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随佛学

[大德开示] 海涛法师说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4.漂浮尸体的慈悲

  佛陀有一天对弟子阿难说:

  「久远劫前,我曾经是富有的商人,和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寻珠宝。我们到了有宝物的地点,大家各自入海搜寻,寻获了很多珍贵的宝物。

  正当我们满载而归要回去时,没想到中途遇到大浪,船身被凶猛的海浪打坏,大家纷纷掉落水里,有的游水,有的攀着破船的木板,而不会游泳又抓不到漂浮物的,就这样被凶恶的海浪卷去了。

  这时我带着漂浮的气囊,安稳的在海上漂渡。我看到不远处有五个商人手牵着手,在水面浮浮沉沉,生死就在呼吸间了。他们看见我在海浪中,游泳行走都没问题,就高声叫道:

  『救命啊!您发慈悲心救救我们吧!』

  我马上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害怕!我会帮你们安稳的渡过这片海面。』

  于是我转身向这五人遇难的地方游去,自己默念着:

  『在大海中,一定不会沉下去死掉的尸体,如果我今天舍弃这个身体,那五个商人一定能脱离险境。』

  我主意已定,便一手拿着浮囊,一手拿着宝剑,对那五人大喊:

  『喂!你们赶快爬上我的身体,而且千万不要松手。』

  那五个商人都想要逃生,有的跨坐在我的背上,有的紧紧抱着我的双肩,有的拖住了我的脚。然后我坚定起勇猛的信心,马上用锐利的宝剑了断自己的性命。

  没过多久,海面卷起一阵大浪,在一剎那间推拥着这个死尸,直涌上浅滩,那五名商人就这样被送上岸,欢喜庆祝得到新的生命。」

  佛陀告诉阿难:「这五个商人就是现在首先被度化解脱的五大弟子,这五人和我有好几世的因缘。以往在大海中,我使他们安全度过灾难,欢乐归还家乡;今天又令他们在生死的苦海中早点得到度化解脱,安全住在涅盘寂静世界的岸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5.野花中的心意

  这天,有个长相美妙的男婴诞生在舍卫城中的上流仕绅家,他出生时,天空飘下许多美丽的花朵,房子里外充满一阵阵奇异的香味,好几天都不散去。因为这种祥瑞的征兆,父母将小孩取名叫华天。

  华天渐渐长大了。有一次,他听到别人在谈论佛陀说法的事,非常欣喜羡慕,于是一路访求询问,来到佛陀说法的地方。

  当他看见佛陀神圣庄严的面容,内心充满欢喜,恭敬的对佛陀说:

  「世尊!希望您可以为我的家人说法,让我的家人一同受到神圣的教化。」

  佛陀知道这个小孩的根器成熟了,马上允许他的请求,华天便高兴的回去了。

  隔天中午,佛陀与各大弟子来到他家。华天凭借着前生种下的善因和当下祈愿的力量,变出许多宝座整齐的排放在室内,还变出许多美妙良好的饮食让佛陀和各大弟子们享用。

  用完斋饭,佛陀马上为华天全家讲解佛法,他们听了佛法的教义很快就得到须陀洹果。这时华天对父母说:

  「父亲、母亲,我想离家修行,成为佛陀的弟子,希望你们答应我的请求。」

  父母顺从了他的心愿,华天立刻到佛陀面前五体投地的礼敬,请求佛陀收他为弟子。后来他跟在佛陀身边勤奋修行,很快就证得阿罗汉。

  阿难好奇的向佛陀询问:「世尊!这位华天师兄以前种下什么福分,在一出生时就感动天上落花;请世尊说法时又可以很方便的变化出无数宝座;到了供养佛陀时,只要祈愿就能得到美妙良好的食物?」

  佛陀回答:「很久以前,毗婆尸佛出现在世上,普渡一切众生。

  有一次,他的弟子们到一个城镇宏法,所有富豪都竭尽所能的拿出最好的物品来供养。当时有一个穷人看见僧人们,心里非常欢喜,可是却没有东西可以拿去供养他们,于是他采了许多野花,分散给所有僧人,用至诚的心作礼敬,然后回去。」

