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不思议

白话妙法莲华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位王子以偈语赞颂完大通智胜佛之后,便劝请佛为他们讲经说法,他们异口同声说道:“世尊啊!请您为我们演说无上妙法,令我们一切众生都得到安稳。请您怜悯并饶益一切天众和人民吧!”接着,他们又以偈颂形式说道:

    “世尊啊!您是无与伦比的大圣雄,您以百种福德自我庄严,相貌殊妙,威仪无缺,您所得到的智慧是至高无上的。愿佛为世间一切众生说出微妙之法,使我们及其它各种类型的众生都能速离苦海,早登觉岸。现在,就请佛分别开示,令我们也得到这种无上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够证得佛果,其它一切六道众生也就同样证得佛果。世尊,您知道众生内心深处所想念的是什么,您也知道众生所行之道,您还知道众生智慧力的大小以及他们的欲望、乐趣、所修之福和前世所行之业。世尊啊!您对众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现在就请您为我们转无上之妙****吧!”

    释迦牟尼佛对参加法会的诸位比丘继续说道:“那时,大通智胜佛获得无上圣智,从而证果成佛,十方之内各有五百万亿佛国世界顿时发生了六种震动。在这些佛国之内,那些日月亮光所不能照到的幽暗之处,都同时现出光明。在这些地方的众生也都各得相见,所以,他们都这样惊讶地说:‘这里忽然从什么地方来了这么多众生?’另外,在这些国土的范围内,诸天的宫殿乃至梵天的宫殿皆产生了六种震动,光明普照整个世界,亮度胜过了日月之光。这时,东方有五百万亿国土中的梵天宫殿皆得光明照耀,其光胜过通常的光好多倍。所有的梵天王都这样想:‘今天宫殿中的这种光明过去从未有过,是何因缘能出现如此的瑞相呢?’于是,所有的梵天王便立即相互拜访,共同议论此事。此时,他们当中有一位梵天王,名叫救一切,他为所有的梵天大众说出一首偈语:

    ‘我们宫殿之中的这种光明过去从未有过,这到底是什么因缘,我们应当共同寻求这光明的来源。依我推测,这也许是某一位大德圣人出世了,或者是有佛出现于世,因而才有如此的光明,照遍了整个十方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接着说:“那时,东方五百万亿国土中所有的梵天王随身带着他们各自的宫殿,又用衣服盛满了天花,一共到西方去,推究探寻这种光明的来源。他们在遥远的西方看见大通智胜如来正坐在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许多天神、龙王、干闼婆、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都非常恭敬地围绕在佛的周围,他们还看见十六位王子正在请佛说法。于是,这些梵天王们立即用其头面礼佛之足,并绕佛百千圈,还以天花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天花犹如须弥山那么多,同时,他们还以天花来供养佛的菩提树。菩提树高十由旬。用天花供养之后,他们又以各自的宫殿奉献于佛,然后说:‘请佛慈悲哀悯我们,饶益我们。我们所奉献的宫殿,希望您能够接受。’这时,所有的梵天王就全都跪在佛的面前,怀着同样的心情异口同声地诵偈说:

    ‘世尊啊!您是世上最稀有的圣者,要想遇见您那可真是太难了。您具足了无量的功德,能够救护一切众生。您是诸天和人类的伟大导师,能哀愍世间所有众生,使他们都能蒙受益处。我等梵天王从五百万亿国土而来,我们都舍弃了参禅入定的乐趣,就是为了来供养您。由于我们先世修下了福业,从而获得如此庄严的宫殿。今天,我们就将这心爱的宫殿奉献给您,惟愿您能哀悯我们的一片苦心,接受我们的这种供养!’

    诸梵天王诵完偈后,又各自说道:‘惟愿世尊能为我们讲经说法,以度脱一切受苦难的众生,为他们开示一条通向涅盘的大道!’接着,所有的梵天王又一心而同声地诵偈道:

    ‘世尊啊!您是福、慧双足的无上圣尊,惟愿您能为我等众生演说佛道妙法,希望能以世尊大慈大悲的力量,来救度一切受苦难缠缚的众生,使他们早脱苦海,超登彼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大通智胜如来便默许了他们的请求。”

    释迦牟尼佛又说:“另外,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中的所有梵天王,都发现各自的宫殿光明照耀,从未有过,他们个个欢欣鼓舞,叹为稀有。于是,诸梵天王便立即相互拜访,共议此事。这时,他们之中有一大梵天王,名叫大悲,为诸梵众说出一首偈语:

