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学佛无坏事

大智慧(禅悟)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54



牧    牛



    石巩慧藏禅师有一次正在厨房干活,马祖道一禅师看到他就问:“你在做什么?”
    石巩禅师回答道:“牧牛。”
    马祖禅师又问道:“怎么牧?”
    石巩禅师再答道:“牛想跑时,我就扭转牛的鼻子。”
    马祖禅师非常喜欢这个回答,高兴地赞美道:“你真的知道牧牛了。”

    【智慧】:牧牛其实就是磨练自己的本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55



面上污秽



    莲池大师正在写《十善行》,寺里来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右方僧,对莲池大师说:“据说禅是无一事可褒,无一物可贬,现在你写那种书有什么用呢?”
    莲池大师回答道:“五蕴缠绕无止境,四大奔放无比拟。你怎么说没有善恶呢?”
    游方僧不服,再反驳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善恶诸法,毕竟都不是禅。”
    莲池大师说:“不懂装懂的人多得是,你也不是真的东西。怎么样?善恶之外,再议论其他的如何?”
    游方僧满面怒气,嗔恨之心从铁青的面孔上一看即知。
    莲池大师和缓地说道:“你怎么不拂拭一下你脸上的污秽呢?”

    【智慧】:人们总是看不到自己眼睛上的污点。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56



骑牛觅牛



    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百丈怀海禅师在开示学子时,有一学僧问道:“学人想学成佛,请慈悲指示弟子如何入门才好?”
    百丈禅师回答道:“就像骑牛觅牛。”
    学僧再问道:“如果找到了牛呢?”
    百丈禅师道:“那就骑牛回家。”
    学僧进而追问道:“如何保证牛不再跑了呢?”
    百丈禅师听后,安然回答道:“将牛看紧,不要再去践踏别人的禾苗。”

    【智慧】:每个人身上都有佛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大智大慧—057



还 重 吗



    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云水行脚。满空一路上嘀咕,嫌背的行囊太重,不时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镜虚禅师都不肯答应,总是精神饱满地向前走着。
    有一日,经过一座村庄,师徒俩看到一个妇女从家中走出来,镜虚禅师突然上前抓住那位妇女的双手,妇女吓得尖叫了起来。妇女的家人和邻居闻声出来,以为一个和尚在轻薄妇女,其声喊打。
    镜虚禅师掉头不顾一切地奔逃,满空背着行囊也跟在师父的后面飞跑。
    跑过几条山路之后,镜虚禅师停下来,回头非常关心地问徒弟道:“还觉得重吗?”
    “师父,很奇怪,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行囊重!”

    【智慧】:轻与重的感觉存乎一心。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大智大慧—058



荣 与 枯



    药山禅师正在庭院里打坐,身旁坐着云岩、道吾两位弟子。药山禅师突然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先对道吾问道:“那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药山禅师再问云岩:“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侍者经过,药山禅师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智慧】:“道法自然”,能顺其自然,才能明白禅的真谛。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大慧—059



不曾空过



    仰山禅师出外度过一个暑假后回来,师父沩山禅师问道:“一个是假不见,你都做了些什么啊?”
    仰山禅师回答道:“我耕了一块地,播了一篮种子。”
    沩山禅师赞美道:“这样看来,你这个暑假未曾闲过。‘
    仰山禅师用同样的话问沩山道:“这个暑假,老师做了些什么呢?”
    沩山禅师毫不犹豫地说:“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仰山禅师听后,也同样地赞美师父:“那么老师这个暑假也未曾白白空过!”

