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佛经故事

[佛经佛典] 佛经故事--小故事~大寓意--V博同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1-20 16:58 编辑

V博同步播出:
http://weibo.com/2493789623/y1Exo9Cmg

【持斋功大】

江苏常熟县顾顺之,向来持斋素食,康熙庚戌年二月初一日,不省人事,经过闭眼七昼夜才苏醒。

醒后述说:“梦见道人约我同往听经。来到一座庄严殿宇,前法堂有法师讲金刚经,后法堂有法师讲报恩经,讲经毕,接着劝众人说:‘持斋素食者,应当坚心念佛,食肉者,务必永戒杀生,如此不但可以超度父母,且可消已罪业。’顷刻间,忽见生母在血池上哭泣,有无数螺蛳、蚯蚓、困咬其身,不觉心中难过。道人说:‘你今生母亲,已经超度,这是过去世的母亲,因在世时,好食肥鸭,杀生甚多,因此死堕地狱,受众多小动物困扰其身,必须持念往生咒,才能度脱。’正当此是,忽然惊醒,才知神识离身已经七天了。”

醒后,专心持念往生咒。数日后,被困母亲,亦感梦度脱。

13%28231%2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1-21 13:20 编辑

V博同步播出:
http://weibo.com/339815550/profile?topnav=1&wvr=4

【供花献佛】

宣化上人开示:

我们光听佛的名字,一历耳根就可以有大功德,何况你自己能志心称念佛的名字,这功德是更大了。

以前有一个人到波罗提木叉寺,见到庵摩罗树上开了黄金色的花,他就采了一朵花。之后,走到释迦牟尼佛的像前,看见释迦牟尼佛的像这么微妙,这么圆满,于是他就把这朵花拿来供养在释迦牟尼佛的像前。然后他就去问一个老人说:“我以这朵花来供养释迦牟尼佛,我这有多少功德呢?”这个老人说:“啊!这个我不知道。你得要去问出家人。”

他就去问出家人,说:“我以这个庵摩罗花来供佛,这个功德究竟有多大?”这个出家人说:“哦!这个我不知道,你得要去问那个修禅定证果的阿罗汉,他才能告诉你。”

他又去找那个证果的阿罗汉说:“我以这朵花来供佛,这功德有多大?你可以告诉我吗?”这个阿罗汉说:“等我为你观察一下。”他一观察,“啊!这一个功德,在八万大劫以内所享的福报,是没有法子穷尽的,没有法子能查得清楚的。若是八万大劫以外呢?这个我也不知道,你得去问佛。”他就去问佛,佛说:“这个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穷尽的那么多。”

这个人他以一朵花供佛,就获福如是,所以我们听到佛的名字,一历耳根,也就能千返生于六欲天,这个功德确实是不可思议的。

e9983e3ad91d16bc3a87ced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1-24 15:45 编辑

V博同步播出:
http://weibo.com/2493789623/y28cnftfN

【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的郯子,生性至孝,历来为人所称道,被视为德、才、威、雅的化身。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的故事被视为楷模。
  
郯子的父母年老体衰,都患有眼疾,他特别伤心,到处求医。听说鹿乳能治好双亲的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猎人误认其为鹿,正要举箭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听后非常感动,想办法给他弄来鹿乳,并护送他出山。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命令,要赶快行动,不应该拖拉,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举动。从小若有这样的理念,那么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会去孝养。

评说:
关于郯子,《左传·昭公十七年》中有段记载:这一年的秋天,郯子来到鲁国朝见昭公。鲁昭公与他宴会时,问起少氏用鸟来命名官爵的原因。郯子很博学,回答说:少氏是我高祖,我知道为什么。往昔黄帝以云作为百官名号,炎帝以火作为百官名号,共工以水为百官名号,太以龙作为百官名号。我的高祖少挚立朝时,有凤凰正好飞来,因此用鸟作为百官的名号。于是百官的名号,有如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雎鸠氏、鸠氏、鹘鸠氏、爽鸠氏、五鸠、五雉、九扈等。 孔子听到这一信息后,求见郯子,向他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据说当时孔子还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至今还流传着 孔子师郯子的故事。   这里可以看到,除了血统的传承外,郯子有孝行,而且有丰富的学识,也许这些都是他能成为国君的原因之一吧。再说,郯子披着鹿皮,伪装后居然能忽悠母鹿,而骗取乳汁,如果不深知鹿的生活习性,怎么可能呢?这也见到郯子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一面,也许他的血脉中就遥承了来自他高祖的 天人合一 的智慧。


201108040145156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1-24 17:20 编辑

V博同步播出:
http://weibo.com/2493789623/y2g4c2v7R


【一朵花的功德】---海涛法师讲故事

有一次,佛陀在罗阅祇城中经行着。这时候,正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时节。佛陀慢慢从城市绕到城外,忽然远远地传来一片歌声,多么哀怨与悠扬,于是,佛陀坐在溪边静默着。

不久,一大群男女老幼,手中捧着刚采下的鲜花,静静靠了过来。他们遥见佛陀的相好威光,有如旭日朝阳,有如星中明月,并有许多菩萨弟子前后围绕着,这些人心中如获珍宝,不期而然地,大家一窝蜂涌到佛陀面前,顶礼说道:

「佛陀!我们见到你的相好庄严,就知道你是伟大的佛陀,唯有你才是真正的救世主。我们奉国王的命令,天天出城外采花布置王宫,如果采不到花时,我们的生命便难保,鞭打苦刑就会无情地落在头上。现在我们很幸运地遇到大圣佛陀,犹如病者得医,实在形容不出我们的欢喜,请佛陀接受我们鲜花的供养!」大家虔诚地跪在佛陀面前请求着。