  佛陀告诉阿难:「当时散花的穷人就是今天的华天。因为他过往用真诚恭敬的心意采集野花,分散给每个得道的僧人,并至诚的祈愿在九十一劫后,投胎出生到一个好地方,面容端庄得像天人一样,日用物品能因应一个念头而出现。就是因为这个前世的福报,让他可以依着佛法修行,而证得罗汉道。

  所以众生应当随时随地发出至诚的心意,多种善因。不要被贫贱困扰,不要以为微小的布施就没有福报。应该除去吝啬贪心的毛病,勤劳修持布施的心才是。」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116.白毯女孩

  舍卫国有一户尊贵的人家生下一个女孩,这女孩一出生,全身就包裹着细软的白毯,所以父母便给她取名叫白净。奇妙的是,女孩渐渐长大后,身上的白毯竟然也随着身体长大,所以大家都叫她白毯女孩。

  女孩长大后亭亭玉立,不但有才华,而且很懂事,所以来求婚的人一大堆,每个人都想把她娶回家当新娘。

  父母看见这种情形,想到该为女儿挑选对象了,随即请来工匠为女儿制作婚礼需要的珠宝和装饰品。

  白净看到这些举动,好奇的问父亲:「这些东西是要做什用的呢?」

  父亲回答:「你已经到了婚嫁的年纪,我要在你出嫁之前准备好这些饰物啊!」

  白净听了立刻对父母说:「我想出家,我不要出嫁。」

  当时舍卫国男女出家求道的风气很盛,加上父母都很喜爱白净,总是尽量满足她的想法,于是便答应她的请求。

  隔天,父母陪伴白净到佛陀面前请求出家,佛陀答应了。她从小就一直披着的白毯,自然的变成法衣。白净精勤修习佛法,不久即成阿罗汉。

  阿难好奇的向佛陀询问:「白净比丘尼前世修了什么样的功德,让她今生可以生在尊贵之家?为什么她一出生就包裹着白毯?为什么她出家不久,立刻可以修成罗汉道?」

  佛陀回答:「毗婆尸佛在世的时候,当时国王举行盛大的法会请佛说法。有一个比丘知道了,便到处奔走劝化大众,要大众前去听讲佛法,大家知道了都踊跃前往参加,并且盛行布施,期盼能种来世之福。

  当时有一个贫苦的妇人名叫檀尼伽,她与丈夫两人过着穷苦的生活,家里唯一有的只是一条白色的毯子。每当丈夫要到外面寻找食物的时候,就裹着毯子外出,妇人便祼身坐在破屋内的枯草上;如果是妇人要外出,就换丈夫裸身坐在枯草上。

  有一天,到处劝化民众的比丘来到这一家,见到妇人便对她说佛法的好处与布施的功德。妇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对大师说:
  『大师请等我一下。』
  
  然后急忙进入破屋中,对丈夫说:

  『我们上辈子不布施,所以今生才会这么贫穷。我们应该为下辈子种下善因才对。』

  丈夫回答:『我们虽然有善心,但我们这么穷,有什么东西可以布施呢?』

  妇人听了便说:『我想要把这条毛毯布施出去。』

  丈夫惊讶的说:『我和你只有这一条毯子,还要交换穿才能遮蔽身体外出找些吃的。如果把毛毯布施出去,我们岂不是只能坐在家中等死?』

  妇人坚定的说:『有生必有死,不论施与不施我们终究会有死的时候。我宁愿施舍之后死了,来世还有希望,如果不布施就死去,下辈子一样过着这么穷苦的生活。』

  丈夫听到这番话非常赞同,就答应了。

  妇人马上外出跟比丘说明:『大德,家里没有其它值钱的东西,只剩下这一条毛毯,除此之外没有其它遮蔽的衣物了。我裸身难以见人,请你在门外等我伸手拿给你。』

  说完便赶快进入屋内,脱掉身上的毯子,然后藏身在门后,用门遮掩身体,再伸手将毯子拿给站在外面的比丘。

  后来比丘到毗婆尸佛面前拿出这条毯子,大家看到这条毯子,都想:

  『这条毯子这么脏,还敢拿出来供养佛,佛一定不会接受吧!』

  没想到毗婆尸佛不但亲手接受,还对大家说:

