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随佛学

[大德开示] 海涛法师说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104.酒的妙用

  有一次,祇陀太子前去见佛,对佛说:「我一直念念不忘持守戒律,可是现在我遇到无法排解的忧愁,很想借酒消愁,让自己心情放松一些,又怕破了戒律而造罪,所以我想请您允许我放弃五戒。」

  佛听太子说完,便问:「你酒后会做失德的事吗?」

  太子回答:「不!我觉得即使喝酒,也可以持守其它的戒律而不做坏事。」

  佛说:「很好,如果人饮酒而不做坏事,他的善心仍会受到善报,和持守五戒的结果没有两样。」太子听了佛所说的,顿时开悟。

  原本太子因为两件事而忧虑,其中之一是亲王之间的误会,大家因为一些小事伤了感情,仇恨越种越深,后来竟发展到勾心斗角、动用武力相互征讨的地步,令太子十分难过;另外,有一位名叫提韦罗的先朝元老,他仗恃自己的资历和家族势力,在大臣之间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令太子非常烦恼。太子把提韦罗的所作所为向国王禀报,希望国王听从他的建议,对这个危害国家的大臣给以严惩,但国王念这个老臣对国家有功,不同意祇陀的要求。

  因为这两件事,太子非常忧愁,却无可奈何,所以变得闷闷不乐,吃不下又睡不好。王后看见太子憔悴的样子,非常心疼,想帮太子解决问题又没有办法。为了避免太子愁坏身体,王后于是找来好酒给太子喝。

  王后说:「太子,你喝点酒儿吧!酒可以帮你减轻压力、放松心情。」

  没想到太子回答:「我们侍奉那罗延神是祖上留下来的传统,现在饮酒违反戒律恐怕天神发怒,到时候众婆罗门会处罚我。」
  但王后想不到其它让太子开心的方法,只好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打开宫门,又带酒给太子喝。王后对太子说:「没关系的!不要让别人知道就好了。不用喝太多,只是让你精神放松一点而已。」

  太子勉强喝几口酒,喝了以后,感觉异常舒服,头脑晕晕的,什么烦恼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乘着酒兴,太子召集宫女前来唱歌跳舞。就这样一边喝酒,一边看歌舞娱乐,太子的心情开始好转,种种烦恼都淡忘了,生活也开始正常起来。太子心想:「既然没办法除掉那个轻慢待人的大臣,我再烦恼也没有用,就由他去吧!」

  后来,国王在太子喝酒忘忧的事情中深受启发,想了一个方法解决亲王和大臣的问题。国王命提韦罗大办酒菜,召集众亲王、大臣在大殿中一同进餐。人人面前都放着一个玻璃碗,盛满了好酒。大家喝过酒后,气氛愉快地一边欣赏着宫女美妙的歌舞,一边谈论朝中大事。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众亲王、大臣越谈越投机,都觉得以前所作所为有点儿过分,于是相互取得谅解,言归于好了。大家精神焕发,一扫往日的忧愁。

  这时,只见国王端着酒对众人说道:「众卿如果彼此不理让一些,内部互相残杀,那么国破家亡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我想请众爱卿以大业为重,相互礼让一些,不要因小失大。」

  众亲王、大臣听国王说完,都站起来,齐声对国王说:「请大王放心,我们再也不会自相残杀了,一定精诚团结,共保国家。」
  饮酒不一定会破坏其它戒律,像这次和平的取得就与酒的功劳分不开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105.躲在暗室里的公主

  波斯匿王的王后茉莉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波安罗,她的面貌丑陋,根本不像人类;皮肤粗糙干涩,比树皮还差;而头发又硬又直,和马的尾巴差不多。国王看这个女儿生得这副长相,便吩咐宫中的人要小心守护,千万不要让外头的人看见,免得丢皇家的面子。

  不久,小公主波安罗长大成人,为了这个丑陋女儿的婚姻大事,波斯匿王秘密命令大臣找来一位家道中落、没有能力娶妻的读书人,把公主赐给他,并为公主建造一座毫华的宫殿,屋中装置七道门,长年上锁封闭,钥匙则交给驸马带在身边。

  每次富豪贵族的聚会,驸马都是单独一人到场。渐渐的,所有人都在私下谈论:

  「公主如果不是绝色美女,就是第一等的丑女了,否则为什么不敢让其它人看见呢?」

  「驸马他就算不放公主出门,我们也要想办法看看公主到底长得什么样!」

  于是有几个喜欢找麻烦的人设计了一个圈套,想办法把驸马灌醉,再从驸马身上搜出那一串钥匙,然后偷偷到驸马家中。

  当这五人拿着钥匙,一一把七道门打开,看见里头的公主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眼前的公主容貌超凡出众,像天上的仙女一样,四周还闪耀着神圣的光芒。趁公主还没发现他们,五人连忙回到宴会中把钥匙放回驸马身上,并将所见到的报告其它人。
驸马酒醒之后,慢慢走回家去,回家后看到自己的妻子变得美若天仙,吓了一大跳,问:

