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297|回复: 52

仁王经中的术语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5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斯匿王(梵 Prasenajit )


是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兼领有迦尸国,与摩竭陀国并列为佛陀时代的大强国。波斯匿王与佛陀同龄,曾和佛陀辩论而结成好友,视佛陀如师,在印度与频婆娑罗王同是护持佛教的两大国王。

与佛结缘  

由于波斯匿王的太子只陀,将位于首都舍卫城的林园卖给须达长者,须达长者在那里建筑精舍供养佛陀,这件事令波斯匿王对于佛陀的威德感到很好奇,就率领群臣拜访住在只园精舍的佛陀。

  波斯匿王一来到精舍,就以一国之君的姿态,傲慢地问道:“听说你是一位大觉悟的佛陀,这是不会错的,只是我十分不解,许多修行者在深山丛林之中长住数十年,直至衰老之年尚且不能觉悟,为何你这般年轻就能证得正觉呢?”

  佛陀祥和而坚定的答道:“大王!大多数人都蔑视年轻人,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世间上有四事不可轻视:一、是年幼的王子;二、是初生的小龙;三、是星星之火;四、是年轻的僧侣。王子虽然年幼,将来也是一国之君;小龙虽小,及至长大,可以翻云覆雨;星星之火,则可燎原。僧侣只要心能清净,守护道业,抱有救度众生的弘愿与精神,不分贵贱老幼,都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在真理及觉悟者之前,或轻视,或恶口,将招致重罪,必须深切痛悔,才能忏除罪障。”

  波斯匿王一向暴恶无信,为所欲为,从来不曾有人敢向他直心谏言。此刻,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佛陀沈默一会,向波斯匿王说道:“为王者,要爱民如子,宽大待人,切莫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要济弱扶贫,要安慰烦恼的人。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听信阿谀的言词。要为人民谋取幸福,而不是要人民都来为王者效劳。”

  佛陀的法语,像阳光似的破除波斯匿王愚暗的心,从此,波斯匿王对佛陀生起了恭敬纯真的信仰。

为佛所拯  波斯匿王一直为肥胖的身体造成行住坐卧的诸多不便与辛苦而苦恼。

  波斯匿王在苦恼之余,吩咐侍卫备车,前往拜见佛陀。痴肥笨拙的身体,靠着侍卫的扶持,好不容易向释尊作礼后,问道:“佛陀啊!我近来身体欠佳,虽然想来看您,总不能成行。现在看您身体健康,我很高兴。我不知前世犯了什么罪业,才会如此肥胖,请问要用何种方法,才能免于这种苦恼呢?”

  佛陀看到国王苦恼的神情,就说道:“大王啊!人的肥胖有五种原因:一、是吃太多;二、是贪睡;三、是耽于享受;四、是不劳心;五、是不工作。基于这五种理由,身体才会肥胖臃肿。若想减肥,应当要节制饮食,努力工作,自然能恢复正常健康。”于是佛陀作了一首诗偈: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国王听了偈颂,无限欢喜,吩咐御厨,以后在他进食时,都得站在旁边唱一遍偈文,以兹提醒。果然,御厨在每餐进食前,必定唱诵此偈文提醒国王,因此国王的食量渐渐减少,身体也随之轻安。

  有一天,波斯匿王的祖母过世,国王在痛失祖母之余,恨不得能用任何金银财宝、象马车乘、奴婢仆从、城池国土,乃至自己的性命,来换取祖母的生命。他悲痛已极,突然想起佛陀所说的“有生无不死,合会要当离”的话,于是,轻骑驱车前去拜见佛陀。在佛陀安详的目光下,波斯匿王收摄哀痛的心情,聆听法音:“大王!切莫愁忧,一切有生,皆归于死,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事实。我们的色身有四件事是无法抵挡的:一、是身体老化;二、是疾病之苦;三、是死亡降临;四、是无常变化的人生。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大王应当利用有限的生命,为自身与亡者植福积德,广作善事。”

  波斯匿王听闻佛陀的教法后,扫除一切忧愁,欢喜作礼而去。

末利夫人劝诫  
有一次,一个外道梵志的独生子死了,他昼夜追思,蓬头垢面,衣服破烂,露宿于冢间,啼哭不已。佛陀经过,十分哀悯,对他说:“今日的愁忧苦恼,皆由恩爱所生。”

  梵志听了,豁然大悟,逢人便说:“恩爱合会皆生愁忧苦恼。”

  这句话展转传入波斯匿王的耳中,王感到非常疑惑,就问虔诚学佛的末利夫人:

  “一般人都知道恩爱合会皆生欢乐,何独佛陀说恩爱合会皆生愁忧苦恼?”

