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63|回复: 1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5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第28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一)
2006年9月24日讲于长春「般若寺」
第十四讲: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请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本讲将向大家说明「不问罪福,称名必生」,就是说:不管是罪业众生还是福业众生,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愿生西方净土,则必得往生。标题意义也很明显。
「罪」就是指造罪,种种罪:毁犯戒律、造作十恶罪……,种种罪业,最深的罪业,所谓「五逆谤法」,这是罪中之极罪,称为「逆罪」,这是最重的罪了。
那么「福」呢?「福」就是指三福业,有世间的福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等等;有出世的福业,持戒,戒律修持;还有大乘行福,发菩提心等等。
「福」,福德、福业,有有相和无相之分。就凡夫来讲,都是有相福业,都没有契悟真实本体,这样,都属有漏、有为的造作,因为凡夫就落在相上。
关于不论罪和福,我们来学几段善导大师的法语。
第一段出在〈散善义〉,《观经疏》的二百五十页,上午我们也读过一遍。
一切凡夫,
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
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是说一切凡夫,不论是罪业还是福业,或者罪多福少,或者罪少福多──我们多数人都是罪福交掺,你说全罪,他也修一些福;说全福,也不可能,这样的。
在《法事赞》里讲:
无问罪福时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是说:你不要管、不要问「我是罪业多还是福业多?我这样能往生不能往生啊?」这个不用问;也不要问「我念佛时间久还是时间短?」这叫「无问罪福时多少」。
我们往往都会去问:「像我这样罪业深重,怎么去往生?」或者说:「我修行福善,这样能往生吧?」──我们所修的,顶多只是些有相的福业,不是在性地上用功,可是我们往往会把弥陀的誓愿放在旁边,来论我们凡夫的罪和福。
善导和尚告诉我们说:不论这些,也不问这些。
三界皆为恶趣
罪福都是相对来说的。比如说五戒十善,属于我们佛教的人天乘,人天乘是佛教的基础,相对于毁犯五戒来说,守持五戒就称为善;相对于十恶来说,十善就称为善。印光大师也讲:五戒十善,是相对于三恶道来讲的(因为这是比较而言嘛),相对于三恶道的恶业,五戒十善称为善业;那如果相对于往生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的清净大愿业力,我们的五戒十善还称为恶,不称为善,称为恶业、染业。
所以,《无量寿经》里边有这一首偈语,说:
横截五恶趣,
恶趣自然闭。
升道无穷极,
易往而无人。
「横截五恶趣」:「五恶趣」就是六道,又称「五趣」,把阿修罗或者升为天道,或者算为鬼道,这样只有五道。这五道当中,人道和天道在《无量寿经》里称为是恶道──「恶趣」。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所以,人天都算是恶道。
这样,以出离三界为目标的话,人天道算是恶道。
与菩萨清净业力相比,我们凡夫虽修戒善,仍然是染业、恶业。
所以,这个要有正确的认识。
六字名号超越善恶
我们的真心、本性其实是超越善恶的,不在我们所讲的善恶之内。所以,六祖大师也讲:「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我们的心往往就在善恶之间,有善、有恶就有分别执着,有分别执着就会颠倒轮回。
不思善、不思恶我们又做不到。我们不思善、不思恶就成了「无记」。
但是,六字名号本身是超越善恶,超越我们世间所说的善法、恶法。
善恶皆生,不问罪福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一开始也说了: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这一句也是「不问罪福」的意思。既然「一切善恶凡夫」都可以往生,那「善」就是福了(「福善众生」),在弥陀的誓愿当中,就不拈择、不挑选,因为都是乘托了阿弥陀佛的愿力。
在《法事赞》里,善导和尚又来说明: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
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这也是不论善恶。只要念佛,必然往生净土。
在《观念法门》里边(这段文也学过):
若佛在世,若佛灭后,
一切造罪凡夫,
但回心念阿弥陀佛,
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
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
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即得往生。
分明说一切造罪凡夫回心念佛都必得往生。这也是指「不问罪福」。
同样,在《法事赞》里还有这两句,说:
以佛愿力,
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因为阿弥陀佛大誓愿力,即使是造作五逆重罪的人,造作十恶重罪的人,这样的人也可以罪灭得生极乐世界。即使是谤法阐提(诽谤佛法、一阐提众生──断诸善根的人),他只要愿意回心念佛,也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总之,以善导大师的思想解释阿弥陀佛的誓愿,不论凡夫这一边是罪还是福,通通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观经》下品上生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观经》的下三品。讲到《观经》,很多人喜欢上上品。上上品当然好啦!为什么喜欢上上品?他要求上品上生。
关于《观经》的品位,有各种的解释法。我们先看下品,下品的往生有三段:下品上生、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我读经文,边读边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来说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
下品上生者,
什么样的人叫下品上生呢?
