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95|回复: 2

[说说布施网]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6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0 编辑

作者:陈大惠先生《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再看八个字: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伦常”是什么意思呢?伦就是关系,常就是永远不变的规律。“乖舛”是什么意思?违背、背叛自然规律。伦常乖舛就是违背了伦常大道,你就等着立见消亡吧。   我们现在看讲五伦八德。五伦是什么意思?就是五种关系,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之间存在五种关系。刚才我们讲道就是规律、秩序和关系。一棵树,要从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跟阳光、土壤、水分、养料都有关系。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像一棵树一样,自自然然的会和周围有关系,这个关系就是“伦常大道”的伦。这种关系不是我们自己规定的,也不是我们谁发明的,它是天然如此的。树和水有关系,你偏不让它跟水发生关系,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树就死了,就这么简单。所以自然的道就包括了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就是要明白关系。   五种关系,第一个是父子有亲。亲是什么意思?亲爱,不但亲切还爱。父母爱子女这个叫慈爱,子女爱父母这叫孝,它是天然的。我们和父母,父母和我们,这个亲爱它的特点是三个字:无条件。没有条件的亲爱,这是自然的人文关系。自然规律、自然秩序、自然关系,没有条件。我们看动物世界,有多少畜生为了保护孩子,命都不要了。乌鸦尚知道反哺,没有条件。现在亲爱父母变成了有条件,不是无条件了。子女对父母开条件,说爸爸你要能这座房子给我,我就怎么怎么样。父母对子女开条件,如考上大学爸爸给你奖励多少多少钱。都是有条件啊。甚至子女忙自己的事情,看望父母的时间都没有。这变成什么了?父子有亲的那种天伦大道,无条件的亲和爱,完全破坏了。父子有亲是符合天性的,符合自然规律,符合自然关系的道的,我们要不要顺从道?要,你要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你就是有德行啊,就这么简单。   第二个是长幼有序。这种秩序是真正的平等,我们现在孝顺父母,尊敬老师,我们将来也会当父母,也会当师长,子孙也孝敬我们,学生也恭敬我们。   三是夫妇有别,现在夫妻战争为什么那么多呢?原因就是没有这个伦常的教导:夫妇有别。当太太的你要会当太太,当丈夫的你要会当丈夫。男子和女子的属性不一样。我们讲自然之道,就要做符合你天性的那个身份。现在年轻的女孩子,本分没有做到,到外面去做不该做的事情,该做什么?四个字:相夫教子。天天违背这些东西,夭折、疾病、灾祸、灾难你跑不掉,真的是这样。但是我遇到过很多女强人,她能把家里照顾的很好,这个太好了。就是她先把自己的本分做的很好了,同时她又能做利及他人。有人说你这是大男子主义,是压制女性,这又是误会了,中国自古以来没有欺压过妇女,而是推崇妇女,为什么?一个家族的兴旺,人家把自己家的儿子都托付给你了,就看你这个当太太的会不会当了。我们社会一直在呼吁大师,为什么出不来大师,为什么出不来伟人?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答案:没有大师的母亲了。杨振宁博士就讲:我三千个汉字是我妈妈教我的,怎么做人,也是我妈妈教的。做一个好妈妈也是十分伟大重要的,孟母三迁,孟子有一个好妈妈,他才能成为一代伟人。中国人至少已经断了三代不讲传统文化了,不讲女子安守女子道,男子安守男子道,再加上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所以生病、灾祸,家里出现很多的乱像,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家里没有一个好太太,没有一个好妈妈,没有一个好奶奶、外婆。   四是君臣有义,当领导和当下属的大家是什么关系?大家是道义的关系。   最后一个是朋友有信。自然万物,你找不出一样东西是不守信用的。而我们天天迟到天天不守信用,违背了诚信,就是违背了自然的秩序、自然的关系、自然的规律。人不守信用就乱套,在家里,在单位你不守信用,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就“立见消亡”。这不是迷信,是真的自然科学。   现在为什么父子也不亲了,长幼也没有秩序了,夫妇打成一锅粥了,然后君臣也不讲道义了,朋友根本不讲信用,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了教育,一旦这教育恢复,实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绝对不难,难在哪里?难在你不肯相信。   现在的人欲望太重,每一个人都欲望炽热,完全糊涂了,欲望把我们的心给包裹住了,像厨房里的灯泡一样,被油烟熏黑了,到最后到厨房开灯跟没开灯一样了。其实灯里面亮不亮?亮,但被油烟糊死了的。我们要擦灯泡,先擦自己的灯泡,和谐自己的身心,擦一点亮一点,最后身心就光明了,一切灾祸、不和谐全都消失了。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自《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陈大惠先生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型公益论坛上的演讲)
发表于 2011-4-26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弘扬文化,传承大爱,延续感恩,承载希望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0 编辑

现在的人欲望太重,每一个人都欲望炽热,完全糊涂了,欲望把我们的心给包裹住了,像厨房里的灯泡一样,被油烟熏黑了,到最后到厨房开灯跟没开灯一样了。其实灯里面亮不亮?亮,但被油烟糊死了的。我们要擦灯泡,先擦自己的灯泡,和谐自己的身心,擦一点亮一点,最后身心就光明了,一切灾祸、不和谐全都消失了。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发表于 2011-4-2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0 编辑

菩提心,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叫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叫成佛之心,也叫甚深般若成就之心,也叫无相之心。 菩提心,无法可得,如是一切法皆是得菩提心之法,故而无法可得。 菩提心是成就的根本土地,不是种子,它可以承载一切的善法,缺之,则所修的一切善法如同于在虚空中,落不到地上。比如说修念佛禅,如果是把念佛禅比喻成一粒金刚种子的话,那么要想它开花发芽,去证到法界一相,首先必须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 如《华严经》所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如果丢失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使修一切善法,也都是魔道。当今社会,如果有一念放逸、发泄的话,就是在学魔。为什么?因为丢失了出离心,丢失了菩提心。 《菩萨地持经》中指出菩提心是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为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且谓发菩提心有四种因缘,为正发心。尤以第四种发心——“未见法灭,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恼乱,即发菩提心”最为适用于末法时期,因见五浊恶世的众生们,不能理解佛法,而发菩提心。 大乘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上报佛恩,何也?就是一切修行都为法界一切众生修行,而不是给自己修的。在念经、诵咒,或者抄写经书时,当内心有无穷大的感恩的心:这不是为自己做的,而是为一切因缘众生的幸福而做,那么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吾法,念无念而念,行无行而行。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丢失真正的菩提心,同时也可以慢慢地破掉四相,见到真正的自己。 ------------------回家人老师文化体系 念佛禅 菩提心篇 感恩本文发布者:浅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23:22 , Processed in 0.29444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