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浮世莲花

[大德开示]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宣化上人主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五祖把六祖送到九江浔阳驿的地方。‘驿’即古来传达书信的站。五祖吩咐说:‘你快上船!’就拿起摆船的橹使船开行。惠能说:‘师父!请您坐著,应该由我来摇橹。’五祖说:‘应该我来渡你才对。’惠能答说:‘是的,在未悟到自性,本体迷失的时候,应由师父指示修道用功,务使开悟。’这包括不怕腿痛及辛苦。六祖天天舂米出任何人都辛苦。六祖大师舂米坠腰石,现还在湖北凭茂山东山禅寺保存著,上面刻著「惠能卢居士舂米的坠腰石’几个字。

‘可是一旦我开悟后,就应自己度自己。虽然同样是称为“度”,但师父度徒弟和徒弟度师父,其用途是不同的。惠能我生在边地下贱的地方,讲的话语音不正,没人听得懂,承蒙师父传我心印妙法,现我已得到开悟,故应自己度自己。’这是五祖和六祖打的机锋,五祖:‘合是吾渡汝。’六祖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何谓‘自性自度’呢?如当你还未会诵楞严咒前,要人来教你诵,但会诵之后就要自己督策自己诵,而非要别人来勉强你诵。当还未明白诵经时,就要一位师父教你念经;当明白后就要自己念,而不需要师父问你:‘你今天是否有诵经?’好像现有人要学天台山智者大师拜楞严经、法华经而开悟的伟行,故天天晚间拜法华经,这也叫自性自度。

还有将烦恼变菩提,是要你自己将所学到的方法躬行实践,而转烦恼成菩提。当有人找你麻烦,要视其如镜花水月,如幻如化,如梦如露,如是思惟后烦恼就没有了。遇到境界若能看破放下,就叫‘自性自度’。

还有譬如你有抽烟喝酒的毛病,听师父开示后知其对修道有大障碍而能戒之。好像我有一个徒弟说要试试看,结果戒了,这一断也叫‘自性自度’。若能断就是开悟,未断仍是迷,是否开悟决定在你。若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即是自性自度。

在未明白佛法前不妨做糊涂事,但在明白佛法之后,切记不要再做糊涂颠倒事。再做则是佛教的罪人,将来一定堕地狱,因为你知法犯法,罪加三等。故说‘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旁人是不能代替你所造的杀业、盗业、淫业、妄言、喝酒的罪业。凡造什么业将来就受什么果报,丝毫不爽的。

‘自性自度’含义深远。意即要断疑悔,除自性粪。若自性粪未能除尽,就不是自性自度。何谓‘自性的粪’?即你的颠倒妄想、无明烦恼,有漏的习气毛病。

以前我在他处亦讲解此段经文,曾说:‘你造罪业,你堕地狱;我造罪业,我堕地狱;他造罪业,他堕地狱。’当时有人很反对说:‘根本没这回事,地狱在何处?从来就没见过,即使有地狱,我也要试试看。’我答道:‘你试试看,你不需要试,就会堕地狱;试试便堕。’为什么呢?你见那些堕地狱的,都是试试看而堕进去的。所以直到现在,想出来也不可能。故奉劝那些想试的人,取消这种念头吧!

那些人会自性自度呢?人人均可自性自度,但要有智慧的人才可以。愚痴的人不仅不会自性自度,即使教他也不会听,有如教狗不要咬人,虽然打它,但一见人还是咬,就因它那愚痴性作怪。猫捉老鼠,虽教它要戒杀放生,但因恶习难改如旧。教老鼠不要偷东西,但到时还是偷东西吃。偷抽香烟、偷喝酒,这些都是不肯改恶习的人所做。真正明理的人,不做糊涂事;真正糊涂人也不做明白事。