或有众生,
作众恶业,
「众」就是多种、各种各样,「众恶业」。
虽不诽谤方等经典,
如此愚人,
多造恶法,无有惭愧。
有一点,就是他不诽谤大乘佛法。除了这个之外,他种种恶业都造作,叫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方等」就是大乘佛法。
「如此愚人」:释迦佛怜悯他,称他是愚痴的人。因为不明了佛法因果的道理,所以愚而造罪。
「多造恶法,无有惭愧」:虽然造作众罪,他不生惭愧之心,这个人一辈子造罪造业,如同道绰大师所说的「纵令一生造恶」。
命欲终时,
直到他快要临命终了。
遇善知识。
遇到了善知识。
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
为他解说大乘十二部经。十二部经,不是指《金刚经》、《法华经》……这样数十二部。这个「十二部」是分类,大乘佛法有十二个类别,因此分为十二部;小乘分为九部,就是九个类别。比如说我们讲「三藏教典」,是分成三个类型。十二部经代表一切大乘经典。总之,为他讲说种种的经典;「首题名字」是指这一部经的经名,这一部经的内容,经题就把它包含了。所以,是简略地介绍大乘十二部经的内容。
以闻如是诸经名故,
除却千劫极重恶业。
因为有善知识跟他讲大乘经典──大乘经典都有功德,他听到了就灭罪。所以,我们读诵大乘经典不会白读;听到诸经、这些大乘经典,「除却」就是除灭,除灭了一千劫极重恶业。但是,还不够,还不足以出离生死轮回。因为我们每个人罪业非常深重。
所谓助念,就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下面经文接着讲:
智者复教……
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有没有参加助念的经验?
(「有。」)
多数莲友参加过助念。《观经》的下辈三品就跟助念有关系。所以,在这里好好学,一个,自己获得往生决定,另外,给别人助念,你就知道正确的方法了。我所看的是《观经疏》,在《善导大师全集》的二百九十五页。
我们助念的时候,往往这边比较时兴《地藏经》,还有的地区时兴《普门品》,还有的地区时兴《三时系念》。哪一个地方时兴什么,就去用这个来助念。这样其实效果不好、不明显。《三时系念》大家知道吗?《三时系念》,民国时代的印光大师就批评说:这个《三时系念》根本就不是助念的方法。《三时系念》是别人假托中峰禅师所写的,主要是做什么呢?它有唱诵,法师讲解,然后有一些文,文写得也不错,本来不是用于临终助念的。所以,有人用《三时系念》来助念,印光大师就呵斥说:这个根本就不懂助念。所谓「助念」,就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除此之外都不是!
所以,有人觉得说:「是不是要先诵《地藏经》消业障,先念地藏菩萨名号,或者先念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业障消掉之后再来助念往生?」
我还遇到一位莲友,他讲得很不错,他怎么讲啊?「师父,这个人现在快临终了,我们来为他念《地藏经》、念地藏王菩萨,我们在旁边看好,怎么念啊?『南无地藏王菩萨』,只要他一断气,马上改过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说:「谁教你的?」
「没人教,我们自己发明的。」
一直念《地藏经》、地藏王菩萨,一断气,马上改为念佛。在他来讲,好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没断气之前,归地藏菩萨管;断气之后,马上改阿弥陀佛──这个,都不是这样。
佛讲经典,都是给我们一个启发。我们看这段经文所描述的场景。善知识先给他讲种种经典、大乘教法,讲了许多,也灭了一千劫重罪了。然后说: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
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
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前面听说大乘十二部经,种种经典听闻了(这个时间肯定也不短,对不对?因为听了不止一部经),那么,灭了多少罪呢?灭了一千劫,经上说灭一千劫的「极重恶业」;下面教他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只有六个字,念了一句,那么,灭了多少罪呢(时间很短,一秒钟、两秒钟就过了)?灭了「五十亿劫生死之罪」。若论数量,是五十亿劫;若论罪的体性,前面说「极重恶业」,这里说「生死之罪」。意思就是说,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让他顿超生死轮回,而往生净土,所以叫「灭生死之罪」。
善导和尚在这里专门来分析说明,先说:
命欲终时,
此人命延不久。
寿命快到了。
忽遇往生善知识。
善知识:教人求往生
