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随佛学

[大德开示] 海涛法师说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85.挑战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弟子运用智慧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

  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人民呢?」

  目犍连对佛说:「世尊,让我去那个国家普渡众生吧!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佛答应了。

  目犍连信心满满地来到这个国家,他到处教导百姓不要做坏事,告诉他们因缘果报的道理。不料,百姓们根本不听教诲,反而责骂目犍连:「真是个迂腐的家伙!谁要听你的鬼话?快滚回去!」目犍连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

  舍利弗见目犍连回来,知道他没有成功,便对他说:「像你这样做是行不通的,对待这些顽固的人要靠智慧,这次让我去吧!」随后,舍利弗就请求佛派自己去。得到佛的允许后,舍利佛马上充满自信地出发。

  结果,百姓们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看到又来一个爱说教的人,还没等舍利佛开始教化,就纷纷对他吐口水,把他赶出去。于是,舍利弗带着一身的唾沫,狼狈地回到佛身边。

  接着,摩诃迦叶以及其它五百弟子一一去了那个国家,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没有一个人成功的。

  这时,阿难生气地对佛说:「那一国的百姓全部是坏蛋!不肯接受教诲,还侮辱众位罗汉,简直是万恶不赦!」

  佛平静的回答:「那一个国家的百姓确实罪孽深重,但他们还是可以渡化的。」说完看了看身边的文殊菩萨。

  文殊便站了出来说:「在我看来,他们并不是万恶不赦的人,我想一定有方法可以渡化他们。让我试试看吧!」

  文殊菩萨来到国内,先去晋见国王,称赞国王的英明,然后又在国内仔细观察每一个人,用心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说话,再依照每个人的背景和特长,称赞某人很勇敢、某人有仁义、某人很孝顺、某人有智慧、某人有韬略等。百姓们听了十分惊讶,没想到这位长者这么熟悉各人的长处,内心深受感动。不久,他们都手持名贵的鲜花,散放在文殊菩萨的头上,争先供养他衣服和饮食。

  文殊菩萨看到时机成熟,便对他们说:「大家都以为我有德行和智慧,其实我这些方面不及我老师的万分之一。我的老师就是佛。如果你们肯供养佛,能比供养我多得几十倍的福报。」该国百姓听了,非常高与,跟着文殊菩萨来到佛的面前,下跪叩首,聆听敎理。

  五百罗汉和其它弟子看到这种情形,佩服得五体投地,好长时间都不好意思把头抬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86.太阳不见了

  从前有两个修道人,一位叫题耆罗,一位叫那赖。他们在深山中专心修行,经过长期修炼,他们越过欲界的诱惑,获得了神通。

  一天夜里,题耆罗起来诵经,累了便躺下来休息。这时,那赖也起来诵经,在狭窄的石洞里,不小心踩到题耆罗的头。题耆罗疼痛难忍,脱口骂了一句:

  「谁踩了我的头?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的头会裂成七块。」

  那赖一听,十分生气地说:「是我误踩了你,你发这么重的咒干什么?你说明天太阳出来后,我的头会裂成七块,那我就不让太阳出来!」说完那赖便施了一通法术。

  第二天,太阳果然没有升起来。

  连续五天不见天日,大地一片黑暗。全国人民人心惶惶,到处是火把和蜡烛,大家议论纷纷,都觉得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国王把全国有学问、有道行的人都请到王宫,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中一位道行极高的人对国王说:「大王,据我的观察,这件事情是由山中两个得了道的修道人干的。他们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执,施法压住了太阳。」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要是他们一直争吵下去,我们不就完蛋了吗?」国王焦急地说。

  「大王别急!我有一个办法。明天清晨,请您率领全国百姓一起到那两位修道人的地方,恳求他们和解。他们是慈悲厚道的修道人,为了百姓的利益,我想他们会答应和解的。」

  隔天清晨,国王立即带领全国百姓来到山中。国王先见到那赖,立即跪在地上,诚恳地说:「我们的国家富饶,百姓安定,全蒙两位高人的护佑。现在两位发生了争吵,全是因为我的过错。请高人看在百姓的利益上,重新和好吧!」

