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一家人

[佛教文化] 《法句经》故事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诱惑比库的妓女

林野寂静处,世人所不爱;阿拉汉远离欲乐,欢喜安住林野寂静处。

  有一位比库得到佛陀给他的禅修题目后,到一处老旧的花园去禅修。当他正在禅修的时候,一位生性多疑的女子也来到这里。却见四下无人,只有一位比库结跏趺坐,就想到:“我要使这比库心思迷惑!”她于是走到比库面前,反反复复地把自己的内衣退下,穿上;弄散头发,四处摇曳再予以系好;而且鼓掌,放声大笑。因为她的放浪形骸,使得这比库全身思绪起伏,激荡不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迷惑了。

   这时候,佛陀在精舍里,心中记挂着这位比库禅修的进展,就透过天眼而看见那女子的邪恶行为正困惑着该比库。佛陀透过神通向该比库说:“比库!追寻欲乐的所流连的地方没有喜悦可言。没有激情的人所聚集的地方则充满喜悦!”佛陀并且放光,示现在比库面前,向他说法,这比库因此证得阿拉汉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品 千品     
  



  行刑者的命运

唱诵毫无义理的千句话,不如唱诵一句有法益的话,听闻之后,可以使人寂静。 (偈 100)

  坦巴达提卡担任政府行刑者的任务届满五十五年后正式退休。在担任行刑者之前,他曾经是一名小偷。退休后有一天,他到河中去沐浴,并且携带特别的食物回家。回家后,正要享受这份美味时,却看见刚出禅定的沙利子站在门口,这时候他心里想着:「我这一生,都在行刑处决小偷,现在我应该供养这位比库。」所以就邀请沙利子进入屋内,并尊敬地供养食物。
   供养后,沙利子向他说佛法。但坦巴达提卡却无法集中心思听讲,因为他的心思受到过去担任行刑人时种种往事的干扰。沙利子明白他的困扰,为了导正他的心念,就机敏地问他是否出于愤怒、仇恨而行刑?或只是执行公务而已。坦巴达提卡回答说,他只是接受国王的命令,自己没有任何杀人的恶意或愿望。

   「既然如此,你有何罪过可言!」沙利子说。

   沙利子的说法让坦巴达提卡内心较为宁静,就请沙利子继续说法。这时,他专心闻法,更具耐心与理解力。闻法后,他恭送沙利子走了一段路,然后独自回家,但却意外丧生。

   当天傍晚,佛陀抵达比库的聚会时,比库们告诉佛陀有关坦巴达提卡的恶讯,并请问他往生何处。佛陀说,虽然坦巴达提卡今生造恶业,但后来领悟佛法,所以往生都西答天。比库们却怀疑,一个造做恶业的人,怎么可能只听闻一次佛法后,就获得如此殊胜的法益。佛陀向他们解释说,时间长短不是问题,如果能够正确理解的话,极使一句法语也可以带来莫大的法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证阿拉汉果最快的方法

  诵毫无义理的千句偈语,不如诵一句有法益的偈语,听闻之后,使人趣入寂静。 (101偈)

  一群商人共同搭船出海,不幸发生海难,除了一人以外,所有人都丧生了。这唯一活命的人抓住一片木板,最后漂流到输帕罗卡港。上岸后,他用一片树皮遮住身子,坐在人们可以看得见的地方。有些过往的行人给他食物,有些人则以为他是圣者,而向他致敬。另外有人给他衣服穿,但他却不接受,因为他害怕穿上衣服以后,人们会降低对他的敬意。同时,有些人认为他是阿拉汉,他也就自以为是阿拉汉。因此,人们称呼他「婆酰迦达如斯亚」。

  大约在这时候,他某一世的朋友摩诃布拉玛看见婆酰迦误入歧途,觉得引导他回正道是自己的责任,所以在晚上时候,摩诃布拉玛就去找婆酰迦,并告诉他:「婆酰迦!你还不是阿拉汉,更重要的是,你还没有成为阿拉汉的德行。」婆酰迦听完朋友的话,抬起头来:「是啊!我必须承认,正如你所说的,我不是阿拉汉。我现在明白自己犯了大错。但是,究竟在这世间上,谁是阿拉汉?」摩诃布拉玛就劝告他去沙瓦提城,请佛陀助他一臂之力。

