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710|回复: 15

[大德开示] 如何修“罪从心起将心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8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净界法师 来源:般若精舍佛学网 
  我们在前面的忏悔意义也讲过,罪从心起将心忏。就是,我们的心,它能够造业,既然这个业是由心造的,当然也由这个心来转业。心能造业,心也能转业。但是,你这个心要能转变这个业,你必须具足三种心。畏惧心,羞耻心,勇猛心。你这三种心具足了,你才能够转业。
  这就是说,我们在进入佛堂开始修忏之前,你应该具足对业果的正确观照,第二个,生起一个坚定不移的忏悔心。当你这两个资粮都准备好以后,你就有资格修忏了。看第三段。正修忏法。首先我们讲到忏悔的种类。忏悔的种类的种类有两种,一个是事忏,一个是理忏。
  先看事忏。一般,佛教的忏悔有三种忏法。第一个是责心忏,第二个是做法忏,第三个是取相忏。所有的忏悔法门不离开这三种。
  先看第一个,责心忏是自责己心,令生厌离。这种责心忏都是比较轻微的过失。在戒律上说是下品的罪业。就是说你很想去造做一个罪业。或者杀生,或者偷盗,或者邪淫,或者妄语等等,但是你还没有付诸行动。在你还没有付诸行动的时候,就被你的观照力发现了。这个时候这个罪业还没有正式的成熟。只是起心动念,还没有付诸行动。这个时候的忏悔方法叫责心忏。就是呵责自己的心。我不能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会给我生命带来无穷的痛苦。这个时候,转念念佛,把你的佛号提起来。不能念,要它念。烦恼不能断,要它断。用佛号的力量来取代妄想的力量。就是呵责自己,使令这个恶念经过你的呵责,而在你的心中消失掉。这种大部分是对下品忏。就是只是起心动念,还没有付诸行动的罪。
  第二个是中品罪,叫做法忏。向清净的大小乘僧,发露忏悔。这种叫中品罪,就是你不但起心动念,而且付诸行动。这种就必须要发露了。发露在历史上讲到两种,一种是向一个人,一个大乘的法师或者小乘的法师,我在菩萨戒也开缘说,你受了菩萨戒,你犯了罪以后,你也可以向佛菩萨忏悔,也可以。你没有适当的人可以发露,以可以向佛菩萨白告。
  第三个是取相忏。这个取相忏是忏除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都是比较重的罪。我们看,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见好相为期。此须至诚恳切,外假坛仪,内资理观,凡《法华》、《方等》、《大悲》、《占察》、《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皆属取相忏摄。能灭根本重罪,令净戒复生,亦能消七逆罪,使重罪轻受。前面的做法忏,它只能够真对某一个罪业来忏悔。就是你曾经在某一个时间,空间,所造的某一个罪,向佛菩萨发露,表示你的追悔,表示你从新的发愿。但是,取相忏,它的对象可以统摄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罪。它不是一定要针对某一个罪,它可以针对所有你过去所造的罪,同时来忏悔。当然,这样子的话,是通忏三世,所以它的时间比较久了。它的时间或者二七,或者三七,或者一年,要以见好相为期。取相忏的成功,你必须在梦中见到种种的瑞相,看到佛菩萨,看到光明等等。它的方法呢,你要至诚恳切,就是前面说的要具足忏悔的心态。畏惧心,羞耻心,勇猛心。内心当中有忏悔的心,外假坛仪,内资理观。这个外指得是我们的身业和口业要遵守忏悔的仪轨,应该礼拜就礼拜,应该发露就发露,内心当中不断的思维罪业的过失,来生起呵责厌恶之心。这样子讲,或者是法华忏,或者方等忏,大悲忏,占察业报忏,或者八十八佛,都是取相忏摄。它的功能能够灭除我们无始所做的杀盗淫妄的重罪,使令我们清净的戒体,再一次的复生。也能够消除这种杀父,杀母,杀圣人的七逆的重罪,使令我们重报轻受。所以,忏悔当中,力量最大的就是取相忏。
  当然,取相忏,你可以选择你要的, 或者大悲忏,或者八十八佛,或者法华三昧忏,都可以。当然,重点是你在忏悔之前的资粮,你对业果的思维,对罪业的畏惧,跟羞耻,这都必须具足的。第三个,理忏。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为,恒观无性。这个理忏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者大师说,假设你忏悔的人,你只是修事忏,这样子,随修忏法,终不清净。就是你只是在表象上思维业果,生起畏惧,来修忏,你这样子修忏,不管你怎么忏,只能让罪业暂时的减少。那个罪根没有拔掉。随修忏法,终不清净。就是你这个罪根在啊,就像病源还在啊,春风吹又生。所以,你在事忏的时候要间带理观。