  「你……你是谁?怎么来到我家的?」

  公主回答:「我就是你的妻子啊!」

  原来当天早上驸马出门赶赴宴会后,波安罗公主在家中深深自责:

  「我不知道前世种下什么样的罪孽,今世被父亲和丈夫厌恶,把我锁在暗室里头。」想到这里,眼泪便掉了下来。但公主忽然转念一想:「其实我很幸运能生在佛陀降世的时代。我听别人说过,一切受苦受难的人只要能用至诚的心意悔改乞求,没有不蒙受佛法的恩惠而得到超度解脱的。」于是公主非常虔诚尊敬的对着天空跪拜,祈愿说道:

  「希望佛陀垂怜慈悲,来到我的面前,除去我的罪业。」

  这时公主非常精诚又坚定恭敬,佛陀知道了,就在天际显现出自己神圣的法像。公主看见佛陀发出的法像,惊讶得赞叹起那世间少有的面容。因为公主用欢喜恭敬的心礼佛,所以身上丑陋的样貌都消失了,头发变得细软乌黑,相貌美妙端庄,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样。

  佛陀为她解说佛法,扫除她心中的烦恼疑惑和各种恶念,使公主的心变得澄净透彻,当场证得须陀洹果。

  后来驸马把这个消息告诉国王,国王急忙来见公主,当他看到公主美妙的面相时,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带领众人到佛陀座前至诚跪拜。
波斯匿王合掌问佛陀:「世尊!我这女儿以前种下什么福报,可以投生在皇家?又造了什么业报,今生长得这样丑陋?」

  佛陀说:「过去有一位很有名望的长者,家中供养一位无师自通的辟支佛。那位辟支佛隐藏美妙的面相,常常显现丑陋的容貌来检验拜佛者的心地。

  长者有一个小女儿,天天都看见那位辟支佛,心生嫌恶,出口辱骂:

  『你这个出家人面貌丑陋、皮肤粗糙,看了就讨厌!』

  后来这位辟支佛将要进入涅盘时,为供养他的长者家做出各种变化,像是飞腾在虚空之中、身体出入水火之中、躺卧在空中等,用各种方式显现神通。

  那位小女儿这时才恭敬又害怕,马上悔过并深深自责,对辟支佛说:

  『我实在是没有智慧,邪恶的心肠、恶毒的口,得罪了圣贤,希望您不要在意。』

  辟支佛听了,微微的点了点头。」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那个小女儿就是今天的公主。因为毁谤辱骂圣贤辟支佛的缘故,造下口业,从此便常常领受丑陋的形体,自取痛苦好几世。她能获得美妙的面相,是因为后来看见神奇变化,急忙悔悟,回复本心,而且她家长久以来供养辟支佛,供养的物品都是经由这女孩的手,因为这样盛大的功德,所以世世代代富贵,一直到解脱世俗为止。」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106.太子的功德

  波罗奈国有位大臣名叫罗侯罗,他为了争夺王位而起兵造反,杀害国王罗暗。国王有三个儿子分封在各地,叛臣罗侯罗攻破王城之后,便接着攻伐各个王子。

  第一和第二个王子因为国境接近王城,先后都遭到杀害了。三王子因为守护的领土比较偏远,知道消息后匆忙带着王妃和太子须阐提走山路逃到邻国。

  走了好几天,粮食已经吃光了,但是目的地还很远,他们又饿又渴,已经濒临死亡了。

  这时王妃说:「我将身体献给你们父子,帮忙你们脱离这场灾难。」

  国王听了马上说:「这怎么可以!」

  王妃流着眼泪说:「死一个人总比死三个人好,更何况人民还等着你们复国呢!」

  国王想了很久,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于是依着王妃说的,毅然拔出宝剑,正在犹豫着下不了手的时候,太子看见父王拔出剑走向母亲,急忙跑上前,紧紧抱住父王的手,不肯放松,一面含着眼泪问:

  「父亲拿着剑要做什么?」

  国王热泪盈眶,轻声的告诉太子:「要杀你的母亲,用她的血肉来延续你的生命,并且解救我的饥饿。」

  太子听了放声大哭,马上劝阻自己的父亲,他说:

  「哪有儿子吃母亲的肉呢?我情愿杀死自己,来救助父母的性命。」

  父王听到太子的话,痛不欲生的说:

