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中医药典籍类】历代本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  穿山甲片40%水煎液可降低血粘度,对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  穿山甲水提液、醇提液均有抗炎作用。

3.  穿山甲片中所含环肽VI和VII可提高常压缺氧耐受能力。

4.  穿山甲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棱(《本草拾遗》)

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细叶黑三棱、小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多系野生。主产于江苏、河南、山东、江西等地。原植物生于沼泽地或水沟等处。喜温暖湿润气候,以喜阳、低湿环境最宜生长。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临床用名有三棱、醋三棱。

【本草汇言】

《日华子本草》:味甘,淡,凉。治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腰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血,产后腹痛血运,并宿血不下。

《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主老癖癥瘕结块。

《药类法象》:主老癖症瘕结块,妇人血脉不调,心腹刺痛。破瘀血,消气胀。

《汤液本草》:气平,味苦,阴中之阳。无毒。

《象》云:治玄癖癥瘕结块,妇人血脉不调,心腹刺痛。

《珍》云:破积气,损真气元虚者勿用。

《液》云:又治气胀,血脉不调,补五劳,通月经,消瘀血。色白,破血中之气。

《本草衍义补遗》:辛、苦。主老瘕徵瘕结块,妇人血脉不调,心腹刺痛。火炮用之。

《本草发挥》:洁古云:气平味苦,阴中阳也。破积气,损真气,虚人勿用。火炮制使。

《本草纲目》:三棱能破气散结,故能治诸病。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久服。戴原礼云:有人病徵癖腹胀,用三棱,莪术,以酒煨煎服之,下一黑物如鱼而愈。

下乳汁。消积须用醋浸一日,炒或煮熟焙干,入药乃良。

《本草经疏》:京三棱禀火土之气,故《本经》味苦平。洁古兼甘。亦应兼辛兼甘,故无毒。入足厥阴,亦入足太阴。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老癖癥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停所致,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又主产后恶血血结,通月水,堕胎,止痛利气者,亦散血行气之功用也。洁古用以治心膈痛,饮食不消。海藏用以通肝经积血,皆与作者之意合也。

简误:京三棱,洁古谓其辛苦甘,无毒。阴中之阳,能泻真气,真气虚者勿用。此见谛之言也。故凡用以消导,必资人参、芍药、地黄之力,而后可以无弊。观东垣五积方皆有人参,意可知已。何者?盖积聚癥瘕,必由元气不足,不能运化流行致之。欲其消也,必借脾胃气旺,能渐渐消磨开散,以收平复之功。如只一味专用克削,则脾胃之气愈弱,后天之气益亏,将见故者不去,新者复至矣。戒之哉!

《本草蒙筌》:味苦、辛、气平。阴中之阳。无毒。色白属在气边,专破血中之气。故消癥瘕血块证,兼驱积聚气滞疼。虚者忌煎,恐损真气。

《本草乘雅》:固以形地举,亦以功用言。李广传云:威棱惮乎邻国,故主老癖积恶,匪此破敌,不灭不格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性解》:三棱,味苦,性平,无毒,入肺、脾二经。主行气行血,多年癥癖如石能消为水。
按:三棱为血中气药,脾裹血,肺主气,宜并入焉。盖血随气行,气聚则血不流,故生癥癖之患,非三棱不治。然有斩关之势,虚人忌之。

《药鉴》:气平,味苦辛,阴中之阳,破积气,消胀满,通月水,下瘀血。治老癖徵瘕结块,妇人血脉不调,心腹刺痛。白者属气,故其色白者,破血中之气。醋煮为良。畏牙硝。孕妇勿用。

《景岳全书》:气味苦平,能行血中之气。善破积气,逐瘀血,消饮食胀满,气滞腹痛,除痃癖癥瘕,积聚结块,通月水,亦堕胎及产后恶血,扑损瘀血,并治疮肿坚硬。制宜醋浸炒熟入药。此与蓬术稍同,但蓬术峻而此则差缓耳。

《本草备要》:泻,行气,破血,消积。

苦平。色白属金,皮黑肉白。入肺金血分。破血中之气,亦通肝经聚血。兼入脾经。散一切血瘀气结,疮硬食停,老块坚积。乃坚者削之,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须辅以健脾补气药良。昔有从患癥瘕死,遗言开腹取之,得病块如石,文理五色,削成刀柄,因砍三棱,柄消成水,乃知此药可疗癥瘕。消肿止痛,通乳堕胎。功近香附而力峻,虚者慎用。

