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中医药典籍类】历代本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备要》:白颈蚯蚓,泻热利人。

蚓,土德而星应轸水。味性咸寒,故能清热;下行故能利水。治温病大热狂言,大腹黄疸,肾风脚气。苏颂曰:脚气必须用之为使。白颈者乃老蚯蚓。治大热,捣汁井水调下。

《本经逢原》:蚯蚓在物应土德,在星为轸水。体虽卑伏,而性善穴窜,专杀蛇蛊三虫,伏尸诸毒,解湿热,疗黄疸,利小便,通经络,故活络丸以之为君。地龙汤治痘疮脾肾虚热娇红,五六日渐变干紫伏陷者,同荸荠捣,和酒酿服之即起。若干紫色黯皮坚,为肝脾血热,即宜犀角、紫草、黄连清解,非地龙所宜。温病大热狂妄,天行大热,和人尿捣绞服之,热毒从小便而去也。小便暴秘不通,亦宜用之。入葱化为水,疗暴聋。

《本草崇原》:地龙冬藏夏出,屈而后伸,上食槁壤,下饮黄泉,气味咸寒,宿应轸水,禀水土之气化。主治尸疰虫蛊,盖以泉下之水气上升,地中之土气上达,则阴类皆从之而消灭矣。蜈蚣属火,名曰天龙。蚯蚓属水,名曰地龙。皆治鬼疰、蛊毒、蛇虫毒者,天地相交,则水火相济,故禀性虽有不同,而主治乃不相殊。

《本草求真》:[批]解伏热,除鬼疰。

地龙专入胃、经络。最属寒味。观书所载甚明,其言味咸性寒,无毒。其论所治,则云能主伏鬼疰,伤寒伏热狂谬,热病发狂,血热痘疮,斑多紫黑,癥瘕黄疸,损伤垂危,瘰疬溃烂流串,肾风脚气,备极热毒形症,皆能调治。宗奭曰:肾脏风下注病,不可缺也。颂曰:肺气药必须此物为使,然亦有毒。有人因脚病中用此,果得奇效,病愈服之下辍,至二十余日,躁愦,但欲饮水不已,遂至顿委。大抵攻病用毒药,中病即当止也。则其气味之寒,不待言矣。究其所以致治,则因此物伏处窪处,水湿。钻土饮泉,是其本性,故能除其鬼疰,解其伏热,且味咸主下,处湿而以入湿为功,故于湿热之病,湿热之物遇之即化。停癥蓄水、触着即消,而使尽从小便而出。时珍曰:其性寒而下行,故能解诸热疾下行,且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矧蚓本有钻土之能,化血之力,而凡跌扑受伤,血瘀经络,又安有任其停蓄而不为之消化乎。但审认不确,妄为投用,良非所宜。

《得配本草》:畏葱、盐。

咸,寒。能引诸药直达病所。解时行热毒,除风湿痰结。利小便,疗黄疸,除脚气,治跌扑,祛虫瘕,破血结。

绞汁,治劳复;或卵肿,或缩入腹中,绞痛,身重,头不能举,小腹急热,拘急欲死。

得面粉,炒研吞,治痴癫。配枯矾末,搽齿血。加麝香更妙。调荆芥汁,治热狂;再加白蜜更好。加乳香末,治惊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经疏证》:水土合德为蚓,以其食水土而生也。然其始也,使土而不溺水;其竟也,化水而不化土,则是资气于土,资形于水,无怪乎其似水之曲折似土之迟滞矣。曳水以辏土,则土濡润;假土以范水,则水安流。伤寒狂谬,是土不濡润也,大腹黄疸,是水不安流也。然伤寒狂谬,非热不成,大腹黄疸,非水不作,以水土相黏之病,而投以水土相黏之物,几何不增之焰而益其猖耶?夫不究其气味为咸寒乎,咸能使水不为土范,寒能使土不为火困,乃取其竟之化,非取其始之合也。然则奈何不据其始而要其终?盖他物虽死,犹或得全而难毁,惟蚓则无论炮制生用,迨至成剂可服,定已化水,并无得全之道,又焉能遗其已化取其未化哉。且所谓蛇瘕诸虫,皆假湿热之气而成,截血液以为资者,其有取乎此,亦用以释假合之气而全血液之流行耳,若取其未化,则直以虫养虫已矣,又成何理耶?虽然,衍义谓为肾风下注病不可阙,图经谓为脚风药中必须,是又增治风一节,何哉?夫阳盛而不与阴交,阴停而不从阳化,皆风也。蚓性下行,从土中致水,以化其热,热消则风熄,阴畅则畅和矣。非特此也,蚓之出地必以夜,而其便土也不于地下而于地上,则是在下能化无形之热,致有形之水,在上能去有形之滞,退无形之热,故凡其治耳聋鼻息舌肿牙疼喉痹头风可一贯推之矣。