    ‘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瑞相呢?我们宫殿过去可从来没有这样灿烂夺目的光明,莫非是大德从天上降生了?抑或是佛出现于世间?我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美妙的境界,所以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推测它的来源吧!经过千万亿个国土,寻找这光明的源头,那里肯定是有佛出世,他将救度一切苦难的众生。’

    这时,五百万亿梵天王各自随身带着他们的宫殿,并各以其天衣盛着五光十色的天花,一同向西北方向去索寻这种瑞相的起源。在遥远的东南方有一个佛国,诸梵天王在此看见大通智胜如来正坐在道场内一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诸天神、龙王、干闼婆、紧那罗,摩  罗伽、人非人等都非常恭敬地围绕在佛的周围。诸天王还看见十六位王子正在请佛说法。这时,所有的梵天王都上前以其头面礼佛之足,并绕佛百千匝,以示崇敬,然后还用天花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天花如须弥山一样众多。他们还将天花拿来供养佛的菩提树。以花供养之后,梵天王们又各以其宫殿奉献给大通智胜佛,并说:‘惟愿佛慈悲哀悯我们,饶益我们。现在我们就把我们最心爱的宫殿奉献您,希望您能够接受。’接着,诸梵天王便在佛面前一心而同声地以偈颂赞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尊啊!您是圣中之主,天中之王。您说法的声音就好像好声鸟在鸣叫,非常悦耳动听。您是哀悯众生的大慈悲者,我们五百万亿梵天王现在向您敬礼。世尊啊!您是多么的难遭难遇啊!因为佛都是经历极其久远的劫数之后才出现于世的。从古到今已有一百八十劫没有佛出世了。由于没有佛的教化指迷,越来越多的众生堕落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中,而往生善道成为天神者却一天比一天减少。如今。这个悲惨的世界终于迎来了佛的诞生,您将拨开迷途众生的双眼,给这昏暗的世界带来希望的曙光。所以,世间所有的众生都会依于您,都会跟您修行。您将救度保护世间的每一位众生,所以,您就是我们所有众生的慈父,只有您才能哀愍我们的痛苦,只有您才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幸福。我们这些天神皆因在前世曾作过功德和善事,所以今世才这么幸运能遇见佛,这是很值得庆贺的。’

    “梵天王们诵偈赞佛之后,又都这样说道:‘惟愿世尊哀悯一切众生,为我们转妙****,说无上的佛法,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离苦得乐。’这时,所有的梵天王又一心而同声地诵偈道:

    ‘大圣啊!请您转动那微妙的****,为我们显示宇宙万法之实相,使我们这些苦恼难熬的众生离苦得乐,获得最大的幸福。众生如果听了您的说法,就会得道升天,这样一来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中的众生将会日益减少,而修持忍辱和十善的人则会不断增多,那时的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啊!’

    这时,大通智胜如来便默许了这些梵天王的请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说:“另外,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中的所有的大梵天王都看到各自的宫殿为一种从未有过的光明所照耀,他们欢喜跳跃,甚感美妙。于是,他们相互走访,共议此事,大家都不明白自己的宫殿怎么忽然会有这般光明。这时,他们中间有一位名叫妙法的大梵天王,为诸梵天王说了一首偈语:

    ‘我们诸位梵天王的宫殿,今日能有如此威曜的光明,这绝非无缘无故,所以,我们应当好好地探求一下这种瑞相的来源。千百年来,我们未见过这种瑞相,这不是因为有某大德从天而生,就是因为有佛出现于世。’

    “这时,五百万亿梵天王带着他们各自的宫殿,并用其衣服盛着天花,一同来到北方寻找这光明瑞相的起源。他们看见大通智胜如来坐在道场内一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天神、龙王、干闼婆、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非常恭敬地围绕在佛的周围。他们还看见十六位王子正在请求佛为众生转****,演法旨。于是,所有梵天王皆来到佛的面前,以其头面礼佛之足,并绕佛千百匝,还把天花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天花多如须弥山。他们还用天花供养佛的菩提树。以花供养之后,梵天王们各将其宫殿奉献给佛,并说:‘惟愿佛大慈大悲,哀悯我们的一片苦心,并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所献的宫殿,请您惠纳。’接着,梵天王们跪倒在佛前,一心而同声地颂偈道:

    ‘世尊啊!见到您可真是太不容易了。您是破除一切烦恼的大圣人,一百三十劫过去了。今天才得见到,所有饥渴中挣扎的众生如今终于能够在您的法雨之中得到充分的沐浴。过去我们未见过像您这样具有无量智慧的圣者,您就像名贵珍稀的优昙钵花一样,今天总算让我们碰上了。我们的宫殿蒙您的瑞光照耀,从而变得如此庄严华丽,现在,就请您大发慈悲怜悯之心,接受我们所奉献的宫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梵天王们诵完偈语之后,又异口同声地说:‘惟愿世尊讲说佛法,使所有世间的天众、魔众、梵众、沙门、婆罗门等都能度脱苦海,获得安稳。’这时,所有的梵天王们又一心而同声地诵偈赞佛道:

    ‘惟愿天神人类所尊敬的如来佛为我们转无上的妙****,击大法鼓、吹大法螺,雨大法雨,从而度脱无量众生。我们诸天神都皈依于您,就请您唱出深远的法音吧!’

