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随佛学

[佛教文化] 净土修行必读第一集(全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夫往生之证据】
看上去像个穷鬼,还说有钱,拿出证据来?随手一掏,一张支票一百亿,这就是证据。
凡夫自说往生,证据呢?证据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我们的「功德证」!
我们自己修的功德都是生灭的,诸佛菩萨不会给你签功德证;念佛功德,拿得出,看得见,我们功德满满,信心满满。
这叫「果地觉作因地心」。

【不是阿弥陀佛果地觉做成的愿心,容易退堕】
再讲「愿心」。
你看,我们学净土法门的人,很多人为什么退下去了?他一开始学净土法门,「我要求生极乐世界!」拳头握得很紧,发心了。但是,他不了解阿弥陀佛的誓愿,他想靠自己的修行力量,以自己的修行发他的愿心,这个肯定不长久的。念、念、念,修、修、修,过了好长时间,说:「太累了!看来西方我是去不了了。」
因为我们自力太有限,如果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就会退心。
就好像我们要过海,鼓足了勇气,跳到大海里边,奋力划动我们的臂膀,但是风浪特别大,我们就泄气了:「哎呀,我不愿意过了!我去不了!」
正当他要遭受灭顶之灾,就要葬身鱼腹的时候,来了一艘大船,把他放到船上去,这个船可以到达彼岸,他是不是就有愿心了?「哎呀!刚好啊!我可以到达彼岸了!」他这个愿心就发起来了。
他的愿心,就是这艘船给他的,如果没有这艘船,他就退心了。
我们也一样,在生死大海当中,我们再怎样地修行戒定慧,我们都会退转,因为太难太难!

【登月飞船喻:六字名号做成愿生心】
但是现在我们为什么愿意求生极乐世界呢?因为我们有「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念。如果没有六字名号给你念,让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敢去吗?你怎么去?
不要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晚上用手一指说:「哎!某某人,你上月亮上去。」你敢去吗?你不可能发这个愿,「要上月亮的话,需要登月飞船。没有登月飞船,我怎么去啊?」如果有登月飞船,很方便、很快、免费,相信登月一定是最热的旅游热线,很多人都想去看看。这种飞船没有造出来、航线没有开辟出来之前,人也就不可能发这个愿,不可能想起来自己在家里钉一个木船,说我要登月。
我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因为我们有六字名号的「航空飞船」,有阿弥陀佛亲自开的「娑婆——极乐」念佛往生的航线。
有人说:靠我自己修的福德,同样可以发往生极乐的愿。请问你要不要回向靠阿弥陀佛?修福回向往生,前提是必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有六字名号的飞船,自己的福德好比行李,顺便搭乘,那是可以的;没有六字名号,我们有再多的福德,根本想都想不起来往生,就好像我们不会想到用自家的木船想登上月亮一样。
所以我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愿心,是六字名号给的,不是我们自己能发动的,这个叫「果地觉为因地心」。
我们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我们凡夫有这个斗胆,我们没有这个斗胆。但是阿弥陀佛给我们壮了胆,阿弥陀佛说:「我有六字名号的宇宙法界的飞船给你坐,你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根本不用动一步,当下六字名号的飞船就把你装进去了,阿弥陀佛的八万四千光明就把你「嚓—」包围起来。佛光包围我们,很微妙的,他不限制你的自由,你想上大街也可以,你想买菜也可以,还在他的光明之内。

【信愿心最殊胜】
所以各位!这个心值得宝贵,除了这个信愿心,其它的心都不宝贵,有也可,没有也可。但是净土法门这个信心和愿心你必须要有,因为这个是阿弥陀佛的果地觉。
大家要认识,不要说「这个没什么了不起嘛!你看,我要有清净心就好了!」这个比清净心更加的殊胜。这个是阿弥陀佛的果地觉,果地的觉悟,作成了我们因地的信心,我们肚子里面就有六字名号的暖暖的地瓜,吃得饱饱的;我们就有六字名号的大愿船,坐得稳稳的。我们信心满满的,愿心足足的——信愿。

【六字名号才是真因、正因】
净土法门,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一句很重要。
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是佛在经中说的话。我们修行,因果要相符,因如果不真的话,就得不到期望的果,比如蒸沙取饭,终不可得。想煮米饭,下的不是米,是一碗沙子,火力再好,煮不出饭来。因为因错了,那么果就得不到。
往生净土,一定要「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因就真了。如果不是如此,是以我们凡夫有漏、有为、造作的修行,想要了生脱死、往生成佛,这就好像是蒸沙求饭,用沙子想煮成饭,这个梦都梦不着。
净土法门的发心,就是这一句话:「以果地觉,为因地心」。阿弥陀佛果地的觉悟,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阿弥陀佛果觉如果解释,十方诸佛都赞叹不尽,但是也不过就收在六字名号当中:「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比如世间的帝王,一统江山,他就称帝了。人还是那个人,他不过是有一个帝王的称号,建立了什么朝代。
阿弥陀佛成佛了,就是成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无量的神通、功德、道力、慈悲、智慧,都收在六字名号当中,所以这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果地觉悟;而现在作为我们因地之心,这个就真了。没有比阿弥陀佛果觉更加真的。这才是真因、正因,不是虚假之因、邪曲之因。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妄图靠自己的修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不可能】
我们要妄图靠自己的修行功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不可能。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边说凡夫都是:
  杂毒之善,
   虚假之行。
不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是纯善、净善、真善,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
  欲回此杂毒之行,
   求生彼佛净土者,
   此必不可也。
因果不相吻合!
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是不生不灭、无为涅?的境界,是诸佛国土当中最殊胜、最微妙、最精华、最庄严、最圆满的报土境界。要靠我们有为造作,靠我们在这里修那么点点人天福报的善法,怎么可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大家一定要明了,我们修五戒十善,修得圆满,你只能生天,离阿罗汉的果位还差得太远了,还在六道之内,还没有出三界,怎么能奢望十万亿国土之外的报土呢?你修到阿罗汉的境界,离菩萨还差得太远。

