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42|回复: 0

[事迹传记] 辽陇禅师传(续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上有很多愚人,智者很少。世界虽然黑暗,但日月能给世界以光明。所以,佛陀对他的阿罗汉弟子说:“你能象日月一样给世界带来光明,阿罗汉住的地方是祥和的。”

辽陇西亚多在缅历1274-1280的七年间,一直享受着禅定的快乐。在这段时间里,他无法转修毗婆舍那的观禅。因为过度精进,导致他得了病。他病时想修受念处,但他无法修习,所以他又重新入禅定。

由于拥有深厚的禅那与神通,他能看清整个世界,乃至天界。所以对凡夫而言,天眼通和天耳通是个潜在的危险。因此,禅修者应该修习观禅,观照名色法的生灭,不应该去跟随禅相。

在《清净道论》和它的注解《大疏钞》中,都有提到天眼通对凡夫而言,是比较危险的。天眼神通会使凡夫发疯,他应该努力转修毗婆舍那的观禅。

如果不能以圣道智去掌握天眼通,则非常危险。这不仅对凡夫危险,对初级的圣者也是个危险。所以佛陀在《中部.随烦恼经》里,详细地向阿那律尊者讲述了天眼通。那时,阿那律尊者的天眼通时得时失,定力也不稳定。

佛陀在《蛇喻经》中说,一个人在上岸后,就应该扔掉木筏。所以,一个人对他的成就不应执着。对于非法的成就,就更不用说了。佛陀在许多经典里说,对禅定和观智都不应执着。

佛陀在《中部.鹌鹑喻经》提到对非想非非想定的执着,在《大断贪经》提到对观智的执着。这些执着是法寻思或观禅的染,所以不应对禅相执着,而应该保持没有禅相的定。佛陀在《相应部.无相问经》里提到这一点。

佛陀在《相应部》的注解第三册第129页,给了一个例子:一个伐木者用利斧砍树,他很爱他的斧子,如果他经常欣赏他的斧子,砍树就会被耽误了。禅修者的任务,是毫不延误地砍倒烦恼之树。

有一次,一个教修马哈希禅法的西亚多,对一个女居士说,他自己的禅修没有进步。女居士就说,因为你沉溺于喜和禅相,就象看电影,所以没有进步。

佛陀时代,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不能证得四果阿罗汉。某一天,舍利弗尊者教他如何克服障碍,最后,他证得了阿罗汉果。

当时,阿那律尊者对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尊者,我可以用天眼看到一千个世界,我的禅修非常勤奋、有正念,我有很强的定力,即使如此,为什么我证不到四果阿罗汉?”

舍利弗尊者回答:“朋友,当你说,可以用天眼见到一千个世界,这个是傲慢。当你觉得,你有很强的精进力和定力,这个是掉举。当你说,即使如此,为什么我证不到阿罗汉?这个是疑和悔。所以,你有慢、掉举、疑、悔,你应该去除这些障碍。”

在接受舍利弗尊者的指导后,阿那律尊者证得了阿罗汉果(《增支部.阿那律经》)。所以,要证得圣道与圣果,善友是很重要的。并且,听从善友的劝告也是很重要的。

辽陇西亚多忽略外在的目标,只观照无常、苦、无我这三相。那时,他清楚看见整个世界的生灭。有时,他自己的身体和世界都在摇动,以至于他不能正常地行走。

有时,他由于过度精进而疲劳得病。在缅历1282年,他禅修非常精进,没有休息,完全停止教学。在那一年的拿由月的十一日,凌晨三点左右,辽陇西亚多在椅子上证得初果。

那一年拿由月的十八日,晚上11点左右,辽陇西亚多在住处讲堂证得第二果。拿由月的二十日凌晨,辽陇西亚多在禅堂证得第三果。

缅历1282年,在拿由月的二十二日的凌晨三点,辽陇西亚多对佛塔供养水和灯。之后,他在佛塔旁边禅修。四点左右,辽陇西亚多证得阿罗汉果,获证三明。

从那时起,辽陇西亚多能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宿命,他也能见到所有的世界:欲界天、梵天和八大地狱。他可以看见众生死后投生何处,他也能确切地知道未来。辽陇西亚多告诉他的弟子们,他看得比过去更加的清楚。

他在证悟阿罗汉后的第二天晚上,侍从弟子看到他的肤色,比原来明净很多。那时,辽陇西亚多对弟子们说:“如果你们精进地修行,今生就能得到成就,所以要充满信心地奋斗!”

