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47|回复: 9

[大德开示] 云乡法师对在家居士解释佛门礼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乡法师对在家居士解释佛门礼仪一、礼仪的字面意义
    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礼仪。先从字面的意思说一说。先把字面的概念界定清楚,其中的意义就得到一半了。如果概念都没有了解清楚,开头没开好,就会学得乱七八糟。
    在古代,礼是往来的意思,所以有个词“礼尚往来”。人是群居的动物,是社幷会性的动物,大众在一起共同生活,需要礼仪,需要往来,需要人际关系。说明白了,礼仪就是打交道的仪式。你会跟大家打交道,展现出一个佛教学子跟人打交道的高水平,那就展现出佛门礼仪了。
    礼仪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内容——规矩。规,代表范围;矩,代表尺度。前已言之,礼仪是跟人打交道的仪式,那么规矩就是这个仪式的范围和尺度。

二、礼仪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开始具体讲佛门的礼仪,指向的目标是:用佛法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应对一切人和事物,其中佛门的尺度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佛门礼仪呢?因为我们已经皈依佛门,要通过对佛法的学习来改正自己,来修炼自己,礼仪这一门是非常重要的。开始的三皈依,就是一个佛门的仪式,佛门的规矩。从一开始直到最终成佛,可以说都离不开仪式。
    礼仪重要到什么程度?比如说,有人学了很多佛法知识,唯识、华严、天台、禅宗……样样都通,但他不会做,那也不行。如果想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那么礼仪是重要的一门。
    佛法,不仅修心,不是心好就一切都好,还要表现出来。要通过对心的改造,把你所学的佛法、你的文化展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仪规,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你的修行让人看不见,或者没办法跟大家融合,那么你最多成个辟支佛。你没办法跟大家打交道,你即使修成佛,又能如何呢?无非是自己解脱而已。作为大乘的居士,要通过佛法的修行,来改造自己,来影响他人。那么,规矩非常重要。
    规矩,不是我要求你们怎么做,或者佛要求你们怎么做,或者佛教要求你们怎么做,而是你们必须如何做。因为你想成为一个更高尚的人,成为一个更伟大的人,成为一个菩萨,那么你就要知道法度。如果你不知道法度,跟人一开口说话就说错了,或者见了长辈、下辈没办法应对,别人就会觉得:你学的是佛法吗?
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生活中的礼仪
    佛教的礼仪非常多,包括吃饭、睡觉、进寺庙、烧香、拜佛……等等很多方面。如果细讲,可能要分二十多门。今天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不能一门一门地讲。我怎样来讲呢?从你早上睁开眼睛开始,到你晚上睡觉眼睛闭上为止,就讲这一天的时间里你要做些什么。

    (一)起床
    作为佛教的居士,我们应该怎么起床呢?起床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心中应该想什么呢?有没有看见自己躺在床上要起来的那一刹那之间呢?这都非常重要。很多人修行,忘记了刚开始的这一刹那。他已经起床了,牙都刷完了,还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如此的修行,昏天暗地,你在做什么?佛法的修行,就是让你保持一种正念。时时刻刻都知道你在做什么,那就是佛法。
    起床的第一个念头,你应该告诉自己:“我将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我将会不断地向上。我要成为一个欢喜的人。”先给自己树立这样的信心。时时刻刻都可以这么去想,告诉自己要断掉烦恼,要成佛。那么,你肯定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这就是开头的一颗菩提种子,已经种下去了。佛法是通的,对世俗的人,早晨的第一念也很有用,我会告诉他,可以这么提醒自己:“我要成为一个开心的人,努力工作的人。”
    作为佛教的居士,接下来,心中要想到佛、想到法、想到僧,忆念三宝。没有这样的忆念,你今天一天都会觉得离三宝很远。很多人修行,已经醒来大半天了,他才想到要打坐、要念佛、要烧香。第一念就要想到三宝,这样我们离三宝才会越来越近。
    然后,告诉自己:“起床。不要赖在床上。”徐徐地起床。
    倘若是作为家庭主妇,你要起得比家里其他人更早一点,帮先生和孩子准备洗漱的东西。作为佛教居士,要勤劳,要改掉早上不起床的习惯。修行就是不断地改造自己。佛门的仪规,第一先要早起。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没时间,很紧张,那往往是因为早晨多睡了三十分钟。如果早起三十分钟,你会觉得自己多了很多时间。你会在那没有人打扰的三十分钟里,把很多事情解决掉。
    起来,先洗漱。要把佛法用到这里边去,第一你就要先想到节约用水。不要乱消耗,本身也是培福。牙在刷,水还在白白地流,这种现象是常见的,仪规就是要改变这些东西,让自己不断地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上香
    洗漱完了,起码的,肯定要给佛上香。那么现在就要说到上香的礼仪。
    无论是到庙里上香,还是在自己家里的佛堂上香,都有礼仪。
    平时在家里上香,不必烧三柱香,一柱就可以了。因为烧三柱香,烟太大。一柱清香,就代表着一片虔诚。
    很多人不会拿香。应该把点燃的香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一举,举到眉心,然后上香。