【以名号作为我们的信心和愿心】
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乘善根界」,这个因一定要大,这个因要圆满。那么,在哪里呢?——果地觉。
所以,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个信愿之心、因地之心,不是率尔小事,是非常大的事情,庄重得很。
大家要明白,是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作为我们的信心和愿心。
信,不是信我自己有修行,信我自己有清净心、信我功夫好、信我会拜忏、信我会持咒、信我会诵经……,信这些,都是因地心不真了。是信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他的誓愿要救度我,我念他的名号,如果我不能往生,那阿弥陀佛不能成佛。他发愿了:
  十方众生,称我名号,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们信,就是信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誓愿,以「果地觉」,作为我们的信心。
我们愿生极乐世界,也是靠这句名号愿意去往生。靠我们自己,好像上午说的:到月亮上去,靠你长出两个翅膀来,你飞不到!你一定要有交通工具,要有登月飞船。我们要往生西方十万亿国土之外的极乐世界,靠我们五戒十善的小翅膀飞不到啊!五戒十善的小翅膀顶多能飞到天界就不得了了!你想超出三界之外,都不可能,何况十万亿国土之外的极乐净土,更非我们所敢想象。
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已经给我们成就了法界的飞船,就是六字名号。所以,很简单!这叫「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我们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的信愿就从这里来。

【因该果海】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为有前面的两句,所以就有后面这两句,不然不是如此的。
什么叫「因该果海」呢?
「该」是包括、包罗;「果海」:指阿弥陀佛果地功德,像大海一样的深广无量。大海一样的功德都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当中,我们一念信顺阿弥陀佛名号救度,就完全把阿弥陀佛大宝海一般的功德都包括进来了。没有多余的了,都在这里边,叫「因该果海」。
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都包含在这句名号里面,归我们所有。那么,你还感到不满足吗?你还觉得往生资粮不够吗?够不够?
(「够」。)
往生极乐世界需要资粮,念佛「因该果海」,往生资粮都圆满了,天亲菩萨说: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让你快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不是在那里慢慢修,那个差太远了,千劫、万劫、累劫也修不出来。
那么,这个在经典里面有没有依据呢?有经典依据,《无量寿经》这样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一段文是释迦牟尼佛在讲述《无量寿经》快要结束的时候,把弥勒菩萨喊到旁边,说:「弥勒,来来来,告诉你这么一件大事!」告诉他什么呢?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就是我们在座每一位,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所谓「果地觉」。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果地觉就成为因地心。什么叫「欢喜踊跃」?「哎呀!我真的可以往生啊!我真的得到大宝海了。」就好比穷人穷得连衣服都没有得穿,突然得了一笔大财而欢喜了;饥饿的人饿得要死了,突然得到食品了,他也欢喜了;我们在三界当中,累劫以来在里面轮回,不能出去,突然说我们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可以到净土去成佛了,无量劫的生死轮回就画下了休止符,今生今世,决定不会再轮回了,决定要去成佛了;闻法入心,心生欢喜,如此的心态就是「真信切愿」、「欢喜踊跃」!
不会还在那里愁眉苦脸,「我能往生吗?我能解脱吗?我怎么办啊?我可以吗?」那个都是迷惑心,有疑虑。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从哪里来?从「闻其名号」,这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然后: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这一念的欢喜踊跃之心,领受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大利、无上功德、圆满功德,都含摄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中。这么好的名号,手舞足蹈念出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乃至一念」也可以说是「乃至念念」,一念底下就相续了,如果当下就寿终,那就念念相续,声声相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辈子就过一种念佛的生活,作一个念佛人,相续念佛,往生极乐。这叫「因该果海」。

阿弥陀佛作为大施主,把他六字名号的功德布施给我们。
「因该果海」:就是指我们一念的信顺之心,信愿念佛,就包含了阿弥陀佛果地功德,都圆满了,全部都有了,所以叫「因该果海」。 那我们现身就住于不退转地,决定往生。
这个「不退转」是指我们不会从成佛这个位子退下来。因为我们现在的因已经建立了。我们的因是阿弥陀佛果地觉悟,佛的果觉作为我们的因心。有因必有果,而且获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受和加持——「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那自然不退转。
我们虽然没有达到像极乐世界的菩萨那种可以分身化十方界的不退转,但是蒙受阿弥陀佛功德回向,蒙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现世获得「因该果海」这样的功德。
那么,一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底下一句:
「果彻因源」:极乐世界证悟的果报是彻底圆满,跟我们因地的发心、因地源头那份心相吻合。我们在这里念佛,是以阿弥陀佛的果觉作为因心,所以,到极乐世界也成为阿弥陀佛一样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佛,不会少一点点。
如果我们的因心是靠自力修行的话,你去那里你就要慢慢修,你不是以阿弥陀佛果觉作为因,这个就很低劣,不殊胜。

