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7|回复: 6

[佛化生活]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世间的人颠倒梦想,难信正理,以错将错,姑且将就,痴疑轻慢,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因此,世人的一生是稀里糊涂的一生,稀里糊涂的来,稀里糊涂的去,苦了哀号,乐了忘形,心里虚捞捞,共争一把泥。世间人以痴业为根本,痴就是无明,不明真相,不明世界本相,不明万物缘起,这就是无明,人无明则成痴。因此说,世人以无明为本,立世间一切道理。

  痴业是烦恼本,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也是根本痴业。因此,人之情也多是痴情。庄子的“相濡以沫”很可以说明这些。相濡以沫,是说鱼离开水很痛苦,互相吹泡沫来安慰,人与人之情大多属此。人之情多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因此需要相互体贴照顾,一有不周到的,就可能转恩为怨了。大家可以考证一下世间的爱情、友情、亲情等,是否很多如此。我对你付出了,你也要相应回报给自己,你就要忠诚于自己。我对你付出了体贴关爱,你也要对我同样如此,否则就会怨起,起而不平,则会成恨。世间人的情爱就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如果不会造成过多痛苦还好,否则,很可能就是由爱而生恨。情人间的陌路,兄弟间的反目,父子间的恩怨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世人的情是建立在痴上的,如在沙中建立的楼房,终是不牢固的。

  《红楼梦》中说:“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是古人对亲情的一种感叹。我们多少的父母对儿女们的爱,不是建立在痴情上,视之如心肝,视之如宝贝。养着供着,身怕一点过失,但从来不考虑子女们真正是需要什么。庄子故事中,说国王见一次神鸟,相要供养它。他用最好酒食歌舞招待神鸟,结果神鸟死了。我们许多的父母其实都在做这样一些傻事,以为这就是在关心孩子,教育孩子,结果反而把孩子害得也一样傻。

  我们的父母多痴心,养着哄着孩子,给孩子好吃好穿,希望孩子对自己也一样痴心回报。但很少知道如何教会孩子怎么做人,以为耍些小聪明,能讨些乖就是聪明孩子。因父母自己本身也是同样痴,以为耍些小聪明,能讨些乖就是会做人,如此把自己本事也传给孩子,这不是痴痴相传么。这也没办法,父母是痴,痴来源于无明,也只有这样可以教的了。所以父母们只能原谅自己:“大人们没本事,希望孩子们会原谅自己。”更痴了,施人以痴,却希望孩子们有好的回报。所以,父母能真心对待孩子,真心为他们着想,能不痴的,真的非常少。

  父母与子女,就是讨债还债,报恩报怨这几种关系。父母本性好的,孩子得福;孩子本性好的,父母得福。所以,靠痴情是难以使父母子女关系真正牢固,真正关系和洽的是决定于他们的德性。因此,有些父母对孩子很宠溺,给最好吃穿的,但从来不教他们如何好好做人,以为孩子将来会买他们乖,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此,以这种用世间痴情来维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很困难的。而有的父母虽然供养孩子条件不好,但时时教育他们怎么做人,反而这种感情维持得相当牢固。这是因为真真能使父母子女关系牢固的是德性,而不是痴情。

  所以,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自己对孩子付出很多,以为自己很爱孩子,其实很多都是痴在作怪。将来孩子长大了,并不会如自己所愿。为什么呢?孩子无德,无德人不会孝顺父母的。除非你永远是他们的靠山,否则乘早给自己找后路吧,孩子很可能依靠不上,即使依靠,也是寄人蓠下的感觉。

  所以,父母的痴是前因,孩子的不孝是果报。有些父母骂孩子不孝,也要思考自己以前所种之因,你从小给孩子灌输了什么。

  说完了父母们,就给说说天下的子女儿孙们。父母们的痴或许是真实存在的,但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确实付出很多,做子女的不该不为之动容啊。父母们的痴业已成,子女就应该觉悟到了,不要再痴痴相传下去。一些孩子们依赖惯了父母,父母有靠有依还好,如果父母生老病痛,麻烦多多,这些子女们就会起厌恶心了。有的勉强能照料,也只仅怕落个不孝的罪名。能无怨无悔对待自己父母生老病痛的,确实非常少,哪有父母对待孩子生病的焦急心理。所以说,中国是个讲孝道的国家,但实质上做的真是相差还很远。有些父母还一味反对中国孝文化,认为是封建的,这些人也不怕自己的孩子报应给你看看。

  所以,古人说得没错。很多子女看到父母好好的,都很孝顺,锦上添花的事很常有。但父母有困难了,病了痛了,就少有人照料了,不是这忙,就是那忙,雪中送炭真的很少。父母有财产,子女们争着要,一有分配不平,则都怨恨父母。所以,这也都是痴的病,互相买乖,有分歧了就相争。所以,天下的子女们,真的应该都好好反省了,父母们老了,小辈的是否还有真情实意在,这孝顺是做给人看的,还是发自内心的。