  那赖说:「大王,我是有心要和解,只要题耆罗愿意,我立刻把太阳放出来。」
  
  国王一听,马上去找题耆罗,传达了那赖的意思。

  题耆罗说:「我也没有意见。不过,请你们马上用泥巴制造七个那赖的头,做好后,太阳就会升起来。」国王照办了。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光芒四射,老百姓雀跃欢呼。只见那七个泥造的那赖头「砰」一声裂开,在地上裂成碎片。之后,两个修道人和好如初,共同帮助国王治理天下。

     原来,两位修道人的争吵不过是一个计策,因为国王和百姓都不信佛,不知因果。为了弘扬教化,帮国王治理国家,他们才想出这个主意。从此之后,全国上下都渐渐深信佛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87.智者比图醯

  从前,波罗奈国有一位臣子叫比图醯,他富有智慧,勤修佛法,常常运用佛法协助国王。国王和满朝大臣在无形中得到他的感化,全部努力修习善法,全国上下都信任他、敬仰他。

  当时,龙王明相也常常上门领受他的教诲。没想到龙王夫人见到丈夫经常外出,就胡思乱想,醋劲大发。虽然后来知道龙王并不是去外面捻花惹草,而是在聆听佛法,但总觉得比图醯夺走她拥有丈夫的许多时间。长久累积下来,龙王夫人越来越怨恨比图醯,不断动歪脑筋想杀死他。

  夜叉鬼知道龙王夫人的心意,便对她说:「要杀死比图醯很容易,我可以把比图醯的血端来送给你。」

  龙王夫人喜出望外,对夜叉鬼说:「事成之后,我一定重赏你。」

  夜叉鬼于是向龙宫借用一些如意珠,化装成一个珠宝商,潜入波罗奈国境内,设法接近国王。夜叉鬼知道波罗奈国的人十分好赌,于是拿出如意珠设立赌台,不一会儿就把国王引来了,比图醯也在国王身旁。国王越玩越起劲,干脆拿出国库所有的珍宝作赌资,要和夜叉鬼一决高低。结果,夜叉鬼赢了。

  正当国王垂头丧气的要派人去取国库的珍宝时,夜叉鬼笑着对国王说:

  「大王,我不希罕您的珠宝,只要您肯把比图醯交给我,我就把这些如意珠统统给您。」

  这一切出乎国王的意料之外,国王对比图醯说:

  「我输了,只能听从对方的要求。比图醯啊!你看我该怎么办呢?」

  比图醯回答:「事已至此,我只好跟他去了。」

  比图醯跟在夜叉鬼的后面,一边走一边问:「你宁愿把如意珠留给国王,对其他赌物都看不上眼,偏偏要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夜叉鬼被比图醯问得不耐烦了,只好老实回答:「龙王夫人想喝你的血,才让我设了这个圈套。」

  比图醯说:「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人的血都是一样的,你把我杀了,取出血来交给龙王夫人,要是她不相信,你该怎么办?不如你把我亲自交给她,让她自己处置好了。」

  夜叉鬼听完比图醯的话,心想:「这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智者!龙王夫人要杀害这样的人,未免太残忍了。」

  比图醯被带到龙宫,见到了龙王夫人。龙王夫人重重赏赐夜叉鬼后,令人拿出刀具。这时,比图醯对龙王夫人说:「夫人,您要喝我的血,那是早晚的事。在我临死之前,请允许我为夫人和在座诸位说一次法,那样的话,我就是死了也毫无怨言。」龙王夫人答应了。

  就这样,比图醯运用自己的智慧,为龙王夫人说法,化解她心中的仇恨和怨气,使她心中充满无限欢喜和尊敬。之后,龙王夫人和夜叉鬼等都愿意接受他的戒法,并赠予他一批奇珍异宝,以表示感谢。最后,比图醯安然回到国王身边,将带回来的宝物一部分呈献给国王,一部分布施给穷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88.一言胜千金

  有一天,一位国王对大臣说:「看看我们的国家!物产丰盛,人民富庶,什么东西都不缺乏。可是,天底下一定还有我国没有的东西。」

  大臣听了回答:「不如我们派一位使者到国外找找,买些我国没有的东西回来。」

  国王答应了,于是大臣便选派了一位使者出国。

  使者来到一个国家,走遍整个市场,都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市场上的珍宝自己国家也有,一点儿不稀奇。他感到很失望,正准备回国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位老人空手坐在市场上。

