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报恩行宁

[佛教文化] 【敬请参与】禅理故事的感触随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有的人总看到别人的闪光点而欣赏,有的人总盯着别人的不足而指责。两种态度两种生活,因欣赏,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因指责,别人烦恼自己烦恼。新春佳节和家人、朋友分享休闲时光,多赞扬多欣赏,快乐就是这样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2-1-14 14:16 编辑

                                                                高僧妙解生气的故事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他时,他便会消散了。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

       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



                      (二)

       盘珪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珪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盘珪:“是怎么一个“天生”法?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

      盘珪:“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偶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此开示,会意过来,再也不轻易的发脾气了。

     天生的,世间上没有天生的东西,大自然因缘聚合会生森罗万象,吾人的本性上包含了善恶诸法,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任何人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改不了的恶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2-1-16 12:39 编辑

                                                                    无心之过
    从前在舍卫国里住着一个老人,他和一个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后来老人受到佛陀教义的启发,就和儿子一起出家,老人当了比丘,他的儿子当小沙弥,两人成为师徒。
  这天,老比丘带着小沙弥一起出去化缘,师徒俩不知不觉越走越远,等他们想到要回去时,天已经快黑了。师父年纪大,走得很慢,徒弟就上前来搀着师父走。
    天色越来越黑,当他们来到一座树林中,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只能听见师徒俩行走的脚步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还有从远方传来的各种野兽凄厉的叫声。
  小沙弥知道树林中常有野兽出没,为了保护师父,就紧紧抱住师父的肩膀,连扶带推地快步向树林边缘走去。
  师父年老力衰,又东奔西走了一整天,早就累得走不动了,加上看不清楚道路,在儿子情急的一推之下,一个踉跄跌倒在地,刚好头磕在硬石头上,一下子就死去了。
  小沙弥看到师父倒在地上,赶忙把他拉起来,可是见他没什么反应,才发觉师父已经死了,不禁大吃一惊,痛哭失声!
  天亮以后,小沙弥独自一人回到寺庙。
  寺里的比丘们知道事情的经过后,纷纷谴责小沙弥:
  「你看!都是你不小心,害死了自己的师父。」
  「就是说嘛!竟然把自己的师父推去撞石头,真是个不孝子.]
  小沙弥有口难辩,心中觉得很委屈,就去找佛陀诉苦。
  佛陀让小沙弥坐下,说道:「你要说的话我全都知道了,你师父的死我不是你的错。」
话虽如此,但小沙弥还是眉头皱紧,没精打采的。
  佛陀看了,微笑着继续说:「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
  从前有一个父亲生了重病,儿子很着急,到处求医问药。每天他服侍父亲吃过药后,就扶父亲上床躺下,让父亲睡个好觉。可是他们住的是一间茅草屋,地上又潮湿,引来许多蚊蝇,整天嗡嗡的飞来飞去,打扰父亲睡眠。儿子见父亲在床上睡不着,马上找来苍蝇拍到处追打蚊蝇,却怎么也打不完。
  儿子又急又气,转身抄起一根大棍子挥舞着,对着空中的蚊蝇拼命追打。恰巧有一只蚊蝇落在父亲的鼻子上,儿子一时没看清楚,慌忙一杖打去,父亲就这样被棍子重重揍了一下,连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死去了。」
  佛陀停了一会儿说:「孝顺的儿子在无意中伤人性命,只能算是一个意外,不能因此指责儿子是杀人犯,否则可就冤枉他人了。」
佛陀看到小沙弥听得很认真,似乎有所感悟,就进一步问:
  「你使劲推你的师父,是怕师父遭到野兽的袭击,想赶快离开树林,并不是心存恶念,故意要伤害他的性命,是吗?」小沙弥点头称是。
  「我讲的故事和你所经历的事有些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佛法是慈悲的,你安心修行吧!
  小沙弥听了佛陀的话,心中获得了安慰,从此更加勤奋修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2-1-20 10:50 编辑

                                                                   道场在心里
    有一位非常虔诚的信徒,她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采些鲜花,捧到附近的一座寺院供佛
    有一次,她在供佛时,碰巧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看到鲜花缤纷,闻到清香满堂,满心欢喜,于是说道:“你每天清晨赶来,以鲜花供佛,如此虔诚,令人赞叹。根据佛经所说,常以香花供佛,来世当有庄严相貌的回报。”这位信徒非常欣喜,向禅师合手施礼,说:“师父啊,这是我应该做的,可是,一回到家中,就没这么好了,全家上下都要照顾,家务繁忙,心就烦乱了。我是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尘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无德禅师微微一笑,反问她:“你以鲜花供佛,在自家的花园里栽培花草,相信你对园艺多少有所了解。我现在问你,如何才能保持鲜花的新鲜?”这位信徒回答说:“那就每天换水,并且最好还要把腐烂的花梗剪去一段,这样水分才容易吸收,花朵就不容易凋谢!”无德禅师亲切地对她说:“与此类似,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道理也是一样的呀。
    我们唯有不断净化自我的心,并且不断忏悔、检讨,改正陋习和缺点,剪掉腐烂的‘花梗’,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使得心灵的花朵纯洁开放。”  
    信徒听到如此的启示,满心清凉,于是欢喜作礼,感谢禅师说:“多谢师父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过一段寺院中的生活,安心修行。在钟声和菩提梵唱中享受修禅的宁静。”
    无德禅师哈哈大笑:“你的呼吸是梵唱,脉播跳动是钟声,两耳是菩提,只要心之所在,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一定要在寺院中生活呢?”
    这个信众于言下大悟,感激地施礼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2-1-27 12:39 编辑