所以,什么叫「善知识」?善导大师在这里说:教人家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叫善知识,叫「往生善知识」。
讲到这里,也有必要多说几句。很多人不能辨明什么叫善知识,往往被外相、被他的言语所迷惑,犹如昙鸾祖师所讲的「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不管出家在家,如果说佛法,不教你了生死,这个人肯定不是善知识。但是我们往往很难分辨清楚。我觉得在家居士学佛也挺困难,他很难遇到真正的善知识,于是就剽学。剽学就是:这里听一句、那里听一句,这个非常麻烦。遇到的人都是出家人,如果穿着出家的衣服,咱们就不敢轻视啊,应该恭敬三宝,所以,讲一句话,就当作真理。如果他不告诉你了生死,总是谈一些神神怪怪、奇奇妙妙的事情,你就应当远离,这个不是善知识。如果他关心我们的生死大事,直截我们的生死根源,这个才是善知识。
虽然是善知识,所讲教法也契理──只要是让我们了生死,都契理;契理,还要契机,法义要有传承,总是要有经典的依据、要有祖师的依据。
契机,尤其在这个时代,印光大师说:「就是古佛再来,除了告诉我们因果和念佛之外,再也不会说其它的了」。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的业障确实深重,给你讲那些高妙玄远的,很难做到。不要说我们听法的人做不到,讲经的人也做不到。如果要讲那些,学一学、背一背、查查字典、找找数据都会讲,我们在座的许多法师都会讲。但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说来说去,我们如果做不到,利益就弱了。
当然,了解大乘佛法的道理,对我们建立信心、对我们认识自己的根机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发现这个做不到,怎么办?就要求得一个适合我们根机的法门。
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就说明:「忽遇往生善知识。」这个人已经到了临命终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你再叫他去参禅开悟,算不算善知识?那就法不对机了嘛!他已经临命终了,就应该劝他求生西方。
无常观
另外,以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任何人都是生命在无常之间,也可以讲:我们每天都是临终,对不对?我们每天都是临命终时,应该这样想。
所以,善导大师就教导我们说:你时时要当作临命终时。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就好比我们所住的房子里有一颗炸弹,这颗炸弹一爆炸,整个房子都摧毁了,人也就炸死了。如果说这颗炸弹是定时炸弹,我们还可以有准备。比如说现在是早晨九点,它十二点爆炸,我们心里还会有安慰,「还有三个小时,我可以从容离开」。那如果这颗炸弹是不定时炸弹──你房间里有一颗炸弹,随时要爆炸,谁都不敢安心自在地住在这里,是不是?要么尽早跑出去,要么把炸弹排除。
我们的人生等于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我们的生命随时都会熄灭,什么时候死?不知道。所以,大家要有警惕心、要有无常感。
学习净土法门,无常观要强、罪恶感要深,这才是净土法门对应的根机。
无常观是什么意思?不要等待说「这一生不行,下一辈子再来」,如果抱有这种观点的人,那就是很懈怠的。这一辈子不行,谁能保证下一辈子再来?下一辈子再来是再来,不知道你是以什么面目再来?可能不是人,可能是一头老牛,或者是一头老猪,就像《地狱变相图》里画的,到了三恶道。所以,这个是懈怠,没有道心。
也不能说「我现在不行,现在我还年轻,过了十年再念佛求往生」,这个也是懈怠、无道心。谁能保证你再活十年呢?到哪里能保证?我们都不敢保证一定能活到明天早晨。只是说:「昨天我活过来了,可能明天差不多,无病无灾的。」但是,很多人都在无病无灾的时候突然命赴黄泉。现在自然灾害也很多,有的人突然脑溢血、心肌梗塞,自己也没有到医院检查过,哎!来了!它来了,你就走了。所以这叫无常观。
无常观深,就要在今生、甚至在今天,就要解决这件事件。那这样,就是道心很强的人。
罪恶感要深!就是我们体会到:我们是一个罪业生死凡夫。这样我们才会跟净土法门相应,才愿意投靠阿弥陀佛。所以,如果罪恶感不深,那跟这个法门有一线隔碍。
念佛灭罪胜于闻经灭罪
善导大师在这里比较说:
以闻经功力,
除罪千劫。
因为闻经的功德力量,除掉了千劫之罪。然后说:
智者转教,
称念弥陀之号。
为什么称为「智者」啊?他能够善观众生的根机,「哎呀?」发现跟他讲种种大乘经典是不契合的,就转过来说:「哎,你念南无阿弥陀佛。」
以称弥陀名号之故,
除罪五百万劫。
经文是「五十亿劫」,这个「亿」在古代有好几种计量方法,一个是十万,十万称为一亿。我们现在称为万万,一万的一万称为亿。善导大师下面有一个问答,这个问答非常妙!
