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不思议

[佛经佛典] 《解深密经》白话翻译——唯识宗必读经典(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 23:06 编辑

译文
  当时,如理请问大菩萨又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最胜子!您刚才说到,那些觉悟了的修行人以其智慧和见地,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对存在已获得正确见解,才假借语言成立「一切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和「一切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两个概念、名称。现在我想知道,这其间的细微奥妙之处究竟应当怎样思考?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对如理请问菩萨说:善男子!你观看过魔术表演吗?打个比方说,这好比一个魔术大师带著他的弟子们在四通八达的市集中表演魔术。他们搬来枯草、落叶、树木、砖瓦、石块等,利用这些材料,把它们当场变成各式各样的东西,如大象、战马、车辆、行人等动物,如意、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各种珍奇以及钱财、谷物、仓库等杂物,魔术表演精彩夺目,市集口围拢了一大群人观看,大家都深深为之倾倒。其间有一些观众愚昧无知,看到魔术师用神奇手法变幻出的种种事物後,这些人心裏就想:我们看到大象、战马、车辆、行人了,我们看到如意、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种种珍奇了,我们看到钱财、谷物、仓库等种种杂物了,这种种神奇的事物真的让魔术师给变幻出来了!於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听见听闻,这些愚昧无知的观众就牢牢地执著著自己的错误观念,说他在市集场上看见的魔术大师变幻而出的种种事物都真实存在,而其他各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这些人实在不懂得魔术表演的性质,要想对魔术表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还需要多多观察、多多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 23:06 编辑

  另外一些观众有智慧、有知识,他们对一般事物往往都有清晰的见解,在观看魔术表演时,看见魔术师把枯草、落叶、砖瓦、石块等变幻成了种种事物後,这些人就根据所见所闻在心裏揣摩说:我们看到大象、战马、车辆、行人,看到如意、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奇珍,看到钱财、谷物、仓库等种种杂物,但这种种事物都不过是魔术师用神奇手法制造出来的幻象,这些幻象能迷惑人的眼睛,让人看上去感觉这一切好像都是真的,於是就习惯性地根据感觉到的幻象推测说,这是大象,这是大象身上各个不同的部分,乃至於推测每一个所看见的事物,推测它的自身结构,它与其他事物的差别。这些观众在这样思考後,就不再执著自己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的一切,不会说:我所看见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其他人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同样,为了把自己的正确看法陈说出来,他也必须借助於语言概念这个表达工具。这些观众已懂得魔术表演的特性,他们对此已认识得清清楚楚,不需要再去观察、再去思考了。
  如上面所举魔术表演的例子相似,有那么一类众生,他们的心识尚处在蒙昧状态,他们在痛苦烦恼中流转变动著的生命,还没有获得超越世俗生存之上的智慧,对於一切存在现象必须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才会显示其本性这一道理无法理解,在听到「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和「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两个概念之後,他们就在心理这样推测:我听到那些有智慧的人说有这样两种存在现象,其一是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其二是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这就是说,世界上确确实实有两种实体,它们存在著。根据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这些众生就牢罕的执著著自己的错误观点,说: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其他人的任何看法都不过是无知和虚妄的表现罢了。这些众生尚未对存在的本性获得认识,要想体会教法中包含的真正义旨,他们还需要多多观察、多多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 23:09 编辑

  另外一些有知识的众生,他们已如实研究过佛陀教法中的四种真理,并且获得超出世间生存活动之上的智慧,他们对於必须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才能如实认识存在的本性这一道理已非常理解,在听到「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和「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两个概念之後,他们就思索说:我听到关於存在现象的两个名称,这两个名称绝不指向两种存在著的实体,只不过当我们运用语言去分别事物、称呼事物时,那被语言标志出来的现象就像是魔术师幻化出来的事物那样,极易迷惑人的感觉和理性:我们习惯性地把被语言指称的对象看成是有实体存在的,说这个实体是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那个实体是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同时,我们还千方百计地在这两类被虚构的实体间寻找其差别。在这样思考後,这些众生就不再执著於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语言概念,不会说: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其他人的看法都是无知和虚妄的表现。这些有智慧的修行人为了把他们自己对存在的正确理解表述出来,帮助他人,仍然也必须借助於语言工具。他们已经看到语言概念的本性,他们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观察、继续研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 23:11 编辑

