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花上世界~

[佛经佛典] 【正在进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B20.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啊?“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这个佛,可以用这个具足色身。怎么叫具足呢?具足,就是圆满的意思。这个身圆满,圆满报身,也就是这个色身。这个色身,如来的色身非常圆满,所以说,“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就说,不可以的。为什么呢?“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这如来──不应以有相来推测如来这个色身是如何如何。为什么呢?因为报身──这色身也就是报身──报身和这个化身,这不是如来真正的法身,所以不应该以这个具足圆满的色身,就来见佛。“何以故”呢?“如来说具足色身”:如来所说这个具足色身,是用一个假名而已,“即非具足色身。”要以这个俗谛来讲,就有具足色身;要依照真谛理来论,那么“即非具足色身”,就没有这个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这个祗不过依照中道来讲,是一个假名而已,叫一个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菩提!在你的意思怎么样啊?“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这如来,可以具足这个三十二相来见如来吗?以这个诸相,这个色身是相之总,而这个诸相呢,是相之别,这是别相。别相里边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么现在,佛又问须菩提,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可以具足诸相见哪?“不也。世尊”:须菩提说,不可以的。为什么呢?“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如来,不应该以具足,以圆满这个三十二相,来见如来的。“何以故”呢?什么原因呢?“如来说诸相具足”:如来说这个具足三十二相,这是按照俗谛来讲;要按照真谛讲,“即非具足诸相”,“是名诸相具足。”:这不过也就是,依照这个圆谛来讲,这是“是名诸相具足而已”。

弟子:“俗谛”的俗就是续的续,是吗?

上人:不!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B21.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你,须菩提!你不要这样说,说,“如来作是念”:你作这么一种的想法。作这样一种想法,“我当有所说法”:你说,佛有所说法。“莫作是念”:“莫作是念”哪,是诫止之辞,就说,你不要这样想,你不要这样想。“何以故”呢?什么原因你不要这样想呢?“若人言”:假设要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说,如来呀,有所说法,他说过法。“即为谤佛”:这个人,他就不明白佛法,他就是谤佛。那么说,佛说法四十九年,所有的经典都存在,为什么说没说法呢?佛,有一次,文殊师利菩萨请佛再转法轮,佛对文殊师利菩萨就说,说我呀,四十九年,我没说着一字,我一个字也没有讲过,你怎么请我再转法轮?莫非说我以前已经转过法轮了吗?这是说啊,说而未说。

再这个须菩提,有一次坐到一个洞里边修行。这个天人就来给散花。须菩提就问,说:你为什么,谁来散花啊?这个散花的人,说是帝释天来散花。须菩提就问他,你为什么来到这儿散花呢?这个天帝释就说了,说,因为尊者善说般若,所以我来供养。须菩提说,我从来就没有说过一个字,你怎么说我说般若呢?这个天帝释说,尊者无说,我亦无闻;我也没有听,无说无闻才是真般若。你想一想,无说无闻,这是真般若。这个般若你听见了没有啊?没有听见。没有听见,这是真般若。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那么现在这一段文也就是这样子。说是,如来,你要说,如来有所说法,这就是谤佛。你离开经典一个字就是魔说;你要是照着经典来说,那就是谤佛。你说怎么办?你离开经典一个字,那就是魔王说的;你要是依照经典的一个字来讲,那就是谤佛,佛没有说法。佛没有说法;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因为佛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连一切相都没有;也没有一个色相,也没有一个总相。具足诸相,也没有诸相。这一切相都没有了,你要再说佛有所说法,那岂不是谤佛吗?!那就是,所以谤佛。佛呀,说一切法,扫一切法。说了,扫,就像扫地似的,把这个法又扫了。随说随扫,随说随泯,随说,随就把它清理了;没有了,一点葛藤也不留。什么叫葛藤呢?葛藤就是麻烦的事情,就是这些个啰啰嗦嗦不清楚的事情。所以,没有这些个不清楚的事情。“即为谤佛。”

“不能解我所说故”:为什么说他是谤佛呢?因为,他不了解我所说的法都是空的,我所说的法都没有实体的。“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这个说法,因为众生有分别,所以说出这一些个法;你要没有分别了,就无法可说。没有法可以说的“是名说法。”那么没有法可说,这才是真正的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尔时”就当尔之时;“慧命”,这是长老的别名。“慧”就是智慧;“命”,就是寿命。言其他智慧也高,寿命也长,所以也就是一个长老的别名,就长老须菩提。“白佛言”:对佛又说了。“世尊。颇有众生”:说,可曾有这个众生,“于未来世”:于将来世的时候,“闻说是法”:听见这样一部《金刚经》这个法,“生信心不”:他生不生信心呢?“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说,他并不是个众生,他是已经发菩萨心的。“彼非众生”,是发菩萨心的众生;“非不众生”:虽然发菩萨心,但是他修行,还没有圆满呢!因为,没有圆满,所以就“非不众生。”暂时,并不是众生而还仍然,是个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众生之所以为众生的原因,“如来说非众生”:如来说,暂时间他是发菩萨心的众生,而不是一般的众生、凡夫的众生。“是名众生”:所以现在,也就是假名,给他取个名叫众生。