问曰:
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
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
何意也?
为什么听到那么多大乘经典只灭了一千劫的罪,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一声,就除灭了五十亿劫生死之罪?这个相差太多了,对不对?
比如说,《地藏经》也是大乘经典,《金刚经》也是大乘经典,《法华经》都是大乘经典。好,我们读诵一部《地藏经》,一个小时,或者慢一点两个小时,那灭了多少罪呢?灭了一千劫。如果把这个时间拿来念佛,你看,能念多少佛?一个小时算念四千声佛吧,「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大概不到一秒钟念一句,那么,一个小时念四千声佛,一声佛灭掉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四千声佛就灭掉二十万亿劫生死重罪。你诵那么长时间,只灭一千劫。这个如果乘起来,按数量来说,二十万亿劫生死重罪。这个不能相比嘛!
所以,大家如果要灭罪,诵经和念佛相比,根据这一段经文,是诵经灭罪多,还是念佛灭罪多呢?
(「念佛。」)
是诵经灭罪彻底,还是念佛灭罪彻底呢?
(「念佛。」)
诵经虽然灭「极重恶业」,但是念佛是灭除「生死之罪」,就彻底了,解脱生死轮回了。
这么说,有人心里不服气啊:「我诵这么多经,才灭那一点儿罪;你念一句佛,就灭那么多罪,而且直超西方,解脱生死!」
好,我们看善导大师的解释:
造罪之人障重,
加以死苦来逼。
这个人造作罪业,他既然造作十恶罪,叫十恶罪人,他的障碍很重,所以,他是一个罪障的根机。就说明:读诵大乘经典的法门,对他不适合,他罪障太重了,法不入心。第一点,是他造作了罪障,第二个,他现在快死了,「死苦来逼」,临死的时候,种种的苦恼来逼迫他。所以:
善人虽说多经,
善人就是那个善知识,虽然跟他讲说多部的经典。
餐受之心浮散,
就是说:你虽然讲得这么好、这么妙,好像讲营养品、讲美妙的饮食,但是,他吃不下去。他被死苦所逼迫,他被罪业所障碍,法水不能入心,叫「餐受之心浮散」,心很浮躁、很散漫。
由心散故,
除罪稍轻。
因为他的心浮散,不能接受大乘微妙的法义。你跟他讲:「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你现在用一念反观觉照,悟得诸法实相,罪业当下消除。」对他根本不管用了,他现在没办法体悟这些。所以,心不能受法。就是说:大乘十二部经典,这些法门跟他的根机、跟他目前的这种死苦来逼的环境状况不相吻合,他不能接受。这样呢──
「除罪稍轻」:除灭的罪业就稍轻了。能够灭罪,不是靠他那个时候有什么修行,还是靠大乘经典的力量。但是除罪就轻了。
大乘十二部经其实是代表一切法门。因为一切法门都在大乘经典当中。这也就是说:除了称念六字名号之外,其它的种种修行,对于这个造作众罪、临命终的人,都来不及了。下面:
又,佛名是一,
即能摄散以助心。
可是佛的名号不一样,佛名只有一个,这个「一」可能包括一切,把整个大乘十二部经典、所有种种修持法门、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的功德,全部收摄在名号之内,就叫「佛名是一」。这样唯一殊胜的名号,它不复杂、又殊胜、又容易,所以能够「摄散以助心」。即使是临终的人,「死苦来逼,餐受之心浮散」,但是,名号能够摄受他,再怎样苦逼失念,只要他能够「哎哟!」喊爹、喊娘,就能够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不受根机的限制,所谓「即能摄散以助心」,这个法门能摄受临终之机和造业之机,让他心中住持这句名号。
复教令正念称名。
虽然名号有这个功能,如果你不教他,也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善知识懂得名号有这样的作用,然后就教他「正念称名」,求生西方净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由心重故,
即能除罪多劫也。
因为他这个心和六字名号能够相应、能够契合。虽然为他读其它的经典,他的心却不能接受,但是,这句名号当下就成为他唯一的救命的法船,他一心投靠,他的心殷切、殷重,这样,就能除掉五十亿劫的重罪。
所以,善导大师这段话是说明:为什么闻经除罪少?因为这个人罪障重,死苦来逼,种种大乘教法不能入心,所以除罪少;为什么念佛除罪多?因为名号是一,囊括了所有一切功德,很殊胜,而且简单,临终的人没有障碍,一心投靠,心殷重的话,机法相应,刚好,这样就可以除掉多劫的重罪。
助念不是念《地藏经》