“如果你们精进地修行,今生就能证得殊胜的成就,今生就能证得灭尽烦恼的涅槃。努力精进吧!不要怀疑!佛陀也保证,如果一个人精进地修行,他就会有殊胜的上人法成就。”

在辽陇西亚多的传记《为什么他证得神通?》,有些人认为,尽管辽陇西亚多精进修行,并没有证得其他神通。只是天眼通、宿命通和漏尽通,这叫三明阿罗汉,我在那本传记里读到这些。

但缅甸韦布西亚多去世后,我阅读韦布西亚多的传记时,看到了有关辽陇西亚多的故事。缅历1285年,韦布西亚多只有8个戒腊,他离开雪波的巴鑫基森林道场,在各个森林修安般念,仅仅几个月他就证得世间神通和三果。

之后,韦布西亚多去到辽陇森林道场,准备和辽陇西亚多讨论他证得的成就。当他到了寺院,他向一个扫塔的比丘行礼后,问辽陇西亚多在什么地方。那个比丘说,辽陇西亚多正在教课,很快就结束了,所以就在这里等一下。

于是,韦布西亚多就边做一些义务,边等辽陇西亚多。那时,那个扫塔比丘告诉他:“下课了,你可以去找西亚多了。”于是,他走向辽陇西亚多的住处,他有了向辽陇西亚多致敬的机会。

当韦布西亚多见到辽陇西亚多时,他发现,辽陇西亚多就是刚才那位扫塔的比丘。有一次,韦布西亚多在教《小学处》注解的神通章节时,告诉他的学生,这是一种世间神通。这是第二代韦布西亚多乌阿加拉,告诉笔者的事。

知道圣者的心念很困难,在韦布峡谷有三个戒场:第一个戒场就叫圣者戒场,因为它是由辽陇西亚多、孙伦西亚多等,被认为是圣者的尊者们所结成的。因此,韦布西亚多在缅甸是一位值得敬重的长老。

有些人不相信辽陇西亚多是位阿罗汉,尽管西亚多的肤色非常明净,六根防护严谨。那时,某些人认为证阿罗汉果非常困难,就和佛陀的出世一样难。一些精通佛法的比丘,不相信辽陇西亚多是阿罗汉,他们的弟子、朋友、学生也跟着不相信。


辽陇西亚多,的确没有直接宣布他是阿罗汉,但关于辽陇西亚多是阿罗汉的传言,却在缅甸到处流传。很多西亚多聚集在辽陇森林道场,他们是:辽雷宾镇的郭夸业伟杂严达西亚多,孟牙区乔欧镇的第巴尊者(获缅甸大上智者称号)。

列维镇的以修一钵食而著名的阿加拉尊者,标抔镇的萨西派领袖拿林达尊者,标抔镇单达滨森林道场的赞达拉尊者等等。他们对辽陇西亚多的果证,发生了争辩。最后,他们要求赞达拉尊者,去见辽陇西亚多询问。“别争论了,让我们直接去问西亚多,他是否证了阿罗汉果。”

那时,赞达拉尊者不敢去见辽陇西亚多。但最后,他还是去见了辽陇西亚多。西亚多回答道:“噢,赞达拉尊者,我只是间接地告诉一些人说,我证悟了阿罗汉果。这只是为了让他们精进地修行,并不是为了让人们(包括你们)相信我。”