【净土法门从果向因,有别于通途法门】
好!我们再往下面看:
   于一代时教中,
   独为特别法门,
   其修因证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
   (续编卷下•无量寿经颂序)
祖师讲话就是干脆!说净土法门在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当中——
「一代时教」是指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所有教法,那么多法门,只有这一个法门「独为特别法门」,其它的法门都靠自己戒定慧的修行断惑证真,都很普通,独独这个法门特别。
特别在哪里?「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这四句话、十六个字,干脆、利落、殊胜。
「修因证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佛法讲因果,修因才能证果。通途教法怎么修因,怎么证果?修因就是修戒定慧为因;证果,你能修得过来,慢慢证,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然后发大菩提心,从浅位的菩萨,慢慢地升进。这个是一般通途法门的修因证果,有次第,极大遥远,极大困难。
通途法门是从因地向果地的修行法门;净土法门「从果向因」。
修因,这个因就是「佛因」,是阿弥陀佛「果地之觉」,作为我们的「因地之心」,所以这个修因,是无修而修。果地的觉悟,圆满了,还有什么修的?虽然说没有修,我们还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无修而修,是名「如实修行」。
修行佛法,如果有修而修,那没有入道。禅宗、密宗、天台、华严都一样,无修而修了,你就入道了。神宗说「悟后起修」,为什么?因为没有开悟之前,都是有修而修,没有真正入道,开悟之后,念念回归本地觉性,修而无修,无修而修,才谈得上真正的修持。
净土宗念佛,一点没开悟的大愚人,也是无修而修,而且超过禅宗悟后起修。因为禅宗要求悟后才能起修,悟前根本还是在瞎摸索,下手难;净土宗只要念佛,不管有悟没悟,乘佛力无修而修,下手易。
禅宗虽说悟,毕竟还是凡夫因地的觉悟,依此而起修,起点低;净土宗直接依阿弥陀佛果地觉而修,起点就在果地,下手就是佛因。

【坐船喻:无修而修】
「无修而修」,讲名词不太好懂,打比喻就好懂了。
比如说我们坐船,是「不行而行」。坐在船上面,你不用行走,但是,船的行就是你的行,是不是这个道理?
坐车,「不动而动」,你不用动,车动就是你动。坐飞机,「不飞而飞」,你不用飞,飞机飞就是你飞。英语直接就用「飞」字——fly,说「我飞来的」,翻译成汉语就是「我乘飞机来的。」
我们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如同坐上了佛的飞机。我们没有修行,阿弥陀佛代我们修行,阿弥陀佛已经修行圆满了嘛!这叫「无修而修」。
阿弥陀佛说:「你念我名号不往生,我不成佛!你念我南无阿弥陀佛,我就摄受你,我就愿力牵随你往生我的极乐世界。所以,你只管念佛,你放心大胆地念佛,你一百个放心,一千个放心、一万个放心!」
我们很多人念佛不放心:「阿弥陀佛行吗?阿弥陀佛够吗?阿弥陀佛真的行吗?」
我们很多人总觉得把生死大事抓在自己手上才稳当——错了!了生死的大事,你交给阿弥陀佛,我们要敢于归命阿弥陀佛,因为我们凡夫没有办法。
好像过江过海一样,你要自己下去,肯定会淹死;坐大船就有把握了。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大愿船,要归命,要依靠。
这个就是修因,无修而修。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4、「自谓弘法」之文(法门相混之错)
   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门,
   由兹自误误人,
   而又自谓弘法利生者,不胜其多。
   其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
   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
   而欲评论,致有此失。
   使知佛力不可思议,
   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为并论,
   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为乌有。
  (续编卷上•复善觉大师书)
前面第三条文是说这两个法门不能相混,这里说法门相混的过失。这条文我特别选来,是因为我很有感触。
从古到今,多有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以普通法门来论净土法门,脑筋死不转弯。
「由兹自误误人」:这样的结局呢?自误又误人。怎么叫「自误」?自己把自己耽误了,他用普通法门「修戒定慧,断惑证真。」这个标准来评论净土法门,也认为说:「我虽然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我没有戒定慧,没有伏烦恼,没有断惑证真,那我怎么能够往生啊?」他这样想,自己不就失误了吗?结果没有信愿,轮回去了。自己这样认为,又告诉人家:「某某人,念佛没有伏断烦恼,不行啊!」人家听了他的话,也打退堂鼓了,害怕了——「自误误人」。结果他也不知道,他还认为自己在弘法利生。
「自谓弘法利生」:「我在弘扬佛法,我在利益众生。」结果都搞错了,是误害了众生,是阻碍了佛法。大家要警惕!

【学法一定要有善知识的引导】
第一点,我们自己不要做这样的人。
有人学问越高,名气越大,误害的人越多,因为大家都相信他。但是他错了,错在哪个地方?就是两个法门混淆不清,这样就障碍人家了。
第二,我们也不要被人家所误导。「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那么声势浩大来证明说:「罪恶凡夫啊!我等诸佛出广长舌相,你当信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你念佛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东方阿??佛……南方日月灯佛……十方诸佛从左耳朵进来,排着队从右耳朵又出去了。十方诸佛讲的话不入心,通通都出去了,结果旁边老张、老王、老李一说,「哎呀,不行啊!你看你烦恼这么多,你光念佛怎么能往生啊!赶紧跟我去,去消业障,去跑山、跑庙子……」,到处去杂行杂修。十方诸佛的真语、实语当耳边风,凡夫虚妄见解当作至理名言——自己误害了自己。
所以,学法一定要有善知识的引导,一定要有择法的眼睛和择法的耳朵,不然的话,你听起来都有道理,结果误害了,可悲可叹!古代就有,现代更多。有人很会写,书一本又一本,你一看完之后,都是往生没有份,一看,这样不能往生,那样不能往生,一百零八个不能往生——还算客气的。如果一百零八个里边不包括你的情况,那就再补一条,一百零九就是你,也不能往生。
结果我们很多人学净土法门,专门喜欢看这种书,专门看那个让他不能往生的书,「哎呀!对啊!你看,有烦恼,不能往生;不能诵经,不能往生;戒律不清净,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他把这个看了一大片;阿弥陀佛、释迦佛、十方诸佛在净土三经里说:「你信愿具足,决定往生!」他听不进去。这个就是你善根浅、业障重,遇不到真善知识,遇不到纯粹的佛法,把毒当做奶,把奶当做毒。
阿弥陀佛纯粹的法乳,他当做毒:「啊?还有这样讲的!哎!不能听,这个是邪说」;然后有人说不能往生,「对!这个是正教」。你看看,多可怜!多可悲!多可叹!多可惜!