  “大王!您欢喜见到我吗?”末利夫人温柔地问。

  “夫人!我一见到你就感到欢喜无忧,更希望你能生生世世陪伴着我。”

  末利夫人收敛起笑容,愁忧问道:“如果有一天,我必须离开您,永不再会面,您会伤心难过吗?”波斯匿王一时无语。

  末利夫人接着说:“人生在世,有很多烦恼来自于恩爱不能舍离,有家忧家,有财忧财,愚者处其中而不自觉知。佛陀说人生短暂,世间无常,有生无不死,合会要当离,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因此,贪恋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将招致苦果。”波斯匿王听了,若有所悟,默默不语。

皈依佛陀  
在佛法长期的薰陶下,波斯匿王渐渐有所体悟。有一次,波斯匿王向佛陀提起舍卫城的大富长者摩诃男往生了,留下一大笔财富,因无子息,只得将财产归于国库。摩诃男长者生前十分节俭苛刻,虽然家财万贯,却陋食敝衣,也舍不得布施贫困,供养僧伽。王不禁叹息:“世间上的人得到胜妙财利能够不起贪着,能够不放逸纵情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佛陀随即说了一首诗偈:

  贪欲于胜财,为贪所迷醉,

  缘斯放逸故,当受大苦报。

  慧者得胜财,能自乐受用,

  广施作功德,生天受福乐。

  波斯匿王听了这首诗偈,心生欢喜。在佛陀谆谆教诲下,渐渐匡正言行,不但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也成了佛陀忠诚的护法弟子。

功德无量  
佛陀在舍卫国前后住了二十五年之久,许多圣典就是在此处宣说的,例如:《阿含经》、《贤劫经》、《弥勒下生经》、《弥勒上生经》、《大宝积经》、《阿弥陀经》、《文殊般若经》、《金刚经》等,可见佛陀对于该地弘化的重视,而波斯匿王护教的功德,也影响极为深远。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我让我 +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 耆阇崛山 】 《 佛学大词典 》


名字  梵名Gr!dhraku^t!a ,巴利名Gijjha-ku^t!a 。又作只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 地理位置  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其山名之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梵语gr!dhra 本为‘贪食者’之意,其后转指兀鹫;此类鹫鸟羽翼略黑,头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栖于林野。 介绍  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据大唐西域记与高僧法显传之记载,推定其位置即今之贝哈尔州(Behar)拉查基尔(Rajgir)东南之塞拉吉里(Saila-giri)。另据近时之探查,则谓新旧王舍城之间有一向东绵延之山峡,山峡之北耸立一海拔千尺之秀峰,其南面之中腹大约二二四公尺处有一岩台,称为查塔吉里(Chata-giri),其处乃佛陀多次演说妙法之耆阇崛山。
  与佛陀同时代之摩羯陀国频婆娑罗王(梵Bimbisa^ra )为闻法之故,曾大兴工程,自山腰至山顶,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约三公里。山顶有一佛陀昔日之说法台,然迄今仅存红砖墙基。此外,复有佛教古迹多处,如提婆达多投石击佛处、佛陀与舍利弗等诸声闻入定之石室、阿难遭受魔王娆乱之处、佛陀宣说法华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无量寿经等处。[大智度论卷三、大
  唐西域记卷九、法华经文句卷一上、玄应音义卷六]


【 耆阇崛山 】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来源与记载  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的山峰,因系佛陀说法之地而闻名。又作伊沙崛山、耆阇多山、姞栗陀罗屈吒山、揭梨驮罗鸠月互山,意译灵鹫山、鹫头山,或称鶢山、鹫岭、鹫台。‘耆阇’(gr!dhra)为鹫之一种,羽翼稍黑,头部呈灰白色,毛稀少,贪食腐肉。据《玄应音义》卷七所述,此鸟有灵,知人死活,人欲死时,则群翔彼家,待其送林,飞下而食,故号灵鹫。《大智度论》卷三对此事曾有二说,一说山顶似鹫,王舍城人见其似鹫,故共传言鹫头山;一说王舍城南尸陀林中有死尸,诸鹫常来啖食,食毕即还山头,时人遂名鹫头山。

