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034|回复: 30

[大德开示] 解疑释惑问答集语----释常辉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6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学佛者:如何是真念、妄念?
释常辉:简言之,念念皆善,不起烦恼,是名真念;念念皆恶,而起烦恼
,是名妄念。

02、
学佛者:我天天念佛,为何不见慈父?
释常辉:念佛之法,要在摄心专持,密密绵绵,绵绵密密,心无旁骛,至心弥陀
,忘我忘佛,自性现前,乃得禅定之中见无量光寿,自在如来。
03、
学佛者:我天天念佛,为何不见慈父?
释常辉:诸佛法身,无形无相,亦形亦相,充塞虚空,即在眼前,融我身心。
若行者断见思维,习戒与定慧,修喜舍慈悲,乃得见佛。



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04、 
学佛者:什么是情欲?
释常辉:见其形,心生爱与恨;闻其声,心生爱与恨;嗅其气,心生爱与恨;尝其味,心生爱与恨;触其体,心生爱与恨;思其念,心生爱与恨。
05、
学佛者:如何断除情欲?
释常辉:凡夫六根所对六尘感观情欲的执著,与生俱来,至死不舍。色身感观欲,无明情识欲,六趣轮回种,是故当觉悟。
06、
学佛者:如何将情欲迷转为般若智?
释常辉:念身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业力之躯,五蕴聚集,何来欲乐?法爱众生,等念怨亲,即能化无明的我痴、我爱、我恨,为无我、无人之妙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07、
学佛者:单持一句佛号就能往生净土吗?
释常辉:汝于静坐习禅之时,或处梦寐冥想之际,或罹大病大难之劫,能一心不乱十念佛号,绝对当下得生净土。

8.
学佛者:何为福德?
释常辉:修世间、出世间一切善,行诸供养,而执我相,是名福德。
9.
学佛者:何为功德?
释常辉:修世间、出世间一切善,复以戒定生智慧,无我济群生,但见自性佛,是名诸功德。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10.
学佛者:天堂、地狱今何在?
释常辉:在汝起心动念、起惑造业的真如法性中。念念善,禅定中自见天堂;念念恶,迷昧之际自见三业苦海、铁围诸山。
11.
学佛者:出家僧尼如何斩断尘缘?
释常辉:五欲迷昧人心,汝当破迷觉醒;辞亲割爱除贪,方可识心达本。
12.
学佛者:如何超凡脱俗?
释常辉:常习戒定,自然超越三界;利人无我,不在五行当中。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13、
学佛者:家庭佛龛内如何供奉诸佛、菩萨圣像的方位?
释常辉:佛住真如界,法性遍虚空,何分诸方位,东西南北中?十方诸国土,刹刹现佛身,若明这个理,自然知供奉。
14、   
学佛者:我结婚多年,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我常持《观音普门品》,何时能得子?
释常辉:人世间一切失去父母的孩子,都是你的亲生骨肉,你当施予父母之情,倍加慈爱。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5、
学佛者:如何宽恕他人过失?
释常辉:他人过失,犹如罪花;所作之业,譬如寒露。念无我相、无人相,自可宽恕他人过失。
16、
学佛者:净业行人如何提升自力功夫?
释常辉:汝欲生人天,当行三千善;汝欲生净土,当培万种德。何以故?往生净土者,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17、
学佛者:念佛时,如何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相应?
释常辉:以佛心为己心,持佛念为己念,修佛行为己行,立佛愿为己愿。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8、
学佛者:佛子行善,利益他人,有何妙用?
释常辉:利益他人,既是庄严自我性德。也如阿伽陀药,除我病障,除我欲念、除我心垢,能证无我、能获生死解脱。

19、   
学佛者:如何“兴无缘慈,运同体悲”?
释常辉:恒念三世亲疏平等,醒悟人我恩怨两亡。济无缘有情以大慈予乐,施同体众生以大悲拔苦。救度自性众生出彼三界,成就佛国唯心净土庄严。
20、   
学佛者:慈悲与慈善有何不同?
释常辉:佛子行道,济苦众生,有分别心(即识)是慈善;无分别心(即智)即

慈悲。又,行善无为,即慈悲;行善有为,即慈善。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21、
学佛者:沙门行道,如何善待居家女性弟子?
释常辉:若无我相,何来女相?彼乃过去姊妹,现世同修,未来佛母。
22、
学佛者:何为定业不灭?
释常辉:善恶之业,果报分明,锱珠不失,秋毫不爽。即便行者出离三界,证无生忍,也当在变易生死中承受善恶之果报。
23、  
学佛者: 什么是凡夫世间智?
释常辉:凡夫世间智乃八识分别心所生,能够创造科技发达、经济繁荣、精神文明,但具烦恼之源、业力之根。
24、
学佛者:什么是出世般若德?
释常辉:去彼烦恼,断其无明,自性清净,证无漏智。此智者,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妙观察、成所作、平等性、大圆镜智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25、  
学佛者:我念佛不辍,为何不能与佛感应道交?
释常辉:常念 “南无自性众生是弥陀”,“南无自性善恶乃唯心”,“南无自性同体无你我”。即与佛相应,与法相应,与僧相应。
26、
学佛者:如何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释常辉:眼等六根不净,六识分别,所见之相,自然虚妄。
27、  
学佛者:明心见性的“心”是什么?
释常辉:心者,能生万法之性德。言之无物,思之无相,乃众生与佛本具之理体。此心非善恶,非好坏,非美丑。不生灭,不垢净,不增减。逾三际,越太虚,包罗万象,充塞法界。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28、  
学佛者:高僧肉身不坏是怎么回事?
释常辉:熏修戒定智慧之功勋,勤行四摄六度之果德,安住涅盘无我之妙境,证得金刚不坏之报身。
29、  
学佛者:放生重要,还是救人重要?
释常辉:放生、救人都重要、都不重要,关键在你无欲无求,能否修诸功德而无我相,起平等观旨在利他成就佛慧,以无为法奉修慈悲行愿。
30、
学佛者:如何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释常辉:见世间三途六道、四生九有一切善恶、美丑、智愚、男女、老幼众生之相即佛形相,即能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清净无为,万德庄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13:26 , Processed in 0.90545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