  什么理观呢,恒观无性。就是无生观了。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刚开始我们观察这个心的时候,我们所观察的内心是比较表层的内心。所谓的假观,就是因缘的熏习,因缘的造作所产生的善恶的功能。我们会发现到我们内心当中累积很多的善业,持戒修福的善业,但是可也累积很多的杀盗淫妄的罪业。我们刚开始观心是观这种表层的假观。但是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这个地方,你也会畏惧恶法,好耀善法。也是不错。但是,你这样子的修行,终究是不究竟的。你应该进一步来观察我们这个善恶的功能,说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说,我们所累积的罪业啊,它是因缘所生法。那么,因缘所生法就是如梦如幻的,你把罪业剖开来,善业也剖开来的时候,你看到你内心的本来面目啊,原来我们的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一句话,对我们忏悔业障非常重要。它会告诉你说,原来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这个罪业是后来才有的,就是后来才有的。那么后来才有的,它可以消除啊。所以,我们在忏悔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除了你是不是畏惧以外啊,你对你内心的本质,你的本来面目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认为说我这个人本来就有罪障啊,没办法了。那你再怎么忏都忏不干净的,因为你认为你有罪障。你应该认为说,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应该认为说,你的心原来是清净的,本来是清净的,你是后来才有罪障。你不应该说,你本来就有罪障。你要本来就有罪障,你根本不可能忏悔的,忏悔不干净的。你应该说,你本来的心是清净的,那是后来一时的颠倒才有这些如梦如幻的罪障。我现在假借如梦如幻的忏法,来消灭如梦如幻的罪障,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的思考应该是这样的思考才正确。你有这种思考,对你的忏悔有很大的加持力。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忏法,超过人家修一劫。你不修理观那,你要持大亏的。所以,我们在观察内心的时候,你可以先观表层的内心,观察到罪业,生起畏惧,这当然第一个。你再观进去,你把罪业剖开来,再观进去,你观察到你的本来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相信罪业是可以消灭的。这个时候,你修忏法所产生的灭恶的功能啊,那就不可思议了。那么我们也听说,一个人能够修理观来修忏那,灭业障如翻大地。他从大地上,他从根本上扭转罪业。
  所以,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不管你今天是修什么样的法门,你修净土,禅宗,密宗,在修忏的时候,都要具足事忏,理忏,缺一不可。你只是说修理忏,我的自性本自清净,我本来是清净。你本来是清净没错,但是你现在已经不清净了。所以,你只有理忏而不去做事修,执理费事,说事数宝,那么你只有事忏而不理忏,你这样子执事昧理,只知道在因缘上打转,不知道你本性清净,入道多辛苦。就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该要事理并行的。
  这个地方是讲到忏悔的方法。有事忏跟理观。我们再看丙二的具足五缘。当然,忏悔最重要的就是取相忏。其实在忏悔当中,我们希望把不但是把某一个业,而是把所有的业都忏悔。这个取相忏有两个,第一个,你要修取相忏,要请圣明证。每一个忏法都有他的忏悔主,都有他的本尊。你修大悲忏,它的本尊是观世音菩萨。你看,你修大悲忏,你刚开始的时候都要礼请观世音菩萨的降临。你拜八十八佛,它的忏悔主是普贤菩萨。所以,你刚开始在修忏之前,要知道你的忏法的本尊是哪一位,要至诚的,在内心当中,要心念口诵,来迎请忏悔主的降临。第二个说己罪名。忏悔的人,你最好写一个发愿文。 你看藕益大师的忏悔,他都写一个发愿文。那么,你在当中表明你在什么时候做过什么罪业,对这个罪业表示你的后悔之意。说出你的罪名。第三个,立定誓愿。说出罪名是针对过去的,立定誓愿就是你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许。你在佛菩萨面前正式的发愿。从今以后宁舍生命,你绝对不再造做了。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断除恶念的相续。不能再有想要造作的心情。第四个,读诵礼拜。就是正式的修忏法。或者是嘴巴读诵,身业礼拜。你遵循种种的忏法。第五个,如教明证。你根据梦中所见到的好相,你就知道你这个忏悔是不是清净了。如教明证,就是你从见好相与否来判定你的罪障是不是消除了。  
发表于 2010-8-2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看不到师兄发的正文。所以用记事本重贴一下:

本文发布:爱是一道光 你是第8位浏览者 如何修“罪从心起将心忏”?
作者:净界法师 来源:般若精舍佛学网   
  我们在前面的忏悔意义也讲过,罪从心起将心忏。就是,我们的心,它能够造业,既然这个业是由心造的,当然也由这个心来转业。心能造业,心也能转业。但是,你这个心要能转变这个业,你必须具足三种心。畏惧心,羞耻心,勇猛心。你这三种心具足了,你才能够转业。
  这就是说,我们在进入佛堂开始修忏之前,你应该具足对业果的正确观照,第二个,生起一个坚定不移的忏悔心。当你这两个资粮都准备好以后,你就有资格修忏了。看第三段。正修忏法。首先我们讲到忏悔的种类。忏悔的种类的种类有两种,一个是事忏,一个是理忏。
  先看事忏。一般,佛教的忏悔有三种忏法。第一个是责心忏,第二个是做法忏,第三个是取相忏。所有的忏悔法门不离开这三种。
  先看第一个,责心忏是自责己心,令生厌离。这种责心忏都是比较轻微的过失。在戒律上说是下品的罪业。就是说你很想去造做一个罪业。或者杀生,或者偷盗,或者邪淫,或者妄语等等,但是你还没有付诸行动。在你还没有付诸行动的时候,就被你的观照力发现了。这个时候这个罪业还没有正式的成熟。只是起心动念,还没有付诸行动。这个时候的忏悔方法叫责心忏。就是呵责自己的心。我不能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会给我生命带来无穷的痛苦。这个时候,转念念佛,把你的佛号提起来。不能念,要它念。烦恼不能断,要它断。用佛号的力量来取代妄想的力量。就是呵责自己,使令这个恶念经过你的呵责,而在你的心中消失掉。这种大部分是对下品忏。就是只是起心动念,还没有付诸行动的罪。
  第二个是中品罪,叫做法忏。向清净的大小乘僧,发露忏悔。这种叫中品罪,就是你不但起心动念,而且付诸行动。这种就必须要发露了。发露在历史上讲到两种,一种是向一个人,一个大乘的法师或者小乘的法师,我在菩萨戒也开缘说,你受了菩萨戒,你犯了罪以后,你也可以向佛菩萨忏悔,也可以。你没有适当的人可以发露,以可以向佛菩萨白告。
  第三个是取相忏。这个取相忏是忏除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都是比较重的罪。我们看,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见好相为期。此须至诚恳切,外假坛仪,内资理观,凡《法华》、《方等》、《大悲》、《占察》、《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皆属取相忏摄。能灭根本重罪,令净戒复生,亦能消七逆罪,使重罪轻受。前面的做法忏,它只能够真对某一个罪业来忏悔。就是你曾经在某一个时间,空间,所造的某一个罪,向佛菩萨发露,表示你的追悔,表示你从新的发愿。但是,取相忏,它的对象可以统摄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罪。它不是一定要针对某一个罪,它可以针对所有你过去所造的罪,同时来忏悔。当然,这样子的话,是通忏三世,所以它的时间比较久了。它的时间或者二七,或者三七,或者一年,要以见好相为期。取相忏的成功,你必须在梦中见到种种的瑞相,看到佛菩萨,看到光明等等。它的方法呢,你要至诚恳切,就是前面说的要具足忏悔的心态。畏惧心,羞耻心,勇猛心。内心当中有忏悔的心,外假坛仪,内资理观。这个外指得是我们的身业和口业要遵守忏悔的仪轨,应该礼拜就礼拜,应该发露就发露,内心当中不断的思维罪业的过失,来生起呵责厌恶之心。这样子讲,或者是法华忏,或者方等忏,大悲忏,占察业报忏,或者八十八佛,都是取相忏摄。它的功能能够灭除我们无始所做的杀盗淫妄的重罪,使令我们清净的戒体,再一次的复生。也能够消除这种杀父,杀母,杀圣人的七逆的重罪,使令我们重报轻受。所以,忏悔当中,力量最大的就是取相忏。
  当然,取相忏,你可以选择你要的, 或者大悲忏,或者八十八佛,或者法华三昧忏,都可以。当然,重点是你在忏悔之前的资粮,你对业果的思维,对罪业的畏惧,跟羞耻,这都必须具足的。第三个,理忏。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为,恒观无性。这个理忏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者大师说,假设你忏悔的人,你只是修事忏,这样子,随修忏法,终不清净。就是你只是在表象上思维业果,生起畏惧,来修忏,你这样子修忏,不管你怎么忏,只能让罪业暂时的减少。那个罪根没有拔掉。随修忏法,终不清净。就是你这个罪根在啊,就像病源还在啊,春风吹又生。所以,你在事忏的时候要间带理观。