  使者觉得很奇怪,走上前去问这位老人:「您不卖货,空坐在这儿做什么呢?」

  老人笑了笑,对使者说:「我也是在做生意。」

  使者更感到奇怪了,他仔细看看老人四周,确实没有什么货物。

  他继续问:「那您在这儿卖些什么呢?」

  老人回答:「我在这儿卖智慧。」

  「您卖的智慧是什么?值多少钱。」使者问。

  老人打量了一下使者,慢条斯理地回答:「我的智慧要五百两金子呢!你要是先把金子拿出来,我就把智慧告诉你。」

  使者心想:「这真是新鲜事!还有出卖智慧的。在我国的市场上还没有见过,不妨买下来,回去有个交待。」

  于是,他秤足了五百两金子交给老人,老人便告诉他四句话:「遇事多思考,尽量不发怒。目前用不上,自有见效处。」

  使者觉得花五百两金子买四句话,太不划算了,但已经成交,只好把这四句话熟记心中,告别老人回国了。

  使者回国要路过自己的家。到家时正是半夜,一进门,使者瞧见妻子的床前放着两双鞋,顿时怒上心头,心想肯定是妻子趁自己出门在外与人私通。正想发作,猛然想起老人的那四句话,于是,他反复念诵这二十个字以平息自己的怒气。

  这一番咕噜,把床上的人惊醒了,原来是他母亲前来照料生病的妻子,晚上就睡在一起,床前的鞋是她们婆媳两人的。
  母亲觉得这声音像是自己儿子的,便问:「是儿子回来了吗?」

  使者这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母亲和妻子睡在一起。他马上跑出房间,快活地大叫:「太便宜了!太便宜了!实在太便宜了!」
  母亲惊讶地问:「你出国买了什么东西,怎么老是说便宜呀?」

  使者跑回房间,拉着母亲的手,轻快地回答:「我的妻子和母亲,一万两金子我也不能卖给人家,可是今天靠五百两金子的智慧之言就得以保全,这不是太便宜了吗?一句话的帮助,好处超过千两黄金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89.外道与佛教的比试

  在一个国家里,国王信奉外道六师,而他的儿子却信仰佛教。

  太子的佛师是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具有很高的道行,也很有名望。外道的五百人众见白衣贤者的名声盖过了他们,很是嫉妒,于是想出一条诡计来陷害贤人。

  他们推举一个婆罗门向国王提议说:「现在我们国家同时奉行婆罗门教和佛教,一国盛行两教,国人的思想很难统一。我们婆罗门教愿意和佛教的代表比试,约定如果一方败落,就终生为对方的奴仆!请国王答应并亲自评判。」

  国王同意后,这些外道婆罗门就与佛师达成比试的协议:双方各捉一只鹿,然后让两只鹿角技,谁的鹿落败了,谁就成为对方的奴仆。达成协议之后,双方各自入山寻鹿。

  婆罗门五百人都很擅长骑射,于是用箭来射捕大鹿,他们一下子就抓到了鹿,但因为是用箭射捕,所以都把鹿的左眼贯穿了,每只鹿的左眼都受了伤。

  太子的佛师,即白衣贤者入山之后,不忍杀生,只是坐在一棵树下禅定,默念佛经,虔诚祈祷佛的法力来帮助他,以弘扬佛家之道。这时,只见一只五色大梅花鹿从地底下站出来,活蹦乱跳,既美丽又雄壮。贤者见了非常开心,高高兴兴地牵着鹿回家。

  婆罗门外道五百人知道贤者得到一只雄壮健康的五色梅花鹿,十分惊慌,便想把这只鹿骗到手。他们趁贤者出门时,派人故意对贤者的妻子说:「你的丈夫就要拋弃你到山里修行了,都是因为这只不祥的梅花鹿破坏你家里的安宁啊!」

  妇人听了很生气,马上把鹿赶出去,送给婆罗门。贤者回家后发现鹿不见了,问妻子说:「我牵回来的梅花鹿哪里去了?」

  「这头该死的畜生!你为什么牵头不祥之物到家里来?我早把它赶出去了!」妻子气呼呼地说。

  贤者听后很担心,想到马上就要角技,输了便无法弘扬佛法,没有鹿该如何是好呢?他重新回到山中,仍旧坐在树下,念佛诵经,向佛表示忏悔。只见一道金光从地里射出,那贤者面前出现一颗宝光四射的神珠。这颗珠子里能看到事物的过去未来,实在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贤者拿到神珠,仔细观察,发现那个骗走鹿的婆罗门正出门办事,于是拿着神珠来到婆罗门家门口,炫耀着手中的宝珠。

