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62|回复: 7

[转]在家人(居士)去寺庙里 应知50条规矩 ( 戒律一至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条: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

     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笔者未出家前,曾因身体欠佳,而常至寺庙小住数天,发现很多信徒随便于佛寺内厨房取物食用,或摘取寺内树上水果,或取食供桌上水果,或于寺庙作法会或打佛七、佛菩萨生日时,檀越(施主)所供养打斋之物品数量很多,而在当法会圆满时,剩甚多物品,就随便分取回家煮食,笔者还看到掌厨师父不知戒律,而随便分给自己弟子带回家,亦有自己取食用。像这样种种举动,已严重犯了盗戒,盗用十方常住(意即各地众生所捐之物品、金钱叫常住物),百分之百绝对下地狱受苦无量。寺庙之物不分价值,微细至纵使您在寺庙打一通电话,而不投一块钱,就足够下地狱受苦,这叫因小果大,后悔莫及!

因小果大,可上升为天人,下地狱受苦

    有人不禁要问,在寺庙只因贪取一块钱,就要下地狱,真有此事吗?有点不相信,在此笔者愿讲一段佛陀教化外道婆罗门皈依佛之典故,自可明白其严重性:

    某日,佛陀率弟子至一村庄托钵弘法,被一外道婆罗门知悉,即先向此村民散布恶言说:此位悉达多太子(佛陀俗名)要来煽惑大家的子孙去出家,大家就没后代可传承奉养,千万不可施舍食物给他们。

佛陀率弟子们进入村内,走遍全村每户乞食,没有愿意施舍食物给佛陀,当佛陀走到小巷子内时,看到一位老妇人从后门出,要将洗米水倒掉,佛陀即向前向其归言道,只要她诚心将洗米水倒在钵内,她将得升天神之福报,妇人乃诚心供佛,此言刚被此外道听到,即大声斥责佛陀在打狂语,只一碗洗米水就可升为天神。

   佛陀当即开示,并将舌头伸出,将整个脸遮住,此时外道才知佛陀是累世不说妄语的大修者,因在那时的修行者,无论是仙道,外道皆知一个累世不打妄语的修行者,才可能将舌头伸出,将整个脸遮住的。

    此外道心服口服地才向佛陀请示,为何区区一碗洗米水之功德就能升为天神:佛陀教化无边,当即指着前面一棵大树而言道:此大树最初是由一粒细小种子埋在土内(种子小而树大),此妇人因一点诚心供佛,自可得无量福报,而得是升天神,此乃因小果大之理也!此位外道,经佛陀开示后,即时皈依佛陀为佛门弟子。

     由此典故可知,贪取寺庙一块钱,当种下地狱果报,是不可不慎的!在过去我读高中时,曾信仰基督教,研究过圣经,亦曾有类似因小果大的典故,在本人所著“因果治病改命法”当中就曾提示过,在此不再赘述之。若你能深知因小果大之理,那对我在此文后所列的每条戒规,就得谨记在心,严加遵守,千万勿犯,免受果报,而后悔莫及,或怪师父没开示,或嫌戒规太严或束缚。

[ 本帖最后由 静显 于 2011-7-6 15:0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在家人(居士)去寺庙里 应知50条规矩 ( 戒律)

第二条:不得摘取寺庙山上之水果

     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甚是虔诚,但有些人,不知规矩,看到寺庙后山水果树上长满很多熟透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情不自禁地自摘而食,而犯了偷盗寺物之罪,够下地狱之条件。我以前常到嘉义大仙寺静养,其寺后山很大,种了很多水果树,每逢假日,游客到后山树荫下休息,凉风送来颇为惬意,常看到多人摘水果而食,因我身为一香客,不便干涉,只叹众生贪食不厌,也是促使我写此文之动机。

本佛堂现在还无山可建修行道场,不然就得树立一标语:“请游客不得摘食本山水果,有喷农药”,想必无人敢摘食也。本佛堂现虽无山可供人摘食水果,但亦有人曾摘取水果食之:因常有善信敬备水果到佛堂礼佛后,不吭不讲的,将水果放置佛桌上不收回,等数天后,部分水果断有腐烂,部份尚完美的,堂内皈依弟子不知戒规,就自动取食,而犯戒,应知未得施主允准之物,皆不得取食,信徒不取回亦不言明要供养十方僧众,此物乃为原主,不得取用,凡取用皆犯盗戒也,当堕恶道矣!

