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念弥陀

[事迹传记] 现果随录白话(不可思议的现象)-灵隐罢翁戒显和尚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顾秀才化鹤回生寻访得实
崇祯丙子年科考的无锡顾秀才,因乡试住在长干报恩寺僧人的宿舍。偶然在白天睡觉,忽然梦中化作白鹤飞翔在空中,心里很快乐。飞到雨花台畔,见一户人家房屋严整华丽,匾额对联精雅,就一一熟记。飞到里边,见几个女人侍候一产妇分娩,鹤忽然眼花,就堕落盆中(新生婴儿),全家都欢呼庆幸。鹤吃惊地想道:“我本来是考乡试的,如果成为别人的后代,我必定死了。”就大叫而醒,原来仆人们围绕哭泣很久了。第二天秀才回忆记录匾额对联,叫仆人去寻访,一一分明还在,那主人是中年无子的一富翁。富翁听说后很悲怆,到寺里结识厚赠秀才说:“是因为老身我福气太薄,招不起相公做后代罢了。”痛哭而去。
罢翁说:“那时我也在南中参加考试,听说后感叹诧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封翁以行善感大士送子着大名节
嘉定的黄韫生,他父亲中年没有得子,就力行善事,勤诵《白衣经》。忽然梦到观音大士抱一孩儿送来说:“念你勤苦诵经行善,找到一绝好的秀才给你,须好好抚养。”最初名叫金耀,是一代名士,后改名淳耀,考中癸未年的进士。乙酉年感愤世道变故(当年发生嘉定三屠、杨州十日),与他弟弟一同吊死在北门外的佛殿中。
罢翁说:“昔日我在考场,常常见到韫生,真是金玉般的君子,后来成为有名的进士,而观音大士只说好秀才。古语说‘当秀才时就把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如韫生这样的,才华品格高出常人,节操忠义令人敬畏,真是好秀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霞舟以尽节焚身神升天
吴钟峦,别号霞舟,毗陵人,是素有名望的前辈,六十多岁考中进士。初任长兴县令,多次升迁直到粤西按察使。因为经历明末甲申年和己酉年的国家变故,隐居到周山。吴这时心想:“我的学生李仲达,同窗马素修,都为保节操死了。我今年已八十岁,如果一旦病死,不就辜负他二人了吗?我应当找一个死的地方,明白干净,才对得起知己。”当时吴在周山城内,借住文庙中。先堆集柴禾为小阁子,里面摆设高座,听到城池被敌人攻破就抱着圣牌登上小阁子,坐好后叫仆人点火,顷刻间就烧尽了。不久降临乩坛在毗陵张澹如家,说他焚烧身体后神灵上升,成为玉霄宫的青衣使。接着作诗数首留在世上,有“八十焚身总为君,念及至今犹涕泪”(八十岁烧死是因为忠于皇帝,现在想起来还流泪)的句子。
罢翁说:“丙午年八月我从曹溪回来,到䖍州与吴的小儿子公及同住东溪寺,见到很详细完整的纪实刻在木板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史封翁以久远斋僧感子大魁
状元史大成,别号立庵,前生是宁波某寺的僧人,别号大成。他为寺院化斋饭,装众人饭的桶如果不够满,必定到史家装满后回寺院,已成习惯,不记得这样有多少年了。史家老翁素来积德,用一大碗盛饭供佛,后来用作盛斋饭已有五世了。有一天忽然见大成僧进门,再看他又不见踪影了,随后生下立庵,就取名大成。从小持素斋,虽然中状元,还是守戒行如故。前生有一僧人是他的道友,后来还相互作伴。
罢翁说:“以前我在洪都石亭寺见过史写的诗:‘长斋不苦食无鱼。’虽然入胎隔世真性并不迷失,道骨禅心后世依然如旧。真的灵验就在眼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常念弥陀 于 2016-2-5 22:12 编辑

