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68|回复: 2

[佛教文化] zt:佛门中关于:“业力”分类为“身业”,“口业”,“意业”的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门中关于:“业力”分类为“身业”,“口业”,“意业”的教育



佛门中修行人认为:业力是非个人及形而上的法则,人没有改变这个法则的能力,而业力也不是惩罚或奖赏,只是自然的法则。人类与一切众生,是无限生命的延续;首先不是“神”造就的,更不是一死完事的。生与死,仅仅反映出某个阶段、某个活动的起始与消亡。众生因业而受报,在转生于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之身。

业报身中:投生为人、畜等果报的总相,称为总报;虽同投生为人,然有贵贱、智愚、美丑等等差别,则称为别报。有情众生的身心,是果报的主体,称为正报;有情众生所依存的国土、什器等,称为依报。业报不仅自作自受,而且共作共受。国土、山河等是为多人所共同受用的果报,全由共业所招感,称为共报。(图片文字介绍点击:六道轮回。

业力是组成因果关系的原素


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因此,个人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可能性以及责任。而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所以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

对“业”分类:

一、身业:就是由身体行为所做的业;

二、口业:就是由语言行为所做的业;

三、意业:就是念头;身、口之所造业都是随着念头而造是业,念善则造善业,念恶则造恶业。

恶业有所谓十恶业,分别是三身恶业、四口恶业和三意恶业。

身三恶业:是杀生、偷盗、淫欲,此三业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口四恶业: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此四业不但是生死轮回之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本;

意三恶业: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是无量无边之烦恼根源和三恶道的直接业源,是致人身体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水灾、火灾、风灾的直接原因,如水灾的业因是贪欲,火灾的业因是嗔恚,风灾的业因是愚痴。

另有大恶业,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归属:善业、恶业、无记业

“业”又根据动机或道德意志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

善业有「有漏善」和「无漏善」。

无记业则是不善不恶,但又分二种:「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

不善不恶但能遮住本性的,叫「有覆无记」;分不出善恶,但不会遮盖本性的,则叫「无覆无记」。

龙树菩萨将病分为两种:第一、四大不调;第二、前世与累世所行业病。

前世与累世中使用种种恶法恼害众生,因此今世多病。

藏医学的主要医典是《居悉》也有相似的划分:

1、今生所生的疾病;

2、由于前世宿业之故所生的疾病;

3、以上两种原因混合所致的疾病等三种。

今生所生的疾病,系由病因与外缘具备后引起的疾病。由于前世宿业之故所生的疾病,它虽然没有病因与外缘,但病的范围广、痛苦大,是由前世的宿业所致。

根据受报的时间差别,果报被分为三种:

一、现报,现世所作的善业恶业,现身即受善恶报。

二、生报,此生所作的善业恶业,来生方受善恶之报。

三、后报,过去无量生中所作的善业恶业,于此生受善恶报,或于未来无量生中方才受善恶报。

十恶果报的出处:

佛门中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短寿的果报,此为末世之际的命浊。唐玄奘的弟子窥基大师在《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四解说道:“今世人多皆短寿,极长百岁,是名命浊。此以本识名言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命根为体,善业力弱,命根渐短,由杀生业之所感故。”

对于个体而言,杀生有两种果报:一短命,指因前世伤害物命,令其不得以尽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二多病,指因前世恼害众生,令其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自身亦多疾病。“杀生何故兼得多病。以杀生违适众患竞集故得多病。”

此杀生果报,被列为十恶果报之首。《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中列出的十恶果报如下:

一杀生果报,于人中得短命、多病二种果报。

二偷盗果报,于人中得贫穷、共财不得自在二种果报。

三邪淫果报,于人中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二种果报。

四妄语果报,于人中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二种果报。

五两舌果报,于人中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二种果报。

六恶口果报,于人中得常闻恶声、言多诤讼二种果报。

七绮语果报,于人中得言无人信、语不明了二种果报。

八贪欲果报,于人中得心不知足、多欲无厌二种果报。

九嗔恚果报,于人中得常被他人求其长短、常被他人所恼害二种果报。

十邪见果报,于人中得生邪见家、其心谄曲二种果报。
发表于 2011-5-16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禅画.jpg



自度自度,应无所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21:49 , Processed in 0.264457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