‘自性自度’,意仍要自己去除自己的毛病。师父不能天天看著你,步步跟随你,使你不做错事。以上是很简明的解释,若往详细来说,尽未来际也说不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五祖说:‘不错不错,此真契合我心意。以后佛法将由你发扬光大。你离别我三年后,因我传法有人,我将进入涅槃。你现好好向前努力精进,向南方去吧!你要韬光晦迹,养精蓄锐,将来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但是去后不要急著弘扬佛法,因佛法是从难中兴起的,愈难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六祖大师辞违五祖后(辞违即不能在五祖前亲承供养),就向南行,从凭茂山过九江向广东来,经两个多月,来到大庾岭(江西大庾县南和广东南雄县的分界处)。

五祖回去后,几天不上堂为众人说法,大家都起了疑心,而到方丈室问:‘方丈和尚,您没有病吧?没有生烦恼吧?’五祖答:‘病是没有,但我的衣钵已向南传去了,你们大家可散去,我这儿没有佛法,我要退休了。’

众问:‘谁得到衣钵?传给谁呢?’五祖答说:‘被最有能力和本领的人得到了。’大家就知道是六祖惠能得此衣法。因当时有些人并不是很愚痴的,像其中有一名叫法如师(五祖十大弟子之一,五祖嘱十大弟子各据一方而为法主)。他一听说能者得之,就明白而说:‘就是那广东獦獠卢惠能居士,他得到了,这真奇怪!’众人听后就反对说:‘不行不行,怎可传法给他,我们跟随您那么久,怎不传法给我们?大概五祖脑筋不太灵敏了。我们大家从后追,去抢回衣钵!’于是,就有数百人来追赶六祖,想抢回衣钵,由此可见其势力之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毕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这时,在百人中,有一位和尚,俗姓陈名叫惠明,在家时曾做到四品将军,性情粗躁,一点学识也没有,一开口就骂人,若不听就动手打。此人力大,几百斤的石头可一拳打碎,因为他有此本领,故做到四品将军。他生禀特异——‘飞毛腿’,一天可跑二百里路,而普通人一天最多只可走一百里路。

他一心一意要抢回衣钵,心想谁力量大就是谁的。他尤其走得快,走在众人前头,眼看就要追到惠能了。

惠能见这大老粗跑来,当时他心里也有些恐慌。虽然他已得法,但因刚修法,还没有很大的神通,故犹有些恐惧。于是惠能就将衣钵放到石头上,自己对著虚空说:‘这衣钵只是一种征信、证据,怎可用武力来争夺呢?’于是惠能就隐藏到草丛中,不使人见。惠明既到,虽见衣钵,但却拿不动。为何他拿不动呢?这是默默中有护法善神、天龙八部在这儿护衣钵,故他虽有大力,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时,惠明就喊道:‘修行有道的人,我是为佛法而来,并不是要来夺衣钵啊!’因他拿不动衣钵,故如此说;若拿得动,早就拿跑了。且醒悟此衣钵非由力可夺,故想向六祖求法。

为何说惠明不是真为法来,而是为衣钵而来?因为若他真为法来,就不会先去抢衣钵,而会先说:‘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你认为我这样讲合不合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经惠明这样一讲,六祖就从草丛中走出,坐在一块盘石上。这时惠明叩头顶礼(虽然出家人不向在家人顶礼,可是这是特殊因缘,所以例外)说:‘我希望行者为我说法。’六祖大师就对他说:‘你既为求法而非为抢夺衣钵而来,就要把一切攀缘心停止,什么都不要想,一念不生。好!我现为你说明。’说完这话,就默然等著。此时六祖大师不生一念,惠明也不生一念,彼此都屏息诸缘,连鬼神都不知他们在做什么,所以说‘良久’,大概过了五分钟。六祖大师见惠明没有打妄想,将攀缘心放下,什么都空了。

六祖大师就说:‘你不想善,不想恶的时候,正在这个时候,谁是惠明上座本来的真面目?本来的样子?’就问这个‘谁’字,所以以后禅宗都参‘念佛是谁?’