  婆酰迦明白自己犯了大错,非常沮丧,就直接到沙瓦提城去见佛陀。后来,他看见佛陀和比库们正在化缘,就很恭敬地跟上去,请求佛陀教他佛法,佛陀告诉他,现在正在化缘,不是说法的时间。

  「尊者!没有人了解你我生命中的危险,所以请教我佛法吧!」婆酰迦继续恳求。

  佛陀知道婆酰迦的程度无法了解佛法,而且,婆酰迦刚才长途跋涉,骤然得遇佛陀,内心正雀跃不已,所以无法立刻接受佛法。佛陀不愿在这种情况下立即向他说法,而希望等他内心平静下来时,再向他说法,他也才能心领神会。但婆酰迦仍固执的恳请,佛陀只好站在路上对他说:

  「婆酰迦!当你看东西的时候,就只看见那件东西;听声音的时候,就只听见那声音;闻、尝、触任何东西时,就只是闻、尝和触那东西;想事情时,就全神想那件事情。」

  婆酰迦如法奉行,同时因为全神贯注,他的过去善业现前,而证得阿拉汉果。他于是恳请佛陀允许他加入僧团,佛陀要他先准备三衣、钵和比库必备的东西。但当他出去筹备的时候,却被一只动物攻击致死。后来,佛陀和比库进食完毕后,在路上发现婆酰迦的尸体。佛陀要比库们把他的尸体火化,把遗物供养在浮图中。

  回到揭达林给孤独园时,佛陀说婆酰迦已经证入涅槃。佛陀并且说婆酰迦是最快证得神通的人。比库对佛陀的说法感到困惑,就问佛陀,婆酰迦在何时、如何证得阿拉汉果。佛陀说:「婆酰迦在路上听我说法时,就证得阿拉汉果。」比库却怀疑怎么可能只听几句法语就能证得阿拉汉果。佛陀说:「法句或说法时间的长短与证果快慢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嫁小偷的富家女

  唱诵毫无义理的百句偈语,不如唱诵一句法句,听闻之后,使人内心宁静。 (偈 102)

  在战场上战胜百万雄狮的人,不如克己者,才是最尊贵的胜利者。 (偈 103)

  拘达娜是沙瓦提城里一位富翁的女儿,一直过着平静、深居简出的日子。但是有一天,她看见一位将要被处决的小偷时,剎那间就爱上他了。从此以后她拒绝吃饭,除非能嫁给他,否则她也不愿活下去。  

  拘达娜的父母只好向国王的官员行贿,换取小偷的生命,然后将她嫁给他。虽然她非常爱他,但他却只爱她的财富。有一天,他说服她把所有的首饰装戴在身上,然后告诉她,他想供养山灵,答谢它们在他生命危险的时候拯救他。说完后,他就带她往山顶上走去。但是他们抵达山顶时,他却说要杀了她,以便占有她的首饰。她恳求他只拿走首饰,而饶她一命,但他悍然拒绝。这时候,她明白若不除去他,自己非死不可,所以必需谨慎、机智应付。她于是告诉他,既然他们只能再相处几分钟,她想最后一次向他顶礼,说着,她就绕着他缓缓的走,并趁机从他的背后把他推下山去。  

  住在山顶的天神目睹整个事件的过程后,鼓掌赞许她的作为,并且说:「不只男性有智慧,女性也能具足智慧,并且在今生今世就展现智慧!」  

  经过这件事情后,她不想再回家了,就把所有的首饰挂在树上,然后一个人到处流浪,也不知道究竟该到那里去。后来,她碰巧来到女游行外道居住的地方,就成为她们其中的一员。她们教她所有的诡辩技巧。由于聪颖,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全掌握其中的诀窍。这时候,这些女游行外道就告诉她四处去云游,她们也告诉她,如果有人能够回答她的所有诘问,就拜此人为师。从此以后,她就到国内所有地方去云游,公开向所有的人挑战。很多着名的人士接受她的挑战,但没有人驳倒她。  