【佛力不可思议】
佛力不可思议,超过我们的思议境界,说:「我这样大概能往生吧!那样可能不能往生吧!」这都是我们的思议。你只要信愿,信阿弥陀佛、愿意往生,没有不往生的。阿弥陀佛给我们保证了:「称念我的名号,如果不往生,则我不成佛。」所以,我们信愿持名,没有不往生的。这叫不可思议。
《观经》下下品,最不可思议!下下品这个人,造作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些事都干,一辈子没有做过一点好事,没有到寺院去点过一支香、磕过一个头。现在快死了,死后必定堕落地狱,受苦无穷的人,经典里说:
如此恶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这样的人,临死遇到善知识教他,就念了一句佛、十句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不可思议啊!本来必定堕落地狱的人,一声佛号,刹那之间,转为必定往生西方,必定成佛,你说怎么可以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自力与佛力不能相提并论】
「使知佛力不可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提并论」,如果懂得这一点:「则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为乌有」。
「缚」就是缠缚、束缚。我们凡夫是被种种的贪?痴业力的绳子捆起来。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捆这些绳子,把自己捆了一道又一道,每天都起贪?痴的心念,每起一个心念,等于把我们捆一道。把我们捆绑到哪里呢?捆绑在三界六道里边轮回,不能出离,所以叫「具缚凡夫」。虽然有修持——修持戒定慧,目的就是想把这个绳子解开、剪断,得到解脱。
大家算一算帐,我们每天起心动念,真的是无量无边。《净度菩萨经》说:
   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
   念念之所为,无非三涂业。
凡夫没有破我执烦恼,念念不离贪?痴,念念都是三途之业,每一念都增加一道绳索。每天修行的功德,根本抵不过你每天造的罪业,所以,每天都在欠债。
以这样一点点的修持力,你想达到解脱,不可能啊!你每天加捆八万四千根绳子,还想解脱,不可能的事情!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善导大师有两句话,非常干脆、彻底、恳切。他说:
  利剑即是弥陀号,
  一声称念罪皆除。
我们身上被八万四千根贪?痴的绳索捆住了,如果靠我们自己修行,慢慢去解这些疙瘩,那只能叫「剪不断,理还乱」。
如果是大彻大悟,他可以用智慧剑来把自己贪?痴的绳索割断,一根一根割断,就解脱了。
对我们来讲,这把智慧剑我们没拿到。可是,我们只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出来,不要你来砍这个绳索,当下阿弥陀佛就抽出他六字名号的宝剑,「嚓—」下来,「利剑即是弥陀号」,你一声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称念罪皆除」,一声称念出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智慧宝剑,就把我们的八万四千根绳索,根根都给你断掉,一根都不会捆住你。多自在!所以,这个是大解脱,大自在,大安慰!
那么,靠我们自己修行到什么时候?我们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根本就不要你动手,阿弥陀佛就是卫兵,站在旁边,你只要口称名号,当下无量光。

【激光治疗喻:阿弥陀佛的光明治疗我们的贪嗔痴】
现在医院里面作手术,用激光治疗肿瘤。阿弥陀佛的光明比激光还要激光,我们身上有很多贪?痴毒素的癌细胞,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就给我们放疗,当下就把我们的绳子解开了,很简单,不痛也不痒,而且还让我们感到很法喜——念佛很法喜啊!你到医院作化疗,头发都脱落,身上还痛苦,还花钱。你看,天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天天接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又柔软,又舒服,又不花钱,身体还能够好起来,贪?痴的癌细胞通通给你化掉,多好!好不好?

【无论何种工夫、功德,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那怎么办呢?另外必须开一个特别法门,不然我们就没有办法了。
所以,再看下面:
「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前面是「山穷水尽疑无路,」这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只要「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
「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不管你念佛功夫深,还是功夫浅,你修持功德大、功德小,这个都不论,你只要真信切愿、持佛名号,都可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没有一个遗漏在外。所以这个就叫易行道、安乐门,我们都可以做得来。

【怀疑木筏喻:信未入心】
「真信」、「切愿」,需要对这两个词作一点解释。
什么是真信呢?这个信要入心。
我曾碰到一位莲友,我对他说:「某某人哪,你要信佛!」
「哎,师父,我信佛啊!你看我吃素多少年了,我又受八关斋戒,我又去给人家助念,都不吃不喝人家的,又教人家诵什么经,我做了多少事!我信佛啊!」
我说:「我知道你信佛,不过你要相信阿弥陀佛。」
「哎呀!师父,我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怎么不相信啊!我相信啊!」
我说:「你真的相信吗?」
「我真的相信!」
我说:「那好啊!恭喜你!你果然真信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能救你,当然好了。那你往生西方应该有把握了?」
「不行不行,我往生西方还差得早。」
我说:「你信佛能救你,怎么往生西方还差得早呢?」
他说:「阿弥陀佛我百分之百相信,我就是怀疑我自己。」
「哎呀,他说得很有道理啊!」我们在座莲友可能有的点头了,「是啊!我们都很信阿弥陀佛,我就怀疑我自己。」
我说:「莲友啊!你这个没有信佛!」
「哎呀,我信佛!」
我说:「这样吧!打一个比喻给你听。」我就讲了这个比喻:
有一个人来到海边,要过大海。有两只船:一只是他自己钉的小木筏子;另一只是一艘万吨巨轮。大海今天刚好起风浪,这艘万吨巨轮的船长就告诉他说:「某某人,你要过海吗?」
「是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个小木筏子不要坐,你就坐我这个大船,我这个大船稳当,有风浪也没有关系!你相信吗?」
「哎呀,船长,我相信!你这个大船确实稳当、确实可靠、确实有风浪也没有关系,能过海。可是,我就是怀疑我那个小船过不了。」
船长说:「你就不要坐你那个小木筏子了,你就坐我的大船了,你相信我就好了,上我的大船就可以了。」
「船长啊!我百分之百相信你,但是我就怀疑我那个小船不行。」
他翻来覆去对船长讲这句话。
说明什么呢?说明他自己从理论上认识到这个大船可以过海,但是从内心里边他没有信靠这个船长,他过海这件事情,还准备靠自己的小木筏。所以,他总是说:「我怀疑我这个小木筏不行。」
是不是这个道理?有没有听明白?
(「听明白了。」)
我们很多人是从观念上知道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没有问题,「但是我自己修行不行啊!对不对?我那个小船不行啊!」说明他往生西方这件大事,他没有靠阿弥陀佛。所谓「信」就是靠,信靠阿弥陀佛。你作为一个观念,「我是佛弟子嘛,我当然相信阿弥陀佛了。」但是,你要渡过生死海、往生极乐岸,你这么一件大事,老是捏在自己手上,靠自己修行,说:「我功夫不行、我功德差、我业障重……,我怎么能往生?我不是怀疑阿弥陀佛,我怀疑我自己啊!」
诸位!这个人是不是很愚痴?
(「是。」)
有的莲友不好意思了:「嗯,这就是我嘛!」
没关系!你懂得这一点,就开智慧了。所以信佛要信佛,要信靠佛。

