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粗茶一把

煮茶人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小的姐姐终于成功戒烟,妈妈反应她的气色已经很好了,再不是从前的青灰色。

感恩诸佛菩萨的加持

那一天当我遇到僧伽吒经这个名字,我就告诉自己,我不用抄个没完,因为我听到这个名字就足以了,我会永远的立着,成为一个正面形象,没有别的啥,就是因为我那么固执的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而已

师兄从四川回来了,带个据说加持过的哈达,我拿了那哈达放到了柜子的最高层,对了自己说如果有加持,就加持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欲望也太大了,看善知识怎么满足。


那多的经书都说遇到会如何如何,可我们自己依旧不自信,在那狐疑满腹


其实佛光何时不曾笼罩?


我又何时不曾沾光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一老子对了上幼儿园的儿子说“我***”,儿子站那发呆,妈妈对了那老子说不要对了小孩说脏话,那老子对了儿子说“你从哪来的”,儿子反问老子“你从哪来的”?老子尴尬讪笑


经历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屈辱乃咎由自取,上面的故事是今日的个人经历,正好在某聊天室听大德说他老师是个什么的话,惊醒,原来是“台湾人”和“泰国人”意识分歧
发表于 2010-12-5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要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就一个众生也不要舍——是我造出来的,因果就由我自己担着。而不是找个小地方,自己先跑了,劫火烧他们,与我无关,别烧到我的屁股就行了。】


“愿我们一起用慈悲和感恩的心托起心中的一切,至善承载,永往直前!”

“全家的团圆,是父母的期盼,不要抛下任何一个掉队的兄弟,好吗。回家,一起回家。”


愿大家一起回归至善,早日回家,知恩报恩!

愿法界的一切众生内心充满无私的爱!
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最近总是忽悠与被忽悠。感觉冷的人就会下意识的寻找温暖吧,儿子的拼音本子找不到了,他来回的转悠着,然后走到面前说今天真是烦恼的一天。有时候发现人很奇怪,真的,当你想找温暖的时候,找不到的时候就会有点不满在心中升起,然后忽悠,好像哪都不对劲了。有过一段时间,放弃了挣扎,不再寻找温暖,反正人都会死,还用在乎是冻死饿死老死美死?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的话,已经不乐意忽悠了,虽然你冷过,可又怎么样呢,人家感觉暖和的很呢,你非得在那忽悠着说冷是很可怕的,要提前做准备,人家翻了眼睛看你,还以为你是神经不正常呢,你说不是闲的难受是什么呢。所以我都是那么冷漠的看着,看着,直到你哆嗦的到我面前,或许我会心血来潮的跟你说点什么吧


你吧,非得以为自己忽悠出来了你看到的所有的众生,是么?其实每个人的愿望是不一样的,以凡人的身体是没法全部都满足了的,比如觉醒,是你忽悠就可以忽悠的了的么?如果这种假设成立的话,那么为什么佛都成佛了,我还是凡夫一个呢

不过忽悠还是有点效果的,比如那种喜欢扎堆,人云亦云的家伙,对他们来说还是有用的

你说积极的忽悠,我说消极的应对,来了动弹动弹,不来关我屁事

凡事一体两面,有好有坏,到底是要怎么忽悠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前与师兄们聊天,越发发现自己好像有点无情。大家一起谈论孩子摔倒之后怎么处理的问题,一个师兄说赶紧去把他扶起来哄哄,一个师兄说她从来不扶都是鼓励一下让他起来,而我呢,说了大家惊诧不已,我都是看他哭的时候过去给他一脚说“自己眼睛不看路,摔了哭什么啊,爬起来,不爬再给你一脚”

