刘献廷题黄厢岭,见修和尚为路过行人奉茶的“望苏亭”施茶所联。

到台山的路,只能自己两只脚一步步踏实走去;赵州和尚说:“吃茶去!”吃茶,就要一口气连茶渣都吃干。

唐代赵州和尚(从谂禅师)(七七八——八九七)常以“吃茶去”解人迷惑。他终生致力于修道求禅,曾说:“一个三岁小孩,如果比我强,我也会请教他;但如果是一个不如我的百岁老人,我也不怕教导他。”

在他立下这个心愿之后的二十年内,他遍访名僧,年约八十岁到达河北省正定府赵州观音院(今柏林寺)担任主持凡四十年。他讲禅时态度从容,堂堂说出禅的真谛,人们以“唇上发光”称许他的禅风。

不管走路、吃茶或吃饭,都只能靠自己完成,凡事尽心尽力,毫不敷衍,那么无论身在何处,都是真实生命的体现,所谓“路一步一步地走;饭一口一口地嚼。”

赵州茶,也可说根本不是茶,而是佛的生命的滋生,禅者由于感受到其中的美,才一口气吃干,正如马祖禅师所说:“一口吸尽西江水。”正是要人们体证到佛不离万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道养心 推动人间生活禅(转)


禅心.jpg
人遇上茶,或者茶来到生活,心情和氛围总为之一变:亲切,随和,温软,绵长。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鲁迅说这话的时候面带笑容吧,我们暂时可以不叫“先生”,取而代之“迅哥儿”。

高冲低泡,旋仰之间,杯中天物起伏翻转,阵阵清淡荷香弥漫开来,奔波一天的人们开始回到夜里某个温软的角落,一片片茶叶这时慢慢落到杯底。尘埃落定,面前一杯普洱。

叶儿毛茸茸的边缘,有一些平缓的银光。绿色的茶水透着微黄,像夜里一些清亮起来的眼睛。一杯润吻喉,有些油而滑的感觉停在舌尖。或者是一杯陈年普洱,红浓明亮,醇厚而綖,淡淡的回甘,是舌头从另一味觉空间醒来,还是茶激活了我们的吻喉?

轻啜细品之间,目光被已被普洱茶轻晃着浸泡着。忙与盲中,我们与普洱茶重建起时间。时间就着样轻而易举的生还在这一杯水里,茶叶迅速返老还童,从润喉吻到两腋习习生风,开放所有的感觉触觉,开始从舌尖到心里的多维之旅。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积重难返的时间,在一杯普洱茶里举重若轻。在主场的人品味客场的水之时,在主场的水浸泡客场的人之中,时间被时间扣留,时间被时间融化,时间被时间延长。普洱茶越陈越香,越久越有味道,每一片茶叶,都蕴含着过去:清晨,薄曦,霞光,露水,新气,土香……,打包回来,放心交给时间保管。

时间的重量有时候就是这杯水的重量,喝下去,我们就轻松了。冥想之中,明镜止水,证悟自性清静,我们听见净慧法师在讲解他的生活禅。


出处:http://fo.ifeng.com/chanchayiwei/detail_2011_06/16/7047426_0.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茶一壶,煮沸人生冷漠(转)
茶印心.jpg

茶像一根根悄无声息的血管流进了千家万户,串连起一个个彼此相亲的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一千多年前。在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人们还可以用棒喝顿悟的思辨方式开示,到今天的科技信息时代,“生活禅”、“人间禅”的提出,无疑是禅学的发展。基内涵是引导人们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将个人融入大众,那么,与人们生活必不可分的茶就是最佳的媒体之一,那是我们需要用心去体悟的。

水是茶之母。水是白的,白色既可视为完满俱足,又可视为空无所有。如果在一碗茶中,它与茶叶平分秋色,就像青山之颠飞过的白鹭予人以高洁远俗感,蓝天中几朵白云给人以悠闲恬静感,深色衣裙上的零碎白花或一缕白边又令人想到是活泼又是静穆。那么在一碗茶中的白水可不可以看作天地宇宙之气在浸泡着我们一个个的人体呢?一碗茶中的你只是一片小小的茶叶,正因为有了你、我、他,我们才能在白色无色的水中浸泡出一碗韵味隽永的芳香。也因为如此,茶中贮满和平、安祥、圆融,为什么人类要在一个地球上彼此争斗呢?

水是无垠的,茶叶是单个的。关爱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生活中的禅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无念行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6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平常心是道,道是心常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禅茶:轻安滋味妙无穷(转)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慧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

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为形而下的健胃和提神。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唯许饮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品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丌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这里青藤讲的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我以为陈继儒强调的“一人得神”和张源讲的“独啜曰神”更近茶道之道。

什么是禅味?就是得到禅定的快乐,得到轻安的滋味。这种滋味奥妙无穷,不可以心思,不可言议,借助茶的帮助,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才能领受。好像如人饮茶,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各位想要知道这种禅味是甜是苦,要努力参禅,到了相当境界时,自然晓得其中滋味,所以要参,参到水落石出时,就得到禅味。禅不是说的,而是参的,所以禅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

参禅的人,参到火候到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争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为花间露水,看功名为瓦上霜片,顷刻就消逝无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案中的茶道:莫妄想(转)

