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785|回复: 11

[大德开示] 想开悟,靠什么? ——(上)佛(下)源大和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3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开悟,靠什么?  (转)

——佛源老和尚禅七第二日开示

初七第二日

  
打香板是祖师传下来的传统,叫“打警策”,等于考功夫一样,就是用香板敲你两下,又是一天过去了,开悟了没有?没有就斩你头!
  
过去扬州高旻寺有位首座天慧彻祖,用功用得好,人又聪明。当时清朝雍正是位开了悟的皇帝,有一次去高旻寺,见这位首座功夫了得,便请他进京,但问他话又答不上来,于是把他关起来,叫人每天送几个馒头给他吃,并用皇帝的宝剑敲他两下,问:“开悟了没有?没有就斩你头!”一天过去了没有,二天过去了也没有,要小心,七天要开悟……天天去催,去警告,一天二天三天都过了,那是要真用功的,不是开笑的,要斩头的呀!用宝剑天天去敲,逼呀逼,逼得他满头大汗……到了第七天——开悟了!

打七打七,就是限于七天内开悟,否则被斩头。皇帝就有这个办法,有这个手段,七天真的开悟了。这个香板就是皇帝的上方宝剑,天天敲你,敲什么?你们现在许多连眼睛都收不起来,用什么功?好玩!那怎么行,吃了包子是要还钱的!要知道,他们整天好辛苦地在厨房干活,洗菜切菜和面调味,一天共有多少人服侍你们?吃了包子不好好用功,这个债怎么还?
  
过去有个老修行要上山用功,皈依徒送几件衣服给师父穿,为防他途中盘川用尽,暗中把四个元宝缝在衣服下摆的四角内,当晚他打坐时,看见自己跑到皈依徒的家里,进入马胎里去了,幸好他自己知道,刚生下来就乱撞乱撞,撞死了。翌日问他皈依徒:“昨天你家有什么事发生?”答:“没什么事,只是生了一只马仔,自己撞墙死了。”因此他说了一首偈:“四个元宝四个蹄,一件衲袄一张皮,不是老僧定力大,即落人间做马骑。”幸运好他有功夫,否则一个妄想就投马胎去了,念头一动就糟糕了!
  
那年,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圆寂,广州有位居士看见来老来了,家里即生下一个男娃娃,就说是来老转世。我不相信,不过有些事情很难讲,菩萨都要应世,难道开了悟的高僧就不来应世吗?他来应世自己都不知道,罗漠菩萨投胎后亦忘记了自己,我们的今世,昨天、前天、小时候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但死了再投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你们有那个记得自己前生是什么?是牛是马或是狗?通通都不记得了,除非投胎不要父亲的,自己就知道前生的事。
  
黄梅祖师就知道自己的前生。前世他要去做和尚,师父说他太老了不要他,他就去投胎,投到一个没有丈夫的姑娘肚子里,姑娘没有丈夫就肚子大起来了,父母气她败坏门风,就把她赶出家门。她也很生气,小孩一生出来就把他丢到河里,奇怪的,小孩不是随水向下流而是向上游,也不沉下去,她只好又抱回来养大。后来他又跑去出家,师父说他太小了,他说:“我前世来,你说我太老,现在来又说我太小了……”他就知道自己前生的事。
  
杭州有块三生石,三生石就是知道三世的事情,知道前生是什么,今生是什么,来生是什么,据说有两位同参好友,讲好来生在那里见面,见面后是怎样的情况,讲得清清楚楚,后来真的死了投胎,之后又见面了。他们不忘失过去的事情,我们就不行了。
  
窥基大师是迦叶佛灭后证得僻支佛位,没有见过佛,佛前佛后都是“八难”之一,立愿要见佛,于是就入定,等待释迦佛应世。玄奘大师去印度取经时,途经葱岭,看见山上放光,知道下面一定埋有东西,就去挖掘,竟然挖出一个人来,须发指甲仍然在长,用引磬一敲,就醒过来了。
  
玄奖问他:“是什么人?怎么会坐在这里?什么时候坐在这里的?”这个人便说:“我从没见过迦叶佛,所以在这里等释迦佛应世,我要见佛。”“哎呀!释迦佛已经应世又入涅盘,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我再入定,坐到弥勒佛出世吧!”“不行,你坐在这里入定,弥勒佛出世时,又有谁告诉你呢?这样岂不是空坐,干脆到中国去,现在中国大唐佛法兴盛,皇帝圣明。皇宫的标志是盖黄瓦,你看到盖黄瓦的就去投胎吧!”
  