  婆罗门的妻子见有人炫耀宝珠,心里大为不服,便把五色鹿从家里牵了出来,对贤者说:「神气什么!你有宝珠,我有五色鹿,你的宝贝是死的,我的可是活的呢!」

  贤者见妇人把鹿牵出来,马上对她大喝道:「国王有令,让我驯养这只五色鹿,你却把它偷走,难道不怕被杀头!」

  妇人听了又惊又怕,赶忙战战兢兢地解释说:「这可不干我的事,鹿是我丈夫牵回来的,请您把鹿牵走吧!可千万别说是我们偷的。」
贤者见鹿已到手,就不再与她理论,牵着鹿离开了。

  到了比试的日子,婆罗门各自把猎捕到的鹿牵上来。这些鹿因为都被射伤左眼,几天来化脓的化脓,溃烂的溃烂,真是又脏又臭。国王见了,心里又生气又为他们惋惜,但是也没有办法。

  这时,只见贤者不慌不忙的把五色梅花鹿及明目神珠一起带到大殿上。这两件神物五色缤纷,金光耀眼,大放光芒。国王和文武百官看得目不暇给,眼花撩乱,人人大开眼界,赞不绝口。

  这时,五百婆罗门外道人众像泄了气的皮球,还没角技就丢尽颜面,胜负自不必提了。

  按照事前的协议,五百人都将终身为佛师的奴仆,他们的妻子也都和他们一样,成为贤者的奴婢。贤者向这些婆罗门讲解佛的教诫,将他们收为信奉佛教的弟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90.三归依

  有个盗贼经常到老和尚家里打劫,老和尚很苦恼,家里没有防身的武器,比力气又敌不过盗贼,只好天天把门窗关得紧紧的,一步也不敢踏出家门。

  这天,老和尚正坐着,门外突然响起「叩、叩、叩」的敲门声,老和尚从门缝里向外一看:「啊!是盗贼!」便赶忙把桌子、椅子都搬来挡住门口。

  盗贼见老和尚不开门,便说:「老和尚,快开门啊!我是来跟你道谢的,以前跟你拿了很多东西,现在我把东西都拿来还你了。」

  老和尚才不相信盗贼的鬼话,但盗贼一直不停敲门,越敲越大力,老和尚也越来越心急,这时老和尚灵机一动,用和善的声音说:

  「你别敲门了,我不敢见你,更不要你谢。你快把手从门洞里伸进来,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那盗贼一听,心想:「嘿嘿!这老和尚终于学乖了!」立刻把自己的手从门上的小洞伸进去。

  在里头的老和尚一看到盗贼的手伸进来,连忙抓住盗贼的手,用绳子紧紧将盗贼的手绑在门柱上,然后提着禅杖开门出去,拿起禅杖就朝盗贼身上打去。

  老和尚打第一下时高喊:「归依佛!」那盗贼吓坏了,赶紧跟着喊:「归依佛!」老和尚举起禅杖,狠狠的又是一下,嘴里高喊:「归依法!」那盗贼痛得实在受不了,怕老和尚继续打,只好跟着高喊:「归依法!」没想到老和尚接着又狠狠敲了一下,嘴里喊着:「归依僧!」那盗贼连忙跟着高喊:「归依僧!归依僧!」一面喊心里一面嘀咕:「也不知道这老和尚还有多少个『归依』?如果他再这样『归依』下去,我这条小命恐怕不保了!」正在担忧的时候,老和尚就停手不打了,并解开绳子,喝令那盗贼立刻滚开。

  盗贼被打得鼻青脸肿,全身酸痛,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慢慢站起来,一跛一跛的回家。他在家里养伤养了好长一段时间,伤养好了,就决定出家修学佛法。

  朋友知道了,惊讶地问:「你以前干了这么多坏事,怎么现在会突然悔悟,想出家学佛呢?」

  他回答说:「我想来想去,觉得释迦牟尼佛实在太伟大了!那天我被老和尚抓住,他用禅杖打了我三下,差一点将我打死。如果当年释迦牟尼佛不是教弟子『三归依』,而是『四归依』的话,我非死不可!想必释迦牟尼佛法力无边,早在几百年前就知道我会被抓住,知道如果制定『四归依』,我就非被打死不可,所以才只制定『三归依』,这是释迦牟尼怜悯我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91.死老鼠变黄金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父亲死时留下大笔钱财,可是他生性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又不懂得如何管理钱财,没多久就把父亲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业挥霍得干干净净。