我们了解这段经文,以后再去给别人助念,就不要打闲岔了。往往助念的时候啊,我觉得我们现在专修念佛的人,你就要专,你不要到时候引来杂缘。往往那个临终的人在床上躺着也挺受罪的。这边来了两帮人,有一帮人坚持要念佛,另一帮人坚持念《地藏经》。两帮人就你讲我讲、你讲我讲。临终的人在旁边说:「哎呀!我什么都没捞着!」经也没有捞着,佛也没有捞着,捞了半天──都等不及啦。
那么,我们事先要预做准备:临终之时,请一些念佛的莲友来给我念佛,其它的就免了,这样就比较好、比较稳妥。
助念助念,是通过种种的助缘,提醒临终的人能念佛──念佛往生嘛!不是帮助他念《地藏经》。助念是我们为辅助,临终的人、病重的人为主人,我们帮他、让他来念,叫助念。如果你念《地藏经》,念得飞快,他根本念不过来。
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名号,有没有作用呢?也是有的,不是说就没有。对临终之人,你念任何经典,你念任何佛菩萨名号,对他都有帮助。只不过帮助的利益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缓有急。
念佛功德大、利益大。其它都比较小。
在《念佛感应录》第三集有一个例子,发生在你们黑龙江省。一个人参加寺院打佛七。这个寺院先后举办两个七:前面一个是地藏七,地藏七打完之后,接着打阿弥陀佛七。有一个附体的,大概是蛇什么之类的。通过打地藏七,功德给它回向,它脱离蛇身,可以投胎到人天了。但是,地藏七还没打完,那边要开启弥陀七了,它就来附体讲话说:「哎,你赶紧把我的牌挂到那边打佛七的道场。」
他说:「为什么?」
它说:「我要往生西方啊!」
他说:「你现在不是超度了吗?」
「超度不行,我现在只是脱了蟒身,投胎人天。但是不行,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
你看,它都有智慧!念《地藏经》,多数来讲,是让一个人脱离三恶道,生在人天道中。要往生西方,还要再念南无阿弥陀佛。
如果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直接把它从三恶道里超度出来,直接送往西方极乐世界,就不要再周转了。
不要无事找事,让它先这样、再那样,这个要有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而成善男子
下面经文接着讲。你看这个人,就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闻经,要会想:这个人就是我,我现在快死了。我们快要死的时候,希望不希望人家给我们讲那么多经典?「晚啦!我现在哪来得及啊?不用讲那么多了,就念一句佛。」好,念了一句佛。
尔时彼佛,
即遣化佛。
「尔时」,就是正当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彼阿弥陀佛就派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
至行者前。
来到这个原来造作十恶罪、后来听到大乘经典、然后又转来念一声佛的这个人面前,跟他讲。
赞言:
赞叹他。
善男子,
以汝称佛名故,
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喊他喊什么?喊「善男子」。所以,大家也在担心:《阿弥陀经》里讲的「善男子」是什么人?这个地方就把原来造作十恶罪的人称为善男子!
我们再复习一遍,这个人是什么人呢?「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他是「作众恶业,多造恶法」的人、「没有惭愧」的人,这个地方就念了一声佛,阿弥陀佛化现来到面前,赞叹他说:「你是善男子!」──这一句弥陀名号,转恶为善。
为什么称为「善男子」呢?
「以汝称佛名故」:「因为你念了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叫做善男子」。
「诸罪消灭」: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生死诸罪消灭了。
「我来迎汝」:「我来迎接你」。你看,念一声佛,被佛赞为善男子,诸罪都消灭,阿弥陀佛亲自现前来迎接。
欢喜往生
作是语已,
阿弥陀佛话音刚落。
行者即见,
临命终的人就看见什么呢?
化佛光明,
遍满其室。
化身阿弥陀佛就放出大光明,把他整个的房间照得彻亮,半夜里照得像白天一样,叫「化佛光明,遍满其室」。
见已欢喜,
即便命终。
看见佛放光了,心里边大喜悦,在喜悦心当中命终了。
所以,我们每个念佛的人,死的时候是欢欢喜喜死的,不是苦苦恼恼死的。你看这里说了嘛:「见已欢喜,即便命终」。欢喜命终,很欢喜的,「哎呀!好啊!佛来了。」
好不好?