  最后,她来到沙瓦提城。进城之前,她一如往常,把一只树枝插在一土堆上,公开挑战所有人。沙利子尊者接受她的挑战,她询问沙利子非常多的问题,而沙利子也一一加以解答。问完之后,轮到沙利子发问,他只问她一句话:「“一”是什么?」(注1) 她却张口结舌,无法回答,就央请沙利子解释它的涵意。沙利子建议她先出家为比库尼,她也信守诺言地服从沙利子的建议,正信出家为比库尼,并且精进奉行沙利子的教导,而在几天之内就证得阿拉汉果。  

  后来,有些比库针对此事请教佛陀:「拘达娜比库尼真的可能在只听闻少许的法义就证得阿拉汉果吗?」  

  佛陀说:「比库们!不要以多少来判断法义,一句法义比一百句毫无意义的言语更发人深省。」  

  注1:众生只需要一件东西来维持生命:食物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赌博的得失

  信受奉行佛法的人,去除贪欲,可以到达难以抵达的彼岸。

  克服自己,胜过征服他人;

  天神、乐神、魔波旬或梵天都无法战胜克己节制的人 (偈104/105)  

  以一位婆罗门告诉佛陀:「尊者,我认为你只知有法益的修行,对无益的事一无所知。」佛陀说他也了解无益且有害的事。佛陀就列举六种会消耗财产的行为:(1) 太阳高挂了才起床 (2) 疏懒成性 (3) 残暴 (4) 沉溺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尤其指酒) 而昏醉迷糊 (5) 在惹人怀疑的时间内,独自在街上闲逛 (6) 邪淫。  

  佛陀接着问这婆罗门如何维生,婆罗门回答说以赌博维生 (注)。佛陀再问他输赢情形,当婆罗门回答说有输有赢时,佛陀说:「在赌博中获胜,无法与克服烦恼的成就相比。」  

  备注:在《败亡经》中,佛陀说赌博是造成人堕落的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往生梵天的方法

  与其百年间每月供养成千上百的祭祀,不如顷刻之间供养修行的人,如是供养,胜过百年的祭祀。  

  沙利子(舍利弗)的叔叔是一位婆罗门,有一次,沙利子问他,有没有做过任何的功德。他的叔叔回答说,他每个月供养裸身的苦行者,希望将来能往生梵天。沙利子告诉他说,他的老师们并不了解往生梵天的方法。说完后,沙利子更引领叔叔去见佛陀,并请求佛陀开示确实可以使人往生梵天的佛法。  

  佛陀向沙利子的叔叔说:「供养一汤匙的食物给真正的圣人,比你供养那些不值得供养的人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祭不究竟(注)

在林中火祭百年,不如顷刻之间供养修行的人,如是供养,胜过百年的火祭。(偈107)

  沙利子(舍利弗)的侄子是一位婆罗门。有一次,沙利子问他,有没有做过任何的功德。他的侄子回答说,他每个月都在火祭中牺牲一只羊,期望将来能往生梵天。沙利子告诉他说,他的老师们一直给他错误的教法,他的老师们根本不知如何往生梵天。

  然后,沙利子引领侄子去见佛陀,佛陀就教他确实可以往生梵天的佛法,并告诉他说:「顷刻之间,顶礼真正的圣人比火祭牺牲一百年好。」

  注:「火祭」在当时的伊朗和印度相当流行。部份人认为火是神祇之一。有些人认为透过火祭,他们可以讨好神祇,而得到赐福和保护。另外,动物祭祀和在恒河中沐浴也很普遍。佛陀是当时唯一指出这些方法都是无益的宗教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动物祭祀的婆罗门

  世间人为追求功德,而在节庆时布舍与供养,所得到的功德,不如礼敬圣者的四分之一。

  有一次,沙利子问一位婆罗门的朋友,有没有做过任何的功德,他朋友回答说,他长久以来都提供大量的祭祀牺牲,希望来生能往生梵天。  

  沙利子告诉朋友说,他的老师们一直教导他虚幻的希望,他的老师们根本不知道往生梵天的方法。沙利子就引导他去见佛陀,请佛陀教他往生梵天的方法。  

  佛陀说:「婆罗门,即使仅是顷刻间顶礼圣者,也比整年度所供奉的大大小小祭祀牺牲,要来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保护男孩