《本草分经》:咸,寒。而性下行。泻热利水,治大热。疗肾风、脚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  地龙有解热作用。

2.  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3.  地龙有抗组胺、平喘作用。

4.  地龙有降压作用。

5.  地龙有抗凝、抗血栓作用。

6.  地龙有抗肿瘤作用。

7.  地龙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8.  地龙有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

9.  地龙有杀精作用。

10.  地龙有兴奋肠道平滑肌作用。

11.  地龙乙醇浸出物腹腔注射可使兔血钙下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开窍
未命名.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麝   香(《本经》)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生或饲养,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原动物栖息在1000~4000米的多石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及灌木丛、草坪地带,性胆怯、孤僻、活动有规律,多在晨昏活动,行动敏捷,善跳跃,食性广泛。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功效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催产下胎。临床用名麝香。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至,去三虫。久服除邪,不梦寤厌寐。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诸凶邪鬼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产难,堕胎,去面晕,目中肤翳。

《药性论》:臣,禁食大蒜,味苦,辛。除百邪魅鬼疰,心痛,小儿惊痫客怀,镇心安神。以当门子一粒,丹砂相似,细研,熟水灌下,止小便利。能蚀一切痈疮脓。入十香丸,令人百毛九窍皆香,疗鬼疰腹痛。

《日华子本草》:辟邪气,杀鬼毒蛊气,疟疾,催生,堕胎,杀脏腑虫,制蛇虫咬,沙虫溪瘴毒,吐风痰,内子宫,暖水藏,止冷带疾。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疗诸凶邪鬼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产难,堕胎,去面癍,目中肤翳。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无毒。

《本草》云:主辟恶气。杀鬼精物,疗温疟,蛊毒痫庢,三去尸虫。疗诸凶邪鬼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产难,堕胎。

《本草经疏》:麝乃山兽,好食香木芳草,如柏叶之类,故其气聚于脐,而结成是香,或遇蛇亦啖,但不结香耳。如必啖蛇多而后有香,则此药必大毒难近之物,安得味辛气温无毒耶?甄权言苦辛,其香芳烈,为通关利窍之上药。凡邪气着人,淹伏不起,则关窍闭塞,辛香走窜,自内达外,则毫毛骨节俱开,邪从此而出。故主澼恶气,杀鬼精物凶邪,蛊毒,温疟,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诸证,其主痫痉者,借其气以达于病所也。苦辛能杀虫,故主去三虫。辛温主散,故能去面皯,及目中浮翳。性能开窍,故主难产堕胎也。走窜之性,而云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通神仙者,凡香皆能?除恶气而通神明,故有是功能也。日华子云:纳子宫,暖水脏,止冷带疾。《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客忤,蚀一切痈疽脓水。今人又用以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猝仆。兼入膏药、傅药,皆取其通窍开经络、透肌骨之功耳。

