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讲记-----于晓非教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文殊菩萨还要请佛讲,而且还要讲差别之相,就是讲了与以前你所将的不同的法门,不同的叫差别。跟差别这个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平等,平等就是一样的,差别就是不一样的。那么平等与差别这在佛法里是个什么关係呢?应该是在平等中显差别;在差别中见平等。平等与差别是无害的,这是平等与差别是不相妨碍的。但是我们后世的佛教徒,往往是以平等否定差别,而讲差别就要否定平等,他把平等与差别总是对立起来了。这是往往后世的佛教徒容易犯得一个错误。比如说,我们总讲众生平等,一讲平等就忽视了差别。讲众生平等,什么平等呀?法性上平等。就是在众生本具的这个佛性,众生本具的这个诸法的真实性上,那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错。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但是在法相上,众生是有差别的。你不要讲六道众生,就是讲我们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对吧?性别不一样,年龄不一样,长相不一样,思想方法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亲近佛法的亲近程度不一样,种种都是不一样的。绝对找不到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从法相上讲,众生的差别是绝对的。那要讲六道众生之间的差别,那就太大啦。天道众生与地狱众生的差别,那简直就太大啦。人道众生和畜生众生,大家比较起来看看,那差别简直就太大啦。所以讲平等不能抹杀差别,当然讲差别也不能抹杀平等。佛教在教理上,中国佛教辨论了一千多年,就一切众生皆具佛性,这是讲众生平等的一面;但是佛陀的教化里面还说,说在所有的众生里面,它分了五大类;叫具有五种性的众生,哪五种种性呀?有菩萨种性、有声闻种性、有缘觉种性、有不定种性,还有一种叫作无种性。没有,无。也叫一阐提。佛陀把众生分成这五大类。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玄奘法师到印度求法的时候,在那烂陀寺,在戒贤老和尚那里听法,戒贤老和尚讲到五种性的时候,玄奘法师就说,哎呀,这我回到东土以后我不敢讲,当即戒贤老和尚就生气了。说你回到东土,必须讲,这是佛陀的正法。为正法住世你必须讲。所以玄奘法师从印度回来以后,遵从老师的教诲,就讲了。但是也正如玄奘法师所预料的,这个五种性在汉地不能被的汉人接受,不能被接受,人们就要有不同的想法,甚至就要有人诽谤五种性,你诽谤五种性,就是诽谤佛。所以当年玄奘法师说我回东土不能讲五种性,是他老人家的慈悲。你接受不了,你讲了以后,人们就要诽谤,诽谤佛法。那是要下地狱的。但是戒贤老和尚为了正法的住世,他要求玄奘法师必须讲。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于五种性接受不了呢?就是我们没有很好的把差别与平等统一起来。玄奘法师,大家看他翻译的要典,佛性的性,大家注意,玄奘法师译的是竖心旁的性,竖心旁一个生活的生,就是性别的性。而种性的性的时候,玄奘法师用得是女字旁的姓,是姓名的姓。所以佛性与种姓是两个概念。讲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就是一切众生本具诸法的真实性,都有成佛的可能。但是都有成佛的可能,并不是说你每个众生一下子都可以成佛。那么具体到每个众生上呢,你能够成佛的这个能,能成佛的这个能力上他就是有差别的,这就是五种姓。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讲佛性是讲平等性的一面,讲种姓是讲差别性的一面。比如说,一个成年的,没有残疾的人都会跑步,这是讲我们平等性的一面,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能跑到奥运\会百米的成绩吧,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成北京马拉松这个比赛冠军的水平吧。那跑起马啦松来,有人跑得很快,有人跑得很慢,有人跑在半道心臟病发做,他死在半道上,没跑到终点。还有的根本跑不下来,对不对。每个人都会跑步,这是大家平等的一面,但是跑起步来,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性不能抹杀呀。
