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中医药典籍类】历代本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  雷丸有驱绦虫作用。

2.  雷丸有驱蛔虫作用。

3.  雷丸有抗阴道滴虫作用。

4.  雷丸有抗炎作用。

5.  雷丸多糖体对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2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恩

点评

帖子太长,坐久延迟,望勿嫌冗长,心生欢喜。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  发表于 2011-11-22 2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贯    众(《本经》)

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乌毛蕨科植物单芽狗脊、紫萁科植物紫萁的根茎及叶柄基部。粗茎鳞毛蕨主产于东北,蛾眉蕨主产于华北、华中地区,单芽狗脊主产于华东、华南地区,紫萁主产于河南及华东地区等地。原植物生于海拔300~1200米的林下沼泽地或林下阴湿处。味苦,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临床用名有贯众、贯众炭。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微温。主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名医别录》:有毒。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创。

《药性论》:使。主腹热,赤小豆为使,杀寸白虫。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有毒。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创。花疗恶疮,令人泄。

《本草图经》:为末,水服一钱,止鼻血有效。

《本草纲目》:贯众大治妇人血气,根汁能制三黄,化五金,伏钟乳,结砂制汞,且能解毒饮坚。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上毒。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非古法之分经也。又《百一选方》,言滁州蒋数授,因食鲤鱼玉蝉羹;为肋肉所哽,凡药皆不效。或令以贯从煎浓汁益,分三服,连进至夜,一咯而出。观此可知其软坚之功,不但治血,治疮而已也。

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骨哽,解猪病。

《本草经疏》:贯众味苦,而又微寒,止应云有小毒。以其苦寒,故主腹中邪热气诸毒。三虫皆由湿热所生,苦寒除湿热,则三虫自死矣。苦以泄之,亦兼有散之之义,故破癥瘕。苦寒能除风热,故止头风。金疮出血后必发热,泄热散结,则金疮自止。

简误:病人虚寒无实热者,禁用。

《本草蒙筌》:味苦、气微寒,有毒。赤小豆为使。驱诸毒,理金疮恶毒;杀三虫,去寸白蛔虫。仍除头风,更破癥瘕。

《本草乘雅》:根具白头,独茎叶两两相对,若偶贯群阴也,因名贯众。多生山阴近水处,故禀苦寒气味,对待阳不贯阴而成邪热,理不贯经而成诸毒。生阳不贯四大而成二虫,亦地以阳杀阴藏之象与。既连卷有夏脉如钩之象,则百头一贯,有心主百脉宗主之象矣。假以治百合病者颇象形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故也。

《本草备要》:泻热解毒。

味苦微寒有毒,而能解邪热之毒。治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破癥瘕,发斑痘。王海藏快斑散用之。化骨鲠,能软坚。杀三虫。

《本经逢原》:苦微寒,有毒。

贯众苦寒而降,辟时行疫疠不正之气,疫发之时,以此药置水食之,则不传染,且能解毒软坚,治妇人血气。《本经》治腹中邪热气诸毒,以其性专散结积诸毒,而虫和皆由湿热所生,苦寒能除湿热,故亦主之。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杀三虫,病从内发者多效。王杣《百一选方》言食鲤鱼羹,为肋骨所鲠,百药不效,或令以贯众煎浓汁连进,一咯而出。可见软坚之功,不但治疮治血而已。病人虚寒无实热者勿服。

《本草崇原》:贯众气味苦寒,色多赤黑,盖禀少阴水火之气。主治腹中邪热气,诸冱,禀水气也。杀三虫,禀火气也。

《本草求真》:[批] 泻热杀虫,辟时行不正。

贯众专入肝、胃。即俗称管仲者是也。味苦微寒无毒,世遇天时行不正之气,人多用此置之水缸,使人食之不染。且不独力能解毒,凡遇崩中带下,并症瘕斑痘,虫蛊骨鲠,皆可用之。盖以苦能杀虫,寒能散热故也。以诸症皆因热成。昔王杣《百一选方》言食鲤鱼羹,为骨所哽,百药不效,或令以贯众煎浓汁连进,一咯而出,可见软坚之功,其殆若是之神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得配本草》:赤小豆为之使。