  此山为王舍城五山中最高大者,园林清净,圣人多居此处。佛亦常住于此,诸大乘经典亦多在此山中说。如《无量义经》云(大正9·384a)︰‘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然四阿含及南方所传诸经典中,均未载此山,而多以给孤独园、迦兰陀竹园等为说法处。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九对此山有详细记载(大正51·921a)︰

  ‘宫城东北行十四五里,至姞栗陀罗矩吒山。接北山之阳,孤摽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频毗娑罗王为闻法故,兴发人徒,自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谓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进;一谓退凡,即简凡夫不令同往。其山顶则东西长、南北狭,临崖西埵有砖精舍,高广奇制,东辟其户,如来在昔多居说法,今作说法之像,量等如来之身。’

  此外,该书亦列举此山附近的多处佛教圣迹,如提婆达多投石击佛处、佛陀与舍利弗等诸声闻入定的石室、阿难遭魔王娆乱之处等。
[参考资料]  《法华经文句》卷一。
发表于 2011-4-15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发表于 2011-4-1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顶生王
  顶生王,是印度太古的转轮圣王
  顶生,梵名Mu^rdhagata ,音译文陀竭,略称顶。
  梵名又作 Ma^ndha^tr!, Mandha^tr!, Ma^ndha^ta 。
  音译曼驮多、摩陀多,略作曼多。
  意译我持、持戒、持养、乐养、最胜。
  据起世经卷十载,顶生王为转轮王乌逋沙他(梵Uposatha ,斋戒、长净)之子,由彼顶上之肉疱而生,端正特殊,具三十二相,诞生时,自发声唱‘摩陀多’(梵ma^ndha^ta ,持我)。又生后,六万夫人见之俱生爱念,皆谓我养,故称持养。及长,具神通,统治四大洲,其寿无量,由后右髀之疱生一童子,称为髀生。
  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经、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大楼炭经卷六等皆有关于此王之记载。
  中阿含经卷十一载,王升三十三天,帝释曾分半座与王,后王思夺另外半座,忽失如意足,坠阎浮洲,生极重病。其虽得阎浮等四洲,享五欲之乐,然皆不满足,故取命终。尔时,王即释尊之前身。
  彰所知论卷上谓,成劫之初,阎浮提有五王,由初代至静斋名为成劫之五王,顶生王为第六世,即转轮王之第一世。
  大宝积经卷七十六菩萨见实会四转轮王品则谓,王所住都城为阿逾阇(梵Ayodhya^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摩诃衍
  
摩诃衍是摩诃衍那的简称,梵语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位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 渐法需三大阿僧祗劫,顿法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知妄即真,歇即菩提。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概述  


"十八界", 即"六根"、"六尘"、"六识"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 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 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总起来说, 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性质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详述  内六根界 一眼界 二耳界 三鼻界 四舌界 五身界 六意界
  外六尘界 一色界 二声界 三香界 四味界 五触界 六法界
  六识界 一眼识界 二耳识界 三鼻识界 四舌识界 五身识界 六意识界
  次十二入。而辨十八界者。以惑者迷于名色俱重故。开色为十。离名作八。合为十八界也。通名界者。以界别为义。此十八法各有别体。义无浑滥。故通受界名也
  内六根界 此具如前明。内六根入中分别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义者。欲使修观之徒推析无谬。不滞十六知见之妄计也
  外六尘界 此具如前。外六尘入中分别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义者。意同六根。中立界名
  六识界者。若根尘相对即有识生。识以识别为义。识依于根。能识别于尘。故此六通名识也。若了识从缘生。岂计有神使知谬取也
  一眼识界 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即识色尘。故名眼识界也
  二耳识界 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即识声尘。故名耳识界也
  三鼻识界 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即识香尘。故名鼻识界也
  四舌识界 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即识味尘。故名舌识界也
  五身识界 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即识触尘。故名身识界也
  六意识界 五识生已即灭。意为意识。此意识续生。意识生时。即识法尘。若五识能生意识。即以前五识为根。后意识为意识。此意识灭次识续生。是则前意识生后意识。如是亦脱传受根识之名。皆以能生为根。所生为识。今说所生之识。为意识界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顺忍  

菩萨能于诸法思维观察,平等无违,随顺了知,令心清净,正住修习,趣入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度法

