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将思想信仰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
(2010年8月25日晚)
各位大德:
本来热天不是打禅七最好的时间,因为这一次过了中元节,有一点闲暇的时间,就约了河北省佛学院的几位研究生,一起在这里坐几支香,进行修行上心得体会的交流。感谢各位居士前来随喜,成就这一期一会的禅修活动。
古人说,冬参夏学。北方的气候比南方还是要凉爽一些,基本上能够坐得住。所以,希望各位珍惜这七天的时间,安下心来,好好地观照自己的心念。把这个散乱的心收回到当下来。我们的心,在一般不用功的情况下,是散乱的,是妄想纷飞的,没有一刻停止,总在向外,不是想到过去,就是想到未来,很少能够观照当下,安住当下。
禅宗的功夫,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当下一念。 当下这一念,也是一种无住的状态。当你意识到当下这一念,老早成了过去。心态是无住的,我们的观照力,也不能停留在某一个时间段。所谓当下一念,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心念的转移,能够觉照自己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当下。一切的事情,世间法,出世间法,无不是从当下一念开始。以智慧的观照力、觉悟力,来把握当下一念,我们的心念就会沿着觉悟的方向一直向前延伸。所谓净化心灵,必须从把握当下一念开始。一念觉悟,念念觉悟;一念迷失,念念都迷失。
古人讲,用功夫要一念万年,意思就是要让我们当下觉照的这一念,形成一种无住的状态,在觉悟观照之下, 让这种状态能够持续、延伸,绵绵密密,密密绵绵,任运觉照不断,才可以做到所谓一念万年。其实,就是使这种觉悟的力量、觉悟的心态不间断。
我在提倡生活禅的用功诀窍方面,首先提出,安住当下。生命是当下的,生活是当下的,觉照也必须是当下的。当下觉照,才有力量,才有意义。保持觉照与生命、生活的一致性、同步性,安住当下这种要求,才能够慢慢地得到落实。生活禅的修行理念,所谓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就是要把我们的心安住在当下。这个心,是什么心呢?不要管它。妄想心也好,真如心也好,佛心也好,众生心也好,只管观照。不要去分别,一起分别,妄上加妄。因为真妄同体,我们当下观照的是一念妄心,这一念妄心观照到一念不生了,自然就使妄心破除、真心显现。因为真和妄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我们在迷失的时候,真心在妄;我们觉悟的时候,就舍妄归真。二而一,一而二。不要去分别它,分别来分别去,重重妄想,妄上加妄。分别,就是我们迷失的根本。所谓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一切的烦恼,都是从分别开始。分别就是妄想,有妄想就起烦恼。有烦恼就造业,转烦恼为菩提,就是要舍十恶、修十善,都是在身口意三业的当下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