  经常礼敬年高德劭的人,四法增长:长寿、美貌、幸福和力量。 (偈 16)  

  从前,有两位隐士共同居住在一起,并且一起修习苦行多年。后来,其中一位还俗,并且结了婚。当他的儿子出生后,他们夫妻两人便带着儿子去拜访仍在苦行的隐士。这隐士看见他们时,对他们说:「愿你们长命百岁!」但却对男孩不说任何好话。他们十分困惑,问隐士为何对孩子保持沉默。隐士告诉他们这孩子只能再活七天,虽然他无法拯救孩子,但佛陀可能有办法。  

  他们就带着孩子去找佛陀。当两人向佛陀顶礼问讯时,佛陀也只说:「愿你们长命百岁!」而无言以对他们的孩子。佛陀知道男孩来日无多,为了防止孩子夭寿,佛陀吩咐他们在家门前搭起帐蓬,然后把孩子放在蓬内的床上。佛陀也派遣几位比库前去唸诵「护经」(注)七天。第七天,佛陀亲自来到帐蓬,天神们也来了。这时候,一只恶魔也在门口等待机会要夺走男孩的生命,但众多天神继续来临,恶魔只好后退,让出位子给天神们,结果,它只能站在离男孩很远的地方。那天晚上,比库们彻夜唸诵护经,男孩也因此获救。第二天,男孩被人家从床上抱起来向佛陀致敬意,佛陀对男孩说:「愿你长寿!」有人问佛陀,这孩子能活多久,佛陀说一百二十岁。因此人们就称呼这孩子为亚育瓦达那(意思是长寿的孩子)。  

  男孩长大后,和他的朋友和信徒在国境内到处参访。有一天,他们抵达揭达林给孤独园时,园里的比库们认出他来,比库就问佛陀说:「有没有办法使众生长寿?」  

  「尊敬崇仰老者和智慧与德行兼备的人,可以让人得到长寿、美貌、幸福和力量。」

  注:「护经」是宗教偈语或经,如《慈经》或《宝经》,常常被唱诵以求保护,防止受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其卡沙马内拉的奇迹

  若长命百岁,但破戒,放逸,不如持戒,修禅定一天。 (偈 110)  

  有一天,三十位比库各自从佛陀得到禅修的题目后,到远离沙瓦提城的一个大村落去。这时候,茂密的森林中有一群抢匪要用活人去供养森林的守护灵,他们就到林子里的精舍去,命令比库们交出一位比库,做为祭祀的牺牲。每一位比库,不管年龄大小,都愿意牺牲,其中有一位小沙马内拉沙其卡,他是受沙利子指派前来的,虽然仍是稚龄孩童,但由于累世以来积聚了众多善业,他已经证得阿拉汉果。他透露说他的老师─沙利子预知这次行程会有危险,所以特意安排他陪同其他比库一起来,而且他应该随抢匪去。其他比库听他这么一说,虽然很勉强,但他们对沙利子深具信心,便同意由小沙马内拉随抢匪去。

  抢匪的祭祀准备就绪后,抢匪头目就高举着剑,朝小沙马内拉重重击下,小沙马内拉这时候正在禅定中,结果剑不仅没有砍伤小沙马内拉,反而弯曲变形。头目就另外换一把剑,再砍下去,这次整柄剑向上直弯,也同样不能伤到小沙马内拉的一根汗毛。这两次的异常现象让抢匪头目震惊不已而放下剑,并且向小沙马内拉下跪,请求原谅。其他抢匪全都讶异不已,也一齐认错。他们要求能够追随小沙马内拉修行,小沙马内拉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小沙马内拉就在这些新比库的陪同下回林子的精舍去,其他比库看见他回来都很高兴,也松了口气,大家就回揭达林给孤独园向他们的老师沙利子礼敬。之后,他们去见佛陀。佛陀告诫他们:「比库们!即使长命百岁但犯下抢夺、偷盗或种种罪行,失命就毫无意义;德行具足的活一天比污秽的百年岁月更有价值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1:20 , Processed in 0.286419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