  原典
  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言:最胜子!如何此事彼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等正觉,即於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或谓有为,或谓无为?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如善幻师①,或彼弟子,住四衢道,积集瓦砾草叶木等,现作种种幻化事业,所谓象身、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若诸众生愚痴顽钝,恶慧种类,无所晓知,於瓦砾草叶木等上诸幻化事,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见者实有象身,实有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著②,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愚妄。彼於後时应更观察。
  若有众生,非愚非钝,善慧种类,有所晓知,於瓦砾草叶木等上诸幻化事,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见者无实象身,无实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然有幻状迷惑眼事,於中发起大象身想③,或大象身差别之想,乃至发起种种财谷、库藏等想,或彼种类差别之想,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著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愚妄。为欲表知如是义故,亦於此中随起言说,彼於後时不须观察。
  如是若有众生,是愚夫类,是异生类,未得诸圣出世间慧,於一切法离言法性不能了知,彼於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决定实有有为、无为,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著,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痴妄。彼於後时应更观察。
  若有众生非愚夫类,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於一切法离言法性如实了知,彼於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决定无实有为、无为,然有分别所起行相④,犹如幻事迷惑觉慧,於中发起为无为想,或为无为差别之想,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著,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痴妄。为欲表知如是义故,亦於此中随起言说。彼於後时不须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 23:12 编辑

 注释
  ①善幻师:魔术大师。
  ②坚固执著:即固执己见。
  ③大象身想:认为「这是大象的身体」。
  ④然有分别所起行相:行相,即显现、显像,此句意思是说,当意识假借语言给事物造成名称时,存在的现象就在不同的名称不显现出来了,其实这些显像并无实体存在,因为它们是由周遍计较的意识虚构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 23:13 编辑

  译文
  因此,善男子!那些觉悟了的修行人根据其与真理相应的智慧和见地,他们舍弃了对语言的实体性执著,因而清清楚楚地认识了存在的本性,为了把透破实体性语言执著後显示出来的存在本性向其他人揭示出来,以便帮助更多的生命获得对存在的正确知识,所以他们借助语言,成立了「有造作、有生灭变化」和「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这两类存在现象。你应当知道,佛借助於语言向我们陈说教法,而我们则只有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才能领会教法,我们先前说过,存在的真正本性是无法用对待关系的世间概念来表述的,其道理正是如此。
  当时,解甚深义密意大菩萨想用简明的语言把以上教法的大旨概括出来,以便一般人记忆和掌握,就说了不面一些偈颂。他说:
  佛陀说存在的本性是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的,不能用表示对待关系的语言概念来称谓真理,这其中的意蕴深奥无比,寻常人的思维绝对无法理解。愚昧无知的人被无知状态束缚著,他们喜欢那些为生存状态的语言概念,凡语言指称的一切,他『都说那是有实体存在的,他们颠倒所说,无非偏见。这些生命有的还不能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的则势必堕入邪恶的生存状态,他们在漫长的生死苦痛中流转著,忽上忽不,起伏缠绵,对於真理的声响则充耳不闻。那愚昧而又执著的生命真是可怜,他们将来势必变成畜生和饿鬼,他们势必在地狱之中饱尝苦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 23:14 编辑

  原典
  如是,善男子!彼诸圣者於此事中,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等正觉,即於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谓之有为,谓之无为。
  尔时,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佛说离言无二义,甚深非愚之所行;
  愚夫於此痴所惑,乐著二依言戏论。
  彼或不定①或邪定②,流转极长生死苦;
  复违如是正智论,当生牛羊等类中。
  注释
  ①不定:品性未定,尚不能确定其生命活动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②邪定:品性是邪恶的,其未来生命必然会向更痛苦更无进化希望的生存方向上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 23:15 编辑