      戒规是解脱,不是束缚

      有人听了本人所演讲有关拜佛戒规礼仪的录音带后,却有两种见解与心态。一种见解是听如此严格又繁多之拜佛礼规,每轻犯就得下地狱果报,日后那有人敢拜佛学佛;另一种见解是,当听过录音带所讲的种种庄严礼仪戒规,可谓法喜充满,赞叹法师若心传法,有些居士喜悦悦道,自听法多所至今,从未闻此有系统又圆满的佛戒礼仪,真如醍醐灌顶,欢喜流露,难以言喻。

    两种见解心态,迥然不同,一种是超越的心性,一种是愚昧的心性,众生之心智相差悬殊,令余感叹,故古人曰:不学不知义,不修不知道。

其实戒规不是一种束缚,是一种解脱,如同一国人民不守法律,则社会治安大乱,则大家不能安居,偷盗抢劫欺诈杀人泛滥各地,夜不敢出门,昼夜提心吊胆,试问还自由吗?若大家遵守法律戒规戒律,安分守己,社会治安良好,则昼夜出行自由心安。

佛教之戒规亦同此理,何况学佛者乃欲上求佛道,更应严遵戒规,方能早日开悟证道,一般人学佛戒律,则不易犯业,心性净,自得佛菩萨护持加被,时时吉祥!

     有人说:佛教戒律太严格!余答:不严格,即是自然法则,而你本身累世累积不良习性过重,不易改之,故曰严格。如一人吸烟甚重,而现各地皆订有不可吸烟之成规及吸烟罚款法则,此人烟性改改则说,吸烟不是大事,何必订此严规呢?汝说对否?

     记得从前之省立高初中学校,校规相当严格,吸烟记大过一次,打架记大过一次,考试作弊记大过一次,侮骂老师记大过一次,三次大过就退学,而我们从来却不感到严格。那时社会治安亦相当好,我们这一代因从炼炉出来,故也造就很多名人成功者,对于社会贡献颇大,观现在一般学校校规是否象从前那么严格就不得而知了。

     故不守戒规,是束缚呢?还是解脱?由上列之举,自可明晰其意。社会要安康,大家要守法律,佛教要振兴,佛子定要严遵戒律,是必定之道理,望学佛者,以超越理智心性来接受佛陀戒律的教化,日久自可通达般若智慧而证菩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值得推广
期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第三条:入佛堂不得吸烟、穿拖鞋、皮鞋、嚼槟榔

我曾在多家佛寺静修养身,常看到多人在佛堂中吸烟、嚼槟榔,实为不敬三宝之行,并污秽了佛堂清静。佛堂乃法王宝殿出家人修行念佛之净地,污烟浊气冲天,当扰乱出家人修行,罪过是无量的。应知香烟之气颇毒,可使人致癌,并干扰人之情绪,现许多办公机关皆禁止吸烟,提高办公效率,何况在庄严清静佛堂内;嚼槟榔非但不雅观,且污染环境卫生,佛寺四周有天龙八部护法,若随地吐槟榔汁,当污秽圣地而不干净,则罪不可赦也。

    进入佛堂内,应赤足入,穿一般鞋子进堂,当污秽佛堂清洁,应知大家所穿的鞋子在外踏过脏物,从厕所内出来都会沾到不净之物,故不宜进入佛堂内为宜,免污及圣地,而惹罪衍,当得戒守之。

    一口痰一把鼻涕,下地狱火烧不息

    凡佛弟子持戒清静无犯者,日久身上自可发出一种如檀香般的戒香味,醇香传百里,就如佛菩萨示现显降,芳香遍满虚空,当得众生诚心供养礼拜。

    佛语戒定真香,有戒有定有真香,无戒无定是晋味,持戒者心性坦荡无疑,犯戒者心性不安束缚,持戒者当得众生恭敬礼拜,犯戒者当得众生不耻不敬,持戒者当可摄服众生得生佛性,犯戒者当招致众生得生毁谤。持戒清静可证果,犯戒当受地狱果报,持戒犯戒否?得由智者自定矣!

    讲戒法,易令人生厌,而苦口良药,忠言逆耳,众生不知,又不得不讲,明末藕益大师讲戒经,听者寥寥数人,弟子跟随者少矣,清末弘一大师弘扬律学,甚多地方不太欢迎他,甚至有人视他为怪物,其实,大家都是怪物而不自知,反把圣僧当怪物,众生哀哉!

    今天,若常律亦专讲戒法,日后当为不智众生又视为一怪物出现,岂不妙哉!但戒不扬,教则灭,然为众生想,抱弘扬圣教之心,志当弘扬戒法,望有知修佛者,共修戒法,进而生定,生出般若智慧,而开悟佛性!

[ 本帖最后由 静显 于 2011-7-6 14: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6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忏悔,我曾穿拖鞋进过佛堂,以后注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6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2 21:43 , Processed in 1.79421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