《本经逢原》:三棱,肝经气分药也。能破血中之气,散血结,通肝经积血,主寒癖结块,破产后恶血,血结腹痛,通月水堕胎。以其力峻,故难久服。有人病癥瘕腹胀,用三棱、蓬莪,酒煨煎服,下一黑物如鱼而愈。按:洁古云三棱能泻真气,虚者勿用。东垣破积诸方,皆与人参赞助,如专用克削,脾胃愈虚,不能运行,其积亢逆益甚矣。

《本草求真》:[批]破肝经血分之气。

三棱专入肝。味苦气平,皮黑肉白,大破肝经血分之气。故凡一切血瘀气结,疮硬食停,老块坚积,靡不藉此味苦,入以血分,行其气滞,俾血自气而下。但此若以血药同投,则于血可通;以气药同入,则于气可治。仍须和以补气健脾之味方良,汪昂曰:昔有人患癥癖死,遗言开腹取之。得病块如石,文理五色,削成刀柄。因刈三棱,柄消成水。绣按其人患癖,腹内血块虽有,但云削成刀柄,不无诳诞。若使专用克伐,则胃气愈虚,气反不行,而积增大矣。

《得配本草》:苦,平。入足厥阴经血分。破血中之气。散一切血积气结,癥癖坚硬作痛,消肿,通乳堕胎。

得丁香,治反胃恶心。血膈。配大黄,治痃癖。

欲其入气,火炮;欲其入血,醋炒。

真气虚、素有血证者,禁用。

怪症:浑身燎泡如棠梨状,每个出水,有一石如指甲大,其泡复生,抽尽肌肉即死。急用三棱、莪术名五两,为末,分三服,酒调连进。治之,愈。

破积非猛烈之药不奏功,然必身体壮健,饮食如常,用此攻之,积自消散。若元气不足,中气不运,以成积块者,攻之无不速毙。东垣五积方,皆用人参助其元气、健其脾胃,但使癥瘕渐次消磨,不专用克削之药,意深慎也。同道君子,务宜斟酌用之。

《本草分经》:苦,平,力峻,入肝经血分。破血中之气,散一切血瘀,气结,消坚积。

《医学衷中参西录》:气味俱淡,微有辛意。莪术:味微苦,气微香,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温,为化瘀血之要药。以治男子痃癖,女子症瘕,月闭不通,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其行气之力,又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疼,一切血凝气滞之证。若与参、术、耆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若细核二药之区别,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

药物恒有独具良能,不能从气味中窥测者,如三棱、莪术性近和平,而以治女子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而猛烈开破之品转不能建此奇功,此三棱、莪术独具之良能也。而耳食者流,恒以其能消坚开瘀,转疑为猛烈之品而不敢轻用,几何不埋没良药哉。

三棱、莪术,若治陡然腹胁疼痛,由于气血凝滞者,可但用三棱、莪术,不必以补药佐之;若治瘀血积久过坚硬者,原非数剂所能愈,必以补药佐之,方能久服无弊。或用黄芪六钱,三棱、莪术各三钱,或减黄芪三钱,加野台参三钱,其补破之力皆可相敌,不但气血不受伤损,瘀血之化亦较速,盖人之气血壮旺,愈能驾驭药力以胜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现代药理研究】

1.  三棱煎剂不但有抗血栓形成作用,还有溶栓作用。

2.  三棱煎剂能使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达到较好的抗炎作用。

3.  三棱30%注射液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

4.  三棱75%水煎剂可使离体肠收缩加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莪    术(《药性论》)

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温郁金或广西莪术的干燥根茎。栽培或野生。主产于广西、四川等地。原植物生于水旁草丛或灌丛中。喜温暖湿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怕严寒霜冻,怕干旱积水,以土层深厚肥沃、上层疏松、下层紧密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功效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临床用名有莪术、醋莪术。

【本草汇言】

《药性论》:亦可单用。能治女子血气心痛,破痃癖冷气,以酒醋磨服,效。

《日华子本草》:得酒醋良。治一切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等。

《开宝本草》:味苦、辛,温,无毒。主心腹痛,中恶疰忤鬼气,霍乱冷气,吐酸水,解毒,食饮不消,酒研服之。又疗妇人血气,丈夫奔豚。

《本草图经》:莪术,古方不见用者。今医家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与荆三棱同用之良,妇人药中亦多使。