所以佛教的正见是讲平等,不妨碍讲差别;讲差别不妨碍讲平等;要在平等中见差别,差别中见平等,这是往往我们佛教徒,特别是汉地的佛教徒容易犯的一种错误。讲平等抹杀差别,讲差别抹杀平等。再比如讲,说佛佛是平等,佛与佛是平等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对不对,对。佛法实际上是平等的,佛与佛是平等的。每个佛成佛了,都是32相,80种好的光明相好的报身。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毫无疑问的。但是讲平等,不能抹杀讲差别。那么佛与佛之间是不是有差别呢?那肯定是有差别的。每个佛他在阴地里面,上节课我们讲过,他们观了众生的因缘之后,发了自己的别愿,不同的愿。阿弥陀佛因地里有四十八个大愿。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部经读完就会发现,药师琉璃光如来有十二个大愿,东方的七位佛以共有四十四个大愿。这是诸佛在阴地里发的别愿,别愿就是不同的愿。那么因为他们在因地观众生不同的因缘,而发了别愿,因此他们成佛之后,就要成就自己与其他佛不一样的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他不一样。诸佛为什么阴地里会发不同的愿呢?就是观众生有种种差别,众生有喜欢吃酸的,有喜欢吃甜的,有喜欢吃苦的,有喜欢吃辣的呀,酸甜苦辣,有不同爱好的众生呀。那么为了度化这些不同爱好的众生,那么佛在因地就要发不同的别愿。因此也就成就了不同的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也就成就了不同的法门。大家要注意,佛与佛之间这个法门之间差别是很大的,那么这些之间差别是很大的法门呢,他就适合于我们这些差别很大的种种众生,所以八万四千种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种病呀,对治八万四千种不同爱好的众生呀。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所以我们庙里每天晚课要念八十八佛,有三千佛名经,要拜万佛忏,释迦牟尼老人家给我们讲了多少多少的佛,我们都晓得阿弥陀佛,现在我们又学习药师佛,佛与佛之间这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我们往往犯的这样一个错误,以平等来抹杀差别。啊,佛陀都是平等的嘛,有一个佛就可以啦。你讲那么多佛干什么呀,你不能抹杀差别呀。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那么我们就需要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来度化众生。可是现在呢,我们往往都是以一种法门来取代所有的法门。以一种法门来代替所有的法门。比如说,我现经常在一些地方讲药师经,有人就说,你讲药师经干什么呀,讲弥陀就可以了嘛。当然,阿弥陀佛的法门是无比殊胜的法门,特别是在末法时期,可以讲,是极为殊胜的法门。弥陀法门是非常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他的法门,不能因为弥陀法门是非常的重要,而就不去讲其他法门,就只弘扬弥陀法门。这是不应该的。你比如说,人参这一味药好不好?好,是非常非常地好。都说好,不能因为人参好,所有的药店就只卖人参这一味药,别的药通通不卖了。咱们就卖人参,因为人参很好嘛。但是你要知道,人参固然好,但其他的药一样的好。种种的病,需要种种的药。每种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特性的药来治,所以药是有差别的,我们不能以一种药来取代所有的药,而且这里存在着一个极为可怕的后果,你要都搞成人参的话,那有人就不敢吃人参,那湿血很重的病人,你要给吃人参的话,那会把湿血憋在身体里面,给吃死啦。那么他会说,什么人参是好药呀,人参是毒药。他会砸你药店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呀,讲平等不能妨碍讲差别。所以文殊菩萨请佛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庄严国土,善巧方便,差别之相呀。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到末法时期呀,有人说末法时期就是一句弥陀名号,说佛经里说过,到末法时期就是一句弥陀名号,所以我们还弘扬别的干什么?就弘扬一句弥陀法门就可以啦。但是,大家知道呀,到末法时期,说如果我们佛陀的教法在世间只剩下一句弥陀名号了,大家可以想一想,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不好的事?如果说我们当今的中国佛教就只剩下一句弥陀名号了,别的都没了,大家都不读了,也读不懂了,也不知道了,这表证我们的佛教是极其衰落了,这是佛教衰落象徵。所有的八万四千种法门全没有了,就剩下一个法门了,佛陀法门。而且教理也不明白了,就剩下一句弥陀名号了,这其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是佛法衰落象徵。
