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42|回复: 9

[佛教文化]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3 编辑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象没洗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当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臭,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
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
从我们出生开始,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了,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请记住:这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行善不能等,行孝不能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25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3 编辑

感恩父母 南无地藏菩萨
发表于 2011-4-2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3 编辑

孝顺父母,内安其心 (转) 有人认为,买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其实,这只能做到“外安其身”。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不能从心里尊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 更深刻的孝道是:内安其心。 在这个日新月异,进步神速的社会,人们容易蔑视老人的阅历和经验,轻视老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孝顺父母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 《论语》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会因为高堂健在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会为他们已入暮年而忧惧。“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种最深沉的悲哀。 经历了动荡的2008年,我们更知道生命的仓皇和无常,如果我们内心对父母有爱,那就马上行动,不要等到明天。 作为子女的我们,有没有对父母尽过孝道呢,是一句亲切地问候?还是一次关怀的行动?孝顺父母,不仅要外安其身,更重要的是要内安其心。如果我们真的孝顺父母,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不要等到明天。 主讲人:于丹
发表于 2011-4-2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3 编辑

行善不能等,行孝不能等
发表于 2011-4-2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3 编辑

宣化上人:生我之日母难日 问:梵乐可以供养佛吗?      答:什么都可以的,你欢喜的东西都可以供养佛菩萨。       问:如果有时候你听到一首歌,或一首曲子,如果那首歌曲子很好听,是不是可以拿来供养佛菩萨?要怎么样供养?       答:唱一唱它,但是你必须要知道这首歌曲没有淫滥的味道,没有邪淫的意思,才可以的,才是正当的。现在我们万佛圣城也有佛教歌曲,那都可以供养佛,好象我们在佛前唱赞,这都是以歌曲来供佛。《法华经》上也说得很清楚,歌音梵呗都可以供佛的。       问:下个月第三个礼拜是师父的生日,我们可不可以为师父做生日?       答:我不做生日,我以后都没有生日了,你们哪一天给我做生日,我就会死的。你们愿意我死,那么就去做;不愿意我死嘛!就不要做。总而言之,这个做生日是不应该的。为什么不应该呢?因为人「生」的这一天,是母亲九死一生的时候,那是母亲的一个「难日」。       母亲的难日,我们应该多念佛,多做一点功德,多做一点好事。若大家聚会在一起,吃吃喝喝,又送礼,又接受人的供养,这是很不对的一件事。不过我不愿说,我要是说,你们很多人都不高兴的:「我们都做生日,你这么讲,令我们都不知怎么好了?」       我再告诉你们,无论出家人、在家人,做生日都贪什么呢?第一贪热闹,第二就贪人家送一点礼物。过生日,这个送这个礼物,那个送那个礼物,小孩子生日,爸爸妈妈最低限度要送几个玩具,令小孩子欢喜。其实,这是不需要的。       这个生日,就生了嘛!何必又庆祝呢?你到这世界来,一来就哭,还有什么可庆祝的?你看小孩子一出世,就哭啊:「苦啊!苦啊!」吵着喊苦。他那时不会说话,所以用哭表示,这是苦啊!苦啊!谁叫你来的?所以,我要纠正这个风气。我或者不会走,可是你们哪个要给我做大寿,那就该瘦了,一点也不胖。因为我知道你们早就这么计划着,所以告诉你们不要执着这个,我们要破一切的执着。你想想,我教你们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那我自己要是借着做生日来弄红包,这太没有价值了!    有皈依我的弟子就说:「师父不庆祝生日了,那我想表达我的诚心,也表达不出来,那怎么办呢?」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多念地藏菩萨,多念观世音菩萨,天天替我念十万声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那就替我庆祝生日了。能办到吗?这才是真的替我做生日! 发表于 2011-2-16 05:56 本文发布:郭迎金
发表于 2011-4-2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3 编辑

