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041|回复: 43

佛经与其它典籍互参对读选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8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说  明
  在这里,“佛经”主要指北传的《杂阿含》与南传的《相应部》,“其它典籍”指包括儒、道、释,耶的一些重要著作。它们之间的互参对读,对佛法的研习是可以有相当助益的。以下所贴取自本修所编《杂阿含—相应部修习选编》与《〈杂阿含—相应部 修习选编〉 其它典籍参考选段》。以下将分次贴出。如有想马上得此两本选编的博友,请告知电邮地址,本修将无偿寄送其电子文档。来电请发:fjg547nm@163.com。
  ***************************
  不能够以行走(远游行)而到达世界之边;然而,没到达世界之边则得不到苦的结束,没有苦的解脱{我非说不达世界之边际而成苦恼之边际}(无得世界边,终不尽苦边)。就在这一寻<一米八>之长,有想.有心的身体上,我安立世界.世界集.世界灭.导向世界灭之道迹(世界灭道迹)。世间知者.善慧者到达世界边,梵行已完成(善解世界边,诸梵行已立)〔众生边际即是涅槃;若尽苦际是即名为得其边际〕;寂静{恶之澄静}者知道世界之边后,对这世界与其它的不渴望{无有所求者}(比丘于世间苦若知.若解,世间集若知.若断,世间灭若知.若证,世间灭道迹若知.若修者,是名得世界边,度世间爱)。(《相应部》)<“{ }”中为它译的《相应部》文,“( )”中为可对照的《杂阿含》文,“〔 〕”中为《别译杂阿含》文,“< >”为行间小注(下同)。>
  ****************************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六祖坛经)
  造作是结业,名虚伪世间。无作是修行,即真实出世。(五灯会元-圭峰宗密禅师)
  出林依旧入蓬蒿,天网恢恢不可逃。谁信业缘无避处?归来不怕语声高。<于庐山栖贤阅浮山远禅师削执论云:‘若道悟有亲疏,岂有旃檀林中却生臭草。’豁然契悟。作此偈寄圆悟(佛果禅师)。悟大喜,持以示众曰:‘觉华严彻矣。’>(五灯会元-华严祖觉禅师)
  儒云:“僧家开口便言出世,若果有之法,除非不在世上行;今现在世上行走,何言出世间之外?”师曰:“学道之人,不染世缘,处处解脱,谓之出世;非离世间,别有可出。譬如儒家及第,谓之登龙折桂,岂真有龙可乘,而真有桂可握?可笑迷执,反生异论。”(祖源禅师《万法归心录》)
  会灭无明火,能生智慧香。何劳远去觅天堂?任运安闲,处处是仙乡。(尹志平-悟南柯)
  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相侵。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自了心。(天目明本禅师-怀净土诗)
  跳出娑婆<堪忍世界,此中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娑音梭>即是家,不须特地觅莲华。娑婆不异莲华土,自是从前见处差。(同上)
http://blog.zgfj.cn/User1/843/Show.asp?/_articleid/166720.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与其它典籍互参对读选段

(二)

说  明

在这里,“佛经”主要指北传的《杂阿含》与南传的《相应部》,“其它典籍”指包括儒、道、释,耶的一些重要著作。它们之间的互参对读,对佛法的研习是可以有相当助益的。以下所贴取自本修所编《杂阿含—相应部修习选编》与《〈杂阿含—相应部 修习选编〉 其它典籍参考选段》。以下将分次贴出。如有想马上得此两本选编的博友,请告知电邮地址,本修将无偿寄送其电子文档。来电请发:fjg547nm@163.com。

***************************

众人怖所逼,多皈依<归依>诸山,丛林及园苑,孤树诸支提<原义集聚;佛火化后以土石.香柴积聚而成的纪念物>{种种树支提}。此非安稳依,此非最上依;如是皈依者,不离一切苦。若人皈依佛,及皈依法.僧;由于正智慧,得见四圣谛:苦与苦之因,以及苦之灭,并八支圣道,导至苦寂灭。此皈依安稳,此皈依最上;如是皈依者,解脱一切苦。(南传小部 法句经) <“{ }”中为同经它译,“< >”为行间小注(下同)。>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潜-饮酒)

