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90|回复: 2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九天
具备菩提心的菩萨乃是我们最殊胜的福田,不要怀着恶心乃至嗔心来对待菩萨,否则此恶业会召感极大苦果。倘若对菩萨这样的大施主起恶心,如嗔恨乃至毁谤之心,你的心念有多少刹那(一弹指有六十五刹那),就会堕入地狱多少劫。这便是异熟果报的严重性。《最极寂静决定神变经》中有言,若菩萨对菩萨生起嗔心、慢心,就相当于对自己宣说,自己要经劫住于地狱。因此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菩萨,在此方面要极其谨慎。
若谁于彼生净信 其果如前信转增
下面宣说,要对这样的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如此则能感得非常强烈与广大的福德果报。对倘若对菩萨生起净信,其果报与嗔恨菩萨的果报一样不可思议,而且由信心转增的果报乃远胜于嗔业所感果报的数倍。此在《定不定趣入手印经》里也有宣说。信心所产生的福德是更不可思议的。
于诸佛子极珍重 罪垢不生善自增
谁具胜义妙宝心 于彼之身当敬礼
纵损彼者犹沾乐 安乐生处我皈依
“于诸佛子极珍重,罪垢不生善自增”,菩萨在受到他人对其身、语、意的戕害时,无论如何楚毒乃至危及生命,也仍旧不会产生嗔心,而且其善法反而依外在恶缘而自然增长。正如歌利王往昔节节肢解菩萨时,菩萨修习忍辱,因其智慧慈悲的力量,既未产生嗔念,身心亦未感受多大痛苦。“谁具胜义妙宝心,于彼之身当敬礼”,谁具足这样的菩提心,他的身体就值得众人去敬礼。
“纵损彼者犹沾乐,安乐生处我皈依”,尽管我们戕害了菩萨,菩萨却以德报怨,反过来利益我等。菩萨正是一切众生安乐的源泉,是故我今当皈依!
菩萨在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或受到种种楚毒戕害时,仍不会产生嗔心,善法与身心功德反而增胜——不过是对我们造成了极大伤害罢了。正如前面所说,对菩萨产生嗔心会有不可思议的恶业果报,相反生起净信心的话,我们的功德却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增长。是故应对一切的有情、菩萨均生起清净之心,不要怀有嗔心、慢心。
至此,《入行论》第一品,关于菩提心功德的阐述便结束。
下面进入《入行论》第二品的学习。
第二品所阐述的主题是:忏悔罪障、驱除违缘。罪障会在我们生起菩提心的过程中制造违缘。此处主要分为两大科:第一科是第二品的正文;第二科即是其名字。藏文习惯与汉文不同,均是把每品名字放在最后,快结束时方才说这是第几品,阐述内容为何。在科判上便是这样分。
前面为正文,分四:一,供养;二,顶礼;三,皈依;四,忏悔。于供养又分五个科判,一,将实际的供物陈设其前直接供养;二,从内心中观想变化诸多物资前去供养;三,依清净的愿力供养;四,无上的供养;五,以自己美好的声音来赞颂供养。
现前直接陈设供养,又分三:一,有主物之供养,即自己所拥有的物资;二,无主物之供养,即将无主之物观想摄取供养;三,自己身体之供养。
在供养时需要哪些条件?首先,作为供养者应具足内心清净;其次即是供养之对境清净;最后即是供养物体清净。依此“三清净”来作供养。
为应受持如是妙宝心 于诸如来正法菩萨心
殊胜三宝清净无垢染 功德大海胜妙供品陈