简误:麝香走窜飞扬,内透骨窍脏腑,外彻皮肉及筋。其性能射,故善穿透开散。东垣云:凡风病在骨髓者,用之使风邪得出。若在肌肉,用之反引风入骨。丹溪云:五脏之风,不可用麝香以泻卫气。二公之言,诚得其旨矣。凡似中风,小儿慢脾风,与夫阴阳虚竭,发热,吐血,盗汗,自汗,气虚眩晕,气虚痰热,血虚痿弱,血虚目翳,心虚惊悸,肝虚痫痉,产后血晕,胎前气厥,诸证之属于虚者,法当补益,概勿施用。即如不得已欲借其开通关窍于一时,亦宜少少用之,勿令过剂,苏省开通之后,不可复用矣。孕妇不宜佩带。劳怯人亦忌之。李廷飞云:不可近鼻,有白虫入脑。患癞久带,其香透关,令人成异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无毒。辟蛇虺,诛蛔虫,蛊疰痫至总却;杀鬼精,驱疫瘴,胀急痞满咸消。催生堕胎,通关利窍。除恍惚惊悸,镇心安神;疗痈肿疮疽,蚀脓逐血。吐风痰不梦寤魇寐,点目疾去翳膜泪眵。

《本草乘雅》:麝脐香,射主中的,的即中黄,香结于斯,当入脾藏。中黄,正脾主之宫位耳。气味辛温,性专宣发,一派生阳,全得甲力,脾之用药也。故辟恶气,杀鬼精物,去三虫蛊毒,梦寤魇寤。若开通窍穴,透达肌骨,以中黄建立,则八极洞彻,但发露殆尽,仅可施诸脾土之阳,不可投诸敦厚宁谥者耳。

《药性解》:味辛,性温,无毒,入十二经。主恶气,鬼邪、蛇虺蛊毒、惊悸痈疽、中恶心腹暴痛胀满、目中翳膜泪眵、风毒温疟痫痉,通关窍,杀虫虱,催生堕抬。忌大蒜。

按:麝香为诸香之最,其气透人骨髓,故于经络不所不入。然辛香之剂,必须耗损真元,用之不当,反引邪入髓,莫可救药,诚宜谨之。

《景岳全书》:味苦辛,性温。能开诸窍,通经络,透肌骨,解酒毒,吐风痰,消积聚癥瘕,散诸恶浊气,除心腹暴痛胀急,杀鬼物邪气魇寐,脏腑虫积,蛇虫毒、蛊毒、瘴毒、沙虱毒,及妇人难产,尤善堕胎。用热水研服一粒,治小儿惊痫客忤,镇心安神。疗痔漏肿痛,脓水腐肉,面黑斑疹。凡气滞为病者,俱宜用之。若鼠咬虫咬成疮,但以麝香封之则愈。欲辨真假,但置些须于火炭上,有油滚出而成焦黑炭者,肉类也,此即香之本体。若燃火而化白灰者,木类也,是即假搀。

《本草备要》:宣,通窍。

辛温香窜。开经络,通诸窍,透肌骨,暖水脏。治卒中,诸风诸气,诸血诸痛,痰厥惊痫,严用和云:中风不醒者,以麝香清油灌之,先通其关。东垣曰:风病在骨髓者宜之。若在肌肉用之,反引风入骨,如油入面。时珍曰:严氏言风病必先用,东垣谓必不可用,皆非通论。右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通之耶!但不可过耳。昂按:据李氏之言,似乃以严说为长。《广利方》中恶客忤垂死,麝香一钱,醋和灌之。癥瘕瘴疟,鼻窒耳聋,目翳阴冷,辟邪解毒,杀虫堕胎,坏果败酒,治果积酒积。东垣曰:麝香入脾治肉,牛黄入肝治筋,冰片入肾治骨。研用。凡使麝香,用当门子尤妙。

《本经逢原》:麝香辛温芳烈,为通关利窍之专药。凡邪气着人,淹伏不起,则关窍闭塞。辛香走窜,自内达外,则毫毛骨节俱开,从此而出。故《本经》有辟恶气,杀鬼精物,去三虫、蛊毒诸治也。其主温疟惊痫者,借其气以达病所也。严氏言风病必先用麝香,丹溪谓风病必不可用,皆非通论。盖麝香走窍入筋,能通筋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若诸风、诸气、诸血诸病,惊痫、癥瘕诸病,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惟中风表证未除而误用之,引邪入犯,如油入面,莫之能出,致成痼疾,为之切戒!而救苦丹治壅肿结块,方用硫黄、辰砂,入麝烊化,隔纸压成薄片,以少许灸患处,无不立应。《济生方》治食瓜果成积作胀,及饮酒成消渴者皆用之。盖果得麝则坏,酒得麝则败,此得用麝之理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崇原》:凡香皆生于草木,而麝香独出于精血。香之神异者也,气味辛温散温行。主辟恶气者,其臭馨香也。杀鬼精物,去三虫蛊毒者,辛温香窜,从内透发,而阴类自消也。温疟者,先热后寒,病藏于肾。麝则香生于肾,故治温疟。惊痫者,心气昏迷,痰涎壅滞。麝香辛温通窍,故治惊痫。久服则腑脏机关通利,故除邪,不梦寤魇寐。