㈠布施---度悭贪
⒈财施;⒉法施;⒊无畏施。

㈡持戒---度毁犯
⒈律义戒;⒉摄善法戒;⒊饶益有情戒。

㈢忍辱---度瞋恚
⒈生忍;⒉法忍;⒊无生法忍。

㈣精进---度懈怠
⒈断精进;⒉修精进;⒊求化精进。

㈤禅定---度散乱
⒈身定;⒉口定;⒊意定。

㈥般若---度愚痴
⒈生空智;⒉法空智;⒊一切智智。


【附注】

六度包括法名简释如下:
1、财施:以钱财资助慈善事业或贫苦疾病众生。
2、法施:以佛陀真理,劝人修善断恶,离苦得乐。
3、无畏施:牺牲自己的一切,冒险去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
4、持戒的“持”字即执持义。“戒”就是戒止杀、盗、淫、妄诸恶和禁止喝酒、赌博、吸鸦片及有毒质麻醉物等。

5、律义戒:是行、住、坐、卧时,一一都遵守佛所立的规律,而不犯身口七支一切恶法。

6、摄善法戒:菩萨克己修善,勤修善法,勇猛精进。
7、饶益有情戒:广修众善,利益众生。
8、生忍:即忍受别人的怨恨、诽谤、恶骂、加害,不生瞋恚心,且能以慈悲心肠去感化他。

9、法忍:风吹、雨打、饥饿、寒冷、炎热等事,都能安然忍受。
10、无生法忍:是对于圣教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能坚心信仰而不著相。
11、精进:即向上努力,志坚不退。
12、断精进:是勤断一切恶。
13、修精进:是勤修一切善。
14、求化精进:是努力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15、禅定:梵语禅那,是思惟静虑的意思。因为静能生“定”,虑能生“慧”。
16、身定:闭目反观自身,使不犯过。

17、口定:寂然静默,不谈是非。
18、意定:摄心正念,清净无染。
19、般若:梵语义译智慧,由于正心、修身、行善、断恶,内心发出来的觉照智慧。
20、生空智:观一切众生,都无实在的体性。
21、法空智:观一切法,都从因缘生。
22、一切智智:即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事理的正智。
23、六度是圆满福慧双修,如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禅定、般若是修慧,精进是策励六度。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斑足王, 是本生故事中的王名。
  斑足,梵名Kalma^s!apa^da ,巴利名Kamma^sapa^da 。
  音译为迦摩沙波陀王、迦摩沙■王、羯摩沙波罗王、劫磨沙波陀王。
  又作班足王、驳足王、鹿足王。
文献记载  有关‘斑足’名称之由来:
  据贤愚经卷十一无恼指鬘品载,此王乃其父波罗摩达曾与狮子私通而生者,形状似人,唯足有斑驳,故称迦摩沙波陀。
  另于大乘入楞伽经卷六断食肉品称作班足,杂譬喻经卷上第八经称作啖人王,六度集经卷四普明王经称作阿群。
  据巴利本生经 537 大须陀素摩本生(Maha^sutasoma-ja^taka)载,本为波罗奈国(Ba^ra^nasi^)之王子波罗摩达童子(Brahmadatta-Kuma^ra)。曾与拘留国(Kuru)王子须陀素摩(Sutasoma)等诸国王子,游学于德叉尸罗(Takkasila^),归国后继任国王。因王前生为夜叉,有食人之恶习,故被食者甚多。遂招国人怨怒而将之逐入森林,然仍不改食人之恶习。一日,为捉一婆罗门食,不慎伤害己身之足,王遂向尼拘律陀树神(Nigrodha)祀誓,若得伤愈,则必供养树神,故又捉旧学友及国王计一○一人。后因自一婆罗门口中听闻迦叶佛(Kassapa)所说之偈,且复受须陀素摩王之教化,乃释放诸王,不复食人,且返国复位。此须陀素摩王即为释尊之前身。
  但是仁王般若经中所记斑足王之事与上记有异,据仁王般若经卷下说天罗国斑足王之出家因缘,谓王为太子时,曾从一外道受邪教,欲取千王之头祭象神。登王位后,已得九九九王,又北行得普明王,普明王请百法师为己讲说般若经而悟解,还至天罗国,为九九九王诵般若经偈,斑足王亦闻此法,得空三昧,遂出家而证无生法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21:15 , Processed in 0.17279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