儿子还跟师兄她们说我是如何的把他们的裤子扒掉,然后用小棍抽的,还复述了让他们永远记住教训的话,那个时候他那么小,真没想到他还能记得那么清楚

回头跟老公说起这个事情,老公直笑说还有经典呢,说儿子不听话的时候,爷爷吓唬他说 等他长大了给他找个红太狼一样的老婆,儿子竟然说红太狼算什么,我妈比红太狼厉害多了

自己 奇怪,估计这种心狠手辣也是习气么,问师兄,她说阿修罗就是好斗和心狠的。女儿一直很佩服我不怕人瘙痒的本领,她跟那个师兄说的时候,师兄还奇怪的问我,你真的不怕么。告诉她无法说清,只是从小的时候你趁着不备的时候来挠可能会笑一下,但很快我的注意力就集中到你的手和我身体接触的地方,可以说只能说是感觉,而不再笑了,尤其我看到你的手来的时候,几乎我放松的已经没有任何抵触了,任由自己感受那手抓来抓去的,女儿那么崇拜这种本领,而这个却是从小就有的毛病,她练了好久也没练出来,难道阿修罗就这样的么?师兄说怪不得你不怕你老公呢,好像不怕痒的人就凶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摇动着生了种种的烦恼,师兄电话过来,告诉她还没吃饭呢,又邀了去她那坐坐,说想听我说话,跟她说网上一样的,这样的电话,终于习以为常了,每天都在习,直到有一天能以为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
了解自己
  一个人为什么老觉的痛苦?总是与周围的人搞不好关系?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改不了自己人格上的毛病?为何矛盾、冲突总是不断地升级?这些问题与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方法、修养水平、欲望多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改变自己,就要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自己的一切缺点,针对缺点去修正;了解自己的一切不足,针对不足去学习、去充实;了解自己的一切优点,针对优点去培植、去发扬。了解自己,这是一个人一生的课题。
要做到真正了解自己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人的一辈子的努力。人,有个共通点,很容易了解别人,了解自己却很难。这是因为我们习惯观察别人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而却很少、甚至从不观察自己的一切想法与动作的真实目的。习惯于我觉的、我认为、我想要…等等,一切皆以我为中心。慢慢的就把那个以我为中心的我,当成了真正的《我》。
要知那个以我为中心的《我》,在现代充满财富、名誉、地位、权力、情感等等一切外在诱惑环境的引诱下,早已被自心的贪欲所占据,,不断将其带入一个愈来愈狭窄的空间中,这些问题,皆因人眷恋着外在境界的现象,以及自我虚幻不实的诸多假想。一直被自身妄想,妄念的贪执心所覆盖而不自觉,为了所谓的生存、名利、情爱、权力、疲于奔命。看似掌握了种种,殊不知自我早已被种种所掌控,而失去了自我,一直至老,还不觉悟。
想要跳脱于这个巢旧,不再被外在环境所操控,唯有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想,并针对那个想去处理,去修正。有朝一日就能了解真正的《我》,获得真实的《我》,那时就能轻松做自己的主人。
要了解自己,要先看到自己。要从反观自照下手,才能如实看见。就像用一面镜子来反照一样。
怎么看呢?要先了解我们内心的想法变化,可藉由了解佛家的六根本烦恼及二十随烦恼,来观照、审查自己。借此真实审查自心的动念,很容易就能看清并了解自己了。现将六根本烦恼及二十随烦恼说明于下:
第一、六根本烦恼:
1. 贪:有财、色、名、食、睡五欲,染着五欲之境而不离曰贪;佛法中说贪是对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着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断除这三界的种种贪爱,就再也不来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贪着这三有了。
2. 嗔:忿怒为嗔,使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佛法中说嗔是对于三苦及资具(逆境)憎恶不能忍受。苦有三苦:
2-1苦苦:就是身心之苦受。生、老、病、死、怨憎会属之。
2-2行苦:东西变化无常,我们做不了主。五蕴炽盛苦属之。
2-3坏苦:就是乐受变坏或得不到。爱别离、求不得苦属之。
3. 痴:心性暗昧,迷于事理,一切烦恼由之而起。
4. 慢:恃己而凌他;把自己和别人相对比,内心产生高傲的心理,称为慢。所谓七慢。
4-1 慢:对于不如我的,我轻慢他,这叫“于劣计己胜”
对于和我相等者,我轻慢他,这叫“于等计己等”。
4-2 过慢:对方和我相等的,我以为胜过他,这叫“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
4-3 慢过慢:对方胜过我,我不承认,反说我胜过他甚多,这叫“于胜计己胜”。
4-4 我慢: 执着于五蕴和合的身心,为我与我所,因而骄傲自大,叫做我慢。
4-5 增上慢: 修行者“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叫做增上慢。
4-6 卑慢: 自甘卑劣的人,对于胜过他的人,以为:“胜过我又该如何?”别人学佛修道,他以为:“我不信佛,还不是照样过日子?”此为自甘卑劣之慢。