【骄慢的怀疑】
我也给莲友们讲到,我们往往觉得说:「我怀疑我自己修行不行,不能往生。」这种怀疑其实是很骄慢的。
「师父啊!我不骄慢哪,我很谦虚!我知道我修行得不好,我这么差,所以我怀疑我自己不能往生啊!」
大家要知道,怀疑要具备资格,具备资格,才能够受怀疑;没有资格,没有怀疑的可能性。
比如说,中午饿了,你会不会拿一个石头说:「这个石头,我怀疑不能填肚子。」你会怀疑吗?因为这个石头根本就不是填肚子的东西,它没有资格被怀疑。
我们所修行的功德,不过像石头一样,你不能够拿来怀疑或者信任。不能怀疑,就不能信任;不能信任,就不能作为怀疑对象。是这么一回事。
再比如说一个来到海边,海非常的广阔,风浪很凶猛,你会不会站在海边,把自己的臂膀抖一抖,把衣服弄些水拍一拍,「嗨!海太宽了,我怀疑我游不过去。」你会这样讲吗?不会!你会不会站在丹霞山最高的山峰,看到那边一个山峰,「哎呀,这两个山峰之间太远了,我怀疑我一步跨不过去。」你会这样怀疑吗?不可能啊!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你不用怀疑。
比如说你从广州要到北京去,「我怀疑我自己一个小时走不到」,这个也都没有怀疑的资格,因为你不可能做到。如果坐飞机,那就可能怀疑了,「我今天这个航班,一个小时能不能到?我怀疑,怕不能到!」这种怀疑才是合理的。

【净土法门,没有怀疑的余地】
大家要听明白,疑,要如理,要合理地怀疑才行。
我们修净土法门,要怀疑,你怀疑阿弥陀佛,这才合理;你怀疑你自己,不合理,就是胆大包天。
「哎呀!师父,我敢怀疑阿弥陀佛吗?你还说怀疑阿弥陀佛是合理的?」
这个,分析给你听:因为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说:「我能不能往生,我靠你,我既然信靠阿弥陀佛了,如果要怀疑就怀疑他」,那当然,不怀疑,就是不怀疑了。「阿弥陀佛,你有没有慈悲,你有没有愿力,你能不能救我?我念你的名号,你能不能救得了我?你有没有成佛?」
他说:「我救不了你,我不成佛。」他成佛了,这就没有怀疑的余地了。
所以,我们这个净土法门,你是没有怀疑的余地的,你要怀疑阿弥陀佛,他已经成佛了;你怀疑你自己,你不够资格。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信佛,就是信靠佛,真信,不怀疑。

【切愿】
再讲「切愿」。「切愿」就是说我们内心里边打定注意,决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任何含糊、模棱两可,说:「万一不能往生,下一辈子再来。」那不叫切愿。切愿就是跟这个娑婆世界一刀两断,我决定要往生西方的,在这个世界是陪你们玩一玩的,时间不长,只有二十年、三十年,这个都是看得很虚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我们根本的愿望,这个叫切愿。
其它的愿望,有的人讲:「师父啊!我还有一个愿,我要诵一千卷《金刚经》,还没有诵完,我还有什么什么愿……」这个都不需要。阿弥陀佛只让我们发一个愿——「愿生我国」;释迦牟尼佛只劝导我们发一个愿——「愿生彼国」,至于其它的,都不着急,慢慢来,到西方极乐世界,经典有的你念,你想念哪一部经都可以,你要拜哪尊佛都行。所以,先往生西方再说。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叫「真信切愿」。

【坐船过海喻:是佛力,非自力】
「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道理很简单、很明白,我们只要肯上船,你就可以到彼岸;你能到彼岸,是船的力量,不是自己本事,对不对?我们只要肯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印光大师在这里告诉我们:
「信愿念佛亦然」:你只要信愿念佛,就上了阿弥陀佛大愿船,没有其它的。所以叫「但肯上船」,「肯」就是你愿意、自愿。信愿念佛,不管功夫深、功夫浅,都上了大愿船;不管功德大、功德小,都在阿弥陀佛大愿船上面。

