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粗茶一把

煮茶人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语、动作。这时就要反观自照,是否乐意听人家对自己恭维、谄媚等绮丽的言语?是否乐意听人家是非?更甚者,听到人家批判别人的不好或坏话,就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是否一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就恼怒、嗔恨、忿怨或是就因此感到沮丧、懊恼、痛苦?
这时如果能好好观察自己的一切念想和感觉,不要为自己找理由,直接面对升起的念想和感觉,去了解自己在意、执取的是什么?针对在意、执取的去修正。
因此:
假如每天都能用心观察省思自己的一切想法、做法,每天好好想想自己,每一天的日子是要过的快乐自在还是要痛苦难过?是要轻松欢喜还是要忧愁苦闷?只要能真实的以此反思、观察自己,慢慢就会了解自己,而放下自己。慢慢的,就会远离庸庸碌碌,被一切外境所转,不知所为的日子。
  本文来源于 人生网 | http://www.ren38.com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就好比一对鞋子,合不合脚也就自己才知道。喜欢晾晒自己的“幸福”,那也是属于自个儿的事,而真正是否“幸福”,也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选择的是什么样的捷径,那都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沟通呢?沟通有技巧吗?必须牢记“十六字要诀”。
一是态度诚恳。要倾心交流,真心对待,这样对方才能接纳你。虚头巴脑,谎言连篇,不会有人欣赏。要知道,谎言是拆断桥梁的魔手!
二是语气平和。要侃侃而谈,有条有理,自然流露,似小溪淙淙,从自心流出到他心,彼此心领神会,岂不乐乎!如急躁不安,语无伦次,粗门大嗓,对方就会感到闹人。
三是情感真挚。大树不能用盆栽,朋友不能用钱买,要想结成桃园义,必须拿出真情来。真情可感上帝。要用情感染对方、吸纳对方。但要把握尺寸,不能滥用情。尤其异性之间,切不可用情太过,避免对方产生歧义,理解出现偏差,甚至反感、作呕。
四是举止得体。不太熟识时,坐得不要太近,更不要拍拍打打、嘻嘻哈哈。看得不要太久(指停留在某一个部位),也不能眼光乱扫,让对方感到象被剥光一样的尴尬。最好看着对方的眼睛,最经典的是看着对方的鼻梁,既能收到好效果,又不可能出现“打火”、“放电”的现象。如彼此间比较熟识或已是好朋友,可促膝、可比肩、可口耳相传。切记不太熟识时,不可“咬耳朵”,会烦死人的。另外还要衣冠整洁。嘴沾饭粒,鼻毛出窍,眼角挂糊,对方会不舒服的。咱不说象古代朝臣一样长袖拂体,撩衣作礼,可也必须注意礼貌、卫生。

本文来源于 人生网 | http://www.ren38.com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望西楼12:59:35
真正修行在哪里修?就是在境界中修行。境界里头特别是人事环境,逆境恶缘不生瞋恚,顺境善缘不起贪恋,境界就转过来了。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善财童子,为什么人家一生成就?他靠什么成就?没有别的,历事练心,什么人都接触。有圣人,有凡人,有善人,有恶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接触,在接触当中断贪瞋痴。

    大乘教是转贪瞋痴为戒定慧。怎么个转法?就是在境界里,念念能提得起观照。要稍稍有一点差错就迷失了,迷失了就是烦恼起作用,贪瞋痴又冒出来了,这叫凡夫。转贪瞋痴为戒定慧,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是叫别人转,是叫自己转。

    从哪里转?从自己内心去转,与外面境界不相干。外面境界没有是非善恶,是非善恶都是自己心境变现出来的境界。把自己内心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那个对立的念头化解掉,不再跟一切人对立,不再跟一切事对立,不再跟一切物对立,这就是一切菩萨修行成佛的基本方法。心转了世界哪有不和平的!人跟人相处怎么会不和睦!修行从这个地方下手用功夫,这叫道。道不可须臾离开,如果离开一分一秒,你就走到错路上去,就不是正道了。

    真正修行人,想在这一生成就,这个道理不能不懂。用这个方法来修行,往生净土是生实报庄严土。这就是佛在经上教导我们,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过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原因在这里。极乐世界平平稳稳的,所以进步很慢,你看从凡圣土到方便土到实报庄严土,《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都是很长的时间。可是在娑婆世界修行,任何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可以提升到实报庄严土。所以才说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这话不假。此地是大起大落,他一起来的时候就很高,落下去也很快,一落就落到阿鼻地狱,一起就起到实报庄严土。所以章嘉大师说,佛法是知难行易。这里头的功夫,我常常讲,就是对一切人事物不执着、不分别,佛教我们随缘不攀缘。

    永远保持自己心地平静、慈悲,业力就转了。如果我们常常跟着外面境界走,那你的业永远转不掉。你修行到心地有一定清净的程度,这个三世因果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得清楚明白,你会不会去改变它?还是随缘。你要想去改变它,你就起心动念,又有分别执着,就堕落了,一切都随顺。到时节因缘成熟,他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去帮助他。所以佛菩萨对众生不急在一时,无量劫。他什么时候成熟,佛菩萨看得很清楚,成熟的时候就来了,没有成熟,有的时候也做种种示现,促进你成熟,到你回头,一定会来帮助你。什么叫成熟?什么叫不成熟?成熟是你能够接受,我们叫受教,欢喜接受教诲。半信半疑,没有成熟。完全不信,给他种种子。半信半疑,帮助他增长信心。要一下就把他度脱,这是做不到的,这个道理我们懂。

    宿业,无量劫造的这些恶业统统可以转,没有不能转的。讲业力不能转,这是小乘教里说的,那是佛对于小根器的人讲的;大乘法里头,五逆十恶都可以转,没有不能转的,极其重的罪业,一念忏悔,他就转了。总而言之,要有坚定的信心,要有长远的大愿大心,才能够转业。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有几个人不是用个人的好恶来生活的呢?

大家不过都是在一步和百步之间走动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朋友叫诤友,当诤友过多,所指的方向过多的时候,你该怎样自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恭敬心对治高傲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恭敬就等于必须听话?
分析还要不要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能知自是病者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行掐是掐不了的,只好就这么混日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11:04 , Processed in 5.512522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