  『这次法会大家都用很虔诚的心来参加,但如果谈到布施的话,施舍这条毛毯的人是最难得的了!这是我今天收到最好的物品。』

  随后毗婆尸佛向众人说明布施毯子的这对夫妇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布施毯子的情形。国王和王后听了很感动,立刻脱下自己身上穿戴的饰品和衣物,准备送给他们。国王还马上派遣使者请那对夫妇来参加法会。

  等那对夫妇到场,毗婆尸佛对大家说:

  『你现在布施一点点东西,往后将会获得无量善果,就像把米播种在地,经过几次循环生长之后,不久便可聚米成山。』
  大家听了这些话都豁然开朗顿悟。」

  佛陀对阿难说:「当时的妇人檀尼伽就是今天的白净比丘尼。因为她当时以清净心布施毯子作功德,所以后来她投生时都有妙衣随身,并且生活富足又幸福。她曾经听闻毗婆尸佛的深妙佛法,今生又有心向我求道,才能这么快就证得罗汉道。所以你们在精勤修行之外,更应该至诚的布施。」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117.贩卖贫穷

  某天早上尊者迦旃延出外宣导佛法,经过河边时看到一位老妇人蓬头散发,泪流满面,手中拿着一个瓷瓶在河边取水,一边悲伤的放声痛哭。

  尊者迦旃延上前询问:「老太太,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哀?」

  老妇人回答:「尊者,我的主人老是虐待我,我每天从早工作到晚,没有一刻可以休息。要是我有一点点的疏失,就会遭到主人鞭打。一整年过的是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的生活,年纪一大把了,生活依旧困苦。我现在是没有办法生存,想死也死不了,又没有地方可以哭诉,所以才这么难过啊!」

  尊者迦旃延听了便说:「你既然生活贫穷,为什么不把贫穷卖了?」

  老妇人惊讶的问:「贫穷怎么卖得了?就算要卖,谁肯买?」

  尊者迦旃延回答:「贫穷当然可以卖!」

  老妇人不敢相信的再问一次:「怎么可能?要怎么卖?」

  尊者迦旃延说:「如果你真的想把贫穷卖掉,必须真心诚意,不要有计较的念头,一切遵照我说的去做。」

  老妇人拱手说:「我绝对照尊者所吩咐的去做,希望你可怜我,教我一个好方法。」

  尊者迦旃延说:「你先回去沐浴,沐浴完再来问我方法。」

  老太太依照尊者所说,赶快回到主人家沐浴干净,再来找尊者。

  尊者迦旃延说:「你如果要摆脱贫穷,必须先布施给我。」

  老妇人听了吓一大跳,回答:「我这么穷,哪有什么东西可以布施呢?」

  尊者迦旃延便拿一个钵给老妇人,说:「你拿这个钵去装一点干净的水来。」

  老妇人便照做取水,回来恭敬的把钵捧给尊者迦旃延。尊者迦旃延拿起钵,立刻为老妇人祝福,希望妇人以前的种种罪业全部消除,而她应有的福气能够增长。祝福之后,尊者迦旃延便对老妇人宣扬「戒杀持斋」的功德和「无念念佛」的功德。

  尊者迦旃延说:「从今以后,你把一切俗事放下,不论是苦是乐,以前种种及之后种种都不要去想。另外,受到主人吩咐的时候,态度恭敬,不要心生嫌恨。你要知道,你眼前的困境都是被宿业所害,当业缘结束,这些坏事自然会解除。」

  尊者迦旃延并告诫老妇人:「你每天晚上等主人家全家人都睡了以后,打开窗户,然后在室内铺放干净的青草坐着,你就在草上专心念佛,不要心生歹念。」

  叮嘱完毕,尊者迦旃延就又到其它地方宣讲佛法去了。这时老妇人心情豁然开朗,如释重负。回到主人家中,老妇人一一照着尊者所说的修行,到晚上便获得解脱,升到忉利天去了。

  财主第二天起床,见老妇人命终,生气的说:

  「这个老太婆平常是不能进来房子里的,昨天晚上她怎么进来的?还给我死在这里!」

  随即叫人拿草绳绑住老妇人尸体的脚,拖到寒山枯树林中。

  老妇人以无念念佛的功德,死后投生天界,成为天子,和五百天人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刚好舍利弗有事必须前往忉利天,他看见天子完全忘了前世的因缘,便帮他修养道眼法。天子得法后,马上看到前尘往事,立刻明白自己是因为有尊者迦旃延的开导才能升天,于是带着五百天人来到寒林散花烧香,供养死尸。