  「儿子就像自已的眼睛,哪有人自己挑出眼睛当作食物呢?我宁愿舍弃自己的性命,也不愿意杀死自己的儿子。」

  太子回答:「以天理良心来说,舍弃儿子的身体使父母存活,是最合理的。父王不要再犹豫了!赶快从我的身上割下三份肉,两份供养您和母亲,一份我自己吃,这样我的命才可以暂时保住,让你们每天都有新鲜的肉吃。」

  国王和王妃想了又想,认为儿子的孝行想法既坚定又果决,只好答应了,于是边哭边割下儿子身上的肉,每天都从他身上割下三份。
终于再走两天就可以到达邻国,这时太子身上的肉都快没了,只剩下半条命。太子含着眼泪说:

  「我的父母亲,你们不要顾虑我,把我身上的肉割干净,然后带着我的肉先走吧!这样你们可以再支持一两天,就可以到达心中想去的地方了。」

  父母亲依照他的话割取剩下的肉,包好后便嚎啕大哭,与太子道别。等父母走远,太子终于因为支撑不住而倒下了。

  太子身上都是血迹,血的香气散到四面八方。山里的飞虫闻到了,都朝着香味飞来,聚集到太子的身上,咬他肉和骨头。太子虽然痛苦万分,性命却还没断绝,于是发愿立下誓言:

  「我用身体供养父母,报答他们深厚的恩惠,希望父母得到无量的福报。而我残留的血水肉块,都施舍给这些飞虫吧!使他们能消除前世的罪业,全部得到度化解脱。」

  天帝听到太子的誓愿,非常感动,特地示现在太子面前,问太子:

  「你做出这样的功德,是想要投生做大梵天王呢?还是要做魔王?」

  太子回答:「我愿意修成至高无上的佛教正果。」

  天帝听了,说:「空有这个心愿,谁会相信呢?」

  太子立誓说:「我如果欺骗你,就让我身上的伤口始终不能愈合;如果我说的是真的,就让我身上的伤口回复原本的样子,流出来的血水变成乳汁。」

  太子说完,全身的伤口立刻都痊愈复原了。这时天帝在太子面前五体投地的行礼,感叹的说:

  「好啊!我的确比不上你,你这么尽心修行,一定会修成正果,希望到时候你先度化我。」

  这时父母已经在邻国顺利获得援助。国王和王妃想收回儿子的尸体,便到山中寻找太子的尸骨,没想到却看见太子变回原本的模样,于是走向前和太子相拥而泣。

  后来太子和父母一同坐着大象回到国内。太子的福德深厚,又得到邻国精兵的帮助,于是誓师讨伐逆贼,一路势如破竹,最后消灭叛臣罗侯罗,收复了自己的国家。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107.人药王子

  佛陀从前行菩萨道时,看见红尘俗世里的人心病非常严重,而且患心病的人的数量远远超过身体生病的人,于是生起想要解救世人的想法。

  他知道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身体,于是想了一个方法,借着替大家治疗身体的疾病,帮助众生回复本心。有了这个念头,佛陀马上发下宏大的心愿,说:

  「我愿意以我的身体化作药王,帮众生将各种病痛治好。为了达成我这个心愿,我希望能活到一千多岁的高龄。」

  发下这个愿望后,佛陀投生到摩希斯那王家。自从王后怀孕以后,便常常替人治病,不管任何病症,只要王后的手一触碰就能痊愈,不需用到药品。

  后来王后生下一个长相端正的男婴,一生出来就能说话,他告诉所有人说:

  「我没有其它长处,只是擅长治病而已,如果有人生病,请马上来我这里。」

  王子治病从不需要用到药物,只要被他的手或身体一碰,瞎子马上能看见,哑巴立刻能开口,聋人耳朵听得见,跛子也能走路……,所以大家都称他为「人药王子」。王子的声名因此远远流传出去,远近的病人都上门请求治疗,一时间王宫热闹得像市场一样。

  人药王子自从降入人世以来,替人治病已经经历一千多年,治愈了无数的病人。由于心愿已经满足,于是进入了涅盘境界。后来来到的病人听说人药王子已经不在人世,都悲伤得不停哭泣,像是失去父母一样,他们说:

  「从今以后,谁还能为我们救助治疗、解除痛苦呢?」

  这时病人中有一位很有智慧的人对大家说:「人药王子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遗留下的骨骸也一定能替大家拔除灾难痛苦。」

  「对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于是大家连忙询问人药王子的遗体在何处,找到地点后,便拿取王子的骨头研磨成粉末,点在病人患病的地方,结果不管小病大病都立即康复。

  粉末用完之后,继续到来的病人只要在烧化王子遗体的地方,稍微定心一想:「我已经双脚踏在人药王子转化身形的善地了,所有的疾病应当都会痊愈。」身上的病痛也是立刻消除。

  佛陀用这个方法,帮助了数以万计的众生,圆满自己宏大的心愿。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108.太子舍身救虎