《药类法象》:气温,味苦辛。

主心膈痛,饮食不消。破痃癖气最良。除积聚。

《汤液本草》:气温,味苦辛,无毒。

《象》云:治心膈痛,饮食不消,破痃癖气最良。

《本草》云:治妇人血气,丈夫贲豚,治心腹痛,中恶,疰忤鬼气,霍乱冷气,吐酸水,解毒,饮食不消。酒研服。

《液》云:色黑,破气中之血,入气药发诸香。虽为泄剂,亦能益气,故孙用和治气短不能接续,所以大小七香丸、集香丸散及汤内,多用此也。

《本草纲目》:郁金入心,专治血分之病;姜黄入脾,兼治血中之气;莪术入肝,治气中之血,稍为不同。王执中《资生经》云:执中久患心脾疼,服醒脾药反胀。用耆域所载蓬莪术面裹炮熟研末,以水与酒醋煎服,立愈。盖此药能破气中之血也。

《本草经疏》:蓬莪术感夏末秋初之气,而得土金之味,故其味苦辛,其气温而无毒。阳中阴,降也。入足厥阴肝经气分,能破气中之血。入气药发诸香。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与京三棱同用之良。心腹痛者,非血气不得调和,即是邪客中焦所致。中恶疰忤鬼气,皆由气不调和,脏腑壅滞,阴阳乖隔,则疫疠疰忤鬼气得以凭之。术气香烈,能调气通窍,窍利则邪无所容而散矣。解毒之义亦同乎是。其主霍乱,冷气吐酸水,乃饮食不消,皆行气之功也,故多用酒磨。又疗妇人血气结积,丈夫奔豚,入肝破血行气故也,多用醋磨。郁金入心亦入肝,专主血分,亦散肝郁;术与三棱专能行气破积,姜黄行气破血,入脾为多。

简误:蓬莪术行气破血散结,是其功能之所长,若夫妇人、小儿气血两虚,脾胃素弱,而无积滞者用之,反能损真气,使食愈不消而脾胃益弱。即有血气凝结,饮食积滞,亦录与健脾开胃,补益元气药同用,乃无损耳。

《本草蒙筌》:味苦、辛,气温。无毒。色黑属在血分,气中之血。专驱破痃癖,止心疼,通月经,消瘀血。治霍乱积聚,理恶疰邪伤。入气药仍发诸香,在女科真为要剂。丸求速效,磨酒单尝。

《本草乘雅》:蓬莪术,恶草核也。根形如卵,好恶并生,恶者大毒杀人,好者毒药攻疾。谐声逢我,戌,若逢君之恶,取戈自持,击伤以灭之也。气味辛温,对待冷恶疰鬼为因,变迁种种形证,非此入破,未易剪除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性解》:莪术,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开胃消食,破积聚,行瘀血,疗心疼,除腹痛,利月经,主奔豚,定霍乱,下小儿食积。

按:莪术与三棱相似,故经络亦同,但气中血药为小异耳,性亦猛厉,但能开气,不能益气,虚入禁之,乃《大全》谓气短不能续者亦宜用之,过矣。即大小七香丸、集香丸,都用以理气,岂用以补气乎。欲其先入血则醋炒,欲其先入气则火炮,三棱亦然。

《药鉴》:气温,味苦辛,无毒。主心膈腹痛,饮食不消。除霍乱冷气,止呕吐酸水。又破痃癖,及妇人血气,男子奔豚。黑者属血,故其色黑者,破气中之血。大都苦能泄实。辛能散积。此棱、术二剂,气味皆苦辛,用之者,中病即已,不可过服,以损真元。若用于破气药中,必须用补气药为主。用于破血药中,必须用补血药为主。用于消食药中,必须用补脾药为主。此其大法也。

《景岳全书》:味苦辛,气温,有小毒。走肝经。善破气中之血。通月经,消瘀血,疗跌扑损伤,血滞作痛。在中焦攻饮食气滞不消,胃寒吐酸膨胀;在下焦攻奔豚痃癖,冷气积聚,气肿水肿。制宜或酒或醋炒用,或入灰火中煨熟捣切亦可。但其性刚气峻,非有坚顽之积不宜用。