当朝老臣尉迟恭的地位高、功劳大,府第建筑跟皇宫差不多,盖的都是黄瓦,所以他就投胎到了尉迟恭家里去。
  
玄奘法师回国时,窥基大师已十七八岁了,适小孩一生下来聪明透顶,但看见和尚就不高兴,你看他本是僻支佛,投胎后还迷失了自己。玄奖法师要度他出家,他偏不肯,给他看任何经书,就过目不忘,但决不出家。玄奘大师无计可施,故意让他犯欺君之罪,但他宁愿斩头也不出家。后来叫人去劝他,只要肯出家,免他死罪,什么都满足他。他说:“我要一车美女,一车酒肉,一车经书。”“没问题,全满足你!”就这样出家了,走到那里都有三车相伴,故有“三车法师”之称。玄奖法师带回来许多经书,大部份都是窥基大师帮忙翻译的,亦因此《唯识》在中国大盛。
  
所以投胎是个大问题。好多老修行一辈子修苦行,投胎到富贵人家,三妻四妾享福去了;有的人聪明透顶,却诽谤佛法;有的人信愿行解,弘扬佛法。这都是每个人的愿力和念头不一样。一个愿力,一个念力,信心坚固,愿力充足,就不会走错路了。提起话头来——参!
  
空气好,最好坐香,坐香要静,不静就坐不下来。老和尚在世时,禅堂还小,只能坐几十个人,现在这里建大了,可容纳百多人。过去祖师办的道场,如沩山、雪峰的道场,一般可容纳几百至千多人,云门祖庭也有常住僧众六七百人,但条件哪有现在这么好?过去的生活非常简单,一件烂衲袄,一双草鞋,白天做事,夜不倒单。
  
很多祖师出家之前,已有很好的文化基础,没文化的少。丹霞天然禅师在家时,四书五经都读通了,去京城赶考做官;永嘉禅师也是从小把书读通了,精通三藏,著书立说。儒家思想是讲中庸之道,与佛教有许多相似处,儒家哲学贯通了,看佛经就容易明白。没文化的人要靠根机,根机好的一听开示就明白就悟道了。以前的祖师为了亲近善知识,到处参访,遇到那位善知识机缘相应就不跑了。
  
过去江西、湖南到处是丛林,祖师到处参学,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只知道玩,出家也是玩,读书也是玩,去外面跑都是为了玩,有几个是真正为了修行办道的?不知生死事大!更不知佛法是什么!现在佛学院的学僧懂得什么?只知读书……读书干什么?不知道,没有信心。
  
我现在老了,没有气力,进禅堂跟大家充壳子,不得已是一种应酬,给你们消磨时间,其实讲什么呢?过去祖师用功没有这么多话讲,像沩山祖师,没话说的,问他什么是佛法,不作声,门都不开,只等你一开口,就把你往外一推……不像我现在这么唠叨,讲有讲无,讲生讲死。用功靠自己,了生死也靠自己,别人帮不了忙,要自己愿意,要自己警策自己。
  
身口意三业,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禁语,胸前挂禁语牌;不睡觉,睡下去妄想多多;参话头要参得一心不乱,行住坐卧不要掉了,不要忘失了,是坐也好,行也好,睡也好,吃包子也好,抱着话头参,参参参,参熟了就不掉了。念佛也是一样的,念念念,念得不忘失了,再努力一点,勇猛精进,就能了生死,所以了生死要靠自己。
  