  什么理观呢,恒观无性。就是无生观了。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刚开始我们观察这个心的时候,我们所观察的内心是比较表层的内心。所谓的假观,就是因缘的熏习,因缘的造作所产生的善恶的功能。我们会发现到我们内心当中累积很多的善业,持戒修福的善业,但是可也累积很多的杀盗淫妄的罪业。我们刚开始观心是观这种表层的假观。但是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这个地方,你也会畏惧恶法,好耀善法。也是不错。但是,你这样子的修行,终究是不究竟的。你应该进一步来观察我们这个善恶的功能,说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说,我们所累积的罪业啊,它是因缘所生法。那么,因缘所生法就是如梦如幻的,你把罪业剖开来,善业也剖开来的时候,你看到你内心的本来面目啊,原来我们的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一句话,对我们忏悔业障非常重要。它会告诉你说,原来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这个罪业是后来才有的,就是后来才有的。那么后来才有的,它可以消除啊。所以,我们在忏悔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除了你是不是畏惧以外啊,你对你内心的本质,你的本来面目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认为说我这个人本来就有罪障啊,没办法了。那你再怎么忏都忏不干净的,因为你认为你有罪障。你应该认为说,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应该认为说,你的心原来是清净的,本来是清净的,你是后来才有罪障。你不应该说,你本来就有罪障。你要本来就有罪障,你根本不可能忏悔的,忏悔不干净的。你应该说,你本来的心是清净的,那是后来一时的颠倒才有这些如梦如幻的罪障。我现在假借如梦如幻的忏法,来消灭如梦如幻的罪障,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的思考应该是这样的思考才正确。你有这种思考,对你的忏悔有很大的加持力。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忏法,超过人家修一劫。你不修理观那,你要持大亏的。所以,我们在观察内心的时候,你可以先观表层的内心,观察到罪业,生起畏惧,这当然第一个。你再观进去,你把罪业剖开来,再观进去,你观察到你的本来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相信罪业是可以消灭的。这个时候,你修忏法所产生的灭恶的功能啊,那就不可思议了。那么我们也听说,一个人能够修理观来修忏那,灭业障如翻大地。他从大地上,他从根本上扭转罪业。
  所以,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不管你今天是修什么样的法门,你修净土,禅宗,密宗,在修忏的时候,都要具足事忏,理忏,缺一不可。你只是说修理忏,我的自性本自清净,我本来是清净。你本来是清净没错,但是你现在已经不清净了。所以,你只有理忏而不去做事修,执理费事,说事数宝,那么你只有事忏而不理忏,你这样子执事昧理,只知道在因缘上打转,不知道你本性清净,入道多辛苦。就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该要事理并行的。
  这个地方是讲到忏悔的方法。有事忏跟理观。我们再看丙二的具足五缘。当然,忏悔最重要的就是取相忏。其实在忏悔当中,我们希望把不但是把某一个业,而是把所有的业都忏悔。这个取相忏有两个,第一个,你要修取相忏,要请圣明证。每一个忏法都有他的忏悔主,都有他的本尊。你修大悲忏,它的本尊是观世音菩萨。你看,你修大悲忏,你刚开始的时候都要礼请观世音菩萨的降临。你拜八十八佛,它的忏悔主是普贤菩萨。所以,你刚开始在修忏之前,要知道你的忏法的本尊是哪一位,要至诚的,在内心当中,要心念口诵,来迎请忏悔主的降临。第二个说己罪名。忏悔的人,你最好写一个发愿文。 你看藕益大师的忏悔,他都写一个发愿文。那么,你在当中表明你在什么时候做过什么罪业,对这个罪业表示你的后悔之意。说出你的罪名。第三个,立定誓愿。说出罪名是针对过去的,立定誓愿就是你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许。你在佛菩萨面前正式的发愿。从今以后宁舍生命,你绝对不再造做了。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断除恶念的相续。不能再有想要造作的心情。第四个,读诵礼拜。就是正式的修忏法。或者是嘴巴读诵,身业礼拜。你遵循种种的忏法。第五个,如教明证。你根据梦中所见到的好相,你就知道你这个忏悔是不是清净了。如教明证,就是你从见好相与否来判定你的罪障是不是消除了。
发表于 2010-8-29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的生命在于共享--纵使那里开满再美丽的花,只有你一个人去欣赏,花也一定会变的暗淡无色?所以作为一个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有义务请把收集到的资源与他人分享,请您不要吝啬!