《本草备要》:泻,破血,行气,消积。

辛苦气温。入肝经血分,破气中之血,能通肝经聚血。消瘀通经,开胃化食,解毒止痛。治心腹诸痛,冷气吐酸,奔豚痃癖。酒醋磨服。痃,音贤,小腹积。痃癖多见于男子,癥癖多见于妇人。莪术香烈,行气通窍,同三棱同治积聚诸气良。按:五积:心积曰伏梁,起脐上,至心下;肝积曰肥气,在左胁;肺积曰息贲,在右胁;脾积曰痞气,在胃脘右侧;肾积曰奔豚,在小腹上至心下。治之下宜专用下药,恐损真气,宜于破血行气药中,加补脾胃药。气旺方能磨积,正旺则邪自消也。经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东垣五积方,用三棱、莪术,皆兼人参赞助成功。按:治积诸药,神曲、麦芽化谷食,莱菔化面食,硇砂、阿魏、山楂化肉食,紫苏化鱼蟹毒,葛花、枳具消酒积,麝香消酒积、果积,芫花、牵牛、大戟行水饮,三棱、莪术、鳖甲消癥瘕,木香、槟榔行气滞,礞石、蛤粉攻痰积,巴豆攻冷积,大黄、芒硝攻热积,雄黄、腻粉攻涎积,虻虫、水蛭攻血积。虽为泄剂,亦能益气。王好古曰:故治气短不能接续,大小七香丸、积香丸,诸汤散中多用之。

《本经逢原》:蓬莪术入肝破血,治妇人血气结积痈,痰癖冷气,跌扑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通肝经聚血,盖此药专破气中之血也。按:蓬莪诚为磨积之药,但虚人得之,积不去而真已竭,更可虞也。须得参、术健运,补中寓泻,乃得力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求真》:[批]泻肝气分之血。

莪术专入肝。辛苦气温,大破肝经气分之血。盖人血气安和,则气上血通,血与气附。一有所偏,非气盛而血碍,即血壅而气滞。三棱气味苦平,既于肝经血分逐气;莪术示辛温,复于气分逐血。故凡气因血窒而见积痛不解,吐酸奔豚,痞癖癥瘕等症者,须当用此调治。按之应手为癥,是因伤食所得;假物成形为瘕,是因伤血所得;见于肌肤,可见为痞,是因伤气所得;结于隐癖,不见为癖,是因积聚所得。五积;肝积曰肥气,在左胁下,形如覆杯,有头有足,如龟鳖状;心积曰伏梁,起于脐上,大如手臂,上至心下;脾积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肺积曰息奔走之象,或上或下,亦无定时。《经》曰:大积大聚,毒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故去积,须以甘温调养。又曰:壮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成病。洁古云:壮人无积,惟虚人则有之,故养正则邪自除。俾气自血而顺,而不致闭结不解矣。但蓬术虽属磨积之味,血积宜用桃仁、山甲、干漆、大黄、虻虫、蓬术、瓦楞子;痰积宜用半夏、南星、白术、枳实、礞石、硝石、风化硝、白芥子、海石、蛤粉;水积宜用大戟、甘遂、荛花、芫花;酒积宜用干葛、神曲、砂仁、豆蔻、黄连、干姜、甘遂、牵牛;茶积宜用山楂、陈魏、硝石;虫积宜用雄黄、锡灰、槟榔、雷丸、芜荑、使君子、鹤虱;疟积宜用桃仁、鳖甲、草果。若虚人服之,最属可危,须得参、术补助为妙。

《得配本草》:得醋、酒良。

辛、苦,温。入足厥阴经气分。破气中之血。凡气血凝结作痛者俱效。

配木香,疗冷气攻心。使阿魏,治小儿盘肠。积邪破也。

以醋炒,或以酒炒,能引入血分。或磨用,宜合参、术,不损元气。

病患积块,攻之始破其结,补之益助其邪。然攻之不得其方,致令元气日亏,积聚愈逞,医者每致束手。当此惟有外用散气消积膏药,内用补气滋阴等剂,庶几攻补并得其效,莪术非可轻进也。

《本草新编》:莪术,味苦、辛,气温,无毒。入肝、脾二经,血分中药也。专破气中之血,痃癖可去,止心疼,通月经,消瘀血,治霍乱,泻积聚,理中气。乃攻坚之药,可为佐使,而不可久用。专入于气分之以破血,虽破血,然不伤气也。蓬莪术与京三棱,同是攻坚之药,余舍三棱而取蓬莪者,以蓬莪破血,三棱破气也。夫血乃有形之物,破血而气犯不伤;气乃无形之物,破气而血必难复。气不伤,易于生血;气不复,艰于生气耳。

或问莪术入于气分之中以破血,吾疑血破而气亦破矣。夫入气以破血,又贤于入血以破气乎。莪术入气以破血,三棱入血以破气。虽气血俱不可伤,而血郁于气之中,不得不消血也。然而,消药必伤气血,与其消气,不若消血,况原病于血之瘀也。蓬莪术专消气中之血,但破血而不破气。血有可破而破之,气无壅滞,无可破也,又宁破气哉。