我们没一个真发心的佛弟子,要尽量的努力,让这种情形不要早出现,要让它晚出现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让佛陀的种种法门在世间长久的住世,要剩下一句弥陀名号这种的情形尽量让它晚出现,不要早出现。这才对。所以真发心的佛弟子应该是护持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种法门,护持佛陀所说的每一个法门,尽量让他多住世呀。因为众生有种种的病,需要有种种的药呀。好像办一个餐厅,本来是鲁菜,粤菜,川菜什么都有,适合于种种口味的众生都可以到我这里来吃饭,最后我办着办着,最后我这餐厅就剩下一个麻婆豆腐啦,别的什么都不会做了,那固然会有人来,有人他就爱吃川菜,还就爱吃川菜里的麻婆豆腐。比如我吧,我就最爱吃麻婆豆腐,那么固然我就非常愿意来,但是你要知道呀,还有那么那么多的众生他不爱吃川菜呀,他就怕吃辣的呀,那怎么办呢?所以大家注意呀,这个弘扬佛法,这需要让佛陀种种的法门都应该住世呀,但弥陀法门是非常重要的法门。一句弥陀,解脱生死。这是非常重要的法门,特别是在末法时期,大家要极力地弘扬弥陀法门。但是,就一个人来讲,就你自己来讲,我自己一句弥陀,解脱生死可以。但是不能因此而让我们的佛教走向就是一个弥陀法门。你自己念弥陀,临终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这非常好,我一万个赞叹。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不能因此让我们整个的中国佛教就只剩下一句弥陀,所以,这里面的关係大家一定要清楚。不知道我这个话表达清楚没有?那表达不清楚就很容易造成误解。甚至现在在录音,甚至就这个录音带传出去的话,都会有人有不同意见,说,你看于晓非在谤弥陀呀。他就会说诽谤弥陀。但是从开头到现在,我哪句话是在诽谤弥陀法门呢?我是极为地赞叹弥陀法门,我只是说,我们作为整个中国佛教来讲,我们不能只讲一句弥陀,佛陀的八万四千种法门,我们都应该弘扬,都应该学习。但就你个人来讲,你可以抱定一句弥陀名号,专心的修持,我一万个赞叹,但是这是就你个人来讲的。但是就整个中国佛教来讲,不成。现在我们出现一个偏差,就是把整个中国佛教往一个法门,就跟往一个餐厅里,本来是鲁菜,粤菜,川菜什么都有,非要让他就剩下一个麻婆豆腐不可,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呀。这是我从讲差别之相,很感叹这个事情呀。当然讲弥陀法门,我是无比的赞叹。明天上午,咱们广化寺要请夏居士来讲弥陀法门,我一万个赞叹,我也希望明上午大家都来听,都来学。你看今天讲药师,明天讲弥陀,这就好。要把弥陀的种种法门都弘扬起来。这个法门与法门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大家读过药师经之后就会发现,药师法门跟弥陀法门的差别是很大的。他会度化不同根性的众生。当然两个法门之间也有相互的关係,所以这是讲差别之相。我从这差别之相里有这么些感叹。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继续看经文,文殊菩萨请佛说,佛陀的诸佛名号,本愿功德,庄严国土,善巧方便,差别之相,为的是什么呢?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乃至菩提,得不退转。这十二个字是非常重要的。是这药师法门的一个作用。我们修持药师法门会得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能够令我们这些能听闻到药师法门的众生,如法修行药师法门的众生,能够业障消除,而且乃至得至菩提,得不退转。业障是什么呢?是我们这些众生,无始劫以来,由于无明造作的种种行为,身、口、意造作所形成的业力,这种业力障碍着我们解脱,所以叫业障。末法时期的众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业障深重。所以文殊菩萨请佛说,能够消除业障的法门,佛陀就因文殊菩萨这样的请问而讲了这部药师法门。