  当时天人的光明照耀整个村庄,财主看到这种情形,不敢一个人前往,于是告知地方人士一同前往寒林查看,看看到底发生什么奇怪的事。

  到达森林后,看见无数天人在供养死尸,财主开口问:

  「这老妇人的尸体又烂又臭,她在世时人人讨厌,为什么尊贵的天人要来祭拜她呢?」

  这时天子从五百天人中走出来,完整的说出前后因果及升天因缘。说完便率领五百天人到尊者迦旃延说法的地方,请他为每个天人广说妙法。

  尊者迦旃延宣说布施功德、持戒功德,以及一切生天因缘,最后说远离诸不净的方法,告诉大家这是灭罪致福的唯一途径。当时五百天人听完后知道如何远离尘垢,得到妙法,便飞还天宫。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118.母牛的布施

  有一次,佛陀请阿难到摩耶利家向他要一点新鲜的牛乳,那时摩耶利与他五百多名弟子正要进宫面见国王,一出门就遇见阿难。摩耶利问:

  「阿难尊者这么早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

  阿难回答说:「佛陀身体有点不舒服,派我来向您要一点牛奶。」

  摩耶利沉默不答,心中暗想:「如果我不答应,别人会说我吝啬,但是如果我答应了,我的弟子一定会说我偏心于佛教徒。」正觉得为难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一个办法:

  「我指引一头凶恶的母牛,让阿难自己去取牛乳,他如果得不到牛乳,我就可以趁机羞辱他,要是他被这头凶恶的母牛所伤,我也不用担负杀人的罪名,反而可以令信众放弃对佛教的支持,使婆罗门教得到敬仰礼遇,而且就算他顺利取到牛乳,众人也不会认为我吝啬。」

  摩耶利打定主意,便对阿难说:「我的牛在早晨都已经全部赶去吃草了,现在只剩一头母牛在土坑里,你自己去挤吧!要挤多少随便你。」

  这时他的五百弟子知道老师有意要为难阿难,都非常兴奋,并窃窃私语的议论着:

  「佛陀曾经说过自己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生老病死都可以解脱,佛陀怎么会生病呢?」

  这时维摩诘尊者正要到佛陀的地方,中途经过摩耶利的门前,见到阿难,便问他为何早晨拿着钵来到这里,要求取什么物品?
阿难回答:「佛陀染上风寒,身体有点不舒服,要喝牛乳才会治愈,所以叫我来这里拿。」

  尊者维摩诘对阿难说:「你不要这样说!佛陀修行圆满,身体非常健壮,各种恶缘都断尽了,留下的都是许多善行功德,还会有什么病?你住口,快走吧!不要学其它教派毁谤佛陀。阿难啊!你应当知道,佛陀是法身,不是凡夫俗子的肉身可以相比拟的,你快快回去,不要再多话了。」

  阿难听到尊者这样说,感到非常惭愧恐惧,正想要走,佛陀却用神通力在空中对阿难说:

  「阿难!尊者说的没错,但是我要藉这件取牛乳疗伤的因缘,方便为大众说法。你应该体会我超度世间众生的美意,前往取得牛乳,不要再感到羞耻惭愧了。」

  于是阿难信心坚定的来到土坑,摩耶利的家人、弟子及附近的居民,全部跟着阿难到土坑去,看看他怎么取凶恶母牛的牛乳。

  阿难心想:「师尊设立门派教化,就门规法制而言,佛门弟子不应该自己用手去挤牛乳。」正想着的时候,发现一位少年站在母牛旁边,阿难高兴的对那少年说:

  「年轻的婆罗门教士啊!麻烦你替我去挤牛乳。」

  少年低声回答:「我不是婆罗门教徒,是第二忉利天上的天帝,我听说佛陀要取牛乳,知道没有人代替他取,所以到这里相助。」

  阿难说:「天帝的地位尊贵,怎么能接近这么腥臭不洁的母牛呢?」

  帝释天回答:「我虽然豪华尊贵,却远不及佛陀尊贵,佛陀数次度化众生尚且不觉得厌烦,何况我的辈分只是居于天帝的位置。」

  说完就从容的持着钵,走到凶恶的母牛身边。这时候母牛就像是一头温驯的羊,安静得不敢动弹,围观民众看到这种情形,没有不吃惊的,大家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这头牛的性情凶暴蛮横,平时没人敢接近,今天是什么原因让它这么温柔善良?」

  「啊!一定是这位比丘阿难道行高深,感化了这条牛。」

  「对呀!对呀!佛陀的弟子都这么厉害了,更何况是佛陀。我们这些人平常不相信佛的教化,实在是件错误的事。」
  后来阿难提着牛乳回到佛陀的住处,向佛陀询问这头牛的因缘。

  佛陀告诉阿难:「这头母牛有个儿子,它们前几世家财万贯,可惜性情吝啬,不肯布施,也不相信佛经的训示及各种戒律规定。平时专门放高利贷,日夜都在盘算着如何获取暴利,骗取敲诈别人的钱财。因为这样的业报,堕入畜生道十六世了。今天听闻我的名号,心中欢喜,生出善良的念头,奉献乳汁给佛,希望以此善缘,快快得到解脱。它们死后都会成佛。」

  佛陀对阿难说:「牛尚且能够发愿,布施乳汁用来种下日后的因缘,以便得到超度解脱,直到成佛,何况六根具全的人呢?我们都应该相信佛法、多布施,才能获得无量的福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119.船长与海神的辩论

  舍卫国有五百名珠宝商准备入海寻宝,他们的船长是一位受五戒的法师,精通法典要旨,具有道行又辩才无碍。

  船一入海,海神变成一个夜叉来牵海船,他的面貌丑陋凶恶,皮肤的颜色青黑,身体的形状可怕怪异,口中还长出长牙,头上燃着火堆。

  海神问这些商人说:「人间有人比我更可怕的吗?」

  船长回答:「当然有更可怕的,比你可怕太多了。」

  海神惊讶的问:「这人是谁?」

  船长回答:「世间有愚笨的人,做了许多恶业而下地狱,受尽千万种苦刑,那种样子才叫恐怖,比你恐怖好几倍。」

  海神听了便松开手,隐形逃走了。

  船开行了数海里,海神又变成一个很瘦很瘦的人,筋和骨看起来像连在一起似的,再来牵海船。海神问:「世间有比我更瘦的人吗?」
  船长回答:「当然有更瘦的,你远远比不上。」
 
  海神急忙问:「有谁瘦成这样?」

  船长回答:「世间有痴愚的人,心胸狭窄,吝啬又贪心,平常不懂得布施,死后堕入饿鬼道,身体变得和山一样大,但咽喉细得像针上的孔,头发又长又乱,形体既瘦且黑,这人的形状比你瘦更多倍。」

  海神听了便放开手,隐形消失了。

  船再往前行,没过多久,海神又靠拢过来,变成一个容貌非常美妙端庄的人。海神伸手攀住船沿,问船上所有商人:

  「人间有人像我一样有这样美妙的长相吗?」

  船长说:「有人胜过你一百、一千甚至一万倍。」

  海神听了感到茫然又懊恼的问:「怎么可能?这人到底是谁?」

  船长不慌不忙的说:「世间有通达的圣人,行事奉行十善,信奉礼敬三宝,随时随地都在供养,这样的人死后投生天界,形貌皎洁端庄,无人可比。你和这样的人比,就像瞎眼的猕猴和美妙的天女相比。」

  海神当场无话可说。

  海神三次变化都不能为难商人们,他仍然不死心,用手捧了一些水,问所有人说:

  「我捧的水与海中的水,那个地方的水比较多?」

  船长回答:「你捧的水比较多。」

  海神又问说:「你说的是实话吗?」

  船长说:「当然是实话!海水虽然多,总有一天会枯竭,如果一掬水能救人或动物的命,功能比海水更大。」

  海神听了心中欢喜,便领着这些船,直达宝物的所在,接着出示各种宝物,赠送给船长和其它的商人,并帮助他们平安的回到岸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待续7
发表于 2010-2-9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120.神奇的旃檀树