  所以,中国想要发扬孝文化,实在不是件容易事。嘴上形式上做容易,但真正在生活上能体现这种文化的,很难得。一方面,父母们自己德性不够,不懂教孩子,不懂教孩子重德轻物。另一方面,子女们受社会影响,物质第一,对父母以物养代替心养,没有尊敬心,关切的细致心。所以,中国的孝与古德所提倡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这是或许是因环境不同,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痴情上,而不是建立在德性上。

  所以,中国想要发扬自己的文化,非提倡孝文化不可。以德立性,而非以痴立性。儒学是以孝为本,有孝才能及天下,才可以配谈对人的爱心,对社会的责任心。今日人与人相争相怨,与孝文化的的暗淡莫不有很大的关系。

发表于 2010-12-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钟茂森博士: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谈到做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成功的一生,现在在中国都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末学也被邀请在中国大陆各地去演讲“构建和谐社会”这方面的讲题。



其实谈到构建和谐社会这个讨论,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有一天孔子跟他的学生们坐在一起讨论,学生当中有一位曾参(曾子),曾子是孔子的传人,他是《大学》的作者,是一个大孝子,我们在《二十四孝》里面也都读到他的故事。
他母亲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刚好曾子上山采药,结果他的母亲看客人来了,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样让曾子回来,就咬自己的手指,结果十指连心,他母亲一咬手指,曾子的心就痛,在山里就已经感到。你想想曾子跟他的母亲那种念念一体,所以才能够跟他母亲有这样的感应,就赶紧回来,才知道原来家里来了客人,这是曾子善体亲心。这样的孝行,自然学业、道业就增长得很快,所以能够做为孔子的得意门生。



孔子这天跟大家讨论,叫着曾子,他就问,“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这是讲古圣先王,像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他们有一种至高的德行,非常重要的道理、方法,能够怎么样?就是中国现在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天下都和顺,人民生活都安逸,都能够上下和睦,没有怨恨,这就是天下太平的境界。这样的至德要道,孔子问,你知道吗?结果曾子听到孔子问这么重要的问题,就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就向老师行礼,然后向老师请教,说我曾参并不聪明,哪里知道先王的这种至德要道?请老师给我详细的说明。



你看曾子对老师那种尊敬,尊师重道,这种尊师重道就是因为他在家里孝养父母,对父母有孝心,这个孝心拿到学校里头,自然就是对老师尊敬,这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孔子一看,这个学生这么好,能够尊师重道,这么谦虚,这么恭敬,那就不能不好好教导。


孔子一看这么好的学生,赶紧就把先王的至德要道和盘托出。这个至德要道是什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他说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圣贤教育都从这里出生。

原来构建和谐社会的大道就这么简单,就一个字“孝”,孔子不说我们还想不到。所以说大道至简,真正至高无上的方法其实是非常简单,一个字就说明了,孝。这个孝能够顺天下,能够使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能够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天下太平,都是从这个孝开始走的,所以孝也不是简单的。



孝有三个层次,这是孔子在《孝经》里头跟我们讲的,“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说我们这个孝开始这个层次是孝养双亲(父母亲),在家里能够培养起对父母的孝顺恭敬之心,那么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自然就会把这个孝心带到工作当中,这就是忠,忠于职守。古人因为是君主时代,所以是忠君报国,现在我们的主不是皇帝,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说是民主,现代话说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就是不断的立身行道,改过自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就完美的一生,成就圣贤人的一生,这是孝的终极,换句话说,真正去把孝道做到圆满,您就是圣人
发表于 2010-12-2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2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发表于 2010-12-2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发表于 2010-12-2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师兄法布施!

愿我如有不如法,不净布施的事情,皆发广大忏悔心,不再受不净布施果报,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一切众生如有不如法,不净布施的事情,皆发广大忏悔心,不再受不净布施果报,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往昔所做布施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往昔所做布施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现在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现在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未来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未来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所做无边布施功德皆回向一切如来神通大光明藏。
发表于 2010-12-2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我对无量劫来所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皆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所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皆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师恩、父母恩,永报佛恩、师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师恩、父母恩,永报佛恩、师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的一切父母早日遇到殊胜佛缘,学习般若,身体康健,没有任何灾难病苦,定登极乐。也愿我这世父母能早日遇到殊胜佛缘,学习般若,身体康健,没有任何灾难病苦,定登极乐。


愿十方诸佛护持法界的一切父母早日遇到殊胜佛缘,学习般若,身体康健,没有任何灾难病苦,定登极乐,也愿十方诸佛护持我这世的父母能早日遇到殊胜佛缘,学习般若,身体康健,没有任何的灾难病苦,定登极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30 09:18 , Processed in 0.23467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