所以药师法门是令众生消除业障的。业障深重会表现为种种情况,你比如说,听闻不到佛法,根本不具听闻佛法的因缘,你根本没法降生到有佛法流布的时期,根本没法降生到有佛法流布的地域,你根本听闻不到佛法,这是业障,自己的业障深重。那么,恰恰自己生逢在有佛法流布的时间,有佛法流布的地域,但是你遇不到善知识,没有听到人给你讲,错过了这么一个很好的机会,人生短暂呀,一晃就过去了。再造人生,不知是何年何月啦。这是业障,自己的业障深重。那么更有呢,他听到佛法之后呀,他不信,他不信受佛法,他半信半疑,甚至有的人皈依三宝之后,又跑去学什么一些外道,以为那是佛法,而受到魔的种种干扰而信受外道,这都是业障深重呀。再有我们学佛很发心,但是拿起经来一看,全读不懂呀,这佛经怎么看半天不知道什么意思呀,为什么读不懂佛经呢?业障深重呀。所以业障重就有这种种的表现。业障重的众生也就是他的福德很浅\薄,大家不要轻视了福德。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说佛陀是两足尊,什么叫两足尊呢?是两种功德具足的尊者。哪两种功德呢?这就是一个是智慧的功德,一个是福德的功德。所以智慧的成就与福德的成就,这叫两足尊。所以成佛都是两足尊,都是智慧与福德这两种资粮圆满成就了,才叫成佛。不仅往昔的佛陀是这样成佛的,今天我们要成佛以及我们未来要成佛,都必须是两足尊,这两种功德的圆满成就。就是智慧与福德。大家都知道,大乘法门是有六度。
这个法门是成就我们的智慧,它最终成佛时,是表现为我们的法身成就。而这五度的前五度,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修禪定,这都是成就我们的福德。而我们的福德成就了,他所表现的就是我们圆满的,具足32相,80种好的种种报化身,所以成佛是法报化是三身的成就。修般若,是修智慧资粮,成就的是法身。修布施,禪定,忍辱,尊敬,持戒这前五度,是修福德,他所成就的是报化二种色身,所以两种资粮圆满具足的成就,就成就了圆满法报化三身,法报化三身圆满的成就,这是圆满的佛。
所以修智慧,修福德,大乘的六度不能偏废。修般若,修智慧,这固然是佛陀的教法与外道一切所不共的,但是,没有福德资粮的成就,智慧资粮依然是成就不了。
那么,福德与资粮这者是什么关係呢?它们就如同鱼与水之间的关係。没有福德之水,岂可养育智慧之鱼。六法众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业障深重,就是福德浅\薄,这个福德浅\薄,它就会形成种种的障碍,障碍着我们听闻到佛陀的佛法,障碍我们去正信佛陀的佛法,障碍我们去如法修持佛陀的佛法,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轻视福德,六法众生就是业障深重,福德浅\薄呀。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药师法门这部法门呢,就是增加增益众生福德的法门,大家注意,药师法门的重点,它是增加增益众生福德的法门,它是消除我们众生修行佛法,学习佛法种种障碍的法门。所以说为什么在末法时期,越是在末法,我们越是要弘扬药师法门?越是在末法时期,众生业障越是深重,越是需要药师这样的法门来增益众生的法门来消除众生的种种业障。
那么讲福德的时候,人门往往把修福德资粮与修人天福报混同一谈。学佛是不修人天福报的呀,那你修福德不是修吃得也好,穿得也好,住得也好,睡得也好,你这不是修人天福报吗?所以福德资粮与人天福报是不同的。
那么有什么不同呢?首先发心不同,修福德资粮,你是为什么而修?是为出离,为解脱而修,如果你没有发起出世心,不是为了出离解脱而修,修福德,那么就是人天福报,而不是福德资粮。你没有发起菩提心,你不是为了众生解脱而修,你仅仅是为自己一己的现实享受而修,那你是人天福报,而不是福德资粮。
所以发心的不同,所以上次讲过,我们入资粮位,说成佛是三大阿僧祗劫,入第一大阿僧祗劫的表标誌,标誌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发起坚固的出离心与广大的菩提心,具足佛陀教诲的正见,这是标誌。所以具足了这样的发心,我们的修行,修佛就是福德资粮。否则就是修人天福报。所以是为解脱而修,而不是贪着世间的五蕴,因此修得是福德资粮,而不是人天福报。我们是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是为利益众生而修,我们就是修的福德资粮,而不是人天福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22:12 , Processed in 0.183761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