  从前有一位商人,他做完生意,准备走山路回家,却不小心在山中迷失方向。当时下着雪,道路全被大雪淹没,商人眼见回程的路已经断绝,前进的道路也没有了,他不知如何是好,便仰天大哭了起来。

  山谷中有一株大旃檀树,活了好几百年,已经有神灵了。树神感受到那人的悲苦无助,于是对他说:

  「这场雪还要下很久,你可以暂时留在树洞里,吃的东西我来想办法。你住到明年春天再做打算吧!」

  商人突然遇到救援,开心极了,于是便寄住在旃檀树中,一直到第二年春天。

  这天,商人告诉树神:「我离开很久了,父母一定很挂念我,该是我回去的时候了。我在危难的时候受到您的恩惠,但是我穷困得无法报答,只希望能知道您的名字,让我回国颂扬您的恩德。」

  树神回答:「我的名字你不用知道,你也不用报答我,自己一路上小心!」

  商人又说:「我寄生在你的树下将近一百天,连一点恩惠也无法回报,眼见马上就要道别,心中实在非常抱歉,却又无可奈何,只求知道您的名字!」

  树神看这个人情意真诚恳切,就告诉他:

  「我就是旃檀树。因为我的根、茎、叶可以治人百病,本身的香气又可传达千里,所以人们知道我在这里以后,一定会贪心的来砍伐我。你千万记住不要告诉别人我的名字及我所在的地方!」

  商人说:「我一定不会说的!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

  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商人听到国王头痛病发作,需要旃檀树的叶子医治。

  国王悬赏说:「谁能够找到旃檀树的叶子,我立刻封他为万户候,并且把心爱的女儿嫁给他。」

  商人听到这样的重赏,心中起了贪念,完全把自己对旃檀树的承诺拋到脑后,他马上跑到王宫对国王说:

  「我知道旃檀树在哪里﹗我可以带你们去。」

  国王立刻派遣部下跟商人一同前去寻找旃檀树。使者进入山中,看到雄伟茂盛的旃檀树,真是世间罕见,心中实在不忍心砍伐,但是如果空手回去,一定会犯下违抗命令的罪名,于是在旃檀树前面徘徊踌躇,不知该如何是好。

  突然树神说:「你就砍伐吧﹗只要留下树根,用人血涂在我受伤的地方,再拿人的心肝覆盖在我的伤口上,我自然会重新复活。」
  使者听到树神这么说,便开始叫工匠砍伐。树枝被利斧一根根砍倒,纷纷散落在地上。这时,在一旁观看的商人一不小心被树枝绊倒,跌在旃檀树的断枝上,枝干剌入他的身体,使他当场死亡,血流满地。

  使者看到这种情况,和左右的工人商量:「刚刚树神说要用人血涂在树受伤的地方,还要覆盖人的心肝。我本来还在担心不知道人血与心肝要如何取得,现在既然这个人死在这里,我们就用他的鲜血和心肝让树神复活吧!」

  于是使者照树神的指示去做,一转眼旃檀树立即复活,长出新芽。而国王获得旃檀树的叶子,头痛病马上痊愈,并下达命令:
  凡是生病的人都可以进皇宫,国王亲自赏赐旃檀树的叶子,让所有病人康复。

  一时之间举国欢庆,国王和百姓都健康无忧,国运昌盛。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121.牛的复仇

  毗舍离是舍卫城中一位很有智慧的妇人,当时波斯匿王对她十分钦佩,特别光荣表扬她,并且认她为干妹妹。

  有一年,毗舍离怀孕了,等到足月临盆时,竟然接连生出三十二个和鹅蛋一样的肉球。家人以为发生了怪事,哪知道肉球生出不久后,自行破裂,每个肉球里都生出一个相貌端正的男孩。后来男孩长大成人,每个人都非常勇敢健壮,一个人可以敌过一千多人的力量,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们为「守护国家的城门。」

  这天,毗舍离听说佛陀得道,于是恭敬的准备斋食,请佛陀和其弟子来家中接受供养,并请佛陀为大家解说佛法。当大家都坐在座位上专心听佛陀说法时,毗舍离最小的儿子偷溜了出去,骑着大象到外头游玩。

