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30|回复: 0

[大德开示] 佛法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问:现今佛教刊物满天飞,佛菩萨像到处皆有,应如何处置较妥当?
师答:到目前为止,我们台湾的佛教界,讲到要印经、印善书,居士门都愿意花钱,可是正式的一本佛教刊物找他布施的话,则很难。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一本正式的佛教刊物,反而吝于布施,而印经、印善书花大笔钱却都无所谓?
其实有没有想过,你对助印了解多少?比如印刷费、邮费......等,一本书印出来要多少钱,他印了多少等等,而且还要了解,现在的印刷技术已经愈来愈方便了,印经流通的功德,这是指过去印刷很不发达的时代,所以,我认为现在印经、印书大可没必要去做,而且经书与佛菩萨像,又不能当破烂,不要说你们没地方摆,就是寺院都无处可放。
各位有机会到资源回收处去看一看,佛教刊物(包括佛菩萨像),当初花大把金钱所印的,有的甚至还没使用过,就当成废弃物回收,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现在你有这个问题,我倒可给你一个建议,用车子载到附近的寺院,拜托师父帮忙处理。

客问:请问师父,若把佛菩萨像挂在胸前,是不是要封起来,因为带在身上会因流汗而受污垢,这样对佛菩萨是不是不恭敬?
师答:没有这种说法,把佛菩萨像挂在身上,这是人所造成的行为,经典上也没有这类的记载;挂在身上当成护身符,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之前曾经讲过,假使一个人睡觉,挂在身上都没有关系,上厕所也不需要拿下,但是要洗澡时要拿下来,没有任何禁忌。如把一样东西当成负担,那要它干什么?担心这个,害怕那个,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这反而不自在了!
只要心恭敬就好了,如果不是恭敬他,怎么会去依赖他?因为依赖他,就已经是恭敬他了,就象是依赖自己的父母,一开始就已经尊重了。

客问:像有一些小孩子,因为还小以致什么都不懂,恭不恭敬也不知道,可是身上都带有佛菩萨的像,怎么办?
师答:这没有关系,因为小孩子身上带有佛菩萨象是大人的意思,不是小孩子的意思,而大人也是想依赖佛菩萨帮助小孩,这不是问题,何况这也可以说是人为的!
「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我一直都很反对这些事情,真正说,要是不虔诚的话,把藏经放在玻璃柜里,或供在佛前又有什么用呢!一天到晚拜佛,一离开佛就乱了,那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说要心中有「佛」?心中有「佛」并不是心中有释迦牟尼佛,也不是心中有阿弥陀佛,而是心中能不能维护在「觉」的前提之下,如果心中都是迷惘、无明,佛又会在那里?
所谓心中有「佛」,不是佛像之佛,而是自心中的佛,也就是自心中的觉。往往很容易误认为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或是什么佛;其实,佛有已经成就的佛,叫做果位中佛,有的正在学习尚未成就的,叫做因位上的佛,可是!还有一种是自心中的佛--「觉悟」。

客问:请教师父,譬如佛菩萨的圣像髒了,可不可以拿出来洗?有人说佛像可以擦,不可以洗?有的人说,把佛菩萨像拿来洗不恭敬?还有说:浴佛时,不可以把水浇到脸?
师答:可以,为什么说佛像不可洗?那是指金身的佛像而言,贴金箔的金身佛像或菩萨像,一洗就会变色。不能这么说,不要忘了,我们还有浴佛节呢!浴佛时,水要从头上浇下去,怎么会不浇到脸上?其实浴佛节所浴的并不是佛,是悉达多太子,不是佛像;浴佛节为什么浴太子像?顺便跟大家讲一讲:
太子降生,我们庆祝他,恭贺他,为什么?因为他是佛出生的前身,他一定能成佛,他成佛了,我们才能得到佛法。当初太子降生时,人天同庆,九龙吐水为之净身;又为什么四月八日叫做「卫塞节」?WASAIR,梵文有清净的意思,照现代话来讲就是洗干净的意思,所以有「浴佛」一词。