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斗薮<音豆艘;抖动,抖落>垢秽衣,度脱生死轮。胡为恋此苦,不去犹逡巡<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逡音群.阴平>?(白居易-自觉)

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是非名利浑<全>如梦,正眼<正法眼之简称,即彻见正法之心眼>观时一瞬间。(古尊宿语录-黄梅东山演和尚)

收心安养处,静不在山中。(古尊宿语录-云庵真净禅师)

禅家能自静,住处是深山。门外事虽扰,座中人亦闲。(同上)

何必山巅与水涯,安心随处便为家。(寄禅法师-答柳溪居士)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与其它典籍互参对读选段

(三)



世间有二种依(多数依{依止}于两者),若有.若无(实有的观念,与虚无的观念),为取所触(为攀住.执取.黏着所束缚);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着.使,不取.不住(无着.无住{不攀取.不紧握}),不计我(固持{囚于}“我的真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苦生则见生,苦灭则见灭);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依)于他(人)而自知(智慧在这里生成),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见”不有(依正慧<真正之慧心;正确之慧>以如实观世间之集者,则此世间为非无者)。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见”无有(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灭者,则此世间为非有者)。(说“一切为有{实有},”此乃一极端;说“一切为无{虚无},”此乃第二极端。)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如来离此等之两端,而依中道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褪去无余灭}.乃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杂阿含》)<“{ }”中为同经它译文,“( )”中为可对照的《相应部》文,“< >”为行间小注(下同)。>

****************************

中<无过无不及>庸<平常>之为德也,其至极矣乎<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民鲜<少>久矣<至至徳即庸徳也,而人正以庸也而忽之>。(论语)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音口;发动>其两端<犹言两头>而竭焉<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人之心虚而已矣,生一分知识,便窒一分天理。圣人尝从事于求知之功矣,及其知之也,何曽益得分毫,适还得夫妇之愚而已。就中查检,欲寻一聪明知解之端而不得,一似无知者。鄙夫无知而两端自跃;含知于虚,圣人以鄙夫之知还之鄙夫,圣人亦何知之有?纔拈一物,便有两端,如有是则有非,有本则有末,有精则有粗,纔有过,便有不及。圣人无知,因物付物,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同上)

子贡问:“师<子张>与商<子夏>也孰贤?”子曰:“师也过<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商也不及<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曰:“然则师愈<犹胜也>与<平声>?”子曰:“过犹不及<道以中庸为至。贤知之过,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则一也。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而已>。”<师近狂,商近狷也。过者务外好高,或希心神化而遗下学之功,或起见新奇而忽寻常之理是也;不及者绳趋尺步,有歉焉不胜之意,而无弘毅之养者也;则其未至于道均矣>。(同上)

仲尼曰:“君子中<不偏不倚>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处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中庸)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此亦自是而非彼,彼亦自是而非此,此与彼各有一是一非于体中>,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对,谓之道枢<要。彼是相对,而圣人两顺之。故无心者与物冥,而未尝有对于天下也。此居其枢要而会其玄极,以应夫无方也>。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夫是非反复,相寻无穷,故谓之环。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中者,无是无非也。无是无非,故能应夫是非。是非无穷,故应亦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天下莫不自是而莫不相非,故一是一非,两行无穷。唯涉空得中者,旷然无怀,乘之以游也>。(庄子)

内外不迷,即离两边。外迷着相,内迷着空。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六祖坛经)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不用求真,惟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五灯会元-三祖僧璨鉴智禅师《信心铭》)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万籁俱缘生,窅然<幽深遥远;窅音咬>喧中寂。(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禅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佛经与其它典籍互参对读选段

(四)