  佛陀过去未成道时,是干陀尸利国的王太子。太子遇到一位圣明的大师,于是拋弃了荣华富贵,拜大师为师,和大师的弟子一起在山中修道。

  这几天一直下着大雪,大师和五百弟子在石室里静心修道。他们用神通力看见山谷中有一只母虎,刚生下七只小虎,母虎紧紧抱着幼虎躺在雪地上,用自己的体温帮小虎取暖,一刻都不敢离开,它怕一离开,七只小老虎就会冻死了。

  北风越吹越强劲,雪越下越大,一连下了三天。母虎又饿又冷,虚弱得一点力气都没有,快要昏死过去。

  母虎心想:「不如把小老虎吃了吧!」正张开大口却想到:「它们毕竟是我的亲生孩子啊!」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忍着饥饿和内心的煎熬,祈祷大风雪赶快过去,但忍着忍着,母虎就快撑不住了。

  大师看到这种情况,心生不忍,就对弟子们说:「你们谁能够舍弃自己的身体,去救济饥饿的老虎呢?」

  太子听到老师的话,马上说:「我去吧!今天正好完成我多年的愿望。」

  大师问:「太子学佛的时间很短,为什么会忽然发扬自己的慈悲心舍弃身体呢?」

  太子回答:「弟子在过去世曾下决心,我愿意舍弃一千个身体,以救济受苦难的所有生灵。现在弟子已经舍弃过九百九十九次了,今天再舍弃一个,就可以完成我的愿望,希望老师替我欢喜。」

  大师说:「太子的志向宏大,功德很高,一定会先成佛,成佛以后,希望你回来带着我修道。」说完太子就独自走出石室,来到深谷上方的悬崖边,对大家告别:

  「我今天舍弃身体,希望大家带着欢喜的心情,不要阻止我,应该替我高兴。」

  大师和五百位弟子送太子到悬崖边,听到这话都纷纷掉下眼泪。

  太子在众人面前发下宏大的誓愿:「我今天舍弃身体,希望所累积的功德可以让我尽快成佛,解救受痛苦烦恼的众生。」接着又说:
  「你们把我剩下的骨头舍利子安置在一个塔里,任何人只要来到塔前诚心供养,不管小病大病,不用一百天,一定治好。如果我所说的话会真正实现,天空马上就下香花雨。」

  说也奇怪,太子话刚说完,天空中忽然出现许多香气扑鼻的白色曼陀罗花,不断落下,像下雨一样。大家看到这种情形都感到不可思议。

  这时,太子解开衣服,纵身跳下悬崖。老虎得到一具菩萨的肉,母子都活了过来。

  悬崖上所有人看见太子被老虎吃了,骨头肉片散乱一地,不由得大声号哭,声音震动整个山谷。天上众神看到这样的景象,深深为太子的慈悲而感动,他们一面吹奏着仙乐,一面说着:

  「好啊!这真是大慈悲而且有情意啊!」

  国王和王后知道了这件事,赶忙带着妃子和大臣来到山中。一看到地上散落着太子的骨头,国王悲痛不已,放声大哭;王后趴在太子的尸体上,哭到整个人快昏厥过去;太子妃跪着前进,把太子的头扶起,一边整理他的头发,一边流泪说:

  「我宁愿自己粉身碎骨,也不愿我的丈夫变成这样。」

  所有人都哭哭啼啼的,为太子的死感到伤心。

  群臣对国王说:「太子发扬自己的慈悲心,用肉体布施,救济烦恼痛苦的生灵,这种义行不是那种因为命运不佳或因怨念逼迫而死的可以相比,我们应该好好供养太子。」

  于是大家将太子的骸骨收拾好,走出山谷口,就在平坦的地方烧檀香,加香苏油,实行火葬,获得舍利子后,筑起七宝塔供奉。

  这件事之后,佛陀不久就悟道成佛,他的五百位同学都发出宏大的修道意念,而大师也立即悟出无生无死的恒常存在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109.会生出黄金的双手

  舍卫城中有一家缙绅望族,某一年他们家产下一个婴儿,长得非常可爱,特别的是,他一出生手掌中就各握着一枚金币。

  他的父母看了,认为是吉祥的征兆,非常高兴的把那两枚金币拿起来,没想到他们一拿走金币,婴儿手中又有金币变出来,父母再拿走金币,结果又出现两枚金币,就这样一直生生不息,所以他们将小孩取名叫金财。