                                                               能走多远走多远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乞食一边赶路,日夜兼程,不敢稍有停息。因为在行前,他们发了誓愿,要在佛诞日那天赶到圣地。作为僧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虔诚、不妄语,何况是对佛陀发的誓愿呢!

       但在穿越一片沙漠时,年轻的弟子却病倒了。这时离佛诞日已经很近,而他们距灵山的路还有很远。

  为了完成誓愿,师父开始搀扶着弟子走,后来又背着弟子走,但这样一来,行进的速度就慢了许多,三天只能走完原来一天的路程。

      到了第五天,弟子已经气息奄奄,快不行了,他一边流泪一边央求师父:“师父啊,弟子罪孽深重,无法完成向佛陀发下的誓愿了,并且还连累了您,请您独自走吧,不要再管弟子,日程要紧。”

  师父怜爱地看着弟子,又将他背到背上,边艰难地向前行走边说:“徒儿啊,朝圣是我们的誓愿,灵山是我们的目标。既然已经上路,已经在走,灵山就在心中,佛陀就在眼前了。佛绝不会责怪虔诚的人,让我们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这则故事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居士讲给我的。

  他说,他年轻时经商,在商海中搏命,赚了一些钱,挣下了一份产业。这中间,有失败有成功,有笑声也有眼泪,但自己无论怎样努力,却总是离家人的期待和自己的欲望差很远。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这则师徒朝圣的故事,大受感动之后,翻然悔悟。他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朝圣者,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誓愿,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目标和实现誓愿,尽管每个人的目标和誓愿都不相同。其实只要你上了路,向目标靠近,你就已经到达了,因为每个人的灵山都不一样。关键是你要整装上路,要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2-1-30 14:20 编辑

                                                 老和尚和鱼贩的真实故事
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因为天资笨拙,口才也不好,讲经说法更是轮不到他,也没什么信徒来向自己讨教亲近,看着自己的那些年轻的师弟们一个个徒众甚多,弘法利生的事业开展的有声有色,因此心生惭愧。出家这么多年了,吃了佛门这么些年的饭,受了信众不少的供养,确连一个众生也帮助不到,一个众生也度不到,出家的目的何在呢。

想起佛陀在行菩萨道时为了填饱一个众生的肚子而能舍弃布施掉自己的身体,为了能使一个众生的心相续产生向善之心而不惜百千万年在地狱里,心下既感动又惶恐。我不能白白的荒废了一生,我要向佛陀学习,哪怕度一个众生也不枉我此生出家一场。主意已定,老和尚开始了独特的度众生的计划。

寺庙附近有个菜市场,经常有卖菜的在那里做生意。而除了卖蔬菜的,更有不少卖鱼卖肉的小贩。而每个众生所从事的生意也是各自的业力驱使,毫无自主。就像这些卖活鱼活虾的小贩,为了生活,而从事杀业,是最最可怜的了。

老和尚看着那些卖鱼的小贩,心中有了一个主意。

他选中了一个小贩,也许是前世的不可思议的因缘吧,老和尚选中了他,并且和这个小贩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

小贩卖的鱼几乎都是活的,因为他是个渔夫,现打鱼现卖,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没有什么信仰,也根本不知道这样的生意意味着什么,对于因果,轮回,前生后世更是不屑一顾,虽然就在寺庙旁边,但是他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信佛的。直到这天老和尚来到他的摊前。

“你的鱼我都要了,多少钱一斤,便宜点吧”,老和尚对正忙着招呼顾客的鱼贩子说着。

“老和尚,你买鱼啊。不会是想吃了吧,呵呵”,鱼贩子和老和尚开着玩笑。他到是知道出家人是不会买去吃的。

“我哪里会吃,我是买了去放生的,你也可以早点收摊回家休息了,怎么样,省了你很多事吧,不过你要帮我运到湖里去放生的哦。”

“那可是好事啊,行啊。便宜点我都卖给你了”。鱼贩子迎合着老和尚,于是把早上刚打上来的鱼,和老和尚又都拉回到了湖边。

老和尚念着佛号经文,给鱼儿做三皈依,又洒上大悲水,和渔夫合力把鱼儿们又放回了它们本来的家乡。

做好这些,鱼贩子拿着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心想今天可真是走运,碰到了这么个出家人。省了好些时间和力气就做完了生意。