这里所用‘那个’是俗字眼,意即是‘谁’。为何用‘上座’呢?因为六祖大师还是个居士,所以称惠明为上座。

听到这样的开示,惠明就豁然开悟了。

惠明虽开悟了,已经回头转面,认识自己本来的真面目,但他还不知足,贪心还这么大。这些人去追六祖大师,都是贪心作怪,贪要作第六代祖师。而惠明大师是贪中之贪,他已开悟了,还觉不够,像有些东西没有得到似的,故再问:‘您方才对我讲的密语密意,这些重要的话,和重要的意思之外,还有比这个再妙的吗?’

此地‘密语密意’应当‘妙’讲,不能当秘密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六祖大师答说:‘我给你说出来的就不是秘密,不是最妙了。你若能回光返照,则妙法都在你那儿,而不在我这里。’惠明叹道:‘我在黄梅这么多年,实实在在还未省悟认识自己的真面目。现蒙行者的指示,就像人饮水,是冷是热,唯有自己知道。现在行者您是我惠明的师父了。’

六祖大师说:‘你要是这样想的话,那么我就替黄梅五祖传法给你。我们同拜五祖为师父,而作师兄弟。你好好保护佛法,莫令断绝。’

惠明又问:‘惠明今后向何处去呢?’六祖大师说:‘到了袁州就住下,到了蒙山就居留。’这时惠明就向六祖叩头顶礼,拜辞而回。

其后惠明没有即刻动身,过三年后才到蒙山去住。在此地他遇到一个鬼,其生前是个秀才,故死后还尽作诗。他对惠明唱一首诗说:

寂寂荒郊梦亦长,古今成败懒尺量。

野草鲜花捻多少,苦雨酸风几断肠。

夜余萤光同出入,五更鸡唱影形藏。

悔不当初修心地,至此青山泪两行。

惠明听后就为他说法,让他超度脱生去了。所以化蒙山,就是超度鬼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惠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

惠明回到岭下,对正在追赶的百人说:‘我曾到山顶上看过了,找不到他的踪迹,他不是从这条路跑的,应当从其他道路追去。’这些人一听飞毛腿说没看见,就信以为真。其实惠明大师是打大妄语,为何他打妄语呢?因他自己已得法,他为保护佛法和六祖安全,故打此大妄语。惠明后改名为道明,因六祖叫惠能,他不想和六祖大师同一个字,避讳‘惠’字,故易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六祖大师后至曹溪南华寺,神秀仍不死心,派其心腹党徒,来杀害六祖。为了避难,六祖乃到四会此地与猎人住在一起,因那些和尚怎也想不到一个修道信佛的人会与打猎的人在一起生活,所以各处找也寻不得。这样经过十五年的岁月。(有的说十六年,这是包括他逃跑那一年在内,实际他与猎人在一起是十五年。)十五年来就时常向猎人们说法。

猎人常派六祖大师做守网的工作,他一见活的走兽或飞禽,都尽力设法放生。到每天吃饭时,他将在山上找的野菜放到肉锅里煮。或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说:‘我只吃些肉边的菜,我不吃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旛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旛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有一天六祖大师想起:‘此时当宜弘法,我不可终日隐遁。’于是离开四会而至广州的法性寺,正逢印宗法师开讲涅槃经。讲经时,有风吹动旛旗而左右摆动。这时有一僧说:‘这是风在动。’另一僧说:‘这是旛在动。’两人争执不已,六祖告诉他们说:‘仁者是你的心动啊!若你心不动,风不动,旛也不动了。’当时听众听他这一讲,觉得非常玄妙,真是一语惊四座。

印宗法师就请六祖大师到上座,请他开示经中奥妙的道理。但见六祖大师所讲的虽很简单,然理论正确,不光由文字解说。于是印宗法师非常佩服地说:‘老修行人,您一定不是个平常人。我久闻黄梅的衣钵向南传来了,是不是就是您这一位老修行?六祖大师答说:‘我不敢当。’印宗法师一听他就是继承五祖衣钵的传人,就向六祖大师叩头顶礼。要求六祖将五祖所传的衣钵出示给大众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3:18 , Processed in 0.357862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