  译文
  当时,法涌大菩萨禀告佛陀说:世尊!从这裏向东方去,越过七十二条恒河沙数的世界,有一个世界被称作「美名远扬的地方」,在那片国土上,那位与真理相应的佛被人们称作「美名远扬的觉者」。我是刚刚从那个国土来到这裏的。世尊!我在那个国土上,曾看见过一个地方,当时七万七千之外道正在聚会,上首坐著他们的导师。当时他们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从真理的角度看,一切存在的本来样子究竟是什么?这些与会人士在一起研究、讨论、比较、观察,可是他们都无法清清楚楚地了解一切存在本来的样子,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偏见给予一个解答,这些解答千差万别,有些人还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意见,一会儿说存在是这个样子的,一旦被人们驳倒又赶紧说存在是那个样子的。大家观点各异,无法统一,各人坚持自己的意见为是,他人的意见为非,纷纷指责其他人观点的错误,纷纷然争论不休。最後与会大众还是不能达成一致的看法,各人心怀怨愤,离会而去。
  世尊!当时我私不想:与真理相应的佛出现在与其他生命共在的世界上,这真是奇妙、难得。为什么呢?因为有佛出现在世界上,对於那超越意识思维、超越语言描述的存在实态,修行人也就能从理性上完全把握它,从修行上亲身实现之。
  法涌菩萨讲完这段话後,当时世尊就告诉他说:善男子!一切正如你所说的,我已经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存在的真实相状了,为了让其他生命也有领会真理的可能性,也能享受那完美的知识,我就成立了一套教法语言,希望把真理揭示出来,为其他众生的向上进化提供方便。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一切存在的本来面目,这是修行人在其精神生活中自己亲身体会出来的,这是他的直接知识。而意识猜度、语言描述的一切对象只不过是从他人那裏辗转而得的一些间接知识。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存在真正的实态是超出间接知识的经验范围的。一切存在的本来面目,它只会呈现在消除一切实体执著後的认识中,这种认识裏绝对没有认识对象与认知活动二者之间的对立并峙了,而日常意识则是充满实体性的执著的,在日常意识的思维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认知分庭抗礼、互相对峙:据此我们可以结论说,存在的真正实态是超出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的。一切存在的本来样子,这不是能用语言来称说或传达的,而日常意识所针对的内容则始终不出语言指向的范围: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存在真正的实态是超过语言的陈述范围的。一切存在的本来样子,这不是可用某种具体事物或某种具体活动表现出来的,而日常意识所认识的则始终只是可用具体事物、具体活动加以表现的东西: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存在真正的实态是超过日常意识的范围的。一切存在的本来样子,这绝对不是说,它是既可用这一套概念来描述,又可用另一套概念来描述的,而日常思维所及的内容则往往既可以这样来界说,又可以那样来界说,有时各种界说会互相抵牾,但却都是同一个内容的不同表述: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存在的真正实态是超越互相矛盾的语言表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 23:15 编辑

  原典
  尔时,法涌菩萨白佛言:世尊!从此东方过七十二殓伽①河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具大名称,是中如来号广大名称。我於先日从彼佛土发来至此,我於彼佛土,曾见一处,有七万七千外道②,并其师首,同一会坐,为思诸法胜义谛相③。彼共思议、称量、观察、遍推求时,於一切法胜义谛相竟不能得,唯除种种意解④,别异意解⑤,变异意解⑥,互相违背共兴诤论,口出矛瓒,更相瓒已、刺已、恼已、坏已,各各离散。
  世尊!我於尔时窃作是念:如来出世,甚奇希有。由出世故,乃於如是超过一切寻思所行。胜义谛相,亦有通达⑦、作证⑧可得。
  说是语已,尔时世尊告法涌菩萨曰: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我於超过一切寻思胜义谛相现等正觉,现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现开解施设照了。
  何以故?我说胜义是诸圣者内自所证⑨,寻思所行是诸异生⑩展转所证⑾,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复次,法涌!我说胜义无相所行⑿,寻思但行有相境界⒀。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复次,法涌!我说胜义不可言说,寻思但行言说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复次,法涌!我说胜义绝诸表示⒁,寻思但行表示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复次,法涌!我说胜义绝诸诤论⒂,寻思但行诤论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 23:16 编辑

  注释
  ①殓伽:即恒河,印度主要河流之一。
  ②外道:指印度佛陀以前以及佛陀同时代那些提出各种修行理论的人,现在则泛指佛教教法之外一切探讨真理问题的学理。道,真理之义,一切世间的学术和理论都是从偏见执著出发的,颠倒知见,无非错误,总是游离於真理之外,总是无法达到真理,所以称之为「外道」。
  ③胜义谛相:指存在的真实本性,或指存在的真实样子。
  ④意解:未与真理契合的主观见解。
  ⑤别异意解:互相争论,意见无法统一。
  ⑥变异意解:指开始坚持一种意见,随後放弃这一意见,又提出另外一种意见,如此重复下去,前後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⑦通达:从理论上完全把握它。
  ⑧作证:从修行上亲自实现它,即通过自己的修行活动,使真理显现出来。
  ⑨内自所证:在自己精神经验中体会到的。
  ⑩异生:即来生,指世俗生命。世俗生命不同於净化了的生命,所以称世俗生命为「异生」;世俗生命是流转变异中的生命,所以称为「异生」。
  ⑾展转所证:根据间接知识展转推论而得到的。
  ⑿无相所行:指超越了主客对立的精神所认知的对象,或其进行认知的方式。
  ⒀有相境界:指主客对立的意识思维所认知的对象,或其进行认知的方式。
  ⒁绝诸表示:指不能用具体的事物或者具体的活动来加以表现。
  ⒂诤论:互相矛盾的见解、理论和学说等,它们皆不足以揭示真理的本来面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22:41 , Processed in 0.700881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