苦,寒,微毒。入足厥阴经。解邪热,止鼻衄,除血淋,驱诸毒,杀三虫,破癥瘕,疗金疮。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

配苏木,治咳嗽脓血;配升麻、甘草、赤芍,发痘;配缩砂、甘草,为粗末,绵包少许,含咽汁,治鸡鱼骨哽。煅炭,童便、酒下,治乳痈。

置水缸中,用水制饮食,令人疫气不染。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微寒。主腹中邪热气,寒能除热。诸毒,邪热之寒。杀三虫。湿热所生之虫。

贯众生于山涧之中,得天地清阴之气,故能除蕴热湿秽之疾。其体中虚而清芍,故能解中焦之毒。人身之虫,皆湿热所生。湿热除,则诸虫自消也。

《本经疏证》:贯众之根里缬层叠,茎须错出四射,恰有合于腹中。其初出茎须顽梗粗涩,恰有合于邪气。其外黑内赤,味苦气寒,恰有合于为寒所束之热气。然其四射之茎,无不可生青放叶,即皆生理之所敷,则其义为重叠包之裹邪气热气,自随所过经络四散而导发于外。诸毒者邪热久秘不得宣泄之所成也,邪热既散,毒于何有。虫者缘湿热而生,遇隙而居,善伏于生气不届之地,贯众随处孔隙,随处生机岔涌,一任沉于水,委于冰雪,皆不阂其生全,苟使脏腑空隙,钟气尽能如是,虫何由居?况顽梗粗涩之茎须虽发于外,而根于里缬层叠之极内,千金外台以之治虫,专治肾家之虫,为非无所本矣。且其功能岂仅在是,形连卷而不密,则可以疏症瘕中气血,叶对生而不双,则可以去头风之偏,内之赤不能越外之黑,则可以止金疮之血,外之黑终能限内之赤,则可已崩漏衄血,皆以其既喜生于山,又必近于水,置燥处而不枯,浸水中而不烂,为具刚体而行柔化,畜滑润而出顽梗,而治喉痹,治物哽,解叶毒,消顽肿,均于此取裁矣。

《本草新编》:贯众,味苦,气微寒,有小毒。入阳明胃经,亦入心、入肺。祛诸毒,理金疮恶毒,杀三虫,去寸白虫,仍除头风,更破癥瘕,尤祛时气,亦止心疼。此物有毒而能去毒,所谓以毒攻毒也。人家小缸内置贯众一枝,永无疫疬之侵,然须三月一易为妙,否则,味散无益耳。

或曰解毒用贯众,不可用贯众以祛毒,以贯众能消毒于毒之未至,不能逐散于毒之已成也。是未知贯众矣。贯众实化毒之仙丹,毒未至,可以预防;已至,可以善解;毒已成,可以速祛,正不可以前后而异视之。惟毒来之重,单用贯众,则力薄势绝,必须佐之以攻毒之药,始易奏功耳。

《本草分经》:苦,微寒。解邪热之毒,去瘀软坚,杀虫。浸水缸中,日饮其水,能解时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现代药理研究】

1.  贯众有抗菌作用。粗茎鳞毛蕨浸剂和煎剂对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志贺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氏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由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贯众有抗病毒作用。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8株及亚洲甲型病毒、乙型、丁型)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B5病毒、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单纯疱疹病毒等7种有代表性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  贯众有驱虫作用。粗茎鳞毛蕨煎剂在试管内对猪蛔虫有杀灭作用,也能驱除牛肝蛭。对牛片吸虫、阔吸盘吸虫、血吸虫等有明显的抑制或驱除作用。