(「好。」)
罪也灭了,好不好?
(「好。」)
佛来迎接,好不好?
(「好。」)
佛来赞叹,好不好?
(「好。」)
佛来放光,好不好?
(「好。」)
这样叫「诸罪消灭,心大欢喜」。
到时候看见佛一来,宝手来迎接我们,当下命终。
剎那之间,
乘宝莲华。
这一剎那之间,就坐上佛的宝莲华,随化佛之后,往生在七宝池中。非常的殊胜!
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又来解释,分成六段。他先说:
行者正称名时,
正当行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没有落音,正当念佛的时候。
彼弥陀即遣化众,
彼阿弥陀佛就化身观世音、大势至,「遣」就是派遣,派遣化阿弥陀佛,还有化观世音、化大势至,「化佛圣众」。
应声来现。
非常妙啊!「应」是答应,应他念佛的声音,正在念「南无阿-」,还没有念完,声音还没停止,阿弥陀佛来了──就这么快!「应声来现」,特别快!剎那之间,一点都不会等到第二句佛,不会等到第二秒钟。
就像我们开电灯一样,电灯的开关「啪嚓」,应声,马上那边光就亮了──就这么快。
所以,阿弥陀佛救度我们,那是非常殊胜的。
我们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同样的道理,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当我们声声念佛的时候,声声都有佛来现。只是我们现在看不到,如此而已。
所以,大家想要佛经常来围绕我们、赞叹我们,那我们就念南无阿弥陀佛。
唯劝正念称名
化众既已身现,
化佛菩萨圣众既然现身来迎接他了、显现出来了。
即同赞行人,
祂们就共同赞叹这个要往生的人。
第三,名所闻化赞。
这一段也特别重要。这个临终的人听到化阿弥陀佛,还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赞叹他,赞叹什么呢?
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
不论闻经之事。
你看,阿弥陀佛来的时候只是讲一件事,「但」就是只是;「述」就是讲述,只讲述什么呢?「称佛之功,我来迎汝」,因为佛讲的嘛:「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他临终的时候,遇到两个法门:先是遇到跟他讲说大乘十二部经典,然后再教他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是,佛来赞叹他的时候,听经、闻经,这个佛都不说了,所谓「不论闻经之事」,好像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只是赞叹他说:「你念了佛,我来接你。」祂没有说:「善男子,你闻到经的缘故,我来迎接你。」为什么不这么提呢?
所以,祖师的解释都很微细。善导大师就给出解释:
然望佛愿意者,
唯劝正念称名,
往生义疾,
不同杂散之业。
化佛来赞叹,不提闻经,只赞叹念佛。这是什么道理呢?是因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叫「望佛愿意」,第十八愿的意思,是念佛往生愿,这个符合了阿弥陀佛的本愿、本意、本怀,所以,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本愿,「唯劝正念称名」。化佛来赞叹他,是鼓励他:「你这样正念称名,这就对了!所以赞叹你念佛。」
「往生义疾」:往生对他来讲,是很迫切、很重要的事情,在他寿命只有三寸长,甚至一寸长,命延一寸这个时刻,再跟他讲其它的不重要的事情,不必要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要讲关键的佛法。所以,赞叹,只赞叹他称念弥陀名号,所以「往生义疾」。
「不同杂散之业」:这个时候,不能跟他讲其它的杂散之业,像听闻大乘十二部经,称为杂业,也称为散业,这个就杂散了。应当专修念佛。
所以,大家如果临终给别人助念,还诵这个经、那个经,你就没有懂得阿弥陀佛的意思,你就在搞「杂散之业」,这样可能会耽误那个人往生。
明不明白?