    (三)礼拜
    接下来肯定要礼拜。
    礼拜之前先要合掌。我要说一说合掌的仪规。很多人不会合掌。真正的合掌很简单:两手的指尖先合起来,然后放在一起,掌尖保持向上,眼睛能看见无名指的指尖。掌的高度就是当胸,双肩放松,打开你的肘。
    礼拜的姿势,很多人学佛多年,都知道,我就不在这里示范了。如果你们想再规整地学习一下,可以看相关的书和光盘。
    一般我们礼拜,是礼三拜。其实,拜三拜,起来一问讯,这只是一礼。真正的礼佛三拜,是拜九拜,这才是一个大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三)诵经
    这时候,你可以诵经。早晨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诵《金刚经》,诵《大悲咒》,或者诵三遍《心经》……都好。跪在佛前诵也行,在佛堂旁边放个凳子,坐在那里诵也行。诵经的时候,要放下一切,专心致志。
    诵经有两种重要的方法。一种叫止诵,一种叫观诵。
    止诵的时候,心无杂念,一字一字,好像流淌的泉水,一滴一滴,总是流在同一个位置上。
    当止诵有一定功夫了,就可以观诵。观诵,比如诵《心经》时,“观自在菩萨”,观想有一尊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他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怎样一种境界呢?或者诵《弥陀经》时,诵到各方有佛,你就观想自己处在虚空之中,看到东方有很多佛,西方有很多佛,南方有很多佛,北方有很多佛,忘掉你这个佛堂,忘掉你这个家,忘掉这个地球,这就是观。
    如果止诵,就不要去思维,不要去分别;如果观诵,就要思维法义。比如诵《金刚经》,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什么感觉呢?你就要思维这个法义。当然,这个法义你要提前抉择好,诵经的时候,只是一刹那间而过。为了能够观诵,平时你要去听闻讲《金刚经》,了解其中的意思。
    诵经后,我们要回向,回向给谁呢?给所有众生。不要只想着你自己。不要想着:“我今天腿疼,我念一遍《金刚经》吧。”如果你腿疼,你要想着:“十方世界所有和我一样腿疼的众生,今天腿疼都消失了。”把你的心量扩开,不要只在你的身上打转。如果在你身上打转,那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回向,真正的功能是什么?就是冲破自我的局限。不是去执著什么,而是放弃、舍掉。
    回向之后,再礼佛三拜,结束你的功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四)早餐
    下来,作为家庭主妇的,就是要做早餐了。
    我们现在的人很懒,大多睡到九点四十五分才起床,尤其是年轻的人,不做早餐。医学上说,早餐如果不吃的话,心脏负荷会超重,而且特别容易得心血管的疾病。所以早餐一定要吃。晚餐可以少吃,或者不吃,这是合乎生理规矩的。现在很多人晚上吃得多,早上几乎不吃。当然我们也不必强求谁。可是,你想身体健康、精神百倍,就应该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做早餐时,你不应该想到:“天天给先生做早餐,给孩子做早餐……多麻烦,这简直是一个负担!”你应该怎样来想呢?应该想:“我今天要供养他们,供养我的父母,供养我的家人,乃至要供养三宝,要供养一切人。”用这种心态做事,你还会牢骚满腹吗?肯定不会,心态肯定会很好。
    我们为什么会烦恼?就是自己在做这件事,但是心态不好。为什么心态不好?就是老觉得:“我在给别人做事情,我给你做事情,我对你这么好……”那你就违背了布施的原则,三轮体空的原则,就是没有我,也没有施的东西,也没有受施的人。可是我们处处著在这个上,觉得“我在给你做东西”,很烦恼,好像受压迫的感觉。所以有人会发出这样的慨叹:“女人很辛苦!”
    女人很辛苦吗?女人是菩萨,一点都不辛苦。这个世界离开了女人能转吗?女人很重要。不要觉得辛苦,应该觉得很高兴。把先生、孩子、父母、师长,都要照顾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分享

非常好的文~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不是我要求你们怎么做,或者佛要求你们怎么做,或者佛教要求你们怎么做,而是你们必须如何做。因为你想成为一个更高尚的人,成为一个更伟大的人,成为一个菩萨,那么你就要知道法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03:22 , Processed in 0.25625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