    此时,大通智胜如来便默许了这大批梵天王的请求。

    释迦牟尼佛对法会中的比丘们继续讲道:“那时,西南方以至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下方也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上方也是如此。那里也有五百万亿国土,其中的大梵天王都亲眼看见他们所居住的宫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威曜光明,他们欢喜跳跃,心中感到极其稀奇难得。于是,他们奔走相告,共议此事,都在发出疑问:我们的宫殿为什么会出现这般光明?当时,他们中间有一位名叫尸弃的大梵天王,为诸梵众说了一首偈语:

    ‘今天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的宫殿会出现这种前所未有、庄严辉煌、具有无比威德的光明?这种微妙的景象,过去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不是因为有大德从天降生,就是因为有佛出于世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上方五百万亿梵天王各自以其衣盛满五光十色的天花,坐在他们的宫殿之中,向下方而来,一起追寻找这瑞相的来源。他们看见大通智胜如来坐在道场之中一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诸天神、龙王、干闼婆、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都非常恭敬围绕在佛的周围。他们还看见十六位王子正在请求佛讲说佛法。于是,这些从上方来诸世界的梵天王们立即上前,以其头面礼佛之足,并绕佛千百匝,然后,他们又拿出天花,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天花如须弥山一样众多。他们还以天花供养佛的菩提树。以花供养之后,梵天王们又各以其宫殿奉献给佛,说道:‘惟愿世尊哀悯并饶益我们,希您能接受我们所献的宫殿。’接着,梵天王们便跪倒于佛前,一心而同声地诵偈赞佛道:

    ‘善哉!善哉!我们能够遇见诸佛,可真是太幸运了!佛是救世的圣尊,难令一切众生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的牢狱。佛具足一切微妙的智慧,是所有天神和人类的导师。您大慈大悲,哀悯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能为他们揭开甘露的法门。过去无量劫均已白白空过,始终无有一佛现世。在您未出现之前的漫漫岁月中,十方界内一片灰暗,众生在黑夜之中苦苦挣扎,不断地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之中。沦落于多怒好斗、为非作歹的阿修罗道中的众生就更多了。与此同时,善道中的天神们日益减少,他们也在一个个地转生于恶道之中。在这无佛无法、罪恶充斥的黑暗世界中,众生根本没有听过佛说法,所以他们也长期不行善事,躯体之力与智慧之力与日俱减。由于不断作恶造业,众生失去了本有的一切快乐,也不再去追求快乐,他们完全沉溺于邪见谬法之中,不知道善良的威仪和准则。总之,由于得不到佛的教化,他们生生死死都轮回于三恶道中,饱受无尽的痛苦。如来佛是世间一切众生的明眼善知识,历经极其遥远的时代才会出现于世,而其出于世,也是因为他有慈悲之心,哀悯众生的缘故。他虽然现身于世,但却超出尘俗,成就了无上圣智。我等梵天大众感到十分欣喜和庆幸,其它一切众生也从未有今天这样欢快激动。承蒙您的光明照耀,我们的宫殿变得如此庄严。现在,我们就它奉献给世尊,惟愿您大发慈悲接受我们的这种供养。我们愿将这种供养佛的功德,普遍回向于一切众生,愿我们与一切众生共成佛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批来自上方诸国土的五百万亿梵天王以偈赞佛之后,又对佛说:‘现在惟愿世尊能为我们转****,说佛道,使我们得到安稳,得到解脱。’接着,梵天王们又诵偈说:

    ‘世尊啊!转起您那微妙的****吧!击起您那甘露的法鼓吧!您将度脱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您将为我们开示一条通往妙乐涅盘的道路!惟愿您能够接受我们的请求,哀悯我们这些迷途的众生,以您那宏亮微妙的声音,去敷演那无量劫来积集的圣洁佛法!’