    【智慧】:勤劳可以使最平凡的机遇变成良机。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60



老婆心切



    临济义玄禅师在黄檗禅师座下参学了三年,从来不曾问法,后来还是受了睦州上人的鼓励,前去法堂向黄檗请示“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前后问了三次,三次都挨了打。打得临济禅师百思不解,深感自己根钝,不能彻悟,于是就辞别了黄檗禅师下山参学。
    临济禅师到了江西请谒大愚禅师,大愚禅师问道:“你老师黄檗禅师,近来有什么法语教你?”
    临济禅师就将自己三次请问,三次都被打的经过,百思不解地和盘托出,并问禅师自己有无过错。大愚禅师听后,哈哈大笑道:“黄檗啊黄檗!你未免太老婆(亲切叮咛之义)心切了,你为弟子这样解除困惑,而他居然还到我这里来问有无过错!”
    临济禅师听后,忽有所悟,说道:“原来师父的佛法,不是那么简单。”
    大愚禅师一把抓住临济禅师,道:“刚才你还说百思不解,现在却说黄檗的佛法不那么简单。你究竟看到了什么?快说!快说!”
    临济禅师不答,却在大愚禅师肋下打了三拳。大愚禅师也不还手,只是慈祥地笑着说:“来来去去,没有一个了期!”
    临济禅师感慨地说:“只因老婆心切啊。”
    回来后,临济禅师就将在大愚禅师那里的经过告诉了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道:“这个多事的大愚,等他来时要好好打他一顿。”
    临近禅师道:“还等什么?要打现在就打。”说完劈头一拳向黄檗禅师打过去。
    黄檗禅师笑颜逐开地说:“只有你才能回报我对你的恩情。”

    【智慧】: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61



处事秘诀



    一天,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在松林漫步时捡到一个小孩,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大家都叫那孩子“拾得”。
    就这样,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长大以后,上座就让拾得担任添饭的行堂工作。时间一久,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与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相交作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饭渣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事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弥勒菩萨偈语说: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菠萝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道,常在道中办。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事秘诀。”
  
    【智慧】:生活就是一边享受美好一边为美好擦泪的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62



茶    道



    一休禅师的弟子珠光一向有打盹的习惯,在公共场合常常失态,为此他非常苦恼。后来,珠光听从医生的建议多多喝茶,以后果真不再打盹了。因此,珠光禅师喜欢上了喝茶,还创立了“茶道”,因而有茶祖之誉。
    一天,一休禅师问珠光:“珠光,你是以何种心态喝茶呢?”
    珠光答道:“为健康而喝茶。”
    一休禅师于是提起了“赵州吃茶去”的公案:“有学僧请示赵州禅师以佛法大意,赵州答道:‘吃茶去!’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珠光默然不语。
    一休禅师心里暗暗称许。过了一会儿,一休禅师叫侍者送来一碗茶,珠光禅师刚接过茶碗捧在手上,一休禅师大喝一声,并将他手上的茶碗打落在地。珠光禅师依然什么也没说。然后,珠光禅师向一休禅师道过了谢便起身向门口走去。
    一休禅师突然叫道:“珠光。”
    珠光禅师回头应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道:“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禅师两手作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此他去,怎么能说还在喝茶?”
    珠光诚恳地说道:“弟子到那边喝茶!”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完全无心得。这种无心喝茶如何?”
    珠光沉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一休禅师听后大喜:珠光完成了新的茶道。

    【智慧】: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都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63



为师胸怀



    宗演禅师还是云水僧时,曾在建仁寺的俊涯禅师座下参禅,一个夏日,天气非常闷热,俊涯禅师外出办事,宗演就躺在寺院的走廊上伸展着四肢睡着了。不久,俊涯禅师回来了,看到宗演如此放肆的睡相,不禁大吃一惊。这时,听到脚步声的宗演也已惊醒,但已来不及回避,只好厚着脸皮假装继续睡觉。
    俊涯禅师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绕过宗演,走进禅堂。宗演这时已经惭愧得无以复加!从此一分钟也不敢放逸,朝夕精进参禅!
    俊涯禅师圆寂后,宗演慢慢成为一代宗师,领导三百学僧参禅。也许因为过去老师对自己的慈悲,宗演禅师待学僧一向都比较宽容。

    【智慧】:一个人有宽广的胸怀,就有宽广的人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03:47 , Processed in 0.237414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