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大泡沫团)——明目士夫(有眼的男子)谛观思惟分别时(当检视.静观.如理审察时,它看起来只是):无所有<无所得,空>,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无常,苦,空,非我(空无的.空虚的.无实心的)。诸所有色,亦复如是无坚实(有什么实心呢)。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灭(生起.破灭)。——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无常,苦,空,非我。诸所有受,亦复如是无坚实。譬如春末夏初(夏季末月),无云无雨,日盛中时(中午),野马<现于沙漠或旷野中之一种自然林泉幻象>(阳焰)流(闪)动。——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无常,苦,空,非我。诸所有想,亦复如是无坚实。譬如明目士夫求坚固(硬)材(心材),执持利斧,入于山林,见大芭蕉树(干),臃直长大,即伐其根,斩截其峰,叶叶次剥,都无坚实(连皮层材都得不到,哪有坚硬心材呢)。——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无常,苦,空,非我。诸所有行,亦复如是无坚实。譬如幻(术)师或幻(术)师弟子,于四衢道头(大十字路口),幻作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无常,苦,空,非我。诸所有识,亦复如是无坚实。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幻事.幻术)。(《杂阿含》)<“( )”中为可对照的《相应部》文,“< >”为行间小注。>

****************************

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五灯会元-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既知身是梦,一任事如尘。(范成大-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佛经与其它典籍互参对读选段

(五)



(减{拆解})而不增(组成);退(驱散)而不进(聚积);灭(熄灭)而不起(点燃);舍(舍断)而不取(执取)。俱言五受阴(取蕴)。(减)而不增,寂(减)而住(不增不减,已减而住{后住立})。退而不进,寂退而住(不退不近,已退而住)。灭而不起,寂灭而住(不熄灭也不点燃,熄灭后住立)。舍而不取,不生系着(不舍断也不执取,舍断后住立);不系着已,自觉涅槃(心解脱)。(《杂阿含》)<“{ }”中为同经它译文,“( )”中为可对照的《相应部》文。>

****************************

“放下”一句无不尽。(古尊宿语录-云门匡真禅师)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古尊宿语录-黄檗断际禅师)

随消旧业根先断,永绝新殃道已深。(古尊宿语录-佛眼清远禅师)

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五灯会元-庞蕴居士)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与其它典籍互参对读选段

(六)

众生常(俱)与界俱(相关连{合流}),与界(相)和(集)合。云何众生常与界俱?谓众生行不善心(下劣意向)时与不善界俱,善心(善良意向)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是故,诸比库!当善分别种种诸界。(《杂阿含》)<“{ }”中为同经它译文,“( )”中为可对照的《相应部》文。下段同。>

缘界故生说,非不界;缘界故生见,非不界;缘界故生想,非不界(缘界而生想.见.觉{寻})。缘下(劣)界,我说生下说.下见.下想.下思.下欲.下愿.下士夫(人).下所作.下施设.下建立(树立).下(分别.)下显示(下言语,他解说.教导.告知.奠定.开显.解析.阐明下劣的)。缘中界……缘胜界……(《杂阿含》)

****************************

<“< >”为行间小注>

知<去声>者乐<音洛;喜好>水<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仁者乐山<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本义:结,扎束)故乐,静而有常故寿。知者证道于动,故乐水;仁者证道于静,故乐山。证道于动,适还吾心之动矣;证道于静,适还吾心之静矣。于动而得其乐者,征动畅天地之化也;于静而得其寿者,征静存天地之神也。  乐山乐水是穷理事,动静是尽性,乐寿是至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论语)

小子<弟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感发志意>,可以观<考见得失>,可以群<和而不流>,可以怨<怨而不怒>。(同上)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孔子家语)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竹,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菜根谭)

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云水俱无心,斯可长伉俪。(戴舒伦-古意)

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坐息顷。利荣驰念,何若名山胜景,一登临时。(小窗幽记)

世外交情,惟山而已。须有大观眼,济胜具,久住缘,方许与之莫逆。(同上)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同上)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从容不迫>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菜根谭)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与其它典籍互参对读选段

(七)



从以前到现在,我只安立{施设;宣说;教导}苦以及苦之灭{止息};不用施设如来死后有{存在}.无{不存在}.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如世尊说,此是无记<阿那罗度之言>)之句(我于色如实知,色集.色灭.色灭道迹如实知。若舍如来,所作无知.无见说者<因佛对无记之句不记答而说佛如此>,此非等说<称实而说;称等法性而说>)。(《相应部》)<“{ }”中为同经它译文,“( )”中为可对照的《杂阿含》文,“< >”为行间小注(下同)。>