  他父亲生前有一位好朋友,是当地很有名望的富翁。他看到好友的儿子不知上进,糟蹋父亲的家业,心里又气又急,于是他特地去找这个年轻人,敎他如何管理财产,并好心送给他一千两金子,作为振兴家业的本钱。

  那个年轻人照着富翁教的办法学作生意,可是却忘不了吃喝嫖赌,赚来的钱还来不及存,就被拿去花天酒地。不久,富翁给他的一千两金子就被他花光了。那位富翁一次次耐心地帮助他,但年轻人总是很快就把钱花得一乾二净。富翁连续帮了他五次,年轻人还是一贫如洗。

  富翁对这位年轻人非常失望,心想:「看在亡故老友的份上,我再帮他一次。如果他还不知悔改,我也没有办法了。」

  一天,富翁来到年轻人的家,看到门外有一坨粪便,上面有一只死老鼠,便借这个话题来开导他:「年轻人,你应该知道,一个聪明的人会争取各种条件发财致富。拿眼前这个死老鼠来说,只要肯动脑筋,靠着它也能立业。我实在难以相信你守着几千两金子会穷到这样的地步!我今天再给你一千两金子,你要努力干出点事情来。如果你再像以前那样,糟蹋了这些钱财,那你别再来见我,我也不会再找你了。」

  那时,隔壁正好有个孩子在讨饭,听到富翁说的话,顿时受到启发。他讨了饭后,便把那只死老鼠从粪便上拿起来,清洗干净,随后又去讨来各种调味料,把老鼠扒了皮,做得美味可口,然后把它拿到市场上卖得了两个钱。他以这两个钱为本钱,做起卖菜的生意,很快又赚了数百个钱。就这样,他每天辛勤地工作,日积月累,终于成了有钱人。

  成为富翁后,这个人心想:「我正是听到了那个富人的开导,才受到启发。现在我变富有了,应该去报答这位恩人。」于是他用银子做了一个几案,又用金子铸了一只老鼠。他在金鼠的肚子里,塞满各种奇珍异宝,然后把金鼠放在几案上,又用宝石、璎珞替几案镶花边。他派人抬着这份礼物,来到富翁家中,把他发财的经过讲述一遍。

  他说:「我能够有今天,完全是因为那天听到您的教诲,这点心意请您收下。」

  富翁根本没想到他的一番话,会使一个讨饭的孩子变成一个腰缠万贯的有钱人。他非常高兴,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这位勤劳又聪明的年轻人。富翁临死前,又把全部家产交给了他。

  至于前面提到的那一位年轻人,每日生活放荡,不干正事,很快的又把钱用光了,不得不靠行乞过日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92.佛树复活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佛,名号叫「始无」。当时有个国王叫「好信」,特别信佛,热衷于拜佛、供佛,聆听佛法,百听不厌。好信王种了一棵非常名贵的尼俱类树,并在树下为始无佛放置一个用檀香木造的床座,让佛坐在上面,他在下面恭恭敬敬地听佛讲诵经文。
后来,始无佛修成正果,隐身而去,好信王就把那棵尼俱类树称为「佛树」,看到树就好象见到佛本人,每天和以前一样坐在树下,重温以前始无佛向他宣扬佛法时的情景。佛虽然隐身不见了,但因为有佛树在,好信王仍感到非常满足。

  好信王一心向佛,自然就冷落了他的王后。

  王后心想:「我是王后,却连一棵树都比不上,这真是毫无道理!」

  她越想越生气,越想越嫉妒,把种种不满都迁怒在佛树身上。

  王后心想:「我一定要让佛树死掉,看大王还信不信佛!」

  于是王后花了许多钱,雇用一位下毒高手,要他不着痕迹地毒死那棵佛树。

  这个下毒高手选择了一个不吉祥的日子——四月七日晚上,预计在这天毒死佛树。他捉来一条有剧毒的大蛇,将蛇脑取出来,混着蛇的毒液,装到容器里,然后趁着夜色,马不停蹄地来到佛树下。只见这个婆罗门取出一支匕首,在贴进树根的地方轻轻割开一层树皮,然后把捣碎的毒蛇脑浆涂在树皮下,之后再把树皮盖上,弄得真是天衣无缝,神鬼难知。

  第二天一早,好信王和往常一样,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拜佛」。当他来到树前却大吃一惊——他视为佛的佛树,昨天还枝叶茂盛,生机勃勃,可是现在却一片枯枝败叶,枯死了!