4.  贯众有雌激素样作用,东北贯众灌肠能使小鼠子宫明显增重,阴道涂片呈外源性雌激素样改变。

5.  贯众有抗早孕、堕胎作用。

6.  贯众对子宫有作用。贯众煎剂使家兔离体子宫的收缩增强,在体子宫的张力显著增加,小剂量致痉挛性收缩,大剂量致强直性收缩。

7.  贯众有抗肿瘤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食

未命名.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    楂(《新修本草》)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山楂或野山楂的干燥或熟果实,前两者均称北山楂,多系栽培,后者均称南山楂,多系野生。主产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贵州、广东等省。原植物生于山谷、林缘及灌木从中,耐寒抗风,平地山坡均可生长,以砂性土壤最宜生长。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功效消食健胃、活血化瘀。临床用名有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

【本草汇言】

《本草图经》:治腰痛有效。

《本草衍义补遗》:消食行结气,健胃,催疮痛。治妇人儿枕痛,浓煎汁,入沙糖调服,立效。

《本草纲目》: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用,恐反克伐也。《物类相感志》言: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其则消肉积之功,益可推矣。珍邻家一小儿,因食积煮肿,腹胀如鼓。偶往山楂树下,取食之至饱。归而大吐痰水,其病遂愈。

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酸、甘,微温。生食多,令人嘈烦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

《本草蒙筌》:味甘、辛,气平。无毒。一名糖球子,俗呼山里红。益小儿摩宿食积,扶产妇除儿枕疼。消滞血,理疮疡。行结气,疗颓疝。脾胃可健,膨胀立驱。煮肉少加,须臾即烂。

《本草乘雅》:宣气散生曰山;虎之不柔,虎食剩残日楂。瘘疮疹痘,痞满癥瘕,血凝结固,皆血中痹,乃以柔承刚。饮澼食宿,狐溃疝蛊,气壅留僻,皆气中痹,乃以刚承柔,皆非所据而据之。

第木实而酸,宜辅肝体,宣气散生,则偏有余于用矣。用行必气上而忘返,令人不寐而尝惺。

《药性解》:山楂,味甘酸,性平,无毒,入脾经。主健脾消食,散结气,行滞血,理疮疡。

按:山楂之甘宜归脾脏,消食积而不伤于刻,行气滞而不伤于荡,产科用之,疗儿枕疼,小儿尤为要药。

《药鉴》:气平,味酸涩滞甘辛,无毒。利痰消食,不积气,散滞血。疗颓疝,止腹疼。专治肉积,能开脾健胃。又能治妇人儿枕疼痛,浓煎汁入沙糖少许立效。理脾用之,膨胀立消。予尝用平胃散同山楂煎汁浸晒乌药,治诸般气痛腹痛。痘家用之,行气化痰,起胀解毒。又能破人参之滞气,痘家不得已用参,多以此监之。

《景岳全书》:味甘微酸,气平,其性善于消滞。用此者,用其气轻,故不甚耗真气。善消宿食痰饮吞酸,去瘀血疼痛,行结滞,驱膨胀,润肠胃,去积块,亦?颓疝。仍可健脾,小儿最宜。宜发疱疹。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者,煎汁入沙糖服之,立效。煮汁洗漆疮亦佳。肠滑者少用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弘亮 于 2011-11-22 21:36 编辑

每天看一篇,一年后就成药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赞!专业、敬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备要》:古字作摣,泻滞气,消积,散瘀,化痰。

酸甘咸温。健脾行气,散瘀化痰,消食磨积。消油腻、腥膻之积,与麦芽消谷积者不同,凡煮老鸡硬肉,投数枚则易烂,其消肉积可知。发小儿痘疹,止儿枕作痛。恶露积于太阴,少腹作痛,名儿枕痛,沙糖调服。多食令人嘈烦易饥,反伐脾胃生发之气。破泄太过,中气受伤。凡服人参不相宜者,服山楂即解,一补气,一破气也。