(「明白。」)
所以,你那个不叫助念,你叫破坏助念。人家专门助念,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说:「哎!不行不行不行!先念这个、先念那个……」,这跟阿弥陀佛的本愿不相应,阿弥陀佛也不赞叹你。你就是念了很多经,后来念佛了,佛说:「哎,以汝称佛名故,我来迎汝。」是这个道理。
善导大师底下接着说:
如此经及诸部中,
处处广叹,劝令称名,
将为要益也,应知。
就像这一部《观经》,以及其它很多经典当中,处处都广泛地赞叹,劝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个呢:
「将为要益也」:这个是最重要的利益。最关键的、最重要的,不要失去了。
这个临终的人,听到化佛告诉他,就看见光明遍满他的房间。既然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摄取,他就「报命寻终」,这一期的业报、寿命很快就完结了;寿命一终,就乘着佛的莲花往生在七宝池里边。
下品上生是个十恶的罪人。如果不讲下品上生,关于临终助念,是诵经还是念佛?可能在那里都要争执不下。如果学了这一段经文,应该没有争执了,对不对?大家都会专修念佛了。
「把你的佛给我」
印光大师也讲过一个公案,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大概才二十岁左右,就得了重病,就要死了。但是,因为业障的关系,半天死不掉,死也死不去、活也活不来,痛苦得要命,就跟他爸爸讲:「爸爸,你把你的佛给我,我就好走了。」
他爸爸说:「我没有学佛啊!我没有佛给你啊!我没有出家、没有修行,哪有佛给你啊?」
「爸,你只要答应一声就可以。你不管有没有,你答应一声就行!」
他爸一看,自己的儿子到这个时候,在病床上这么痛苦来求他,说「只要答应就可以」(如果是我们在座各位,是不是也要点个头,对不对?也不可能再去调查调查),「好啊!」就答应了。当下一答应,他的儿子就安然落气。
他后来就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就问寺院里的师父。
师父就问他说:「那你是做什么的?」
他说:「我是做厨师的,我做素食。」
「哦!」师父就明白了,他说:「那你有没有到寺院做过素食啊?」
他说:「寺院里打佛七,我经常去做素食。」
师父说:「好!有答案了。」
为什么呢?他在厨房里切菜、做饭,就听到人家念佛七的声声佛号传过来,听到一句,心里就有了一句,所以,他心里就有了佛号。心里有佛号,他自己都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他没有专门去念佛。他的儿子要走的时候,有一些冤家债主来索债。索债,这个儿子没有念佛、不知道啊,冤亲债主说:「那你问你爸爸要,你爸爸有。」──是他儿子的冤亲债主来借他儿子的口说把佛给它们。他只要点头的话,冤亲债主都能得到佛号的功德。得到佛号的功德,都离苦了,他儿子才可以安详落气。
所以,印光大师就评论说:他是漫不经心地听到一句算一句,如果认真听、认真念,那功德更大。
同时说明:他如果不是念佛,是诵经的话,那就不行了。诵经念得像雨点那么快,听了谁知道是什么?「嗒嗒嗒嗒嗒嗒嗒嗒……」是不是?你看大殿里面,寺院的僧人,师父把木鱼一敲,飞快呀!「嘟嘟嘟嘟……」只听到木鱼声,像雨点一样,诵什么不知道──这样没有什么利益。这个是从它的形式来讲、从它契合众生根机来讲。
我们这一段从法义来讲,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大家要为我们的先亡超荐,也无过念佛。
至于说诵其它的经咒,有灵感,肯定有的,那也不是假的。你念《普门品》、念《地藏经》都有灵感。佛法,诸佛菩萨名号、大乘经典和咒语,都有功效。只是说: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讲,一切不如念佛。
《观经》下品中生
我们再来看下品中生。下品中生的人就更降一个档次了:
或有众生,
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
下品中生的人是一个破戒的众生。「具足戒」就是出家人受的戒。
那怎么办呢?