《本草求真》:[批]逐风逐滞,开关利窍。

麝香专入经络肌肉。辛温芳烈,开关利窍,无处不到。如邪气着人,淹闭不起,则关窍闭塞,登时眼翻手握,僵仆昏地。故必用此辛香自内达外,则毫毛骨节俱开,而邪始从外出。是以邪鬼精魅,三蛊诸毒,皆能治也。诸风诸气闭之关窍,而不用此驱除,则病安祛?但不可过为用耳。麝香气味香窜,和以开关利窍,必其脉症俱实,方可用耳。如严用和所谓中风宜用,是为实中风邪者设法,若非中、类中,宁堪用乎!东垣云:风在骨髓者宜用,若风在肌肉用之,为引风入骨,如油入面,故用自属不合耳。非云严氏是而李氏非也,总在临症能分虚实,及识病之浅深耳。至于妇人难产堕胎,尤善。小儿惊痫客忤镇心安神;鼻塞不闻香臭,服此即开;目疾内翳,点此即除;痔漏恶疮,面黑斑疹,暨鼠咬虫伤成疮,用麝封固即愈;痘疮闻之则靥,服之即发。药之辛香,虽同冰片,然冰片入口,贴肉即冷,稍顷热性即发,不似麝香香气慓烈,入耳与肉而不冷耳。

《得配本草》:忌大蒜。

苦、辛,温。入足太阴经。利骨髓之伏痰,搜至阴之积热。通关窍,开经络,透肌骨,安心神,辟恶气尸疰,除惊痫客忤,杀虫解毒,祛风止痛,消食积,解酒渴,疗一切癥瘕疮痈。

当门子尤妙,微研用。

孕妇禁佩。风在肌肉者,用之反引邪入骨。阴盛阳虚,有升无降者,禁用。

怪症:口内吐出肉球,有根如线长五六寸,不能食物,捻之痛入于心。用麝香一钱水调下,三日自消。

《神农本草经读》:麝喜食柏味、香草,及蛇虫,其香在脐,为诸香之冠。香者,天地之正气也,故能辟恶而解毒;香能通达经络,故能逐心窍凝痰,而治惊痫;驱募原邪气,以治温疟。

而魇寐之症,当熟寤之,顷心气闭塞而成,麝香之香气最盛,令闭者不闭;塞者不塞,则无此患矣。

孕女忌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辛,温。主辟恶气,香气盛,则秽气除。杀鬼精物,香能胜邪。温疟,香散邪风。蛊毒,香能杀虫。痫,香通经络。去三虫。虫皆湿秽之所生,故亦能除之。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魇寐由心气闭塞而成,香气通达则无此患。

此为气为治,麝喜食香草,其香气之精,结于脐内,为诸香之冠。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自能除邪辟秽也。

《本草新编》:味辛,气温,无毒。辟蛇虺,诛蛔虫、虫蛊痫疰,杀鬼精,殴疫瘴,胀钯痞满咸消,催生堕胎,通关利窍,除恍惚惊怖,镇心安神,疗痈肿疮疽,蚀脓逐血,吐风痰,启寐魇,点目去膜止泪。亦外治居多,而内治甚少也。

或问麝香能消水果之伤,然乎?曰:麝香何能水果,但能杀果木之虫耳。食果过多,胸中未有不生虫者也。生虫则必思果,思果则必多食果矣,初食之而快,久食之而闷。前人用麝香,而食果之病痊,遂疑麝香之能消果也,谁知是杀虫之效哉。