他不知道,他的“狗屎运”才刚刚开始呢。

鱼贩子每天早上下湖,打来的鱼就马上去集市卖掉,天天如此,已经成了习惯了。次日他打好鱼刚赶到集市,就看到老和尚已经在等他了。“早啊,老师父,你来了,今天准备做什么,不会又要买鱼放生吧。"

”“让你猜对了,我正是在等你来的,你今天打的鱼一条也不要卖,我都要了,和昨天一样,我们送到湖里去放生。鱼贩子一听乐不可支,想不到今天又走好运,这个老和尚可真不错。放生还是买我的鱼。于是两人合力送到湖边,念经洒水放生。鱼贩子在旁边听着佛号经文,想着这些鱼儿又不是人,听的懂这些么。他可不知道老和尚的意趣。

就这样,每天老和尚都去集市找小贩等他打鱼回来,再去放生,一条也不让他杀,不让他卖。时间一长,2个人已经配合的很默契了,搞的老和尚跟二道贩子一样。接货,运货,放生,给钱。

这时,鱼贩子开始心里犯嘀咕了。不知道老和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问吧,因为老和尚口才笨拙,也不会说什么甚深的因果道理,就说你做这个行业不好,要遭报应的,你以后最好不要做这个买卖了,干点别的不好么。

鱼贩子说,我打小就打鱼卖鱼,别的也不会啊。我不做这个,你让我一家老小吃啥喝啥啊。

老和尚只好叹口气。把买鱼的钱递到鱼贩子手里。

到后来,老和尚说,你今天不要去打鱼了,我给你平时一天打鱼的钱,随便你去到哪里耍。

鱼贩子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这个老和尚脑子有问题了,什么也不要,白给我钱。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啊。

老和尚倒是不含糊,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给鱼贩子钱,不让他下湖捕鱼,乐的鱼贩子心想他亲爹都没象老和尚这么亲。

老和尚坚持不懈的在一点一滴的影响和感动着鱼贩子,一天、两天、三天...虽然有时心里也在偶尔的打退堂鼓,想着这样下去不知何时是个底,但是又想到世尊佛陀的感天动地的伟大菩萨行事迹,在推动着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发愿!

众生的业力太厚重了,累世以来积累了不可思议的业障,不过业力再深重也有被消掉的一天。

终于有一天,鱼贩子忍不住了。拉住老和尚的手说:老师父,我不能再要你的钱了,我再要您的钱,于心不安啊。您告诉我啊。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您做的这一切有什么意义么?

老和尚一看,眉头舒展,心中欢喜,坚冰总算被融化了。于是拉着鱼贩子的手,2人到了茶馆,泡上一壶好茶,老和尚对鱼贩子做了一场甚深的因果道理的开示,和他为什么要这样对鱼贩子的前因后果,这个时候的老和尚,口齿伶俐,语重心长,流露出的大慈悲心,真正的在加持着这个鱼贩子,说完后。

鱼贩子跪在老和尚前,痛哭流涕,发誓从今以后不再做这个行当了。鱼贩子一般都是做生意妄语打惯了的,是这个时候他说的是真正的谛实语。

果然,从此以后,鱼贩子不再打鱼卖鱼了,开始做起了卖蔬菜的生意。后来,又在老和尚的劝导下皈依了三宝,并且发动一家人都成了虔诚的佛门弟子。同时,在规劝着他的老同行,不要做他的那些杀生的生意了。时不时的又在和老和尚进行着放生度众的伟大利生事业!

老和尚前后一共大约花了几万元,据说是他一辈子几乎所有的积蓄了。包括放生和给这个鱼贩子的,挽救了不可胜数的众生的生命,时间为一九九几年,跨度达2年以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四川的某个寺庙里。是我们班的堪布当时所在的寺庙,是他当年亲历此事的,谨记录在此。
向伟大的老和尚和鱼贩子致敬!

每个众生都有佛性,每个众生都不该是具缚凡夫的,因此我们要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

我们每个入了佛门的佛子,号称学了多少年的佛,又说是发了大乘的菩提心,也学了不少的经论,讲起来每个人都是一套套的,但是在面对你周围那些不信佛的人,面对那些给你带来违缘的人,那些你厌恶讨厌的人,这个时候,你是什么心态呢,你怎样来面对他们的呢?哪怕是你不信佛的父母亲人,你想过应该用什么办法去帮助他们呢?

佛陀是因为发心圆满而成就佛道的,否则这个世间还有那么多的众生没有得度,而佛说要度尽一切众生后再成佛的,那岂不是佛也打了妄语?完全的抛弃掉我们那颗自私自利的凡夫心,一心一意的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毫不做作,我敢说,你的佛道也会更快的实现!

学佛学佛,就是佛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就和那位老和尚一样。我们做的到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伟大的老和尚和鱼贩子致敬!
众生皆有佛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05:44 , Processed in 0.164561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