环境会改变,这个地方是靠不住的,不要依赖它,要好好珍惜利用它,不要空过了。共产党刚来时,分田到家,老百姓高兴啦!祖宗从来没有田,现在发财了!可是不到几年又搞合作社,这是小合作,过不了几年又搞大合作,办人民公社,把家里所有东西拿来充公,公社化了,一个乡,一个村,田地又充公了,周围十里二十里选一个村长带头,领导大家搞生产,现在又搞承包到户,开放了,自由了……原来的工厂,工人干不起来,下岗又要自己找工作,看看又能维持多久?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其实我们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同吃一锅饭,要有大家都有,所以最好是出家学佛。住丛林有规矩,过去祖师为我们考虑仔细,安排清楚,一早起来上殿,诵楞严咒、十小咒,这是密宗;接着念佛,这是净土宗;不杀盗淫妄酒是持戒,是律宗;参话头是明心见性,是禅宗。这些都是圆圆满满、如如法法,都是收摄这个心,从早到晚依照丛林规矩,这个心就不散乱了。禅堂里的禅和子,既不上殿又不念佛,把心收摄在一个地方,参话头参“念佛是谁”,即包括了无上的“密法”,也有无上的“戒律”。
  
六祖从黄梅回广东,到梅岭时,被惠明禅师追上,六祖就把五祖传给他的衣钵放在石头上,自己隐藏起来……惠明却拿不动衣钵,心生忏悔,就喊:“仁者!请出来,我为法来,不是为衣钵而来!”六祖说:“你既不是为衣钵而来,那就万缘放下,不思善、不思恶,看看这个时候,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呢?”惠明一看就开悟了。六祖又问他:“见到了什么?”他说:“这个时候的境界,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说不出来的。”又问六祖:“在五祖处,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秘密?”(就像我们现在除参话头外,还有什么密诀?)六祖说:“我给你讲的不是什么秘密,没讲之前是密,讲出来就不是密了,你只要回光返照就是密,密在里面。”
  
我现在教你们用功,就是教你们收摄“六根”,照顾自己的本来面目,清清楚楚的灵知灵觉,这就是无上密法,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密了。我们现在坐禅用功,是一种功夫,是最高的一法,是最有效力的,不要把它当儿戏,只要心不散乱,绝对有开悟的一天。用功靠自己,人家在旁边不过是指点指点,警策警策,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提起话头来——参!


来源:http://www.fjdh.com/wumin/2010/12/082203135944.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7-23 17:27 编辑

对佛学有很高领悟的一代帝主——雍正帝 (转)

雍正在民间野史有恶名,是因为他抄家够狠,对贪官毫不留情面。曹雪芹的家就是被雍正抄的,才有后来的《红楼梦》。

雍正当政期间大力打击贪官,政治风气清廉,有“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实际上为乾隆盛世打下很好的基础。

雍正是清代最为勤勉的一位皇帝,其所批的奏折的数量和质量,皆无人出其右者。

雍正学佛颇下功夫,其学佛成就得到教内高僧的肯定。

一,雍正禀明自身心迹的一首词。

御宇海内,六亲绝。是个无情人物。
指点江山,挥洒处,睥睨周郎赤壁
钦废贱籍,驱兵西藏,白骨纷如雪。
弟兄相竞,枉生多少豪杰!
寂寞九五天尊,红墙金瓦,芳草催华发。
沥血十年,弹指间,经历人生明灭。
大义觉迷,世人皆笑他,任其生发。
凛然千古,此心可对明月。
(止善《念奴娇·怀古——清世宗宪皇帝》


二,『为君难』之印
雍正在位13年,最常讲的就是「为君难」这三个字,还命人刻了许多印章,盖在御书和古书画上,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当皇帝的职责。」



发表于 2011-7-23 10:22:13

感恩本文发布者:心是莲花开

布施网原帖全文: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435&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各位大德祖师了

要把自己逼到开悟...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各有因缘。先积攒开悟滴福德资粮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甘露洒诸天显清净身说平等法

慈航超彼岸以自在力现大神通”


“我们要大力宣扬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和地藏菩萨的救助精神使佛教有人情味,有生机,有生命,要让释迦活起来,要让所有的佛菩萨都成为活生生的救世主。我们向佛祈祷,向佛求助,应该是有效的,是有求必应的。众生与诸佛菩萨本有的互动关系,要深刻地去发掘,去建立,去利用,不能让我们的祈祷成为“无对应”的行为,成为无效劳动,无益苦行。人有诚心,佛有感应,有感而应,这是客观事实,要“真空”,还要有“妙有”,才是圆满的教法。
  