  论坛的存在,不是取决于有多少管理者,而是取决于你们!你们决定着这里的未来!!!祝愿我们论坛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10-11-9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怎样转烦恼为菩提----净慧法师


什么是烦恼?烦恼是从哪里来?

有烦恼不可怕,但要找到根源。找到根源在哪里,就容易找到拔出的办法。烦恼从哪里来?我们的身体是色,是物质的身体。受到声、香、味、触、法所牵引,而产生色想、受想、想想、行想、识想。色想与受想容易理解,这里不讲。想想即心里产生的无数念头想法,表现为人的气质;行想即由这些念头和想法长时期相续而形成的种种心理习惯、爱好,表现为人的性格;识想既有今生藏入,又有无量劫来积藏下来的种种习气,表现为人的品德。习惯思维无形,却能控制有形身体。所以,才有“如是顺流背本己,生死苦海浩浮盈。”我们的身体从久远劫来,生生世世流转六趣,各种习气都装在八识田里,五毒俱全,有好有坏。遇到不良环境条件适宜时,就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好的习气是修善、学佛,也有的信仰天主,研修道家,各有因缘。重点说不良行为的表现,杀、盗、淫、妄。在内,习气表现为好酒、好色、贪财、贪名等,受烦恼控制;在外,表现为恩、怨、情、仇,受相有控制。从今生又追溯到无量劫生生世世,各种各类,所结恩、怨、情、仇。在我们的第八阿赖耶识里,装满这些贪、嗔、痴、慢、疑诸想,通过第七意识,折射到第六意识。

现在世俗的烦恼我暂且不讲。我们修行人最大的烦恼、最深的障碍是什么?是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在六尘里,触最难去掉,世俗上说就是淫,能给人暂时的快乐。所以,修行人最大的烦恼是欲望,最深的障碍是淫习。

怎样转化去除烦恼呢?
简单的说,静坐念佛,达到身心清净。烦恼的欲望总带有一种诱惑力。有人说女人是老虎,最可怕,那是因为定力不够而怕毁道力。欲望是身体的本能,再加上无量劫来的习气,思维是很难控制的。要把这个问题化解掉,就要转化身心,身心不空的人很难把这种烦恼习气去掉、了断。三果以下的人有漏,欲望是最大的漏。四果罗汉无漏,是无欲无求,诸漏已尽。修行人必须把这种漏习去掉,慈悲心生起,才能发菩提心。真正有修行的人,能把身体转化;真正有证悟的人,能把欲望空掉。不管男女,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达到身心齐空以后,都能做到。

怎样从根本上把欲望去掉,断除这种烦恼呢?
只有静坐禅行,用身心产生的另外一种禅乐来转化这种快乐。不转化只能是思维上的控制,如石头压草。只有证得身心清净,才能彻底转化。

《楞严经》云,修道人如不断淫,休想成道,“如蒸沙石成饭想,非是饭本。”为什么?淫这种习气,来自于身体本能。一是性根用;二是意根想。二者均为天生之魄功能的具体表现。利用天生之魄功能的反面才能转化身体,恢复童身,方可童贞入道。


要想断出这种欲望烦恼,就是去静坐禅行,用身体证得法喜乐身。法喜禅乐是二六时中,常享快乐;证得法喜禅乐的人,宁愿死千百次,也不去淫乐一次,这种禅乐强于淫乐百千万倍。这时才知淫乐是真正的低级趣味,是人生最痛苦的苦本,才能彻底将其断除。而凡夫则执著于淫乐,淫为生死根本;淫心不断,尘劳难出。身体产生的法喜禅乐,从肌肉到骨骼、神经、脏器、肠道,每时每刻都处在法喜快乐当中。有法喜的人是什么境界,“千难都值得,万金换不来。”有证悟的人知道,如果没有达到法喜充满,没有代替的禅乐产生,即身了脱生死没有把握。因为,苦本拔不出来,烦恼不能彻底了断,往生时业障就来了。