如此愚人,
一方面是犯戒。
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
偷盗三宝,罪业非常重。盗三宝物、现前僧物,偷盗常住,这是向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结的罪业,非常重的罪业。
不净说法,
无有惭愧。
什么叫「不净说法」呢?他也讲佛法,不过,他心不清净,为了名闻利养,或者曲说佛法。比如说:本来这样子的不能往生,为了讨好对方,说:「没关系!你给我二十万,肯定能往生。」这个不叫「不净说法」吗?「你在我这里打一场水陆,肯定能往生!」「你在我这里做多大的功德……」为了自己的想法,就不按经典来讲了。
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首先就考虑自己的肚子,不是考虑众生的生死,这个叫做不净,内心不净。
「不净说法」有种种了,总之,不是站在佛法本身的立场,不是站在众生解脱的立场,「不净说法」。
「无有惭愧」:他还觉得很自豪,「你看!我本事大,我挺会弄。」叫「无有惭愧」。
以诸恶业,
而自庄严。
造作众恶,他感到挺美的,把恶业当作庄严具──「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如此罪人,
以恶业故,
应堕地狱。
佛都授记他,以他这样的罪过,将来肯定要堕落地狱。你看:毁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又「不净说法,无有惭愧」,这么多罪过!而且,「以诸恶业,而自庄严」,自己还觉得很美,没有羞耻、没有惭愧忏悔,还很勇猛,「如此罪人,以罪业故,应堕地狱」。
善导大师就解释这个人:
多犯诸戒,偷盗僧物,
邪命说法,总无愧心。
兼造众罪,内心发恶,
外即身口为恶。
心里有恶,然后身体、语言都造恶。
自身不善,见者皆憎。
自己造作恶业,人家看到也知道他是一个造作众罪的人。这个叫:
诸恶心自庄严。
验斯罪状,定入地狱。
如果检验他所犯的这些罪业,那肯定要堕落地狱。
所以,大家也在担心说:定业不定业。那这个人也可以讲:他就是造了定业,要堕落地狱了。
如果遇到了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转换我们的业力。由此,虽然造作了恶因,但是不至于受恶的果报。念佛,因为佛的因缘──增上强缘,很有力量,所以把所有的恶业、诸障都消除了,往生西方净土。
命欲终时,
造罪的人也会死的,他不是造罪就会长寿百岁的,长寿百岁也要死。所以,「命欲终时」了。
地狱众火,
一时俱至。
火烧地狱的火,「轰」,地狱的火烧来很烫啊!地狱的火,我们这个世界可能找不到的,非常烫!温度很高。「地狱众火」啊──
「一时俱至」:剎那之间,地狱的火都烧来了,情况很危急!
这个时候(所以《观经》的下品往生都是很惊险的),恰恰在这个时候,如果这个时候遇不到善知识,当下就堕落地狱了。哎,他还有一点点小善根,他过去有一些善根。
遇善知识,以大慈悲,
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
这个才叫「大慈大悲」,在这个时候来讲解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叫「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十力」就是佛的「十种大神力」。
广赞彼佛,光明神力,
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这个都是赞叹阿弥陀佛的,这个叫「五分法身」,圆满成就。赞叹佛的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
此人闻已,
这个人一句佛都没有念出来,他听到人家这样赞叹南无阿弥陀佛,他听到了。
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前面说除「五十亿劫」,这里说「除八十亿劫」。
为什么一句名号除罪有多有少呢?「八十亿」不是多吗?对啊!比五十亿多了。其实,这句名号除罪是一样多,就是后面几个字,叫「生死之罪」,就是说能够除掉你的生死罪,让你不再生死轮回,能往生净土。但是,是比较这两种恶人,他们罪业的轻重,十恶罪人是五十亿劫生死罪,破戒罪人更重一等,是八十亿劫生死罪。所以叫做「除八十亿生死罪」。
就好像阳光照到我们这个房间,如果这个房间是五丈见方的房间,太阳照进来,就灭掉了五丈见方的黑暗,对不对?如果这个房间是八丈见方,太阳照进来,就灭掉八丈见方的黑暗。其实,太阳的光也不止灭五丈和八丈,是所有的黑暗都给你灭掉,你有多大就灭多大。
这个下品中生的人,他是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听闻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当下消除──是这个意思。当时就除掉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地狱猛火,
化为清凉风。
刚才还是地狱的火熊熊地燃烧,他听说善知识跟他讲南无阿弥陀佛,现在火就变成清凉之风,哎,不是那么炎热焦烤,很清凉。
吹诸天华,
这些风吹过来,天上天花飘落。
华上皆有,化佛菩萨。
天花飘落下来,一看都是莲花,上面都有化佛、化菩萨。
迎接此人,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一念之间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善导大师这样来解释:说这个人命延不久,地狱的火来显现,正当火现的时候,遇到善知识,这个善知识就跟他讲说阿弥陀佛的功德,所谓「十力威德、光明神力」等等这一切。这一切是说明什么呢?善导大师解释说:这一切就是讲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底下说:
罪人即闻,弥陀名号,
即除罪多劫。
我们这么多天来,也都是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大家闻法入心,就除罪多劫。
除了我们人道的众生之外,可能还有畜生道来听闻的。有供仙的,就把仙堂也带来。我们这里边肯定不止五百位、六百位、七百位,可能还有很多,在你座位下边、椅子旁边,它们也不占空间、不占体积。那么,这些三恶道的众生,畜生道也好、饿鬼道也好,它听到这样的佛法也得利益,也可以超越生死之罪。
好,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04:57 , Processed in 0.13441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