【登船喻:重心要靠倒阿弥陀佛】
比如登船,你一只脚在船上,一只脚在岸上,看上去有一只脚在船上,到底你有没有上船?是看你的重心。如果你重心在前脚,说明你上了船;如果重心在后脚,你其实是在岸上。
看看我们的心: 你看,我们在世间要做事,要照顾孙子、儿女,我们也在念佛,看上去大家都差不多,但是最后到极乐世界点名报到的时候,有的来了,有的没有来。「哎!在娑婆世界他们都念佛啊!为什么有的来了,有的没有来?」不一样啊!因为有的人,他的重心在前脚,在阿弥陀佛的船上面;有的人也是在念佛,他后面那只脚站在娑婆世界,站得稳当得很,前面的脚只是做一个假动作,并没有在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上,这就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念佛,整个的重心要依靠阿弥陀佛——就是「信愿」,确实愿意去往生。在这个娑婆世界是随缘度春秋,在娑婆世界这一只脚要成为虚步,不成为实步;极乐世界那一只脚要是实步,不要虚步,这样才说明你上了愿船了。
如果你儿子、孙子都摆在第一位,念佛只是做一个表面工作,「南无阿弥陀佛……」,也拨珠子念几句,恐怕不管用,因为你的心没有依靠南无阿弥陀佛,你没有真的愿意去往生,都是在表面上做功夫,一遇到大病小灾了,就后退,「哎呀,阿弥陀佛,你保佑我再多活几年!」不是保佑他往生,「阿弥陀佛,我不愿意往生!」——叶公好龙啊。我希望我们在座的莲友,不要做叶公。

【叶公好龙喻:没有真信切愿】
什么叫叶公好龙,你们知道吗?叶公,他是个姓叶的老先生,他很喜欢龙,在家里画的也是龙,刻的也是龙,贴的也是龙,怎么样都是龙。他这么诚心,龙王就感动了,有一天,外边是晴空一片,突然之间,电闪雷鸣,龙来了,龙来就风雨跟着相随而来,「哗—」,电闪雷鸣,一条龙从天上飞到他的窗前,说:「叶先生,你很喜欢我,我来了。」这条龙从窗户一伸头,叶先生一看,「哎呀!我的妈呀!」当下吓晕过去了,吓死了。真龙来了,他害怕了——叶公好龙是假的。他好那个墙上画的,不是好那个真龙。
我们很多人嘴上讲:「阿弥陀佛,我愿意去往生!」结果得了癌症要死的时候,这是往生的前兆,他害怕了,他不愿往生了;岂不是叶公好龙?所以,各位不要做念佛的叶公。
这说明什么?他虽然也在念佛,但是不具足信愿,没有真信切愿,没有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

你看你们很多人念佛,他把世间的事看得太认真,把世间看得太实,把念佛看得很虚,「能往生吗?不能往生吧!」这样,他就容易受伤害,夫妻、家庭、儿女,一点小事,一点烦恼,把他弄得死去活来。你真的是念佛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这个世间的事情都摆平了,有什么摆不平的?对不对?我都愿意去往生了,你欠我十万,欠就欠了吧!我马上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你骂我,骂了就骂了吧!年轻的时候,老公很恩爱,老的时候就嫌弃我,嫌弃就嫌弃吧!有观世音菩萨做我胜友,还稀罕世间凡夫吗?有什么舍不得放不下的?没有什么。这个都很虚!

【信愿念佛就是靠上佛的力量】
念佛,「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印光大师说得很肯定。我们信愿念佛就是靠上佛的力量,你不信、你不愿、你不念佛,就没有靠上佛的力量,只要信愿念佛,完全靠佛的力量。
有人这里有误解,说:「那不靠我自己念佛吗?」当然靠你念了,阿弥陀佛不能代你念。你念佛才是靠佛的力量,不是说你念佛是靠你自己的力量,靠你自己的力量要靠戒定慧。
就好像坐船过海一样,你坐上船,才能靠上船的力量;你不上船、不坐船,怎么靠船的力量呢?你不能把坐船当靠自己力量,「你看,我坐船,所以靠我的力量。」——你坐船才靠船的力量。如果要靠自己的力量,就是自己游水、不坐船。
我们要渡过生死大海,要靠阿弥陀佛的力量。
当然,如果这一点你想不过来,说:「我就是要靠自己念嘛!」也可以。你念佛还是靠你自己念,佛不能代你念,你自己念。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石乘船喻:业障由阿弥陀佛承担】
我们看下面这一个比喻:
「譬如一粒沙子,入水即沉」:一粒沙子虽然很细,但是,如何放在水里边,「呼」沉底了。
虽然有千万斤石头,装于大火轮船当中,它不仅不沉下去,而且还可以运到彼岸,随意使用。
千万斤的石头,代表我们凡夫业障深重;大火轮船,代表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大慈愿力;我们肯信愿念佛,代表我们的业障,投靠在阿弥陀佛的身上。
各位老菩萨,我们的业障,我们自己挑不动啊!昨天上山的时候,我那么一点行李,我都挑不动,我请人家挑;我们生生世世的业障,靠自己去消业,靠自己去挑,挑不动啊!靠谁挑?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挑夫。

【细沙沉水喻:自力了生死太难】
沙子代表什么呢?沙子就代表那个大修行人,他有戒定慧,用戒定慧的金刚钻把贪?痴的石头打磨,磨到后来只剩下一粒沙子那么大的烦恼。但是,即使到了这么一种程度,如果不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他要自己渡过生死海,放在生死业海里边,他不能了生脱死啊!各位想一想,多么困难!