这个“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六十二个字,是在以前的翻译本上没有,这是以后,人添上去的。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有一个法师,这个法师他暴病而卒,就得一个急病就死了。死了,就到阎罗王那儿,阎罗王就问他,说,你在生的时候,做什么事情的?他一想,他说我在生的时候,我就念《金刚经》。阎罗王说,那好了,你念《金刚经》,那最好了。你请坐啦!于是乎就请他坐着。坐着干什么呢?叫他念一部《金刚经》给阎罗王听听。

这一念《金刚经》,念完了,阎罗王说,哦!你念那《金刚经》,其中少了六十二个字。这六十二个字在豪洲钟离寺那个石碑上头刻着,你到那地方去找去。找出来的时候,你告诉世间上的人,劝世间人多念《金刚经》。这个《金刚经》,因为你念得很有功,本来你现在应该死,那么现在再给你十年寿,你再回到世间上去劝化一切的人,多念《金刚经》。那么于是乎呢,他又活了,就奏明皇帝,派一个使臣到钟离寺那个地方去一找,果然在那墙上的石碑上刻着这个《金刚经》,那《金刚经》上多这六十二个字,这是以前有的翻译本没有的。那么以后,流通这个《金刚经》本,就都有这六十二个字。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B22.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完了前边这个“非众生。非不众生。是名众生”,那么须菩提,就对着佛又讲了。“须菩提白佛言”:对佛说了,说,“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说,佛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法门,“为无所得耶”,可是无所得吗?“佛言”:佛听须菩提这么样问,佛说,“如是如是”:说,是这样子,是这样子。我于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所得。“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我于无上正等正觉这个佛的果法,这个名号,“乃至无有少法可得”:乃至于“无有少法”,最少的那么多的法,“可得。”那么最少那个法也无所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祗不过起一个名字,起一个假名而已,叫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没有一个实体存在。说,哦!这个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的。所以,因为没有这个少法可得,所以,这个祗不过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么个名。

那么为什么没有少法可得?以前我讲这个道理,也曾经讲过,那么想要知道有所得没有所得,你先要知道,有所失是没有所失。如果我们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经失掉了,那我们现在又把它找回来了,这是,有所得了。我们根本就没有把它失掉去,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我们本性里边哪,固有的。所谓衣里的明珠,不假外求;不要向外去找去,祗是在你衣的里边。你这衣里明珠,你把你衣服揭开,就见着了。那么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圆满佛果的一个别名。那么你这个佛果,并不是从外得来的。你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名称,也不是从外得来的,都是你自己固有的。说,本有的家珍,本来就有你家里的珍宝,所以这不是从外得来的。你要认为从外得来的,那就是向外驰求了。到外边去找,找你自己家里的财宝,那是找不着的。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B22.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完了前边这个“非众生。非不众生。是名众生”,那么须菩提,就对着佛又讲了。“须菩提白佛言”:对佛说了,说,“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说,佛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法门,“为无所得耶”,可是无所得吗?“佛言”:佛听须菩提这么样问,佛说,“如是如是”:说,是这样子,是这样子。我于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所得。“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我于无上正等正觉这个佛的果法,这个名号,“乃至无有少法可得”:乃至于“无有少法”,最少的那么多的法,“可得。”那么最少那个法也无所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祗不过起一个名字,起一个假名而已,叫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没有一个实体存在。说,哦!这个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的。所以,因为没有这个少法可得,所以,这个祗不过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么个名。

那么为什么没有少法可得?以前我讲这个道理,也曾经讲过,那么想要知道有所得没有所得,你先要知道,有所失是没有所失。如果我们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经失掉了,那我们现在又把它找回来了,这是,有所得了。我们根本就没有把它失掉去,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我们本性里边哪,固有的。所谓衣里的明珠,不假外求;不要向外去找去,祗是在你衣的里边。你这衣里明珠,你把你衣服揭开,就见着了。那么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圆满佛果的一个别名。那么你这个佛果,并不是从外得来的。你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名称,也不是从外得来的,都是你自己固有的。说,本有的家珍,本来就有你家里的珍宝,所以这不是从外得来的。你要认为从外得来的,那就是向外驰求了。到外边去找,找你自己家里的财宝,那是找不着的。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B23.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那么再把它详细说一次,所以就叫“复次。”“须菩提”:那么释迦牟尼佛叫须菩提,说,“是法平等”,说,这一个法是平等平等的。“无有高下”:也没有比它再高的,也没有比它再低的;它是平等平等的,所以,那么“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名字呢?就叫无上正等正觉。“以无我”:那么这种法要无我相,用这个无我相,无人相,也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执、法执、空执都没有。“修一切善法”:要修这所有的一切善法,而不行这一切的恶法。所谓,

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这就是善法。你一切恶断了,一切恶就不生;一切善修,一切善根就增长。那么这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能修一切善法,就自然能得到这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所言善法者”:所说,是这个善法的这个善法,“如来说即非善法”:这个,按照如来来讲,“即非善法”,没有一个善法可得。“是名善法”:这,祗给它起这么一个假名而已,叫一个善法。那么在这个善法上,你也不要执着;你要着到一个善法上,仍然有了法执了。所以连一个善法也不要执着。一切看得都是如幻如化,如梦幻泡影,不要认真的。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0:59 , Processed in 0.349552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