【菩萨事迹】让人无比感动的菩萨因地事迹——大势至菩萨头顶上宝瓶的来历 摘自:道源法师讲述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势至菩萨头顶的肉髻上,有一宝瓶,和观音菩萨的头上不一样。观世音菩萨他那个帽子中间,有一尊立着的化佛像,而大势至菩萨头上的肉髻顶上,顶着一个宝瓶。盛诸光明,这盛字念作陈,装也,他那瓶子里面,装着光明。他装光明有什么用?普现佛事,即种种的佛事,都能在那光明中显现出来。例如念佛拜佛,或者讲经说法,或是打斋供众,凡是三宝的事,都叫做佛事,都能在那宝瓶的光明里面现出来。 大势至菩萨另外一个德号,叫做无边光菩萨,他的身光,能照见十方世界,而且他身上每一个毛孔的光,都能照见十方世界,他又何必在头上顶一个瓶子,瓶子中装光明现佛事呢?这有一个大原因在里面。 那瓶子里面,最初不是盛着光明,是盛他父母的遗骨。他听见阿弥陀佛说:父母的恩最重,当儿女的欲想报答父母恩,很难报答,必须自己修行办道,把父母度脱三界,这样才能报答父母恩。 大势至菩萨最初发心修道之时,他的父母早已弃世,若是父母在世,他还可以劝导父母信佛、修行,使父母了脱三界,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弃世了,他想起来,这是最大的遗憾。他要怎样才能报父母呢?于是将他父母的遗骨,用瓶子盛起来,顶在自己的头上,来修行办道,将自己修行办道的功德,时时回向父母,祈求三宝加被他的父母能够得道,超出三界。 那时候大势至菩萨初发心出家,还是个凡夫,他父母的遗骨,亦是凡夫的骨头,因为大势至菩萨勇猛精进办道之故,他自己转凡成圣,成了大菩萨。他每天修行办道,每天给他父母回向,因此那瓶子里面,他父母的遗骨,亦起了变化,本来他头顶上的瓶子,是个凡夫用的瓶子,这时候,变成一个宝瓶,他那父母的遗骨,是凡夫的骨头,这时候变了,变成一片光明——骨头化了,化成光明。 大势至证了菩萨果,能运用种种神通变化,利益众生,他父母的遗骨,变成了光明,亦能够神通变化,普现佛事,利益众生。他那头上瓶子里的光明,就是打从这样来的。
发表于 2011-4-25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千善万善,请善待我们的妈妈 本文发布:大菩提心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3 编辑

千善万善,请善待我们的妈妈 (转)
无论你走多远,
最挂念你的是我们的妈妈。
无论你有钱没钱,
最想着你的还是我们的妈妈。
无论你做错了什么,
最能谅解你的是我们的妈妈。
无论你有病无病,
最关心你的还是我们的妈妈。
无论你有多难,
最支持的是我们的妈妈。
无论你有无成就,
最宽慰你的还是我们的妈妈。
无论世情多险,
最坦诚的是我们的妈妈。
无论有多委屈,
最信任的还是我们的妈妈。
把艰辛留给自己,
把幸福留给我们的是妈妈。
把寂寞留给自己,
把快乐让给我们的还是妈妈。
把欠缺留给自己,
把满足让留给我们的是妈妈。
把劳累留给自己,
把安逸让给我们的还是妈妈。
把寒冷留给自己,
把阳光带给我们的是妈妈。
把压力留给自己,
把自由让给我们的还是妈妈。
把重担留给自己,
把轻松让给我们的是妈妈。
把忍受留给自己,
把舒适带给我们的还是妈妈。
这世间给予我们的,
还有什么比妈妈附出的更多。
这世间最真的,
还有什么比妈妈的情更真。
这世间最让人感动的,
还有什么比妈妈的爱最让人感动。
这世间让人怀念的,
还有什么比妈妈的恩最让人怀念。
这世间最宽阔的,
还有什么比妈妈的心最宽阔。
如果我们还是炎黄子孙,
如果我们还是人类的儿子,
看看,妈妈的白发,
看看,妈妈的皱纹,
看看,妈妈枯干的手指,
看看,妈妈佝偻的身腰,
我们还忍心再让妈妈受苦吗,
我们还能再让妈妈受累吗。
我们还能再让妈妈寒冷吗,
我们还能再让妈妈寂寞吗。
我们,
没有理由,
忘记我们的妈妈。
我们,
千善万善,
一定要,
善待我们的妈妈。
一切众生,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皆曾经做我父母……
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
可怜天下父母心!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4-2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3 编辑