   【不要担心自己业障重】
一粒沙子放水里边,自然而然地沉下去了。不会因为沙子轻,就一定漂出来;也不会因为石头重,就一定掉下去。
你看,沙子和石头能不能到彼岸,跟它们的重量没有关系!只跟它们是不是乘船有关系。一粒沙子不乘船也要沉水,万斤巨石乘船也可以不沉水。
好了!我们能不能往生西方,跟我们业障轻、业障重没有关系的。听懂没有听懂?
(「听懂了。」)
「哎呀!某某人,他是出家师父,他出家多少年了,他业障轻,他能往生。」他如果不靠阿弥陀佛,他也不能往生。他能往生,就是我也能往生。
所以,不因为沙子轻,就能自己漂出水面;不因为石头重,就一定掉到水里边。同样道理,不因为我业障重,就一定要堕落在三界业海当中;也不因为你业力轻,你就一定能够解脱生死轮回。
我们虽然有千万斤重的巨石,但是,我们也可以安然到达彼岸。
担心自己业障重,就等于担心阿弥陀佛这条船太小了。阿弥陀佛大愿船能够载多少人?
   念佛法门,乃佛法之特别法门。
   仗佛慈力,可以带业往生。
   约在此界,尚未断惑业,名带业。
   若生西方,则无业可带,
   非将业带到西方去。
   (三编卷一•复吴思谦居士书)
前面说不论断证,那还是业障凡夫,没有断烦恼,怎么能往生?这里就告诉你说:你可以带业往生。
那么,怎么带业往生呢?印光大师在这里又作了一个解释:
就在这个娑婆世界来讲,我们是凡夫,烦恼惑业还没断,这样就可以往生,所以说带业。
那么,怎么带业往生呢?印光大师在这里又作了一个解释:
就在这个娑婆世界来讲,我们是凡夫,烦恼惑业还没断,这样就可以往生,所以说带业。
你到西方去了,就没有业带了,不是说把业带到西方去。
如果我们把业带到西方去了,西方就不是净土了。我们都造了下三恶道的业,这些业都带到极乐世界,那不成三恶道了嘛!哪里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光明世界,业障是黑暗的,黑暗遇到光就消失了,就不可能带到光明里边去。
比如说这个房间里边有灯光,隔壁房间是一片黑暗。现在请你到隔壁房间去给我带一盆黑暗过来,你能带得来吗?你用盆子在里面装、使劲装,端过来,一端过来就没有了,消掉了。
一样的,我们虽然是罪恶凡夫,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明土,我们的业带不去啊!在这个世界说带业,到净土就没有业可带。

【片雪洪炉喻:消业往生】
下面第二段法语,叫「消业往生」。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
  吾人多生罪业,
  如空中片雪。
  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
  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
  又况业力既消,
  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
  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终三大要)
这个比喻非常好!印光大师讲的话是很圆融的,讲得很生动、很切贴、很好懂。
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万德洪名」,具足一切功德,好像炼钢厂的大洪炉一样。
我们多生多劫的罪业,就好像空中的一片雪花;阿弥陀佛名号像大炼钢炉,那个温度有多高,热力有多大!
一片雪花,你想把它放在洪炉里边,你一靠近就消灭了,当下消掉,了不可得,没有了。这个叫消业往生。
有的人就怀疑自己说:「我业障重,怕我不能往生,怕阿弥陀佛不来接。」说没那回事。阿弥陀佛名号像大洪炉,你业障再重,像一片雪花,只要念佛,当下了不可得,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佛自然来接引。

【消业往生、带业往生】
净土法门有两种说法:一个叫「消业往生」,一个叫「带业往生」。这种说法都存在,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就经论来讲,净土三经讲消业往生,像在《观无量寿佛经》里边,就说这个人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当下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就是「消业往生」。
那么,为什么说「带业往生」呢?还是一句话,「我们还有业障,却又往生了」,这样说我们好懂,就说「带业往生」,其实是「消业往生」,因为如果业障不消掉,是不能往生的。因此,我们到极乐世界,大家放心!

【坐船过海喻:带业即消业】
这样矛盾的两句话,怎么可以讲?我想也可以打一个比喻,消业和带业都是阿弥陀佛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坐船过海,也可以讲船带着你的重量,也可以讲船消掉你的重量。你一百斤,船给你带掉了,不用自己驮;那么,这个船把你重量带掉,等于你的重量就消掉了,你不会沉到水里去。所以讲消业往生,讲带业往生,都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就放心大胆,你只管念佛,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带业,也会「带」——带业下地狱,是不是?你不能带业往生的,靠你带业,肯定下地狱了;靠我们自己消业,也消不了的。
所以,带业也好,消业也好,都是阿弥陀佛的事。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
   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
  现生即得了生脱死,
  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
  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
  (续编卷上•复许熙唐居士书)
我很喜欢读最后这一句,我觉得印光大师特别慈悲,我读了这一句特别欢喜,「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他只能说这一个法门,「哎呀,我这个法门占上了,你看!我多自豪!我多幸运!」
以我们这样的通身业力凡夫,要今生了生死,除了这个法门之外,佛的大智慧,也讲不出第二个法门。所以,大家要死了一条心,你不要说信愿念佛之外,还修密、修禅,你通通是搞第二、第三法门。今生今世要了生脱死,除了这个法门,佛都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你还能发明第二个法门吗?很多人就是不老实,「释迦牟尼佛说不出第二个法门,我可以修第二个法门」——没有那回事啊!所以,大家要老实,听到这个话,心里宝此一行,「好啊!」
《法华经》的法门、《华严经》的法门、《金刚经》的法门,都是佛讲的,但是以我们这样通身业力的凡夫,修这些法门,你生生世世都在里面打滚,出不来的。一定要是善根成熟、上根利智的人,他才可以仗这些法门了生脱死。我们仗这些法门,今生决定没有办法,以这么业力深重的凡夫,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一生就要了生脱死的话,那只有信愿念佛这一个法门。这句话是从古到今、从今到后都不能改变的,这个就是规律,是金口玉言,就是如此。
大家如果念佛,说:「念佛希望不大,把握性不大!我再修修别的法门吧!换一个法门吧!」你要换,佛说:「我没有第二个法门给你选择了,要选只有这一个法门。」
结果这唯一的法门,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来证明、劝我们修的,你不修,再来学第二个法门,就退步了。
学任何法门都要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学净土法门不要学其它的——「专一」。