众生处在无助的状态中,人生不能单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自我的净化和超越,还必需有佛菩萨的加持和加被。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是现实的,是普遍存在的。不管众生是否觉悟到有佛菩萨在帮助他,佛菩萨都会悲愍每一个众生,照顾每一个众生。佛光普照不能成为空话。“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是真实不虚的。
  

愿我佛慈悲,救拔我们这些苦恼、无助的众生。
  

南无广大灵感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南无地藏菩萨
南无地藏菩萨
南无地藏菩萨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南无地藏菩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靠什么?
我也问问自己,结果答案就一个字:汗!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源老和尚——不打妄想哪来烦恼? (转)
  

禅七第六日
  

在禅堂里坐禅不知多好啊!不进堂来,在外边流浪,流浪就是流浪生死,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变牛、变猫、变狗就是忘记了自己。
  

西藏人出家要以拜佛为基础,他们拜佛不像我们的拜法,我们只是头、手、脚着地,西藏的拜法是要全身着地大礼拜,要拜足几年,并要持若干万遍咒而成一个加行。我们现在有几个拜佛?今天只看到一个在拜,其余那些小鬼不知跑到哪里玩?又不拜佛、又不念经、又不打坐,又不做功课、不知他们干什么?早上不拜佛,到处转,这就是流浪生死,一天又一天,小的一天天长大了,大的一天天老了,老了就要死。
  

你看这里种的菜长得好快,人也是一样,小孩时头发黑黝黝的,慢慢地枯黄发白,这就是衰老,人一衰老就容易得老人痴呆症,糊里糊涂去外头几个月不回家,报公安去寻找,你看老掉了有什么用?所以做任何事都趁年青时做好,否则老了无力,老了很可怜。你们年轻人做事不能马马虎虎,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人家不能代替的,像吃饭一样,肚子饿了人家不能代替你吃,对自己要负责。光阴一天一天过,光阴催人老啊!
  

妄想多多的人,一天到晚东想西想,没有妄想的人,连做梦都不做。早几天,湘西石门有位女子打电话来说:“我刚刚剃头落发,好多烦恼,不晓得怎样做……”我说:“你出了家在庙里好好地看经、拜佛、做事,还有什么烦恼呢?”“烦恼”就好比禅堂外面,禅堂外面是个空间,禅堂内里也是空间,但内里气氛不一样,有禅的感觉,要用功参话头,不给讲话,不能乱动,不是行香就是坐香,这就是菩提。出了禅堂到了外面,你拉他一下,他推你一下,这就是烦恼,同样都是空间,自己不打妄想哪来烦恼?所以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涅槃就是究竟清净,究竟清净即寂灭,寂灭即心灭,就是把烦恼妄想全部消除,所以生死就是涅槃。你现在不打妄想,心里清清净净,就是涅槃,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涅槃呢?
  

释迦佛过去把色壳子丢了,实际上他的妙明真心还是与没有丢色壳子时一样的,所以他成佛后东跑西跑,这里讲经那里说法,这里过夏那处过冬,他心里寂静,天天度众生无一众生可度,天天说法无一法可说,你看,生死不是涅槃是什么呢?常不轻菩萨一见到人就礼拜赞叹:“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小的,一见人就拜,他就是心里清净平等,无有分别。出家人的境界很高很妙,如果你真的用功开了悟,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十方法界,山河大地都是如来。我们现在迷了,分别好与不好,所以有烦恼。
  

本来山上的树木长得好好的,但现在被那些败家子,胡乱砍伐,用作柴烧或作家具,让大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现在火车上及快餐厅都采用一次性的筷子,是用木头做,并非竹子做的,竹子做还好些,竹子砍掉还可以生笋子,树木砍伐就不生长了。滥伐乱砍,导致山林被毁,现在到处遭水灾、旱灾,该怪哪一个呢?都怪你自己心地不平衡,搞得颠颠倒倒不爱惜!
  