  小儿子来到城边的大桥旁,一眼看见宰相家的公子坐着宝贵的马车,迎面骑来。毗舍离的小儿子一时顽皮,心里想着:「嘿嘿!我来捉弄他一下。」于是一伸手就把宰相的儿子从马车上提起来,往桥下的水沟丢去,害他受伤了。

  回家后公子向宰相哭诉:「父亲!我没得罪他们,他们竟然这样欺负我,您一定要为我主持公道。」

  宰相对他儿子说:「这人的力气很强大,他母亲又是国王的干妹妹,我看只好设法暗中报仇了!」

  后来宰相想了一条毒计,他特别订做可拆开又可装东西的空心马鞭三十二条,鞭子外面嵌上七彩宝石,看起来高贵美丽,另外又拜托铁匠制作纯钢铸成细叶样式的单刀三十二把。把两样东西拿回家后,宰相将钢刀装进空心马鞭里头,缝合后用最好的涂料上色,然后赠送给毗舍离的三十二个儿子。所有的儿子得到这条马鞭,全都喜欢得爱不释手,常常带着这条美丽宝贵的鞭子出入王宫。
那时国家有一条法律是在国王面前不准携带刀械。有一回宰相看见他们拿着马鞭经过国王面前,想到报仇雪耻的机会到了,便靠在国王耳边,悄悄对国王说:

  「毗舍离的儿子每个都力气雄壮,一人可挡一千士兵,但我听说他们不为国家效力,反而心怀不轨,制作锋利的刀子藏在马鞭里头,希望大王注意!」

  国王听了,半信半疑的问:「这消息可靠吗?没证据的事你可别胡说。」

  宰相立刻回答:「我是为大王的安全着想啊!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于是国王马上传唤侍卫去搜查那三十二人,把他们的马鞭拿来检查。一看,不得了!果然像宰相所说的一样。国王非常愤怒,立刻下令杀掉这三十二人,杀掉之后,国王怒气未消,还把三十二颗头装在一个箱子里,严密封闭起来,命令随从将箱子送去给自己的干妹妹毗舍离。

  当天毗舍离正好请佛及佛的弟子到家中接受供养,见到国王送来的箱子,以为是协助供养的物品,便想打开看看。

  佛陀看到毗舍离正想打开箱子,立刻对她说:「等等!那箱子等一下再看吧!」

  等到吃过午饭,佛陀为他们解说佛法,这时毗舍离已经得到阿那含果,也就是不会再被欲望形象所烦恼的境界,佛陀便离去了。

  当毗舍离打开箱子,看见三十二颗头颅,因为已经断除情欲爱恨的牵绊,不会再懊恼生气了,只是难过的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这三十二人的亲属得知这个凶恶的消息后,大家都愤恨不平,马上召集人马,准备去报仇。众人领着士兵进逼王城,却找不到国王,原来国王逃到佛陀的住所请求庇护。众人知道他躲在佛陀的住处,立刻将佛陀说法的地方层层包围,要佛陀把国王交出来。

  弟子阿难看到这种情况,合掌问佛陀:「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导致这三十二人被国王杀害?」

  佛陀说:「让我告诉你们吧!过去曾有三十二个人一起盗取一头牛,然后将牛牵到一位老妇人的家,准备杀了牛来吃。老妇人很高兴,热心帮他们准备杀牛的工具。就在刀子要砍下的时候,牛忽然跪下来乞求饶命,但是这些人心意非常坚决,一定要杀这头牛,于是牛在临死前发誓:『今天你们杀了我,来世我绝对不放过你们!』」

  佛陀接着说:「当时那条牛就是今天的波斯匿王,偷牛的便是被杀的三十二人,而那位老妇人就是今天的毗舍离。老妇人因为帮助他们杀生,所以每一世都跟这三十二人的恶报有牵连,而且悲惨致死,但是今生因为听闻佛法,所以幸运的得到解脱,而证得阿那含果了。」

  亲属听到佛陀所说的因果关系,怒气马上平息下来,感叹的说:「他们的报应,原来都是自己种下的。仅仅是杀了一头牛,今生便成为这种情况,更何况杀更多的生灵!」于是拋弃了报仇的想法,率领所有人一同接受佛陀的教化,修持不杀生的戒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1:14 , Processed in 1.640259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