怎样才能证得法喜充满?
各宗各派有所不同,禅、密是通过静坐,走精、气、神、虚、无、妙有的路子。无就是空,任何烦恼都解决了。因为最大的烦恼解决了,使自己的心静下来,狂心顿歇。道家也走这条路子,只到了“气还虚”就停下来了。而佛教是虚还无,无还妙有。证得无就是空,由心空到性空,到达心空时一切烦恼迎刃而解。道家执著有,不能虚还无;无空阶段的因,就不能有往生极乐的果。不论哪种修行方法,都得在此基础上修四加行,每天最低静坐四个小时,长期坚持不间断,才能久禅必定,久定必空,久空生三昧,三昧生智慧,才能达到法喜境界。


法喜充满的人,每天还去静坐,修行没有止境,静坐不空过。不同道次的人,有不同的法喜。正所谓:“头轮三十六,功到次第开。晕痛莫惊怖,飞到羽化台。不开无有乐,寒去春自来。千难都值得,万金换不来。”道家证得世间第一法,就有羽化境界。佛教中人是身心融入虚空,化入喜乐;走路如踏棉,行动如清风。修行人不要着急,寒去春自来,肯定能得道。道家修到世间第一法的人称真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只能算假人。只有佛教中人能超越世间第一法,得法喜的人必然知道,有道可成。

菩提之路
报身佛是宇宙当中最幸福的人;化身佛示现世间,通过静坐与报身佛相通,必然也得到法喜快乐。有修行的人证得四果罗汉时都知道,只是证道不觉道,都不说道;都知用身体来修道,身体是真正喜乐福地。我讲的这些是什么?这就是菩提之路,这就是烦恼与菩提。淫乐转化即法喜,烦恼转化即菩堤;修行人戒行法修,可以转淫乐为法喜,转烦恼为菩堤。证得妙有的人就是菩萨境界,发菩提心的人继续修菩萨行,一定成就佛道。


真正平凡的人什么样啊?
拥有平凡的心态,通过静坐转化六根,不为六尘所利用,不为别人活着,不为明天活着,不为昨天活着,不为名、闻、利、养活着,不为别人的议论活着,只为自己的行道活着,只为当下一念心活着。花钱花得心安理得,贫穷贫得心安理得,只为自己的道业成就而心安理得。只有圣人能平凡,自命不凡的人放不下不平凡。
发表于 2010-11-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0-11-1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平凡的人什么样啊?
拥有平凡的心态,通过静坐转化六根,不为六尘所利用,不为别人活着,不为明天活着,不为昨天活着,不为名、闻、利、养活着,不为别人的议论活着,只为自己的行道活着,只为当下一念心活着。花钱花得心安理得,贫穷贫得心安理得,只为自己的道业成就而心安理得。只有圣人能平凡,自命不凡的人放不下不平凡。

发表于 2010-11-10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经说言至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以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于解脱。
  
答:
  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达彼?

  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如是义,名为念。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因筌求鱼,得鱼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既称念佛之名,须知念佛之道。

  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人我填臆,将无明心不见佛,徒尔费功。且如诵之与念,义理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相求理,终无是处。

  故知过去诸圣所修,皆非外说,唯只推心。即心是众善之源,即心为万德之王。涅槃常乐,由息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是一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知门户者,岂虑难成?知关津者,何忧不达?

  窃见今时浅识,唯知事相为功,广费财宝,多伤水陆,妄营像塔,虚促人夫,积木叠泥,图青画绿,倾心尽力,损己迷它;未解惭愧,何曾觉知。见有为则勤勤爱着,说无相则兀兀如迷。且贪现世之小慈,岂觉当来之大苦。此之修学,徒自疲劳,背正归邪,诳言获福。

  但能摄心内照,觉观外明;绝三毒永使销亡,闭六贼不令侵扰;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数法门,一一成就。超凡证圣,目击非遥。悟在须臾,何烦皓首?真门幽秘,宁可具陈?略述观心,详其少分,而说偈言: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知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达摩大师《破相论》
发表于 2011-5-2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设我今者有大火坑。尽其劫际应处其中。复有大山犹如须弥。其山岩峻高远峙立。乃至上到阿迦尼咤天。于彼时中。我身在上自坠而下。复有大火其聚犹如劫尽时火。如是等火猛焰炽然。五热炙身其日长远。一日时分等于一劫。如此劫时。以三十日持作一月。满十二月以为一年。如是时节尽彼劫际。修此苦行欢喜甘受。终不因是暂舍精进。而不求于一切智也。

愿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依其威德自在力于一念中过不可思议劫,我此愿布及不可思议劫,永不舍此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法布施。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5 15:33 , Processed in 0.15668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