“你们不会精进地禅修,你们活着只是为了世间的快乐。我从不因为名利而傲慢,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证了阿罗汉果。”辽陇西亚多,无畏而清楚地说了这番话。

之后,赞达拉尊者(也叫单达滨西亚多),把辽陇西亚多的话,原原本本地给转达了。他们于是认为,西亚多的话也许是真的。低阶的圣者,不能知道高阶圣者的心。我们现在只是凡夫,更不可能知道圣者的心。最后,他们相信辽陇西亚多是真的阿罗汉。

一天,赞达拉尊者去见辽陇西亚多,询问西亚多的证道日期,他想依照辽陇西亚多的方法禅修。又有一天,一位精通阿毗达摩的女居士,在辽陇西亚多去往标抔镇时,问西亚多:“道心和果心怎样以涅槃为目标?我想知道。”

辽陇西亚多回答:“就象睡着无梦的人,他的有分心以业相和趣相为目标。当人睡着的时候,有人问他:‘你知道什么?’他会回答:‘我什么都不知道’。但当他醒后,会回忆起一些东西。”这是辽陇西亚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开示。

辽陇西亚多写了很多书,如《止观要义》,《团体实修》,《涅槃释义》,这些书是关于他的证道。从这些书中,我们可以判断他是否证了道。关于戒律的书,是《三藏散灯》,又叫《莫南宫判问》。在这本书也有一些问答,共三册。第一册是戒律的判断,第二和第三册是问答。

缅历1282年后,辽陇西亚多很少教导理论,他主要鼓励弟子们禅修。在缅历1283年,他停止了佛法的教授,他让所有的弟子禅修。他让想学习的人到别处去,因为他只教导禅修,也只让弟子们禅修。

当辽陇西亚多年幼的时候,他履行对教授师的义务,履行对僧团的种种义务。这是根据《中部.戈桑比亚经》里,关于须陀洹初果七种素质的。在这部经里提到:“一个带牛犊的母牛,她在吃草的时候,也照顾她的牛犊。所以一个须陀洹圣者,应该履行对梵行僧侣的义务。”

辽陇西亚多弘扬佛法,鼓励年轻比丘禅修,让年长的比丘更精进地禅修。韦布西亚多也被鼓励二十四小时的禅修,以便随时保持正念。就象人们做房顶的时候,房顶不能有任何的间隙。

佛陀也是这样教导的,巴利经典中经常提到这些名词:坚持不懈和热诚,扎扎实实和养成习惯等等,就是让我们持续不断精进地禅修,但是不能太疲劳。一个挑水工把水挑够就行了,但一个修观禅的禅修者就很不同了,这个禅修者要时常修四十种业处之一。

比如一个人每天修安般念二个小时,但仅仅这两个小时是不够的,他在其他时间也要保持正念,或者修慈心禅、佛随念或其他的业处。如果可能的话,他应该一直修安般念。

有的禅修者可能会以为很难,但实际并不是很难,这样修能很快得到快乐和定力。所以很多西亚多都鼓励连续的禅修。

在缅历1283年,从雨安居开始,所有的比丘都投入禅修,有二十多位比丘证果,并且被记录下来。在缅历1284年,辽陇西亚多又开始教授佛法理论。

佛陀说过:想断烦恼的禅修者,他要持续、精进地观察名色的性质。如果这样,他就能看清名色生灭的本质。

禅修者明白因果,又叫明白因缘。他清楚十二因缘的从头到尾,这叫缘摄受智。禅修者应弃除执着,他应培养慈心和决意,就能见到世间的真理。如果他的定力够强,他就能清楚的见到。

之后,他对三世轮回就没有疑惑。如果他没有很强的定力,就不应观照外部目标的相。

《增支部.洗尘经》提到多组相:亲属寻思、国土寻思、高举寻思、法寻思、恐惧、疑、自赞、毁他。这些被称作魔军,他们干扰禅修者的心。如果一个人的定力弱,他就抵抗不了这些魔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6 22:25 , Processed in 0.208072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