《本经逢原》:山楂入足阳明、太阴、厥阴三经血分,大能克化饮食,《本经》言其酸冷,然其功长于消肉积,行滞血,性温可知。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饮食者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良非所宜。炒黑治产后儿枕作痛,亦以其能消血也。今痢疾初起多积垢者,用姜汁炒。治偏坠疝气,为散酒服,不过半月效,用核尤捷。若外感风寒,兼伤饮食,举世以发表消导并进。中气实者,幸而获痊,虚者表邪乘虚陷入于府,而生内变者多矣。

《本草求真》:[批]消食,磨肉,伐胃戕脾。

山楂专入脾、胃。甘酸咸平。何书既言健脾,又曰能伐脾胃生化之气,得非自相矛盾乎?使明其理以推,则知所谓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积,用此酸咸之味,以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气破而泄化,谓之为健,止属消导之健矣。如系冒昧之辈,便以补益为名,以为用药进步,讵知实而用此轻平消导,得此则健,虚而用此,保无书云伐生之说乎。按楂味酸与咸,最能消化肉食,与麦芽消谷食者,绝不相同。凡煮老鸡硬肉,但投楂肉数枚则易烂。其消肉积之功可推。且人多食则嘈烦易饥。服参太过,但用山楂即解。岂非戕脾伐生之验欤。时珍曰:凡脾弱食物不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用,恐反克伐也。至于儿枕作痛力能以止,痘疮不起力能以发,犹见通瘀运化之速。儿枕痛由于恶露积于太阴,故合沙糖调服,以行其瘀。

《得配本草》:酸、甘,微温。入足太阴、阳明经。消积散瘀,破气化痰。理疮疡,除儿枕,疗疝气。发痘疹。

得紫草煎酒调服,发痘疹;得茴香,治偏坠疝气。配鹿茸,治偏坠疝气。配鹿茸,治老人腰痛。人艾汤调服,治肠风下血。

去核用。核能化食磨积,治疝,催生。研碎,化瘀;勿研,消食。童便浸,姜汁炒炭,去积血甚效。

气虚便溏,脾虚不食,二者禁用。服人参者忌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新编》:山楂,味甘辛,气平,无毒。入脾、胃二经。消宿食,除儿枕痛,去滞血,理疮疡,行结气,疗颓疝,健脾胃,祛臌胀。煮肉少加,须臾即烂,故尤化肉食。此伤诸肉者,必用之药也,佐使实良。

或问山楂消肉食,并治儿枕作痛者神效,未闻他有功绩也。曰:山楂功用,实不止此。大约消食理滞,是其所长,祛臌胀、疗颓疝,是其所短。

或疑山楂有功有过,未可见是伤肉食而概用之也。曰:山楂之功,全在于消肉物。使伤肉食者忌用,又用何物以化之乎?夫山楂之过,在于消肉之过伤,以消其脏腑之气也。然能用山楂于补气、补血之中,不特善于消肉,而更且善于利气。是山楂之功过,全在用之有方与无方耳。

或疑山楂之功过甚轻,何必危言而戒。曰:山楂之功用虽轻,然用于气旺阳健之人,正不觉其损,而用之于气馁血衰之子,实有见其伤也。

《本草分经》:酸、甘,微温。健脾行气,散瘀化痰,消肉积乳积。多食伐气,小者入药。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至酸微甘,性平。皮赤肉红黄,故善入血分为化瘀血之要药。能除痃癖症瘕、女子月闭、产后瘀血作疼。为其味酸而微甘,能补助胃中酸汁,故能消化饮食积聚,以治肉积尤效。其化瘀之力,更能蠲除肠中瘀滞,下痢脓血,且兼入气分以开气郁痰结,疗心腹疼痛。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开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也。

女子至期,月信不来,用山楂两许煎汤,冲化红蔗糖七八钱服之即通,此方屡试屡效。若月信数月不通者,多服几次亦通下。

痢疾初得者,用山楂一两,红白蔗糖各五钱,好毛尖茶叶钱半,将山楂煎汤,冲糖与茶叶在盖碗中,浸片时,饮之即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8 03:24 , Processed in 0.24869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