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续入藏诸贤著述 从古时候到现在中国本土著述加入藏经的,都是依照经论入藏的成规格式,外国僧人多少,汉地僧人多少,通晓佛法的官员多少,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其中有应当加入而没有被加入的,就是元代天目山高峰原妙禅师的语录,本朝初年梵琦楚石禅师的语录,都是宝藏中的珍贵遗产啊。近几年又有四十多件著述加入藏经,但二位禅师的语录,依然是遗留在藏经外。有的不是必须加入的反倒加入了,那是一两个当时的僧人与一两个中等官员自己草率决定的,而高明的人是不参与他们的事了,可叹啊!天台宗禅师的种种著述,拖延百年后才得加入藏经,难道是时节因缘造成的吗?以后再有人讨论加入藏经的,二位禅师的语录是最急切要考虑的,特意说明一下。 九十二、南岳天台自言 南岳天台宗的慧思、智者二位大师,都说“我因为统领大众,损害自己的修行而利益他人”,一位只是证到铁轮果位,一位只是登上圆教五品果位,是方便的话呢,还是真实的话呢?我觉得方便与真实不是后来的学人所能测度的,但对于今天的人,先不要问方便,就姑且当作真实来讨论,那么圣贤先师尚且如此,何况凡夫呢?而转增精进,不只是二位大师这样做,古人对待自己都是这样做的。有的说“我离开师父太早,没有能完全领悟师父的妙法”;有的说“我较早住持寺院忙于事物,没有达到较高境界”,他们的慎重都是这样一类的。况且天台宗的大师所处位置还达不到十信位,今天的人就算是大悟,问他成就的品位,若是果然入住,应该能“八相成道”呢?还是宁可自己招致“妄言证圣的大罪”呢?孔子说:“我不是生来什么都懂的。”又说:“若说我是圣与仁,那我是不敢承当的。”又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啊。”这也是二位大师的用意了,那些自以为是,高居老师的位置上,大言不惭的人,难道超越二位大师之上了吗?可怕的罪过。 九十三、道讥释(一) 有道人告我说:“我们是带冠帽簪子的,你们是剃头削发的,而剃头削发的人,应该远离世间断绝俗缘,却怎么排着队长途远行到处募捐化缘的,很少遇见是道家的人而常见的是佛家的人呢?有的手持化缘的簿子,形象如土地神前面的判官;有的敲木鱼唱着歌,同时谈说因缘形象如盲乐师;有的抬着菩萨像神像而鼓乐喧天,奉劝赞扬施舍的行为形象如职业歌手;有的拿着半片铜铙,而用竹筷敲打,形象如小孩子游戏:有的拖着数十百斤重的铁链形象如罪人;有的举石头击打自己的身体形象如含恨诉冤的人;有的端正执香,沿途礼拜,挨家挨户,形象如居民负责人查户口;这些对清静修行法门有染污吗?”我没有办法回应,慢慢地对他说:“募捐化缘也有不同等级的,有不合理的,有合理的,有因正果正的,有不计因果的,不可以一概讥讽啊。”但是那种不注重修行,而专门追求名闻利养的,最为可恨了,因此记下来,愿互相提醒共同注意。 九十四、道讥释(二) 道人又说:“道教的宫、观、道院,以及那些神庙,都是我们居住的场所,却怎么有很多僧众住在里面,而很少见到道士们住佛寺院?本来归依佛的应该住寺院,归依道的应该住宫观院庙,如今被僧人居住了,是要归依道教的三清、天尊、真人、神仙吗?或者是要夺取占有我道教的产业吗?”他的话有道理,我没有办法回应,慢慢地说:“杭州韬光寺,是灵隐山的古寺,为什么道士们居住呢?”道人说:“那些是在家修习道教的人住的,带冠帽簪子的人不去参与,况且有一位剃度的僧人住持呢。”他的话有道理,我又无话可说。噫!今天的出家僧人,或者寄居大寺院,或者隐居小寺庙,或者依岩洞为住所,或者靠大树结茅棚,哪里不可以安住,而非要依附他们羽衣道士还以为自己是房东啊! 九十五、出家利益 古大德说:“最胜儿,出家好。”俗语也常说:“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这是赞叹出家,而没有说明出家有什么利益啊。难道说不耕耘不纺织,而自然有吃穿就是利益吗?难道说不买房子不租房子,而自然有安居就是利益吗?难道说帝王大臣的护持,信徒施主的恭敬,上不被官府使唤,下不被民众干扰,而自然有清闲安乐就是利益吗?古时候有偈语说:“施主一粒米,大似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带角还。”又说:“以后阎王老子找你算饭钱,看你怎么抵赖。”这是出家人将来的大隐患,何况利益呢?所谓出家的利益,以破烦恼,断无明,得无生法忍,出离生死苦,才是天上人间最殊胜的利益,并且父母家族都受到恩惠啊。不然,就算是富到有千箱财物的积累,贵到能做七个皇帝的老师,又有什么利益?