或问近人治风症,多用麝香以透彻内外,而吾子不谈,岂治风非欤?曰:风病不同,有入于骨者,有入于皮肉者,有入于脏腑者,未可一概用麝香而走窜之也。盖风入于骨髓者,不得已而用麝香,使攻邪之药直入于骨髓,祛风而外出,此治真正中风也。其余风邪不过在脏腑之外、肌肉之间,使亦用麝香引风入骨,反致变生大病而不可救药矣。至于世人不知禁忌,妄用麝香,以治小儿急、慢之惊,往往九死一生,可不慎哉。

或疑麝香既不可以治风病,而前人用之,岂皆非欤?曰:前人用麝香以治风症者,不过借其香窜之气,以引入经络,开其所闭之关也。近人不知前人立方本意,毋论关闭、关开,而一概皆用,以致引风入骨,使风之不出,无风而成风症,为可憎耳。

《本草分经》:辛,温,香窜。开经络,通诸窍,内透骨髓,外彻皮毛,搜风,治诸风,诸气,诸血,果积,酒积,辟邪解毒杀虫。风在肌肉者误用之,反引风入骨。用当门子尤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 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呈双向性影响。小剂量兴奋中枢,大剂量则抑制。麝香能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明显增强皮质电活动而有唤醒作用。麝香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耐缺氧能力,对脑缺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2. 麝香有抗炎、镇痛作用。

3. 麝香有强心作用。

4. 麝香对外周血管中的肾上腺素β受体有兴奋作用。

5. 麝香有抗早孕作用。

6. 麝香酮以及麝香所含多种雄甾烷衍生物均可使去势大鼠前列腺和精囊腺重量增加,提示具雄激素样活性。

7. 麝香水溶性物质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增强作用。

8. 麝香混悬液可防治胃溃疡。对正常及蛋白胨致发热动物有解热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冰   片(《新修本草》)

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中析出的天然结晶性化合物。主产于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雨林地区,分布于南洋群岛,我国台湾曾有引种。梅花冰片是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汽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冰片商品除梅花冰片外,还有艾片(来源于菊科艾纳香)及机片。机片为松节油、樟脑等原料,经化学方法制成。味辛、苦,性凉。归心、肺经。功效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临床用名冰片。

【本草汇言】

《本草求真》:[批]除骨髓内伏风,邪自内出外。

冰片专入骨髓。辛香气窜,无往不达。汪昂曰:予幼时曾闻家叔建候云:姜性如何?叔曰:体热而用凉,盖味辛者多热,然风热者必藉辛以散之,风热散则凉矣。此即本草所云,冰片性寒之义同,未有发明之者。能治一切风湿不留内存,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然必风病在骨髓者宜之,若风在血脉肌肉间用之,反能引风直入骨髓,如油入面。故凡外入风邪变而为热,仍自外解得宜,若使火自内生而用此为攻逐,其失远矣。昔王纶云:世人误以冰片为寒,不知辛散性甚似凉耳。诸香气皆属阳,岂有香之至极而尚可云寒者乎。是以惊痫痰迷,痫有挟热、挟痰、挟火、挟惊、挟风、挟气,及精衰血耗气薄之异。风果入骨,病应是治火郁不散,九窍不通,如耳聋、鼻瘜、喉痹、舌出、骨痛、齿痛之类。治应是行目赤肤翳,冰片外点,止属劫药,如姜末烧酒洗眼之意,若误认为寒而朝夕常点,遂致积热入目,而增昏障之害。故曰,眼不点不瞎者此也。审属风寒,病应外解,用乳调点以拔火邪,从治法也。他如疮疡痈肿,热郁不散,亦当用此发达,或令入油煎膏,或研末吹掺。然疮毒能出,不可多用,则真气立耗,而有亡阳之弊矣。更有目病阴虚,不宜入点。

《本草分经》:辛、香。善走。体温用凉,先入肺,传于心脾,而透骨通窍,散郁火,辟邪,消风化湿。风病在骨髓者宜之。若在血脉肌肉辄用冰、麝,反引风入骨,莫之能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5 15:46 , Processed in 0.32471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