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11|回复: 0

[大德开示] 基础发趣论(续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带着无数过去世的业力,每一世的每一弹指间,就有无数亿的五个速行心的业,这是相当可观的。无论僧众或居士,都有数不清的五个速行心的业。

但是,到底该如何使它的果报产生呢?这五个速行的果报,从未来的第三世,到未证得涅槃以前的所有生命期里,都有成熟的机会。时机成熟时,果报就会生起,时机不成熟,果报就不会现行。

这五个速行心的业,可能是结生的果报,也可能是从结生到这一期生命结束的任何果报。如佛陀与阿拉汉们得到清凉的涅槃之后,他们仍留下很多五个速行心的业,而这些业已是无效业。

现在我们已了解三种果报的情况:第一种是现世受业,是第一个速行心产生的果报。第二种次生受业,是第七个速行心产生的果报。第三种后后受业,是中间五个速行心所产生的果报。

一切的有情众生,都有很多的后后受业,从造业的第三世开始,直到未证得涅槃之前,只要因缘条件一成熟,就会产生出果报。

重业:重业是很重大的业。在善业方面,如得到禅定的业。今生得到禅定的人,下一世的果报肯定是善的,可以使他投生到梵天,这是指非常重大的善业。

在不善业方面,是指杀父、杀母、杀阿拉汉、出佛身血、破和僧团这五逆罪。这种重业的果报一定会生起,果报将牵引他堕落到无间地狱,而且没有任何的业可以阻止。

提婆达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他出佛身血、破和僧团,所以堕落到无间地狱。没有任何的善业可以阻止他堕地狱,若有某些善业被成熟,也只是可以暂时减轻他在地狱所受的苦而已。

善与恶都会有重业。重业思心所的第七个速行心,不会就此止息,一定会促使该果报在下一世成熟。

那么,我们可以好好省思一下:现在有没有善方面的重业?可以说目前没有;恶业方面恐怖的重业呢?也没有。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我们的未来世,没有重大的善业与恶业的果报。

临死业:临死业就是临死时所造的业。如两个敌人彼此都带着嗔心打架,用武器打死了对方,这个行为就是临死业。

如果没有其他的重业,次生的果报肯定是这个临死业的果报。又如临终前,亲友邀请法师为病人诵经回向,或令病人听闻佛法等,这些也都是临死业。

再举个例子来说明,一天,佛陀在说法时,一只小青蛙听到佛陀说法的声音,虽然它听不懂,但心里感觉很舒服,就停步聆听,这个心属于善业的心。

那时有个牧童,把他的棍子撑在地上,不小心把那只青蛙活活压死。因为这个青蛙的临死业是闻法的善业,所以它投生到欲界天成为天人。

又如有个十四岁的童子,生了重病,他的父亲怕孩子在家里死去,所以把他移到门外。佛陀知道这个童子处于病危状态,因此放光,照在他的身上。这孩子看到佛陀的庄严相貌与庄严的光,感觉很舒服,生起了恭敬、仰慕的心。

他很想起身礼拜佛陀,但是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他没有力量站起来。他想,因为我的父亲不是佛教徒,所以今生才没有机会礼拜佛陀。


像佛陀这样的才是最圆满的人,好可惜,如此庄严的人,我却从来都没有亲近过,也没有礼拜过。慈悲伟大的佛陀啊!您的相好庄严,让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清凉、平静与快乐。

佛陀放光到此时,觉得能让这孩子生起这样清凉、平静的心境,已经足够了。这孩子意念着佛陀庄严相好的所缘境,投生到天界,这就是临死业的果报现起。这个业虽然小,但因为是接近临死的心,所以临死业会优先产生果报。

惯行业:有些业并不是临死业,而是平常熏习来的。关于不善业方面,有些人平时做一些不善的行为,例如:打架、杀人、偷盗、放火等,以为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利益。

经常造这种不善业的人,在临死时,若没有其他更重大的业,那么,他们常常熏习的惯行业,就会优先产生出果报,引导他们投生下一世。

在善业方面也是一样。如果常常修学佛法、勤习戒定慧,熏习以佛陀为所缘境的佛随念或其他六随念,常常熏习拜佛、布施饮食、供养花、灯光等;在日常生活中,如法如律的从事正当职业来维持生命,一切的行为都保持着善业,这就是善的惯行业。

人们在临死时,如果有临死业,优先权有可能被临死业占据,如果没有临死业,惯行业就会产生出果报,引导人们投生到下一世。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持戒清净。讲这些,是希望大家在临命终时,能够远离恐惧,肯定可以安心的投生善趣。希望能够理解我的用心,并且能够身体力行。

我们在座的这群人,肯定没有造过重大的不善业,没有造杀父母、杀阿拉汉等五逆罪。所以我们应留意的是:靠近死亡的临死业,它会使果报产生。如果没有临死业,则是平常所熏习的惯行业会产生果报。因此,想要做个好人,平常就需要培养更多的善业。

已作业:在没有其他业的果报现行时,已作业在造业的当下,并没有很强的意愿,它只是很普通的动作行为,是多世以来平常的所作所为,不是很重很经常的行为。

在没有重业、没有临死业、没有惯行业的状况下,人们在临命终时,已作业才有生起果报的作用。不要以为所造的善业都会产生出果报,一个果报的成熟,必须依靠很多的因缘条件。

关于这点,有个故事可以说明,内容是关于一个国王的邪见。这国王有个独生女,这独生女正是阿难的过去生。故事中有一部分与已作业有关,我要把它结合已作业来讲。跟其他业有关的部分,我们改天再讲。
缅甸甘达勇大长老开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6 20:41 , Processed in 0.30318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