「不能这样的,你们的花是奉王命采摘的,如果献给我,使你们挨受国王的惩罚,我于心不忍!」佛陀怜悯微笑地说着。

「佛陀呀!请您善察我们的心吧!遇佛出世,亿劫难遇,我们宁愿舍弃这苦痛短暂的生命,也要以花供佛,播种善因,脱离苦难!」这群人当中为首的长者说道。

「如果你们真的被国王惩罚了,应该怎样?」佛陀问。

「佛陀!我们决不后悔,纵使见害,依仗佛陀的功德力,决不堕恶道,必然生于安善处。」

佛陀微笑,默默地点头。于是他们把花散在佛陀身上和围绕佛陀的菩萨弟子,立即芬芳馥郁,遍满虚空,采花人见佛陀开颜欢喜,也就欢喜雀跃,请求接受三皈五戒。

随后,佛陀又为他们宣说六度的大乘法,那些采花人,各各发无上道心,深解佛意,得不退转。佛陀欢喜为他们授记道:「汝等后当作佛,名字均叫妙花。」诸采花人顶礼佛陀后,各各欢喜而去。


未命名.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1-25 19:01 编辑

V博同步播出:
http://weibo.com/2493789623/y2ptF4QO0

【菩萨的声音】---海涛法师说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孩子,从小就被家人送去寺院做小沙弥,小沙弥虽然听话也算乖巧,但就是有时脑袋有点不灵光。在过去的寺院,如果有小沙弥来出家,但脑筋又不灵光时,当师父的就会教他拜观世音菩萨,每晚拜一柱香的时间,拜完才可以去睡觉。
  
  小沙弥的师父对着这个七岁小孩说:“你要好好地拜观世音菩萨,求菩萨保佑你,给你智慧。而且每天晚上,一定要拜完一柱香,听到我敲钟的声音才可以去睡觉。”
  
  从此,小沙弥就按照师父所教的,每晚睡前在菩萨面前点上一柱香,嘴里念着:“观世音菩萨,弟子求聪明、拜智慧,广大灵感、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然后跪下来拜一拜。
  
  小沙弥每天这样拜着观世音菩萨,他的老师父也很慈悲,怕他偷懒,每晚都会辛苦地在一旁打坐监督他,等到一柱香快烧尽时,老师父就会敲钟提醒小沙弥,拜完这一拜就可以去睡觉了。
  
  就这样,连续拜了三年,这位老师父都在一旁监督小沙弥是否虔诚礼拜观世音菩萨。
  
  有一天晚上,因为老师父年事已高,在一旁打坐等小沙弥拜完一柱香,等着等着,却打起瞌睡,自己睡着了,没有敲钟。到了半夜老师父醒来时,心一惊:“哎呀!糟了!竟然睡着了,忘记敲钟,我那个笨徒弟一定趴在大殿睡觉。”
  
  老师父赶紧跑去大殿看,结果大殿上空无一人,他的徒弟老早就跑去睡觉了。这时老师父就生气了,心里想:“我没有敲钟,你竟敢跑去睡觉。”
 
  第二天早上,老师父就骂他的小徒弟:“我没有敲钟,你怎敢跑去睡觉!”小沙弥此时已经十岁了,他就说:“师父,您怎么说没有敲钟呢?我是听到钟声才回去睡觉的。”
 
  师父觉得奇怪,因为小沙弥虽脑袋有点不灵光,但是从不会说谎。
 
  “好吧!今晚我就故意不敲钟,看你会不会跑去睡觉。”老师父心里如此盘算着。结果,到了晚上,老师父一旁等着,等他拜完一柱香的时间,就是故意不敲钟,看他的小徒弟会怎么做?
 
  “当!当!当!”忽然有钟声传出来,连老师父都听见了,只见小沙弥就起身回房间睡觉了。老师父觉得奇怪,哪来的钟声?到了隔天晚上,老师父又故意不敲钟,但是还是听到有人敲钟的声音。
  
  这时老师父才察觉到:“拜观世音菩萨真是不可思议!菩萨都为一个小孩子加持,按时敲钟让他去睡觉。”
  
  后来,这个小沙弥长大之后成为一名讲经弘法的大法师。


46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1-26 12:29 编辑

V博同步播出:
http://weibo.com/2493789623/y2xywjv6m?type=repost


【慈移定数】

浙江会稽人士,陶石梁、张芝亭,两人同游大善寺,遇见渔夫捕获数万鳝鱼售卖,陶石梁对张芝亭说:“我不忍数万无辜生命将遭烹杀,想全部买来放生,怎奈能力不足,但愿兄台共同倡导,劝化捐资,以成善举,不知意下如何?”张芝亭也慨然赞成,自己先出一两银,劝募大众凑成八两,将数万鳝鱼买来放生江中。

到了秋季,有一夜,陶石梁梦见神告诉他说:“你命中本来不该得中,只因放生功德甚大,得早一科中试。”陶石梁心想:放生善举有赖张芝亭赞成,奈何功德独归于我?数天后,南京送来中试名录,张陶两人果然同时金榜题名。


201104181030227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1-27 11:17 编辑

V博同步播出:
http://weibo.com/2493789623/y2GExr13C

【风动?幡动?】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几年
后因机缘成熟,开始行化于世间
有一天,途经法性寺
看到两位出家人对着一面幡,面红耳赤争论不休
惠能上前一听,才知道他们在争论旗幡所以会飘动的原因
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
另一个则说:"没有幡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幡在动."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惠能大师听了,就对他们说:"二位请不要争论,我愿意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
其实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帆在动,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
从这则公案可以看出禅师对外境的观点,完全是返求自心
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现象的存在是片面的
其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
因此要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其关键就在吾人的心是否已经去除差别妄想,是否能够证得涅槃寂静


738320_192759048_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7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6:04 , Processed in 0.37871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