4-7 邪慢:于慢上起邪见,自己无德,反说:“佛菩萨也不过如此”。甚至于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这叫邪慢。
5. 疑:对于诸实理常犹豫不决、猜疑、猜忌之心。
6. 见:见者意见、见解,也可说是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有意见与见解的不同,有思想与理解的各异,这就是见诤。所谓五见。
  本文来源于 人生网 | http://www.ren38.com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6-1身见:执着世间有个身心是我,称为“我执”。我执有两种:在行为方面的我执就是“我慢”;在思想方面的我执称为“我见”,也叫做“身见”。
6-2边见: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鄙陋,有所偏蔽,执常执断,各落一边。执常的知见:以“常”为恒常不变; 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升沉之事。
6-3邪见: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认为世间无生果之因,亦无可招之果,故为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此种见解,乃见之最邪者,故名邪见。
6-4戒禁取见:执持不正确之戒律。又名“非因计因”。
6-5见取见:见即指前说的“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着不舍,乃对前说三不正见,随执一端,以为最胜,即固执其所见,一切斗争依之而起。又这见亦名“非果计果”,即是自己还没有亲证圣果,而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
第二、二十随烦恼 :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之烦恼,共有二十个。
1. 小随烦恼:行相互违,各别生起。
1-1忿:向有情非情之心,令自心愤怒之精神作用;怨恨、生气。
1-2恨:先忿于所缘之事,数数寻思,怀恶结怨不舍之精神作用。
1-3恼:有恼为乱义;因贪嗔痴等等诸惑而恼乱心神。
1-4害:对于他人有打骂、损恼人之精神作用。(恼后就无悲愍及爱心 )
1-5嫉:即妒忌、憎恨;不能忍受他人之成就、优胜而起嗔心。
1-6诳:以种种之手段,使他人抱颠倒知见。(虚伪的夸大,或是以言行假装有才德,为求名利来欺骗他人)
1-7谄:向他人秘己之内心,表面装作亲爱,并奉承他人,之精神作用。(知道某人能给你利益,就隐藏自己的过失,以便对方相信你,希望能从那儿得到好处。)
1-8覆:恐名誉受损之欲堕,隐藏自造之罪的精神作用。
1-9骄:恃自己之盛事而心高傲。(自己做事有了成就,产生高傲的心理)
1-10悭:悭吝财法不能惠舍。
2. 中随烦恼:与一切不善心俱起。
2-1无惭:于恶自厌;对自己所做罪恶,反省羞耻自己之精神作用曰惭。
2-2无愧:于过羞他;对自己所做过错,羞于他人之心作用曰愧。
3. 大随烦恼:一共有八种,是一切污染心。
3-1不信:对诸法之实体、三宝之诤德与世间之善根,不能信受。
3-2懈怠: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
3-3放逸:不警觉烦恼之生起,不约束自心,不守规矩,放纵它去造业。
3-4昏沉:使心盲昧、沈郁能障轻安。于所观境,神志昏暗,不能了知。
3-5失念:舍相入实无分别曰念;心驰散,未摄收,而生邪分别曰失念。
3-6散乱:心恒攀缘六麈之境,并随境转,无所定。
3-7掉举:令心高举不安静。(于所观境,心不安定,常回忆过去境)
3-8不正知:未离诸邪倒之妄见,并将之执以为真。
当知道、了解六根本烦恼及二十随烦恼之后,就可以以此来反思、审察、观照自己。
例如:
第一、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心,里面有些什么?是否太高估了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能做的成?是否总是瞧不起他人,总把别人当作是傻瓜一个?是否总是低瞧了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行?当事情不如己意时,是否就起瞋恨、起脑、害心?看到别人成功,是否就起嫉妒心,是否就起谄曲心?对自己所做的过错,是否无惭、无愧,是否起覆藏之心?…等。
当我们发觉自己有这些种种不正之心时,要知就是这些念头带给我们烦恼、痛苦的感觉。而一切的纷争也是皆因此而起。要知原来所有内心的痛苦、伤痕都是自己的心所制造的,也唯有去面对、去修正自己的心行,才能引领自己从苦闷、痛苦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亦只有自己才可以使自己支离破碎的心完全痊愈,而成为一颗真、善、美并且光明显耀的心。
第二、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与人交往之中,每天都会看到、听到别人对自己或对他人的
  本文来源于 人生网 | http://www.ren38.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11:36 , Processed in 8.077651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