「两种深信」之文(佛力自然成办)
   大家要晓得:
   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
   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
   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
   仗阿弥陀佛弘誓大愿力,
   自然一生成办。
      (三编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这是印光大师在世界佛教居士林的开示,是口语记录,很慈悲,对我们大众说:大家要晓得,你想靠自力修习,你自己有什么力量呢?
我们自己有什么力量?只有无始劫以来的业力。
生生世世都在这里轮回打滚,没有解脱生死轮回。
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不能够了生脱死,要深信靠自己不行。
第二个要深信什么呢:
要信佛力,信自己没有力量,信自己只有无始劫来的业力,只有万劫千生不能够出离;信阿弥陀佛的愿力,自然一生成办。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力、自力、道力、佛力】
这里有几个名词,我来说明一下:业力、自力、道力、佛力,这四个名词,大家把它分清楚。
「业力」,每一个人,不管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一样,我们都有业力,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带业力来的。
「业力」是指什么力量呢?就是指「贪?痴系缚力」,贪?痴的力量把我们束缚起来了,这是轮回的力量、堕落的力量。这个力量很大!各位啊!我们每个人都是业力冠军,发动机很强大,像火车一样,「呜-」转动了,往哪里开?往三恶道开——这个叫业力。
信佛不信佛都有业力,我们信佛的人怎么办?信佛的人就要准备对治这个业力。
所以,第二叫「自力」。
「自力」是什么力量呢?是「戒定慧修持力」。
「业力」是凡夫贪?痴的束缚力、轮回力。那么「自力」呢?我要修行了,才谈到自力,是指「戒定慧修持力」。你戒定慧能不能修持,到哪个程度?随着你修持程度的增加,力量会增加。这个还是凡夫。你修五戒,你还是凡夫;你在打坐,想修禅定,还是凡夫;你开了慧,还是凡夫。这是自力修行法门、通途法门。慢慢累积、慢慢加深、慢慢提高,达到什么程度?达到你戒定慧自力能超过业力,像一个大火车那么强大的力量,你能把它挡住,然后把它拉回头,你才有可能解脱生死轮回。结果你的自力不敌业力,业力大于自力,你还不是往下掉嘛!
第三叫「道力」。
「道力」是「伏、断、净——解脱力」。通过修行戒定慧,第一步伏住了贪?痴,第二步断除了贪?痴,第三步贪?痴断除干净了,你就解脱了。这样你才能够得到,这个就是圣者了,不是凡夫了,叫「道力」。
我们大家有没有业力?通身业力,满了,生生世世都是业力来的。
我们有没有修持力呢?可能多少有一点点,但是太微弱了。
我们有没有道力呢?绝对没有!你有道力,就能够伏烦恼、断烦恼、除烦恼。道力是指圣者断净烦恼,得到解脱生死轮回的力量。你有道力,你也可以解脱生死轮回。我们只有业力,没有道力。
那要靠什么?你要靠佛力了!道力没有,佛力再不靠,只有业力,就只能下地狱了,是不是?
「佛力」就是「愿、行、满——救度力」,阿弥陀佛愿行圆满救度的力量。阿弥陀佛,他因地五劫思惟,发四十八大愿,又经过了兆载永劫不可思议长时间的修行,愿行圆满,又成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光明名号救度我们,这是佛力。我们虽然是满身的业力,一点道力也没有,但是,如果我们有佛力的话,我们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好!大家再复习一遍:
我们是业力凡夫,通向业力,我们想修持戒定慧,靠自力很微弱,不能够克服我们的业力,不能够达到道力解脱,所以我们就靠佛力。阿弥陀佛愿行圆满,功德凝聚在这句名号里边。我们信愿持名,仰靠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救度的力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靠上了阿弥陀佛的佛力,还要羡慕阿罗汉的道力吗?不用羡慕了。
我们靠上了阿弥陀佛的佛力之后,还要羡慕人家山洞里面打坐的禅定力吗?不用羡慕了。如果不靠佛力,就算禅定定力深,达到非想非非想天,还在三界之内,没有出离,你说有什么力量?
而阿弥陀佛的力量,能让我们出三界,往生西方成佛。

【两种深信:信自己无力,信弥陀有力】
印光大师又说了,要有两个信,第一个:
   信我是业力凡夫,
   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这一点如果你还含糊,那你是太骄傲自大了。
这个要相信,相信怎么办?相信就要靠佛,不要靠自己,说「我修行,消我的业障,靠我自己断惑证真、解脱生死轮回」——不可能的事情,决定做不到!

【两种深信,一脉相承】
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边开示两种深信,印光大师这里的法语意义也是一样的,可以说一脉相承。我们首先相信自己是罪业凡夫,我们这样的罪业凡夫来念佛往生是刚刚好,是正机,是阿弥陀佛首要的、主要要救度的对象。不要在这里推推让让的,说:「让修行戒定慧好的祖师大德去往生吧!我这个凡夫怎么够呢?」
就好像我们到医院里去看病,说:「这个健康人,你身体好,你排队站前边,让你去看病吧!我这个病人哪里够资格呢?我这么重的病,不够资格来挂号,不够资格来看病。」——这就错了。我们因为重病,才够资格,越是重病,越要进急救室。
我们是贪?痴业力具足凡夫,我们要进「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急救室。小小感冒伤风,那个不重要,他可以排在旁边,正常挂号。反而是我们正应该急切地获得阿弥陀佛救度。而阿弥陀佛的救度,正是以我们这样的造业凡夫作为他首要的救度目标。就好像医生看病、急病作为他首要的诊治对象。
所以,大家这里要明白,要有机深信。不是说我们自己果真是那么贤善,那样的有修持力,是因为我们自己把自己看大了、看高了。所以,《无量寿经》里讲:
   骄慢弊懈怠,
   难信如是法。
有骄慢心、懈怠心,你很难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内心发生障碍。

【两种心理障碍】
往往学净土法门的人,会有两种心理障碍。
第一个认为说「我修持得好,你看我在持戒,我在诵大乘经典,我在种种的修行,所以阿弥陀佛会救我」,他没有机深信,他认为自己是很不错的,「我不是那么很差的造业凡夫!」
善导大师说:
   决定深信:
   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已来,
   常没常流转,
   无有出离之缘。
他没有这一点,「阿弥陀佛为什么会救我呢?因为我表现好,我会修行,我做了很多的功德……」这个是骄慢心,跟阿弥陀佛不相吻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20:34 , Processed in 0.243248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