《本草分经》:辛、苦,温。主一切气,能通肝经,聚血破血,行气攻积,通经。

《医学衷中参西录》:气味俱淡,微有辛意。莪术:味微苦,气微香,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温,为化瘀血之要药。以治男子痃癖,女子症瘕,月闭不通,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其行气之力,又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疼,一切血凝气滞之证。若与参、术、耆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若细核二药之区别,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

药物恒有独具良能,不能从气味中窥测者,如三棱、莪术性近和平,而以治女子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而猛烈开破之品转不能建此奇功,此三棱、莪术独具之良能也。而耳食者流,恒以其能消坚开瘀,转疑为猛烈之品而不敢轻用,几何不埋没良药哉。

三棱、莪术,若治陡然腹胁疼痛,由于气血凝滞者,可但用三棱、莪术,不必以补药佐之;若治瘀血积久过坚硬者,原非数剂所能愈,必以补药佐之,方能久服无弊。或用黄芪六钱,三棱、莪术各三钱,或减黄芪三钱,加野台参三钱,其补破之力皆可相敌,不但气血不受伤损,瘀血之化亦较速,盖人之气血壮旺,愈能驾驭药力以胜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  莪术具有一定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2.  莪术挥发油有杀死癌细胞的作用;莪术醇有抑瘤作用;莪术油可通过免疫系统使宿主特异性免疫增强而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同时还有放射增敏性抑瘤作用。

3.  莪术挥发油可使消化液分泌增加,以帮助消化,对各种胃溃疡均有明显治疗作用。

4.  莪术、莪术醇浸膏及倍半萜化合物有明显抗早孕、抗着床作用。

5.  体外实验表明,莪术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6.  莪术油还有消炎作用。

7.  莪术油、莪术醇对白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寄奴

原帖(空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    木(《新修本草》)

苏木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野生或栽培。主产于广西、云南、台湾、四川等地。原植物生于海拔200~1050米的山谷丛林中。喜温暖湿润环境,以酸性砂质壤土和粘土最宜生长。味甘、咸、微辛,性平。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临床用名苏木。

【本草汇言】

《本草拾遗》:寒。主霍乱呕逆,及人常呕吐,用水煎服之,破血当以酒煮为良。

《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药类法象》:主破血,产后血胀满欲死,排脓止痛,消痈肿瘀血,月经不调,及血晕口噤。

《药性赋》:味甘、咸,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二:破疮疡死血,非此无功;除产后败血,有此立验。

《汤液本草》:气平,味甘、咸。甘而酸、辛,性平。甘胜于酸、辛,阳中之阴,无毒。

《本草》云: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排脓止痛,消痈肿瘀血,妇人月水不调及血晕口噤。

《心》云:性平,甘胜于酸辛。去风与防风同用。

《珍》云:破死血。

《本草衍义补遗》:味辛甘咸,乃阳中之阴。主破血、产后胀满欲死,排脓止痛,消痈肿瘀血、月经不调及血晕口噤极效。

《本草发挥》:洁古云:性凉,味甘酸而微辛,阳中之阴。发散表里风气,破死血。

《本草纲目》:苏木乃三阴经血分药,少用则和血,多用则破血。

《本草经疏》:苏木禀水土之气以生,故其味甘咸,气平无毒。好古加辛。降多于升,阳中阴也。入足厥阴,兼入手少阴,足阳明经。凡积血,与夫产后血胀闷欲死,无非心肝二经为病。此药咸主入血,辛能走散,败浊瘀积之血行,则二经清宁,而诸证自愈。日华子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海药》主虚劳,血癖,气壅滞,产后恶露不净,心腹搅痛,及经络不通。悉取其入血行血,辛咸消散,亦兼有软坚润下之功,故能祛一切凝滞留结之血,妇人产后,尤为所须耳。

简误:产后恶露已尽,由血虚腹痛者,不宜用。

《本草蒙筌》:味甘、咸,气平。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入药惟取中心,煎酒专行积血。女科资通月水,产后败血立除。外科仗散肿痈,跌扑死血即逐。同防风散表里风气,调乳香治口噤风邪。

《本草乘雅》:苏有疏畅义;方有不动义,具厥阴风木之才,非分崩离坼之比。

死而更生曰苏;赋形有尝虫方;东方之行曰木。木以色胜,当判入肝,肝之心药,肝之血分气药也。肝主色,自入为青,入心为赤,肝藏血,心藏血脉之气也。故主血中诸眚,闷绝欲死者,功能屠绝鬼气,苏醒人魂,一名屠苏者以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8 17:47 , Processed in 0.872184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