昨天对面山上又被人放火烧山,烧死那么多虫类,那么多众生,这些众生烧得很可怜呀!放火烧山的果报是发癫发狂,所以现在外头很多人癫癫狂狂。不孝父母的人,横尸伤亡。那些翻汽车枉死的,不就是因果吗?为什么别人的车子不翻偏翻自己的?昨天乳源市有一辆卧铺车,几十米翻了下去,死了十多人,司机也死了,这都是因果轮回。如是因如是果,就像你打坐用功就能成佛,你杀人就坐牢,你种菜就有菜吃,种豆子就有豆子吃,若然你懒惰就什么都没有。所以你们要拜佛消业障,一个人没有业障,身心愉快,走到那里都平安无事,业障来了,你走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障碍重重。
  

那时候,阿难尊者化斋,化到摩登伽家里去,摩登伽女看见阿难长者得俊俏,就用邪术迷惑阿难(现在外头有种药,只要你跟他讲几句话就被迷了,跟着你走,把家里的钱通通拿走了,一醒来才发觉),阿难被邪术迷得糊里糊涂,就跟着她到房间里去了……释迦佛知道阿难处境非常危险,赶快叫文殊菩萨拯救阿难,文殊菩萨奉了释迦佛的慈命,到那里将《楞严咒》一念,邪术就化解了,阿难醒来:“咦!我怎么会跑到这里来了……”
  

你们这些小和尚要小心!不要乱跑乱吃,现在很多食品都有毒,昨天报纸载,食物中毒死了很多人。油有毒,罐头、饼干、汽水等都有毒,你们吃饱了饭,还要吃什么饼干汽水呢?昨天有人送给我一支人参,我叫他拿回去,不要来骗我,哪里还有人参?都是人工种植的,肯定吃坏人,那些所谓好药品,都是拿来做试验,有副作用靠不住的。你老老实实吃饭就吃饭,吃青菜就吃青菜,吃饱了饭什么都不要吃,更不要妄想吃点好东西补补身体,莫想!里面有毒,不卫生,水也不干净,原材料不干净,做的人也不干净,又不洗手,也不洗工具。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染病?就是吃东西不小心,零食吃多了就容易得肝病。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们在南华寺自己上山挖草药,什么药就治什么病,挖回来用罐子一煮,熬得浓浓的,放点冰糖服用,我的肺痨病就是这样医好的。有病了药也要吃,针也要打,但最主要的是要搞劳动。你们现在懒得不得了,我们那个时候,一面吐血一面搞劳动,“你这怕死鬼,吐血是正常的嘛!你就不去搞劳动吗?”看你去不去劳动,是什么思想,不肯改造。现在你们没病没痛,起不来,头昏,什么头昏不头昏?你到外面去拜拜佛,呼吸新鲜空气,多吃两碗饭,便没一点事,在屋里睡多了怎会不头昏呢?
  

所以你们这些年青人,现在确确实实享福呀!知道是享福还好,就怕身在福中不知福,吃了饭还要跑到外边去买东西吃。昨天我看到你们去买甘蔗、桔子吃,桔子两块钱一斤,外面卖一块钱一斤,他多赚你一块钱。现在的东西离不开农药,甘蔗也好,桔子也好,农药有毒,最好少吃一点,不要贪吃。我现在什么都不吃,也不能吃,还不是没一点事。当然,我也吃不得了,但我知道桔子是甜甜的、酸酸的,越吃牙齿越坏,甘蔗越吃口越干。我以前在南华寺就是种甘蔗,用花生麸种的就甜,用油菜子麸种的就又干又硬。现在哪有用花生麸种?没有,都是些尿素化肥,都是毒素,吃那么多干嘛!喝点开水,牙齿又不会坏,健康又不花钱。我叫你们不要乱吃,有些人还不高兴,说甘蔗都不让我们吃,太严格了!
  

实际上这是有道理的,这东西吃了对我们有没有好处,要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自己种的粮食蔬菜多干净,你们要知道这些人情世故,要老老实实,学佛人就是要老实,你离开了自性清净就麻烦了!现时到处是文章,到处是佛法,开眼闭眼都是佛法,就看你怎样体会。提起话头——参!