父爱如山,很爱很爱你 发表时间:2009-06-13 16-06 作者:唐小庙 一直都想写篇关于父亲的文字,可是往往觉得无从下笔,那些累积起来的情感只会在琐碎的回忆中,在角落里,发出熠熠的光芒。我是惧怕着去写的,因为害怕自己的笔无法承载那么深厚的感情,怕亵渎了那如山的父爱。因此我一直相信,会有一天,这种感情会自然而然的流露,不需要我去刻意的记录。 父亲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都是威严和力量的象征,他不苟言笑,无论是对待学校里的学生,还是我和妹妹。以至于在他的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回到学校工作时,都会跟父亲说,那时候在校园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就怕您。父亲这时就会有些腼腆的笑一下说,怕我做什么。我又不打你们又不骂你们。他们最夸张的一个说法是,读了三年的书,父亲做了他们三年的班主任,竟然一次也没有见他笑过。可前段时间有个同学打电话给我,说他有天去我家借几本书看,意外的发现父亲在家里不知道在逗谁家的孩子,表情特别的可爱,一点也不像以前那样严肃得让人害怕了。挂掉电话,想象父亲脸上少有的柔软,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而现在父亲渐渐的衰老了下去,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凡事都以他为主了,因为有的时候有些事情已经不是他的力量所能完成的,儿女缠膝的念头大概逐渐的取代了他思想中原有的坚强。因此每次当我回家过年的时候,父亲总是显得异常的开心,尽管话还是不多,对白还是如以前一样简单,但是我感觉到他的快乐。大概因为我是男孩子,父亲对妹妹的态度就比我温情的多,每次妹妹回家爸爸都会和她开点小玩笑,说我们家的小姐回来了呀,读书读的怎么样呀?妹妹就会缠到爸爸身上和他闹着玩。我总是暗自奢望这样的机会和时间可以再多一点,再长一点。可人一旦长大,总要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因此我的奢望只能还是每年两次。 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父亲常常抱着我穿梭在一个县城和另外一个县城之间。那时候的交通很不方便,一百多里的公路竟然要走三个小时左右,而且车上的人又很多。因此父亲往往都是一只手抱着我,另外一只手提着大包小包的药。我时常一遍一遍的去回想那种依偎在父亲肩膀的感觉,宽厚的肩膀就好象一个安全的堡垒,我放心的依靠着,不需要担心外面的风吹雨打。在下车的时候我往往都已经靠在父亲的肩膀上睡着了,父亲也不叫醒我,因此每当第二天天亮之后我都在疑惑着自己这是到哪了。妈妈就会开玩笑说,你昨天晚上丢在大街上了,我们找了一晚上才把你找到。长大以后和妈妈说起这件事情,妈妈告诉我说每次你爸把你抱回家后胳膊都得缓一段时间,因为酸疼酸疼的也不敢动,怕把你弄醒了哭闹,怕他哄不好我。原来我是个如此抵触他的孩子吗? 前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全家人聚在一起,大大的一张桌子,语言仿佛在这一刻已经失去了意义,一家人闲散的叙述着一件又一件的往事,那些许多年前发生过的往事就仿佛一刹那,电光石火之间就已经过去。父亲说你也喝点酒吧,在以前父亲根本不让我喝的。吃到中途,喝了点酒的我有些晕眩的感觉,望了望坐在身侧的父亲。我端起酒杯说,老爸,我敬您一杯,我看得出来父亲突然的欣喜。也许他现在才觉得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吧。父亲笑着对母亲说,你看你儿子,想跟我喝酒,他那点小酒量行吗。突然看到他鬓角已经有些花白了,脸上的皮肤也有了松弛的迹象,仿佛只是恍惚之间,那个面容清秀的男子已经完全的蜕变成为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想着想着,就有想流泪的感觉。我说我先喝了,一扬头喝了一杯,然后装做被呛到的样子,因为害怕他们看到即将流下来的眼泪。