杨君以错口救人致家温富
苏州石湖的居民,姓杨,早先因为非常贫穷就穿墙过洞干偷窃的事。他知道有一老太有点积蓄,就黑夜穿墙进入老太的房间,见老太还在灯下纺织,于是藏在床后等待机会。忽然见一青面鬼几次用圈套老太的脖子,老太停下纺织叹道:“何苦为人呢?不如吊死。”遂后起身找绳子穿过房梁作圈,登上纺织的机子上吊,鬼推倒机子,用双手往下扯老太的脚。杨这时惊骇得发狂,忘记自己是盗贼,大声高叫:“快救人!”老太有三个儿子一起破门而入,匆忙解救,母亲得以不死,然后叩头谢杨说:“恩人恩人。但这么黑的夜,先生怎么会来这里呢?”杨听这话猛然醒悟说:“阿呀阿呀,我实是不正当的人,因为太贫穷就做贼,希图活命。刚才见青面鬼害你母亲,不觉大叫,请饶恕我的罪,放我走就行了。”三个儿子说:“你救我母亲的命,是大恩人,必定要报恩。”就留下杨住宿款待,天亮后赠送十两银子,劝杨做好人。杨感悟改行,用银子作本钱,经商贸易,使家中富起来了,在石湖被称为小富户。
罢翁说:“这是明朝末年的事,石湖的僧人俗人多次讲述很详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生遇仙爱命蹉过奇缘
金阊的吴生,很信吕祖(吕洞宾),每天到神仙庙礼拜,希望能见吕祖一面。戊午年四月十三日的晚上,梦见神告诉说:“明天是吕祖的诞辰。有戴紫阳巾,穿蓝鑲道服的人,就是吕祖。你不要错过。”吴生早起去等候,果然看见吕祖,于是叩头苦苦求度。吕祖开始坚决拒绝,后来带吴到城头,叫他闭上眼睛,左手张开伞,右手抓住吕祖衣袖,立即腾空。不一会儿听见涛声汹涌,睁眼偷看,好像在大海上面的空中飞渡。吕祖说:“你果然要求仙吗?那就跳入水里。”吴有犹豫,吕祖说:“原来是俗骨。”突然拍一下吴的脖子掉了下来,却是在洞庭湖滩上。吴乞讨三个月才到吴门。
罢翁说:“求仙求佛都在第一念,稍一踌躇就必然退缩。禅宗二祖慧可立在雪地中断臂,静霭法师因唐武宗灭佛教,把肠子挂在树稍,如果有第二念还能这样吗?吴生求仙,遇到神仙等于没遇到,不是第二念为害吗?他的朋友孟和居士亲眼见到述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瞽者以害心劫杀己命立殒
饶州鄱阳县路口有一井亭,旁边有一荒坟。庚子年六月有一商人进亭子饮水,看见一算命瞎子与带路童子在里边,于是就让瞎子算命。算完后,商人开挂箱取银子酬谢,连着打开几包银子都没有零碎的,就取一顶针大的作酬金。商人走出不远,算命瞎子问童子说:“我一生算命从来没有得到这么大的银子,这人箱子中有多少银子呢?”童子说:“他连开了几包银,都是整块的,他的银子多着呢。”瞎子就大叫商人说:“来来!我揣摸人的骨相如神,再为你看一相。”商人返回亭子,瞎子就为他全身揣摸,边摸边“啧啧”赞美,渐渐摸到㗋咙,突然用双手紧紧卡住,死死不放,商人立刻气绝,然后与童子一起把商人拖到荒坟丛中。但正要拿挂箱走时,忽然来了军兵一队也下马进亭子饮水,有一士兵见草路有痕疾,前往探看,见有一死尸通身火热,高声叫道:“这里是荒僻处,没有别人,必定是瞎子二人谋害的。”于是㧞刀胁迫童子说:“你为什么谋财害命?”童子惊恐,指着瞎子说:“是他害的,不是我。”众兵遂后乱砍瞎子,当即剁成肉泥,取走箱子。押童子到官府,也打死了。
罢翁说:“算命不是杀人之术,瞎子本来没有杀人之心,一听说银子多,就动了杀机。杀机一动,遂即灭了自身。可知人生世间在善中生存,在恶中死亡,生与死全在一念间。周子(周敦颐北宋理学思想家)说:‘诚无为。机善恶。’(意思是诚是自然的,动念有善恶)动念的可怕到这种程度,能不慎重吗?我的弟子九屏鹏子住在鄱阳湖亲眼所见,来云居寺时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常念弥陀 于 2016-2-6 20:42 编辑

吴道媪以虔诵金刚坐化显异
吴女士,是济宁人,随丈夫唐某来到松江。初时性情极其刚暴,唯独信奉佛,四十三岁时归依冰铠禅师,于是持长素,昼夜读诵金刚经,不出小楼有六年。到四十九岁,忽然告诉别人说:“我某天走了。经上说:‘金刚不坏身。’我去后可以留着身体三年,如果不坏,说明经才有灵验。”遂后说偈:“风卷云雾散。明月碧团圆。了然无罣碍。池内现金莲。”然后剃发盘坐而逝。过了三年打开放身体的龛查看,果然不坏,头顶上的头发长有半寸。提督梁大人就为她漆身,建寺庙供奉,匾额叫“坐化”。如今在府学宫的旁边,我亲眼见到并为这事作诗赞叹。诗说:“猛诵金经止六春。心如铁石遂成真。王公难买纯刚骨。共室遍留不坏身。端坐归西征定力。临行说偈度迷津。龛中顶发惊重长。愧杀须眉醉梦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氏以虔诚礼诵尽室生还
桐城的方氏因为被流放,来到东北的宁固塔,全家虔诚归依佛天,早上持诵准提咒金刚经,晚上礼拜斗姆元君(北斗星)祈求保佑活着回家乡。有一晚上正在礼拜斗姆,灯已经黑了,礼拜起来,灯忽然自己亮了。又有一深夜,屋里忽然有异香,主人急忙呼叫,全家都跪下祝愿说:“我们都是希望生还的,如果能够满愿,请再赐与香味。”说完异香又生出,三次祝愿三次有应验。没多久蒙朝庭开恩,果然得到生还。
罢翁说:“我与方与三兄素来友好,癸卯年在黄州口述的。现今辛亥年又在湖上相见,嘱咐我写下这事编入书中。一门精诚感应到这种程度,确实不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7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子位以前生捡字得中高科
我的朋友许自俊,是嘉定人,癸卯年我们同在黄州,他对我说:“兄弟我前生是天界寺捡字纸的僧人。”我问:“有什么根据?”许说:“在考场中梦到自己是僧人,考试的号房前放有一筐篮一竹箱,傍边还有同县的友人吴靖光,也穿僧服,前面悬挂一豆腐袋,说自己前生在某寺院打豆腐供养众僧。取他的试卷打开看,里面有二行字说:‘吴某欠许某米一石三斗,银子一千两。’考中以后,二事都应验了。”许在庚戌年考中,会试第六名。
罢翁说:“吴修苦行供养众僧,得到富贵的回报。许尊重圣人教导的字纸,家中虽然贫穷,但才华出众,老来科考名列前茅,上天的回报不差丝毫如此。宋王公一生爱惜字纸,先用香汤洗沐后再去烧埋纸灰。生有儿子王曾,考试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这事记录在《文昌敬字纸》的文章中。无论僧人俗人依照这样行持,确实不虚费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19 03:57 , Processed in 0.169876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