  后来金财长大了,向父母请求出家,父母因为他的决心很坚定,于是允许他的请求。

  金财来到孤独园精舍,这时佛陀正对着一千两百名弟子解说佛法。他到佛陀面前顶礼参拜,请求成为佛的弟子。佛陀许可了,金财立刻就受戒,依照顺序向每个前辈及众位师兄行礼。

  金财行礼的时候,两手按在地上,手按过的地方立刻出现两枚金币。就这样照顺序一一行礼完毕之后,他所行礼过的地方都有金币,一时间成双成对的金币就布满在僧侣大众面前。

  行完礼后,金财退到最后一位,恭敬的听讲佛法,听完后退回静室,精勤修习,很快便证得阿罗汉果。

  阿难合掌问佛陀:「这位金财师弟因为什么样的因缘,让他自出生以来便手握金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请世尊开示。」

  佛陀告诉阿难:「久远劫前,有一位佛出现在人世间,名叫毗婆尸,他用佛法教化人民,被他度化而得解脱的众生多得无法计算。

  有一天,佛与许多僧人行走在国境中,准备度化有缘的人。当时许多富贵人家都设置干净的斋食,准备供养毗婆尸佛以及其它僧侣。

  有个贫苦的乡下人,他没有什么财产,平常靠着贩售到野外捡来的柴薪养活自己。这天他卖完柴后,赚得两文钱,正要回去时看到毗婆尸佛与众位僧人经过,心中高兴又敬佩,就将身上仅有的两文钱布施给佛及僧侣,而毗婆尸佛郑重的接受了这两文钱。」

  佛陀说:「那个乡下人因为用这两文钱布施给佛与僧人的缘故,所以在往后的每一世里,手掌中都握着金钱,没有一天缺乏过。当时那位贫困的乡下人就是今天的金财和尚,他前几世虽然没有修得道业,却已经领受无量的福报,一直到今天听闻佛典正法,稍微一修持,就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一切众生都应该勤奋的修持佛法、布施功德,广泛种下善良的因缘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110.发亮的指头

  某一年,王舍城中某一富豪家诞生了一个相貌非凡的男婴,一出生指头就放出祥光。父母看到这种情况又惊又喜,于是请来法师为儿子取名叫「灯指」,还办了盛大的喜宴邀请所有亲朋好友来庆祝一番。

  当时宴会中有一位婆罗门学者名叫菩修,他看到这个男婴的长相,便笑着说:

  「这孩子应该是天人下凡,将来一定有很大成就。」

  男婴的父母听到学者这样赞美更加高兴了,于是又设大檀会,七天七夜不停的布施作福。这个消息传到国王耳里,他心想:

  「我从来不信因果这种事,真的有人一出生指头就会发光吗?」

  国王感到非常疑惑,随即派遣使者将他们带来王宫。

  一见到这个男婴的指头大放光明,使宫廷内大放异彩,国王惊讶的说:

  「果然因果是真的存在的。如果没有因果,为什么这婴儿从出生以来,便容貌超绝而且手指发出光芒?这婴儿前世一定积了许多福德,现在才得到这种善报。人们如果亲眼目睹这孩子,还能够不努力积善吗?」

  渐渐的,灯指长大了,父亲为他选了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女作为他的妻子,过着幸福和乐的日子。但是过没多久,灯指的父母相继病死,家中无人主持,加上灯指从小娇生惯养,不懂得管理家业,反而每天安逸玩乐,完全不知节制,于是家中财产便渐渐败光。

  这天灯指出门享乐,妻子也回娘家,强盗趁整个大宅无人看守,于是放胆闯入灯指家中,将仓库里的金银珍宝搜括一空,甚至日用衣物也全部带走。

  灯指晚上回家的时候看到家里被抢夺一空,不禁放声大哭,就在这时,连指头的光芒也消失了。

  可怜的灯指一夕之前什么都没有了,不但妻子拋弃他,仆人也逃光光,亲朋好友更是和他断绝往来。大家害怕他向自己乞讨,只要一看到他,不是急急忙忙躲开,就是大声把他骂走。灯指不只一次想要自杀,却都死不成功。

  灯指心想:「想死又死不了,将来日子还这么久,要如何才能生存呢?」

  后来灯指走投无路,只好去当人们最鄙视的抬尸体的工人。

  这天,他把尸体搬到墓地去,正当要把尸体放下的时候,死人竟突然紧紧抱住灯指,不肯松手,灯指用尽全力也不能甩开。灯指吓得乱跑,想要找人解救,可是没有人要帮他,反而还骂他怎么背着尸体跑到人住的村落,然后用石头丢他,丢得他头破血流。
灯指不禁难过的说:

  「我本来家中富有,没想到现在过着这样的生活,哪知道又有冤魂跟着我,我背的尸体竟然不离开我。我就算背着尸体也要回到原本的家,宁愿和尸体一起死也不愿以后背着尸体苟且偷生。」