父亲见我喝了也要干杯,妈妈拉着他说,你已经喝了不少了,别喝了。爸爸推开妈妈,这是我儿子敬我的酒,说什么也得干了。那天父亲喝多了,母亲在后来对我说你爸爸那天特高兴,喝多了自己在那里唱了好长时间的歌。 而我逐渐取代了他身上的某些特征,比如脾气,比如相貌。和所有人一样,对于父亲的爱,我也是明白得太晚。前段时间读书,突然看到一句话,说母亲的爱和孩子是血脉相通的,永远也隔断不了。而父亲和孩子的爱则大都是后天培养起来的,但是这种爱的厚重和母爱是一样无法取代的。记得看过福建诗人吕德安写过一首诗,他在诗歌中说: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造成的。我当时深爱着这首诗,尤其是在后面写到,依然是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要举手致意/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安详地走着。每次我看到这里都会有想哭的冲动。 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整个少年时代,我和爸爸直接对话的次数似乎用手指年能数出来。每次都是我和妈妈说想要什么,有什么看法,然后妈妈说给爸爸听,再把爸爸的想法说给我听,这种隔膜持续了好多年。父亲很少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在我找到工作的那个晚上,父亲喝了点酒,打电话给我,跟我说了好多温情的话,比我们以前所有说过的加起来都多。我在电话里开玩笑说,人家歌里唱“做人的道理说给你听”,可我很少听到你告诉我这样的道理。爸爸愕了一下也笑,他说做人的道理是要自己领悟的,每个人的路途各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因此各有各的理解。我不能“言传”只能“身教”于你,你领会了,就是你自己的做人的道理了。这是我一辈子听到的最有道理的话,是我的父亲告诉我的。此后感情就好象打开了一个缺口,打电话时我和父亲的话比以前多得多,而先前所有的种种,仿佛只是来完成蜕变的一个仪式,而我,现在终于长大了。 非典的时候妈妈打电话给我,叮嘱我注意安全,不要出去乱走,隐约的听到爸爸在电话里对妈妈说,告诉他吃点好的,身体好才有抵抗力。妈妈告诉我爸爸喝多了,想让你回来,因为电视上说呼和浩特是非典的重灾区,他们很担心我,爸爸都哭了。我大声的说没事没事,我一个人会好的,毕竟一个人在外面这么多年了,然后迅速的挂掉电话,一个人哭了好久。后来偶尔也和妈妈说这件事情,妈妈说你爸后来一说到这件事就不好意思。我心里暖暖的笑,毕竟爸爸曾经是那么坚强的一个人。 年后曾和爸爸一起去亲戚家拜年,晚上回来的时候,我们一起走在雪后的路上,也是一路无话,他脚下突然一滑,我赶忙伸手拉了他一把。父亲慌忙的说这路可真滑呀,我说是呀你小心点,伸出手来想搀着他走,可父亲一下把我的手甩了下来,说没事,走吧。我心里知道他的,他只是不想在我面前示弱。可是亲爱的,你知道我有多爱你吗,只是一直不愿意让你知道,我还有更多的时间,看着您一点一点的衰老下去,看着我逐渐成为您的依靠,就如同那时候的我,从开始的抵抗到后来一点一点的接受。 亲爱的,让我们玩一个游戏吧,参与的人只有你和我。游戏的规则是:爱。
发表于 2011-4-2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3 编辑

父母恩重难报,应时时报,处处报
发表于 2011-4-26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哈哈哈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3 编辑

谢谢各位师兄法布施~~~ 很受益很受益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01:05 , Processed in 0.336026 second(s), 18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