发表于 2011-7-25 10:31:23
感恩本文发布者:开门

佛源老和尚——不打妄想哪来烦恼?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674&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焕长老: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转)

2011年06月24日 大公报

我当为一切众生作舍,令免一切诸苦事故;为一切众生作护,悉令解脱诸烦恼故;为一切众生作归,皆令得离诸怖畏故;为一切众生作趣,令得至于一切智故;为一切众生作安,令得究竟安隐处故;为一切众生作明,令得智光灭痴暗故;为一切众生作炬,破彼一切无明闇故;为一切众生作灯,令住究竟清净处故;为一切众生作导师,引其令入真实法故;为一切众生作大导师,与其无碍大智慧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一》



我还是个小和尚

晨曦载曜,万物咸睹,清晨的弘法寺空灵而清静。仙湖植物园内清脆悦耳的鸟鸣,点缀着弘法寺早课中悠扬的钟声和诵经声,在绿树红墙之间涤荡,惊起草木之巅的露珠,玉碎般抖落一地。此时,百岁有五高龄的本焕长老打坐诵经完毕,正在法堂外绕香散步:双手背后,两目微睁;双腿轻抬,两足生风;简单的动作循环往复,却乐此不疲。年轻的侍者微微疲倦,便也绕着大殿舒展筋骨。瞅准侍者离开的间隙,长老快步走进法堂,抓起供奉的柑橘,双手一撕,刹那间橘瓣入口,橘皮迅速地跌入垃圾桶。这里好像什么都未曾发生过,清晨的阳光静静绽放,长老依然绕香。年轻的侍者过来,一眼看到垃圾桶里的橘皮,一切释然:“老和尚,是不是又偷吃了橘子啊?”长老冲着侍者嘿嘿一笑,倔强地不作任何回答;那一刻微风徐徐,清晨的阳光在他鼻尖跳动,那双智慧的眼睛早已眯成了一条窄缝,仿佛在告白着什么。侍者心疼老和尚,害怕生果吃坏了肠胃,影响健康,赶紧带着他去用早餐。本焕长老像犯了错的孩子,在侍者的搀扶下顺从而飞快地走向斋堂。

百岁有五的本焕长老是弘法寺的至宝,所有的常住和居士,都像至亲一样呵护他。他智慧而慈悲,亦充满着无邪的天真,逢人喜欢竖起食指,慢条斯理但声音洪亮地说,“我还是一个五岁的小和尚”!

终生践行普贤菩萨大愿

本焕长老作为虚云和尚的弟子,忠实地承接老和尚之宗风,将中华佛教禅宗临济一宗的门庭发扬光大,为佛教事业在当代的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他还能清晰地向记者叙述30多年前的尘烟往事。那时候春风咋绿,改革开放新潮萌动,刚刚从监狱走出的本焕长老就迫不及待地重披袈裟。他时刻不忘大乘佛教弘法利生的教谆,持普贤菩萨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愿四海行化。“黄金珠玉不足贵,唯有袈裟批肩难”,那时候佛教事业百废待兴,寺院佛堂满目疮痍,“庙宇惨澹,佛子匮乏,法事不举”,重整佛教举步惟艰!本焕长老深知寺院对佛教发展的至关重要,为复兴丛林,他四处奔波,广结善缘,不辞劳苦。他坚定地延续虚云开山建庙、恢复祖庭的传统,在全国各地兴建了十余所禅宗道场。1980年本焕长老以73岁高龄开始重建丹霞山别传寺,接着恢复六祖祖庭光孝寺,让岭南名刹再放光明。其后,不遗余力重建或复建湖北黄梅县四祖寺、深圳弘法寺、南雄莲开净寺、南雄大雄禅寺、武汉新洲报恩寺、山东海阳成道禅寺、江西百丈寺、五台山光明寺等。众多寺院落成,使内地临济一宗绽放异彩。宗门复兴,中华佛教亦与时俱进,本焕长老之愿力功不可没!