客问:请问师父,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的框子,假若髒了,可否拿下来重新框过?
师答:当然可以!甚至佛菩萨圣像坏了,把他烧掉都不要紧,只是有时难免会担心害怕,譬如金身或木头雕刻的像坏了,不知道怎么处理,可送到寺院去,请寺院里的师父帮忙处理,如果有的出家人也不敢做!那你就找个敢做的。
如果不害怕的话,能打碎的就打碎,能劈开的就劈开烧掉,用一种比较清净的心,找一个比较干净的地方埋起来,都是处理的办法。只是一般人都不敢做,怎么办呢?干脆交给师父们做,像我们菩提寺和古严寺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佛像,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整理分类,如果有人喜欢就送给他,不然就陈列起来,当做艺术品。

客问:一般传说不可站立门槛,为什么?
师答:这是中国人流传的风俗习惯,男孩则比较无所谓。以出家人或学佛者而言,也不可站在门槛上,因为一般传说门有门神,有人站在他身上,则是很不礼貌之事。所以凡是学佛的人,进出门时要靠门的右边走,若是走中间,可能会被门神挡住。然而,若是方丈和尚则可以走门的中间,因为门神看到方丈和尚还得让位。这些都是中国的教法,不是佛教的礼仪。

客问:佛像的由来如何?
师答:是从人所执著的问题而来,若一定要谈缘起即是印度优填王对佛陀很仰慕,他很想见到佛陀,而且希望能和佛陀时常相处在一起,这是种思念之情。最初是画像,而后慢慢由平面的演变成立体的,这是佛像的缘起。                                                           

客问:从外面买回来的佛像,是否要经过开光、点眼,才可以放在家里供奉?                                                
师答:这有两种说法:
一、初一、十五请回家,用一些香花、水果、烧香拜拜,就可以安心供奉了。事实上,佛像只代表佛菩萨的精神作用,真正的佛菩萨,那里还需要普通人去替他开光、点眼呢?不要太过于执著这些表相。
二、真正供奉佛菩萨的目的:是尊重、羡慕他的智能,同时也希望追求他的智能,是从内在起一份尊敬心,希望能够跟他一样;绝不是要跟那些泥塑、木雕的形像一样,而是他的智能和超人的成果,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精神依附,才是终究的目的。                                                            

客问:家中佛堂供奉观世音菩萨,诵华严经、阿弥陀经......时,要如何观想经中的佛菩萨?
师答:佛堂中所供奉的佛菩萨,都是精神寄托,因为那是自己觉得比较相应的,一看就会起欢喜心,设案目的是作为精神依归。真正在佛堂诵经时,要把身口意投注在经典文字的含义中,因为每部经都有它的深义在,所以,不要去观想佛菩萨,应该观想经典里的内容。如果是在修法门需要观想佛菩萨时,可以不加考虑,直接观想他们的形像,心中无须有罣碍。

客问:佛像都画有光圈、光影,或说放无量光......是不是所谓的「能源」?
师答:这是表征智能,所谓智光。智能愈高,觉悟的层次愈高,所谓佛光普照即觉悟所表现的现象。如果一定要说能源,只能说是比喻,其实乃修养完成的力量。当我二十几岁时,藏经一天可看二、三本,现在一行甚至一、二个字就够伤脑筋了,可是愈来愈退步?然而,这是愈深入发现得愈多、愈是精华之故,所谓深入经藏、智能如海。我写文章不需翻大藏经,且知出处,所以到任何地方都能写作,讲课也毋须准备;这不表示我了不起,而是下过苦功,吸收、消化多少,也就拥有多少,而且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时时这么做。不论是学佛或世间知识经验,唯有不断重覆练习才会提升,提升至一瓶颈而予以突破,并不等于增上,只是进入增上。一如菩萨十地,五至七为提升位,八至十为增上位,于佛法中分得更细。要想法喜充满必须品得法味,不能只在文字上下工夫,还要提升修养境界,真正能在法上得利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22:42 , Processed in 0.24657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