我实在是非常的忧惧,所以告诉有同样业务的人。 九十六、世俗许愿 世间的人祈求有儿子继承,祈求寿命延长,祈求消除疾病,祈求解免灾难,祈求考取功名,祈求安定家宅,祈求增益资财,如此等等。第一不可以许下宰杀牲畜的愿,这叫恶愿,有业力没有功德,纵然是满足心愿,不过是美好一时,苦报还在后面。以及许愿供袍供幡,许愿修造殿堂,许愿置办供器,虽然与前面说的杀生祭祀不同,但是大悲平等叫做佛,正直不偏叫做神,哪有因贿赂而降福的道理呢?纵然是满足心愿,也是本人命中所有,不是许愿的结果。根据善有善报的道理而论,只有广作善事才是。忠于国家,孝敬双亲,怜贫爱老,救灾恤苦,戒杀放生,各种各样的阴德,各种各样的方便,随着自己的能力,都努力去实行,因行善的功德所感招,理所必然降下祥瑞。如果不能满足心愿,那就算作是天命注定,认为是过去世的因缘,不怨天不尤人,更加的行善而不退悔。 九十七、出世间大孝 世间的孝有三种,出世间的孝只有一种。世间的孝,一是承欢笑穿彩衣,用美食供养父母;二是考中科举做官,用功名荣耀父母;三是修养品德勉励行为,成圣成贤彰显父母;这三种是世间所谓的孝了。出世间的孝,则是劝父母吃素戒杀,奉行佛教,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永远脱离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生,长久告别天、阿修罗、人、畜、鬼、地狱等六趣,西方莲花托生,亲近阿弥陀佛,得到不退转境界,做为人家的子女报父母恩,这是最大的孝。我昔日刚刚知道学佛,而父母就亡故了,所以作“自伤不孝文”来表达悲痛遗憾。今天见到在家出家二众中有父母健在的,于是倍增感慨,而且泪流满面,反复以礼苦苦相劝。 九十八、伪造父母恩重经 有人伪造两部佛经,标题用“父母恩重”等等,其中内容不完全相同,而假托古代译师的名。我的二位朋友各自刻印了一部,这二位朋友,是忠孝单纯的正信人士了,看到是劝孝的经,而不细察它的真伪啊。有人说:“取用它能够劝孝这一点而已,似乎不必辨别它的真伪。”我说:“你只知道一种利益,却不知两种害处。一种利益,确实像你说的,劝人们尽孝,不是好事吗?所以说一种利益。两种害处是什么呢?第一种是从不信佛的人见了,就更增他们的诽谤:‘佛的话这样的粗俗,其它的经不看也可知差不多了。’于是把大藏甚深无上法宝看作和伪经一样,加重他们的罪过,这是第一种害处了;第二种是原本信佛的人,只是具有信心,没有博览佛教的经典,见到这样粗俗的文字,也会产生疑心,因而认为诽谤佛法的人未必都不对,这就起动了他们迷惑的障碍,这是第二种害处了。所以害处多而利益少啊,况且劝孝自有《大方便报恩经》以及《盂兰盆经》,各种真正佛说的经典世间有流通,何必取用伪造的佛经呢?” 九十九、修行不在出家 我过去将要出家,有黄冠道士对我说:“不必出家,只在于得到好的师父罢了。”我当时出家的心急切,不理会他的话。出家以后,回想起他是以修养色身延年益寿为目的,能够留住身体久住世间就足够了,何必出家?做为僧人,要破除迷惑证悟大智慧,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所以古大德都是舍弃家庭、远离尘俗而作出家的沙门。再说他如果志在求得金丹大道,也必须出家,所以他的话未必在理。但是看看今天的人没出家以前,很有点信心,剃发以后,渐渐涉足世间的俗缘,反倒退失堕落了。却不知道在家里侍奉父母教育子孙,得一个好的师父指引正信的佛法,是如来在家的真实弟子,为什么要借寺院的名义修行呢?如果是这样,那他的话也很有道理,又不可不知道啊。 一百、不朽计 世间的人将自己平生所作的诗文汇集成一本书,然后请求名人写序跋说:“这样可以声名永远不朽了。”噫!古时候的人也必须是名声传遍天下,明显吵得人人都知道了,他的著述才传到今天。其次,身死以后,也不过数十年的时间,写在纸上的被人遗忘了,刻在木上的被当柴烧了,哪里有他的不朽呢?必定镌刻在鼎器上的,篆写在石碑上的,数百年以后,留存下来的也不多见了。就是孔子的文章、尧舜二帝夏商周三王的《尧典》、《大禹谟》、《伊训》、《汤诰》,传扬万世不衰,当水火风三灾起来时,地球、须弥山、天上宫殿都统统粉碎为微细的尘土,荡涤的干干净净一片虚空,哪里有不朽呢?真正不朽的,是不生不灭的本心啊。这个是在天地之前而没有开始,在天地之后而没有终结。南北朝的昙鸾大师说:“这是我佛法中的长生不老术了。”我也说:“这是我大雄佛陀的所谓不朽啊!”为什么不舍弃世间必然会衰朽的无用家具,而求真正不朽的正知正见呢?不是这样的设计,结果白费心机,那么他的设计也太不高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