  国王看到这种景象,不禁悲从中来,忍不住放声大哭。但好信王毕竟不愧是个有恒心、有毅力、有远见的国王,他想,光哭也不是办法,倒不如想个办法把树救活。他坚信自己几十年朝佛信拜,一定能感动上天,得到佛的帮助。于是,他在第二天,即四月八日半夜,拿出始无佛以前赠送给他的五色香水,然后采集五种鲜花的花瓣,把香水和花瓣搅拌在一起,等花瓣融解在香水中后,好信王把五色香水均匀撒在树底下。好信王一面撒水,一面说:「愿我佛永在心中,愿佛树枝木逢春节!」

  说也奇怪,没过一个时辰,这棵已经死掉的佛树竟然新叶重生,抽枝发芽,生机盎然了!

  好信王见状,真是喜不自胜,连忙向佛树不停朝拜,并且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希望世上各方的佛,今后都能用四月八日为自己的生日,我愿各佛修成正果的时间也定在四月八日,我愿修成般泥洹的境界也定在四月八日。」

  后来,人们就真的把四月八日定为诸佛兴旺发达的日子,并把四月八日称为灌佛日。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93.自然的香水

  印度的孔雀王朝有个阿育王,他修造了一座很大的宫殿,诏令各附属国派画师前来,为宫殿画各式各样的壁画。

  有个画师最晚才到宫殿,当他到达时,看到整座宫殿的墙壁、栋梁及柱子上都画满了各种图案,几乎无所不有,一时想不到要画什么好。忽然,他想起路过一个小城时,看到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站在池塘边赏莲花,她长得那样漂亮,让他禁不住停下来看了好一阵子。想到这里,他很快挥笔画出了那动人的一景。

  过了几天,国王来宫中巡视,当他看到这幅与众不同的画,便开口问道:

  「好美的画,是谁画的?」

  「是最后到的那位画师画的。」侍从回答。

  「马上召那位画师来见我!」国王传令下去。

  等画师来到大殿,国王问:「你这幅画很吸引人。你是根据实景画的,还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画师回答:「大王,这是我来宫殿的途中看到的一幅美景,我是如实画在墙壁上供大王欣赏。」

  国王听了点点头,随后又仔细欣赏起画来。只见那画中美女端庄秀丽、笑容可掬,是个难得的美女,国王越看越喜欢,于是派了个求婚使者,要把这个美女娶来作王后。

  当使者来到美女居住的村落,没想到她的父母说女儿已经出嫁了。使者不死心,来到美女的丈夫家,对他说:「国王是一国之君,你应该把妻子献给国王,这样你的妻子可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也能获得很多财宝。」

  这个青年人是个信佛的居士,听了使者的话,他心想:「我如果不把妻子献给国王,不但会害妻子遭到惩治,还可能连累家人。」想到这里,他只好忍痛把妻子交给使者。

  使者带美女回到国都,国王见了美女,欣喜若狂,立刻册封她为王后,随后把她送进后宫,日夜陪伴。

  不久,国王发现每当王后走到御花园的莲花池边,就会在一旁悄悄哭泣。

  有一天,国王禁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问王后:「为什么你一见到莲花就如此悲伤?」

  「我不敢说,只有大王先宽恕我无罪,我才敢讲出实情。」王后说。

  国王笑了笑,说:「好吧!我先恕你无罪,你讲给我听。」

  王后说:「这莲花的香味就像我以前的丈夫身上发散出来的香。我是触景生情,所以眼泪才不由自主的流出来。」

  国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这个贱女人!嫁过人竟敢隐瞒我,还念念不忘以前的丈夫,编个这样的谎话来骗我!我现在马上派人去把他抓来,要是你前夫身上根本没有莲花的香味,我就将你们两人一并治罪。」