“莫妄想”是马祖大师(709—788)的弟子无业一生提倡的禅语。

永源寺开山祖师寂室禅师(1290—1367)有偈曰:“无业一生莫妄想,瑞岩只唤主人公。”

以禅宗的教义来解释这“莫妄想”中的妄想,无疑是指抱着二元对立的态度思考问题。生死、善恶、爱僧,这样的对立分别哪个可以舍弃,哪个可以追求,这就叫妄想。“莫妄想”便是从对立之中超越出来,放下这两方面的思考方法,真正做到一行三昧,浑然一體,身心、灵魂全都进入这样的状态,就叫“莫妄想”。

茶道也要将妄想一扫而光,在一行三昧中來完成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缘结于杯茶中(转)

味儿.jpg

结缘,无任是结人缘,茶缘,还是佛缘,法缘,都体现在一个“善”字上。

有故事说,良宽禅师住在山脚下的茅棚里。一晚,小偷来到他的茅棚,结果发现没有一样可偷的东西。禅师发现小偷后平静地对小偷说道:“你也许是长途跋涉而来,不该空手而归,先喝杯茶,再把我身上的衣服当礼物送给你吧”。

说完,他脱下衣服,交给小偷。

小偷不知所措,喝了一杯茶,拿起衣服就走。

之后,良宽禅师赤裸上身坐在门前的石台上,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心里沉吟道:可怜的人,要是可能的话,我愿意把这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

夜色退去,天渐渐亮,禅师走出茅棚,来到石台前。刚要坐下,忽然发现昨夜赠给小偷的那件衣服,竟被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石台上。

良宽禅师用自己的慈悲心感化了小偷,他送给小偷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还有一轮明月和一杯茶香,更有一颗向善的心。

缘分是一杯茶,在不同的地点品饮守候着不同的缘份。良宽禅师和小偷不期而遇是一种人缘,喝一杯茶是一种茶缘,赠一件衣服是一种善缘,送一轮明月则是结缘中的大爱。

善缘结于小小的茶杯之中,唤醒了堕落者心灵中沉睡的美好,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善缘也能消融失意者心灵的雾障,唤起他们向善的勇气和力量。

http://fo.ifeng.com/chanchayiwei/detail_2011_08/02/8112590_0.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8月6日(农历七夕)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白居易 《七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茶中美与禅:空无与和满(转)
人淡如茶.jpg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魏晋玄学,还包括了儒学中的一些观点,使它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人修养方式,开拓出独特超越解脱的途径,这种禅不但易于接受还影响到许多东方国家。

据说圆悟克勤禅师曾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并给了茶一种崇高的使命,就是由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起了人的一种文明并指导人们思考着生和死、心和色、思维与存在等根本问题。由此,一碗茶水就不再是一种生理需要的饮料了。中国的茶饮源自巴蜀,唐代之后成为比国之饮,这和当时的宗教氛围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禅就是茶的翅膀。因为茶的本性是冷静的、思索的、理智的。在一年四季变化的大自然中,成片的茶树永远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人们在一叶一芽中看到了希望,得到当下的宁静,这就是一种禅意。

茶像一根根悄无声息的血管流进了千家万户,串连起一个个彼此相亲的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一千多年前。在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人们还可以用棒喝顿悟的思辨方式开示,到今天的科技信息时代,“生活禅”、“人间禅”的提出,无疑是禅学的发展。基本内涵是引导人们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将个人融入大众,那么,与人们生活必不可分的茶就是最佳的媒体之一,那是我们需要用心去体悟的。

水是茶之母。水是白的,白色既可视为完满俱足,又可视为空无所有。如果在一碗茶中,它与茶叶平分秋色,就像青山之颠飞过的白鹭予人以高洁远俗感,蓝天中几朵白云给人以悠闲恬静感,深色衣裙上的零碎白花或一缕白边又令人想到是活泼又是静穆。那么在一碗茶中的白水可不可以看作天地宇宙之气在浸泡着我们一个个的人体呢?一碗茶中的你只是一片小小的茶叶,正因为有了你、我、他,我们才能在白色无色的水中浸泡出一碗韵味隽永的芳香。也因为如此,茶中贮满和平、安祥、圆融,为什么人类要在一个地球上彼此争斗呢?水是无垠的,茶叶是单个的。关爱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生活中的禅了。

器是茶之父。泥土与火电结合成最质朴的陶或瓷。捧在手上就像托起了大地所有元素。而我们人类生命短暂,躯体渺小,我们必要和手中的茶碗产生一种依恋的亲和力。不要只看成一件容易打研究会或只能盛着茶水的容器。

唐代中国的赵州和尚说了“吃茶去”三字禅,成为一则至今难以破解的公案,我看了许多这方面的书,还要老实承认我看不懂。韩国釜山市已故的茶星崔圭用老师提出他的“吃茶去”,并在山中刻了很大的石碑“吃茶来去碑”,成为两国禅茶文化的交流纪念。但是去和来有什么区别吗?彼此的方位有了变化,去和来有什么影响喝茶的关系吗?对此,我也作了一偈:“赵州和尚吃茶去,韩国茶星吃茶来。茶碗圆团似明月,欲知西北即东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6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宽禅师和小偷不期而遇是一种人缘,喝一杯茶是一种茶缘,赠一件衣服是一种善缘,送一轮明月则是结缘中的大爱。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赞一个!良宽禅师的故事很淡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1:37 , Processed in 0.158253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