****************************

好知<去声>不好学<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其蔽也荡<谓穷高极广而无所止。谓其在假合也,资性得于偶近而用意持循,容有过中失正之弊,以语闻道,则未也,故君子学焉而已矣> (论语)

子不语怪<怪异>.力<勇力>.乱<悖乱之事>.神<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圣人之道中庸而已矣。舍中庸而求之奇诡者,怪也;求之功利者,力也;求之邪慝者,乱也;求之玄虚者,神也>。(同上)

子曰:“赐也,女<音汝>以予为多学而识<音志>之者与<平声>?”<子贡之学,多而能识矣。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问以发之>。对曰:“然,非与?”曰:“非也<岂务博者哉>,予一以贯之<如天之于众形,匪物物刻而雕之也>。”<一者,学之归也;贯者,学之融会自得之机也。自日用动静所及随处理会,只是一理,认得是方为我有>。(同上)

讲大经纶,只是落落实实。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围炉夜话)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与其它典籍互参对读选段

(八)



我无住立<停留在杂染上>地(无所住,如是.如是前进{直进}).无用力{求}<原意为‘努力.积聚’;十二缘起中的‘行’>地(无所攀缘,如是.如是不抱)渡过洪水{瀑流<又作暴流,谓三界烦恼如洪水能使善品流失;把诸有情冲到难以越渡的生存大洋>}(度驶流<欲流.有流.(邪)见流.无明流>{流渊})。当我住立时,那时,我沉没{住时沉};我用力时,那时,我被飘走(漂){求时溺}。这样,我无住立地.无用力地渡过洪水。(《相应部》)<“{ }”中为同经它译文,“( )”中为可对照的《杂阿含》文,“< >”为行间小注。>

****************************

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味。(五灯会元-圭峰宗密禅师)

问:“求之不得时如何?”师曰:“用求作么?”(五灯会元-天童山新禅师)

“觉得省力处,便是得力处。” “省力处得无限力;得力处省无限力。”(古尊宿语录-佛照德光禅师)

问:“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师曰:“不著力。”(五灯会元-净源真禅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与其它典籍互参对读选段

(九)



比库前者枯干,后者灭尽,中无贪喜〔欲本干竭,来欲不起,现欲不生〕(于此处,能舍{舍断}过去,不希未来{断念};于现在,对自所得{获得自我存在},欲贪全亡)。(《杂阿含》)<“{ }”中为同经它译文,“〔 〕”中为《别译杂阿含》;“( )”中为可对照的《相应部》文。下两段同。>

于过去(不悲,)〔不愁念过去;〕未来不欣乐,〔不求〕(勿憧憬;)现在随所得,(以眼前维生。寂静清净行,日唯食一餐。)正智系念持,(容色)常鲜泽。〔欲于未来世,〕(憧憬)心驰想;〔追念过去事,〕过去追忧悔。(诸愚之为此,如割绿)〔茅苇,日中自〕(干枯)。(《杂阿含》)

断(已切断)一切希望(执着),调伏心炽燃(悲伤后)。心得寂止息(不在欲上沾染,已平静.无依着),止息安隐眠(获得心的寂静后,睡得安乐)。(《杂阿含》)

****************************

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古尊宿语录-黄檗断际禅师)

“直须尽却今时去……”“直须两头撒开,中间放下。……何须苦苦贪恋。如今不歇,更待何时?所以先圣教人,只要尽却今时。能尽今时,更有何事?”(五灯会元-芙蓉道楷禅师)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小窗幽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与其它典籍互参对读选段

(十)



“我”者,“我有、(我所)”者,“此是我”者,“我{将}是彼”者,这是思量{想思}、动摇、悸动{震动}、妄想{戏论}、慢{慢心}(爱)——这些是病,是疮{肿瘤}(痈),是箭(刺)。然则诸比库!“我等以心住无思量、无动摇、无悸动、无妄想、已破慢(多修习住,系念正知)。”汝等当如是学习!(《相应部》)<“{ }”中为同经它译文,“( )”中为可对照《杂阿含》的文。>

****************************

智能,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圣严法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04:03 , Processed in 0.15745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