成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大殿之前,和蔼的本焕长老正襟危坐,庄严开示:成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真正的不容易。重要的是自己要首先开悟,睁开了眼睛而且还要在正确的路上好好地走下去。走下去做什么?走下去成就众生、利益众生、教化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但是,如何灭度无量无边无数众生呢?佛家讲自度度人,就必须自己福德智慧具足,自身明心见性、涤净尘埃。怎样才能福慧具足?我们的智慧是修来的,福德是培来的,所以说要修慧培福!当我们福不足、慧不满的时候,要想成佛,我们就要必须经过无量阿僧只劫去成就众生、利益众生、教化众生,培自己福,修自己慧。所以我们今天都是身在因地中,走在因地中,要好好用功,好好修行,利乐有情,培福修慧。

那在成佛以前呢?就一定要去学。而学佛、念佛,最紧要的是信、愿、行。我们今天,主要是要有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但是这个信要有正信,不要邪知邪见,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有了信以后,还要有愿力,你们各人有各人的愿力;但是有了信有了愿,那就还要行,不行就不能到家。我们自己平时要下真实功夫,待到善根、福德具足,自然就会有佛菩萨化身成明眼人,来点化我们,让我们一闻即悟。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自己,严格尊重自己是续佛慧命的人,不是一般普普通通、随随便便的人。所以要注意,一切时,一切处,要严格要求自己。哪怕是吃一口饭,拜一拜佛,一根针,一根线,都是很严格、很认真的。

本焕长老用一生兢兢业业的“行”来证明自己续佛慧命的决心。他的大半生,苦行参研经、律、论教理教义,坐禅闭关、跪拜五台、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弘法利生、领众守戒,遵循百丈清规,续成禅门宗风,倡导人间佛教等等,都是他一路“行”来的印证。如今,虽已百岁有五高龄,仍然坚持朝晚诵读数遍自己当年刺血而成的血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令人敬仰。


未成佛道前先结人缘

佛陀慈悲,行愿大千,为了普渡众生、利乐有情、拔苦与乐,宁愿自己备受诸难。“诸恶莫作,众喜奉行”,本焕长老就是佛陀慈悲精神在虔诚的实践者和推广者,将佛陀利他无我之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2009年,百岁有三的本焕长老举笔发愿:此生行愿要坚持,决定今生到莲池。此生行愿认真学,今生决定见弥陀。

本焕长老不仅是出世的高僧,而且还是入世的菩萨。他常说自己是证出世的果,行入世的事。他一生都在弘化四方、慈悲济世、广结善缘。在接待信众和客人时,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常百姓,他都一样随合相处,平等对待。他常对信众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广结善缘,随众随缘”。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心里要有大众的功绩,身上要有大众的恩惠,让佛教的理义深入社会,在群众中生根。如果不能与众生结缘,一切菩萨都无法成佛。他对弟子们说:从政的妙诀是民所好之,好之;民所恶之,恶之。我们佛教弘扬佛法,也应有此契理契机的方便;因机教化,皆令得益,随分受用。

为恒顺众生、广结善缘,本焕长老勉励信众爱国爱教、尊纪守法、乐善好施,提高精神境界。而且长老知行合一,事事率先垂范。1998年洪灾时,长老正生病入院;获悉举国关注洪灾,马上告诉侍者,“国家逢此大灾,作为和尚我别无它力,要马上回弘法寺举办祈福法会,为受灾地区祈福”。

冒着酷暑回到弘法寺,抱病主持法会,且带头捐款10万元。感于长老慈悲,粤港澳的弟子信众感到弘法寺,现场筹款70余万元送往灾区。2003年非典奇袭,九十六岁的本焕长老坐卧难安;于是从4月28日起,弘法寺颂大悲咒,一直连颂七天,并联合23省佛教人士,为国息灾祈福。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第九天,百岁有二的本焕长老亲自主持祈悼法会,燃灯为遇难众生祈福,愿他们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后来的众多慈善活动,在本焕长老的指导下,弘法寺反应迅速、不遗余力,深得各界赞誉。

本焕长老在给一诚长老的信中写道,“我历来主张,对国家、对人民、对佛法有利的事情就做,要做就做得令人欢喜”。如今百岁有五的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主张,“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用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在人间佛教的法海慈航中,树立起一座永恒的灯塔!(文:史利伟)

出处:http://bbs.fogjs.com/viewthread.php?tid=17890&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1:38 , Processed in 0.234072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