    释迦牟尼佛接着说:“那时,大通智胜如来接受来自十方的所有大梵天王和十六位王子的请求,立即为他们从不同角度分别三次讲述苦、集、灭、道四谛的义理,共讲十二次,故称三转十二****。无论是沙门、婆罗门,还是天众、魔众、大梵天王,甚至世间其它一切众生,都不能转这种微妙的****。佛对他们讲三界诸苦、苦的原因、灭苦之后的境界以及灭苦的途径。佛还为他们详细讲解十二因缘之法:无明缘行,即不懂佛法的愚痴无知(无明)引起种种世俗的意志活动(行)。行缘识,即由意志活动牵引力,使托胎时的心识即精神活动(识)向与意志活动相应的处所投生。识缘名色,即由精神活动引起母胎内部心(名)、身(色)的发育。名色缘六入,即胎儿由身心混沌状态发育出不同的认识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合称六入。六入缘触,即胎儿出生后,六种认识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而产生触觉。触觉受,即由于年龄增长,心识渐次以达,认识器官与外界相接触时,产生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受缘爱,即对于外界由感爱进而产生了贪爱。爱缘取,即随着贪爱的转盛,导致对外界可享受的一切执着不放(取)。取缘有,即由于执着而产生种种思想行为(有),这些起思想行为是能产生当来果报的善恶之业,故名其为有。有缘生,即所造的业必然产生果报,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即有生必有衰老和死亡,必有忧悲和苦恼。如果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通智胜佛为天神和人类讲此法时,有六百万亿那由他的人均闻法开悟,舍弃一切恶法,从而解脱了内心深处贪、瞋、痴等烦恼的束缚,证得了甚深微妙的禅定和三种明达、六种神通,还具足八种解脱。第二、第三、第四次说法时,又有亿万恒河沙那由他众生闻法开悟,他们也舍弃了一切恶法,解脱了内心各种烦恼的束缚。从此以后,从佛闻法而开悟的声闻大众无量无边,不计其数。

    “那时,十六位王子皆以童子之身分出家为小和尚。他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非常通利,智慧十分明了。他们在过去世中曾经供养过千万个佛,并在诸佛所,净修梵行,一心追求佛的无上圣智。他们一块儿对大通智胜佛说:‘世尊,这些无量千万亿的大德均已成就了声闻果位。您现在也应当为我们讲说至高无上的佛智。我们听闻之后,都将共同修学。世尊,我们志愿得到佛的正知正见,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强烈愿望,您是知道的。’这时,转轮圣王所领导的大众中有八万亿人,他们见十六位王子出家修行,也都要求出家。国王便答应了。这时大通智胜佛受小和尚们的请求,过二万劫之后,才于四众弟子中讲说这部大乘经,名叫《妙法莲华经》,它是教化大乘菩萨的法门,受到佛的护持和关怀。佛讲完此经后,十六位小和尚为求证至高无上的佛智而一心受持,讽诵不息,全面领会贯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接着说:“大通智胜佛讲说《妙法莲华经》时,十六位发菩萨心的小和尚都完全相信,受持不疑。声闻大众中也有许多人恍然大悟,一心信解。其余千万亿种类的众生均心生疑惑。大通智胜佛在长达八千劫的时间里,一直讲说此经,始终未曾中断。说完此经后,大通已入智胜佛便进入静室,参禅入定八万四千劫。那时,十六位发菩萨心的小和尚知道大通智胜佛于静室,寂然禅定,于是他们各升法座,在佛入定的八万四千劫当中,为比丘、比丘尼以及在家的男、女居士等四部众广泛讲说《妙法莲华经》。他们每人均度脱了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的众生,为他们分别开示大乘教门,使他们得到欢喜和利益,引导他们树立追求无上佛智的信心。

    “经过八万四千劫之后,大通智胜佛从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三昧之中出定,来到他的法座上,安详而坐,对所有众生宣告道:‘这十六位发菩萨心的小和尚是很得的,他们个个聪明伶俐,智慧明了,均曾供养过无量亿个如来佛,并在为些佛那里常修梵行,受持佛智,开示教导一切众生,使他们都能得到佛的智慧。所以,你们应当常常亲近并供养他们。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声闻弟子或者辟支佛,甚至是诸大菩萨,能够相信这十六位菩萨所说的经法,并依其修行,不生毁谤,那么,这些人都将证得至高无上的如来智慧。”

    释迦牟尼佛告诉诸比丘说:“这十六位菩萨长期以来一直乐意说部《妙法莲华经》。他们每一位所教化的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众生,信解无碍,持行不息。因为这个缘故,这些众生即可得见四万亿佛世尊,至今依然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4 20:05 , Processed in 0.295656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