“为应受持如是妙宝心”,此即是供养缘故,一切安乐的源泉即是受持像珍宝一样的菩提心;“于诸如来正法菩提心,殊胜三宝清净无垢染,功德大海胜妙供品陈”,此处即是供养之对境:大乘之三宝——如来佛宝、正法法宝、具菩提心的菩萨即圣僧宝。我们应怀着非常清净的动机来供养,如果是怀着攀比竞争的心、为世间八风所左右的心,这样的心便不是清净的。供养者应深怀受持菩提心的动机,广泛供养这殊胜的对境——大乘的三宝,令自己的福德得到无边地增长。颂文中的“清净无垢染”,主要便是指法宝,一切法自性清净,“无垢染”即是远离客尘染污、远离烦恼障与所知障;“功德大海”,即说诸佛菩萨之功德犹如大海。
供养对境的清净主要体现在何处?供养之对境——三宝,本身具足圆满的功德,倘若只是供养尚未脱离轮回的世间大力的鬼神,此对境便不能算清净。如我们刚才所说之大乘三宝,佛陀二障断尽;法是自性清净的灭道二谛;而菩萨入资粮道时,最低限度已发起了广大饶益众生的菩提心,加行道以义总的方式已领悟空性;见道后登地进入圣者之流,即是十地菩萨,彼要把各地俱生、遍计的烦恼障、所知障一点点断除,因此他的内心均具备灭谛、道谛的功德。综上所述,我们供养的对境最低限度应发起广大的菩提心,这样才是对境清净。
供养物资清净,主要是指非邪命所获,倘若以诈骗、威胁或非法买卖赚取物资供养,此供物本身是不清净的。我们亦应用清净的资财来供养。
以下是无主物的供养,即没有主人所摄持的物资。颂文如是说:
“尽其所有妙花并嘉果 尽其所有良药百昧俱
尽其所有希世诸珍奇 尽其所有悦意妙香水
如是乃至妙宝七金山 园林寂静景物宜人地
嘉树奇花绚烂色庄严 繁柯美实茂密枝叶垂
天龙世间俱生和合香 如意宝树七珍饰林苑
自然香稻不由耕稼生 种种庄严堪为供养具
明湖清沼灼灼发芙渠 凫雁和鸣妙音有哀雅
遍虚空界广博无边际 所有一切无主执持物
慧心摄取善巧而献陈 殊胜士夫能仁诸佛子
清净功德生处大悲心 愿祈湣念于我垂纳受
今我福德不具极困贫 别余供具资财悉非有
依怙惟为他义作殷勤 饶益我故神力祈受享”
此即是无主物的供养。我们在念前面所讲之供养境颂文,即“为应受持如是妙宝心,于诸如来正法菩萨心。殊胜三宝清净无垢染,功德大海胜妙供品陈。”此四句时,应观想皈依境的资粮田——在面前虚空中,有一八大怒狮擎举广严宝座,宝座上敷莲花坐垫,释迦牟尼佛于其上跏趺坐,相好光明,体为自己根本上师,相为本师释迦牟尼佛。佛陀身着红黄色僧衣,头具顶髻,身如纯金色,一面二臂,左手按地,右手定印,上托甘露盈满之钵。于彼周围,亲疏诸师、本尊、佛、菩萨、勇士、空行、护法等众围绕而住。观想自己根本传承有法缘的上师都围绕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周边,彼等个个前方圆满座上,置有各自所说经教正法,光明为体、经函为相,正发出朗朗法音,宣讲诸教正法。如是,佛法僧三宝具足。资粮田诸尊对己现欢喜相,而己忆念佛、法、僧乃至菩提心之功德及恩德,于此之中生出极大敬信心,而诸佛菩萨亦怀无限悲心垂视自己。便依此教授如是观想。
继而观想暇满人身难得,自己已经历总轮回、别三恶趣种种痛苦,然而仍丝毫不具备世出世间的一点功德,对整个轮回尚未生起厌离之心。如今自己已具足暇满人身,又有修持佛法的殊胜机缘,倘若再不励行精进,未来仍会漂流于生死苦海中!一旦死期临近,自己可有任何把握?所以如今既已有这样机缘,便该用此暇满人身精勤修持,方能脱离轮回、利益他人。依此观想,尽量让菩提心的功德生起来,同时观想自己身边无量无边的有情环绕而坐,继而依以下颂文来观想供养皈依境中的资粮田诸尊。