  于是灯指背着尸体来到自家空宅,说来奇怪,灯指人一到家,死尸就倒在地上。这时灯指忽然看见死尸的手指闪闪发亮,再仔细观察竟发现是黄金。他拿小刀割开尸体,发现尸体的全身骨胳都是金子。

  这下灯指发财了,他的富贵更胜从前,妻子、僮仆都回来投靠他,亲戚朋友也都回来找他。灯指叹了一口气说:

  「真是怪了!运势一去,所有一切都幻灭,生活有如地狱一般。运势一来,连尸体都变成黄金,之前无情的人立刻变得好象没事,对我依旧喜爱。」

  经历了这些事,灯指对人生开悟,并且不再迷恋富贵繁华,把一切财宝施给贫苦大众,之后放弃荣华富贵,前去求道,每天精勤修习,成为阿罗汉,但是尸宝还是紧紧随着他,不肯离去。

  比丘们看了,合掌问佛陀:

  「灯指比丘因为什么因缘,从出生以来就指头发光?又是什么因缘要遭受大贫困?而且尸宝为什么一直跟在他身边呢?」

  佛陀回答:「好几世以前,灯指比丘出生在波罗奈国一个富有家庭里。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有天在外面玩得太晚,等到天黑回家时,家里的门窗都关了,他大叫开门也没有人来应门。过了很久母亲才来为他开门,他于是生气的骂母亲:

  『全家都死光了吗?还是有盗贼来抢劫?怎么没人帮我开门!』

  造了这种口业,他死后堕入地狱,并且这辈子遭受贫困。

  至于指头发光及尸宝的因缘,则是另一件事。从前有一位佛名叫毗婆尸,祂入涅盘后,佛法流传到世间。灯指当时已经长大,成为富豪。有天他到塔寺恭敬礼拜之后,见到佛像有一根指头破落,他马上花钱用金箔修补佛指。修好后,他祈愿能因为修治佛像的功德,以后得到尊豪富贵,如果漏失金钱,之后还能寻得。因为上辈子帮佛像修补指头的因缘,所以今世得到指头发光以及死尸成宝的福报。」
  佛陀说:「在佛像前面种下微小的福德因缘,竟可以得到如此大的福报,甚至到了他将要进入涅盘大道还跟着他。可以想见如果对如来法身种植福因,对于修行的功德将不可限量;相反的,恶业也将遭到苦报。人想要寻求解脱一切苦的方法,就应该从戒除各种恶业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111.死不了的人

  王舍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宰相,年纪老迈却没有子嗣。有一天妻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他和妻子都非常高兴,细心照顾这个小孩,并帮他取名为恒迦达。

  恒迦达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又懂事又乖巧,父母都很喜欢他,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没想到他长大后立志求道,请求父母让他早日出家。

  宰相听了非常生气的说:「我只有你一个儿子,你应该继承广大的家业,怎么能够想要出家?只要我还在世上的一天,绝对不允许你出家!」

  母亲也在一旁哭得像泪人儿,不管恒迦达怎么说,就是不肯答应他的要求。

  恒迦达无法获得父母的支持,非常失望,他想:「都是因为我生在富有的家庭才无法如愿,如果我出生在贫贱的家庭里,要脱离世俗就很容易了。」

  想着想着,恒迦达决定舍弃身体,好让自己重新投生在贫贱之家,于是趁夜晚爬上城边,从墙上往下一跳,摔到地上竟然毫发无伤。
「怎么会这样呢?」恒迦达决定试试其它的方法。

  他来到河边,纵身跳入水中,想让自己淹死,没想到身体一直沉不下去,反而一直漂流在水面上,而且完全没有感觉到痛苦。
后来他又吞下毒药,毒还没运行到体内,就从大小便中排出了。

  恒迦达苦恼了好一阵子,突然心中灵光一现:「对了!如果我犯了国法,就会被国王杀了,这也是一种方法。」

  打定主意后,恒加达来到王宫里宫女洗澡的地方,偷偷将她们挂在树上的衣服拿来,然后大摇大摆的走出王宫门口。

  门口的侍卫一看,大喊:「什么人?把他抓起来。」捕获到他便带去见国王。

  国王非常生气,马上将他处以死刑,随手就拿起弓箭射去,但是射出去的箭却飞了回来,落在国王面前。国王不死心的一直射,弓箭却都一支支的飞回来。

  看到这种情况,国王马上丢掉弓箭,害怕的问:

  「你是天帝或龙王吗?还是鬼怪或神明?你是要来训示我什么事情吗?」

  恒迦达说:「请赐给我一个愿望,我才敢说明。」

  国王立刻说:「我一定会顺从你的心愿。」

  恒迦达说:「我不是天神,也不是龙王或鬼怪,而是王舍城中宰相的儿子。我请求出家,但是父母不允许,所以我才想自杀,投胎到别的地方。只是我试过各种方法,像是跳崖、跳河、服毒等,没有一次成功的,所以才大胆违犯国王的律法,希望遭到杀害,万万想不到连国王都无法加害于我。但愿国王怜悯我,允许我出家求道。」

  国王听了马上说:「我准许你出家求道,我现在就送你去见佛陀。」

  于是国王便送恒迦达去见佛陀,等到见过佛陀,佛陀为他解说佛法,恒迦达马上心开意解,证得阿罗汉的境界。

  这时国王恭敬的问佛陀:「请问恒迦达在前世种下什么样的因缘,今生碰到各种危难都死不了,还能够遇见神圣的世尊,得知度化生死的观念?」

  佛陀告诉国王:「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里有一位国王叫梵摩达。

  有一次国王带着宫女在树林中嬉戏,宫女们一起唱着美妙的歌曲。这时树林外头有人高声唱和,国王听到这个声音,既嫉妒又怨恨,于是派人把唱歌的人捉来,立刻命令卫士带下去处斩。

  有个大臣正好要来向国王报告重要的事情,知道整件事的状况后,马上吩咐卫士:

  『先暂缓行刑,等我去见国王。』

  大臣赶紧来到国王面前,对国王说:『这个人唱和歌曲实在是没有礼貌!但是他从来没有犯过奸诈邪恶之类的事情,罪不致死。但愿大王息怒,宽恕他无知的行为,从轻发落,免除他的死罪。』

  国王觉得大臣说得有理,便和颜悦色的回答:『我就依照你的话,赦免他无罪好了。』立刻传唤卫士释放这个人。

  这人捡回一条命,非常感谢大臣的恩德,请求作为大臣的仆人。他恭敬侍奉大臣许多年,有一天突然闲来没事,思索到自己过去和未来的事情,心中有了出家修道的想法。

  他对大臣说:『恩人啊!希望您能成全我的愿望,让我出家修道。』

  大臣回答:『这个主意很好,我不会阻挠你的。日后学习有所成就,希望还回来相见。』

  后来这人在深山中精勤修道,没多久就成功证得辟支佛的境界。苦修成功后便回到大臣家,在一旁规劝鞭策大臣。

  大臣看到他回来,知道这人已经修得佛道,非常高兴的说:『善良的佛啊!你顾念旧有的情分,仍然来照顾我。希望仰仗您佛法的力量,使我世世代代富贵长寿,世间少有,并且让我德行智慧都具足,和佛一样。』」

  佛陀告诉国王:「那位大臣因为一念之间的仁慈,救了一个人的性命,成就他人美好的功业,这个功德超群卓越的人就是今天的恒迦达。他今生有机缘遇到我,应当可以真正度化解脱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112.商人奇遇

  有个富有的商人叫阿鸠留,他生长在山林之中,经营山产货物,从不曾见过大海。由于向往大海出产的珍宝,他决心要去大海里寻宝。
他和五百位伙伴向南海那一边慢慢前进。走了几天,粮食快吃光了,却没看见水源和草地的踪迹,牲口也没有力气再走了,于是阿鸠留派了几个人和自己分头去找寻水源。

  找着找着,阿鸠留忽然看见一座树林,于是提起精神,快马加鞭的向树林的方向骑去。快到树林边时,他看见一个壮硕的男子从树林深处走出来。阿鸠留非常高兴的问:

  「您是这里的主人吗?求您救救我吧!我好几天没喝水和吃东西了。」

  那人听了阿鸠留的话,便高举着右手,从指端流出泉水,味道甘美还有香气。阿鸠留赶紧大口大口的喝着,喝到满足了,水就不再继续流出,好象有机关似的,可以随意开启关闭。

  男子把手放下后又再次举起,这次换美味的食物从五指指端涌现。阿鸠留拼命的吃着,吃饱后过了一会儿,突然大声哭了起来。
男子问:「客人为了什么事而痛哭失声?」

  阿鸠留回答:「我自己的饥渴解决了,但我还有五百位伙伴和许多牲口,这三、四天来他们没得吃、没得喝,就快支撑不住了,我想到这点就非常难过。」

  男子说:「那你快去将他们带来吧!我可以帮忙解除大家的饥渴。」

  阿鸠留听了,赶快回原处将众人带来。男子见众人来了,便高举右手,从指端流出甘甜的泉水和美味的食物,供给众人与所有牲畜,一直到大家吃饱了才停止。

  等到大家吃饱喝足后,男子好奇的问:「你们要去什么地方呢?」

  阿鸠留回答:「我们要到大海搜寻珍宝。」

  男子听了,笑一笑说:「你们要什么样的宝物,可以随个人的心愿,从我手指中求取。」

  说完便高举右手,从五指指端变出金银、琉璃、水晶、珊瑚、玛瑙、琥珀、贝壳、珍珠等各种宝物,众人都能随自己的心意领取,一直到所有人都心满意足才停止。

  然后男子对大家说:「你们拿了这么多宝物,回到家乡后,记得一定要发自真心的布施贫穷,千万不能吝啬,吝啬的人终究是会堕入困苦的,慷慨的人才可以享用无尽。」

  阿鸠留听到这番话,合掌恭敬的问:「贤仁的先生啊!您究竟是什么人?怎么会有这样奇妙的神力呢?」

  男子说:「我是薛荔王。前世我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人,虽然贫穷,心地却常保持纯净,敬重佛教徒和一切有道德的人。我因为贫穷不能布施,看见其它人布施时,总是心生欢喜,在一旁赞美着这样的善行。

  当时迦叶佛涅盘圆寂了,所有佛教徒都出来劝募化缘,当他们来到我面前向我化缘时,我说自己一无所有,但是遥遥指着城中,告诉他们哪一家既慷慨又有善心,可以求得饭食。我看见他们乞求到斋食,也替他们欢喜。

  后来,国王替迦叶佛建造七宝塔,我常常伸手放到塔上,发心祈愿,希望自己得到多种福分。国王进献物品入佛塔时,我也伸手发心祈愿自己能得到许多福报。

  只恨我自己贫穷,手中没有任何物品,从来不曾进献斋食给修道的人,死后仅仅做了薛荔王。但因为我前生见到人做善事便替他欢喜高兴,所以现世让我的手指指端可以顺心放出一切宝物来。」

  阿鸠留听了男子的话,感叹的说:「我以前不相信有前世今生,也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我亲眼看见这种事,从今以后我要多做善事,满足他人的心愿。」

  后来阿鸠留回到家,马上发大善念布施,每天供养无数有道德的修行人。因为这段因缘,阿鸠留死后便投生到天界。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113.魔王当弟子

  有一天,阿难在树林间坐禅,忽然觉得心神无法入定,有些问题想请教佛陀,便来到佛陀的住所,请佛陀开示。

  阿难问:「世尊!憍陈如、跋提离、婆沙波、阿奢输、摩诃男这五大弟子,是因为什么样的因缘,让他们能够最先得道呢?」

  佛陀告诉阿难:「憍陈如等五大弟子,前世与我有因缘存在。我曾经用我的血解除他们的饥渴,使他们安宁快乐,今生遇到我修成佛道,所以他们能先受到度化超脱。」

  阿难又问:「世尊!您用血解除他们的饥渴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佛陀说:「过去有位国王叫做慈力,他生性慈悲,经常教导人民行十善,使全国人民心向善念,不做任何坏事,处处充满和谐良善的气氛。因此,所有邪魔都不敢侵犯逼迫,没有人的精气血肉可以吃,所有鬼怪都变得憔悴没有力气,就快饿死了。

  这时有五位鬼王鼓起勇气,变成夜叉冒险来到国王面前,对国王说:

  『慈悲的大王!我们仰赖人的精气血肉才得以存活,但全国人民在您的教导下,都修行十善,使邪恶无法胜过正道,断绝了我们的饮食来源,我们就快无法存活了。好心的大王,求您帮帮我们吧!』

  国王听了他们的话,十分怜悯鬼族,心中决定要帮忙他们,于是拔起剑往自己的身体刺去,一连刺破五个地方,顿时血流如注。
国王说:『这是我布施给你们的,你们自己取用吧!』

  五个夜叉各自拿着器皿来接受国王身上的血,随手取来便随手饮用,喝饱满足后才停止。他们受到国王的恩惠,内心感激无比,不忍心立刻离去。

  国王对夜叉说:『你们内心的贪瞋痴三毒像火一般炽热盛大,所以投胎堕入鬼道,过着不快乐的生活。你们应当勤奋修持十善,洗去罪恶的污垢,恢复你们清静自在的身体。我今天以身上的血救助你们的饥饿,使你们暂时得到安宁快乐,等到我成佛之后,我法身受了戒定慧的血,应可帮助你们消除贪嗔痴三毒,使你们获得涅盘,不再堕入轮回。』」

  说完这段因缘,佛陀对阿难说:「阿难!你应当知道了,当时的慈力王就是我,而五个夜叉就是今日的憍陈如等五大弟子。因为我曾答应先行度化他们,所以我一开始讲说佛法,那五大弟子便最先得到开悟解脱,而能早早登到觉醒的岸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1:07 , Processed in 5.587808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