  青年居士自从失去爱妻,便出家研修佛法,并且已经得了阿罗汉道。使者花了很大的工夫才找到在佛国的青年人,立刻把青年人带回王宫。

  这青年人一进王宫,国王立即闻到一股比莲花还香的香味。国王马上吩咐说:「这个人身上大概涂了香料,快打些热水给他好好洗一洗。」但是,青年人用热水洗过澡后,身上反而散发出比原先更浓的香气。国王不死心,又命令仆人用绸缎把青年人的身体紧紧裹住,但是,香气更是弥漫整个宫殿。

  这时,国王才命令随从罢手,相信青年人身上确实有洗不掉、裹不住的香气,不禁好奇的问:「你的身体怎么会散发出这么神奇的香气?」

  青年人说:「前世我是婆罗门,走路时远远的就听到别人讲经,内心非常喜欢,并打从心底赞美菩萨,还虔诚地烧香供养。因此,菩萨降福于我,使我得到道果,身上也就有了这样的香气。」

  国王听了,十分赞叹佛法的神奇,从此不再提惩处王后和青年人的事,反而潜心修佛,使孔雀王朝成为佛法的极盛时期。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94.对付杀人鬼的方法

  从前,有一个信佛教的人。他因为才智不足,始终没有悟到佛法的真谛,但他仍然虔心信佛,和众贤士一起修行。后来,这位信士年纪大了,眼睛昏花,行动迟缓,他不愿意与众贤士居住一起,造成他们的不便,就离开他们,自己一个人搬到山里。

  他在山中找了一块清净幽雅的地方,搭建一间茅屋,又在旁边开垦一片荒地,种上粮食蔬菜,开始了无拘无束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整日忙于地里的活,或是到山涧中洗衣、捕鱼,虽然十分清贫,但也过得怡然自得。慢慢的,他把佛门的经法全部忘记了,也不再早晚对佛礼拜,变得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

  有一天,山上来了一位梵志,他走了很久的路,又渴又饿,远远看见信士的茅屋,心想:「终于有人了!我赶快过去向那户人家讨点儿吃的喝的。」于是快步前进。

  来到茅屋前,看见信士正在田里忙着耕种庄稼,梵志有礼貌地说:「您好!我赶了好多天的路,想来跟您要杯水喝,如果有东西吃更是感激不尽!」

  信士在田里忙了一天,累得腰酸腿痛,很想赶快做完活好回家休息,于是不耐烦地回答:「我家既没水又没有食物,你赶快走吧!不要妨碍我做事。」

  梵志听了,心想:「我不过是来跟你要杯水,你竟然对我如此不尊敬,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看来我不给你一点颜色瞧瞧不行了。」

  原来那梵志是个有法术的人,他看见信士对他如此不敬,十分生气,决定要报复他。夜晚来临,梵志在口中念着咒语,一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召来一个杀人鬼。

  梵志对那鬼说:「立刻去把那信士杀掉!以泄我心头之恨。」鬼接受命令,消失而去。

  这山中有一位罗汉,他预知信士要遭难,决定前去搭救他。罗汉变做一位僧人来到信士家门前。信士见门外来一僧人十分高兴,忙请入上座,并取来饭菜招待僧人。僧人对他说:「你因对一位梵志不敬,召来祸患。你今天晚上要早早把灯点上,向佛礼拜,口中要不停诵读佛经,祈祷佛的保佑。这样你才能平安度过,否则难逃此劫。」僧人说完,就消失了。

  信士听后,心中十分害怕,连忙按照僧人的吩咐,设香案,点上长明灯,在佛前焚香祈祷,并不停诵读佛经以求保佑。

  天黑了,门外忽然刮起一阵阴风,吹得灯影摇晃,十分阴森可怖。杀人鬼来到茅舍外面,却听见信士不断在念佛经。杀人鬼想:「只要他稍有疲倦不念佛经时,我即刻杀他!」

  可是,信士一直口诵佛经,没有一点儿停止之意,杀人鬼等得不耐烦了,心想:「这人看来虔心向佛,略有功德,我不可杀他。那梵志心怀妒嫉,居心不良,我还是去把梵志杀了吧!」

  罗汉见到杀人鬼想害人,就使出法力,变出一尊金甲护法神。杀人鬼大惊,连忙逃走了。

  天亮后,信士确定逃过此劫,心中十分感念佛的保佑,于是在屋中供出佛像,从此日夜焚香,并潜心研习经法,终于得到大悟,死后得道升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0:55 , Processed in 5.235633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