“尽其所有妙花并嘉果”,妙花即鲜妙香洁之鲜花,嘉果即甜美滋养的果实,此二者观想来供养;“尽其所有良药百味俱”,于众生有益的百草良药亦可观想供养,如冰片、藏红花之属;“尽其所有希世诸珍奇”,世间各种稀世珍宝均可观想为供养,如金银、琉璃等;“尽其所有悦意妙香水”,以天上人间之非常清洁干净的水来观想供养,如七乳海、八功德水等。因福德不同,我们以自己眼中清净之水供养佛陀,于佛陀享用时便是澄清甜美的甘露;“如是乃至妙宝七金山”,如是乃至以金、银等诸多珍宝所成之山,观想供奉;“园林寂静景物宜人地”,以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园林观想供奉;“嘉树奇花绚烂色庄严”,杂花生树、绚烂开敷之嘉木,观想供奉;“繁柯美实茂密枝叶垂”,佳果累累沉沉、枝垂叶茂之果林,观想供奉;“天龙世间俱生和合香”,天龙八部的世界中,其天然生成之香与配制成的妙香均可观想供奉;“如意宝树七珍饰林苑”,即种类繁多的七宝如意树所成之林苑,观想供养;“自然香稻不由耕稼生”,初劫时人类刚从光音天下到人间时,稻谷并非靠人力种植,而是自然生成的香稻,北俱卢洲亦如是,此皆观想供奉;“种种庄严堪为供养具”,此处代表性地说一下,种种清净庄严、令人心里欢喜的物资均可观想为供奉三宝;“明湖清沼灼灼发芙蕖”,明澈美丽的湖泊、充满甘露水的浴池,均由七宝所成,里面遍植各色庄严莲花;“凫雁和鸣妙音有哀雅”,于此清洁美丽的湖泊池沼中,凫鸟和鸣之声婉转悦耳,所宣畅者皆是佛法妙音,令人听后欢喜不已,且心相续中功德迅速增长;“遍虚空界广博无边际,所有一切无主执持物”,遍虚空界,一切无主的、美好自然的物体;“慧心摄取善巧而献陈”,将这些美妙的物资观想摄取来,清净地供养予我们面前的资粮田;“殊胜士夫能仁诸佛子”,殊胜的供养对境——诸佛、菩萨、大士等;“清净功德生处大悲心”,诸佛菩萨乃是一切清净功德的生源,是我们的福田,祈愿他们以大悲心摄持我们;“愿祈湣念于我垂纳受”,慈悲纳受我们供养的物资;“令我福德不具极困贫”,为什么要观想供养这些没有主人摄持的物资呢?因自己过去未曾修习广大布施故,今生福德因缘极为匮乏,贫穷困苦。自己具足的资财寥寥无几,便只能观想外在之无主物事来供养;“别余供具资财悉非有,依祜惟为他义作殷勤,饶益我故神力祈受享”,具大悲之心的诸佛菩萨,请你们为利益我、圆满我诸多资粮、成就我布施功德的缘故,祈请你们以不可思议的神力来纳受我的供养。在资粮田诸尊欣然纳受后,自己便深怀恭敬清净的信心发愿:从今以往,我便永远追随诸佛菩萨。
我于一切诸佛佛子前 尽我身心无余志诚献
祈诸殊胜勇识咸摄受 至心愿为诸尊作臣民
我由诸尊咸作摄持故 饶益有情不怖生死轮
往昔众罪清净得超脱 别余罪垢此后不再生
此处颂文即是供养自身——以自己身躯而为供奉。
佛陀又名“胜者”,因其战胜四魔——烦恼魔、天子魔、死魔、五蕴魔。自己稍能有些自主的便是自己的身体,可这种权利也是在我执的摄持下。因而,要把“我”这种执著完全舍弃,将身躯完全供奉给诸佛菩萨。“勇识”即是大菩萨。愿诸佛菩萨慈悲摄受我全部的身心,正如你们的仆从一般,无论你们说什么,我都完全无条件地尊崇你们的教言去行持。一旦为诸佛菩萨摄受、成为仆从,便要饶益有情,只要轮回未空就长期住于生死,利益有情、不畏艰险——自己从此便有了坚固的靠山。而对于往昔的重罪,我们都至诚痛忏至清净,从此更不造作。如是,在生死轮回中永远利益众生。
发表于 2011-6-18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22:42 , Processed in 0.21366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