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素位

[大德开示] 海云法师讲述:佛说阿弥陀经 【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弥陀经-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七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前两天跟各位谈的,是有比较深了一点,其实它不是深,只是平常你没听过,现在了解到这样的一个架构,会有一种生疏感。
    今天我们要跟各位做一个总结,也就是为什么佛门中,尤其大乘佛教,会有一个净土的观念产生,你大概不知道为什么。人家其它宗教讲天国,我们佛教讲净土,只有这样吗?这样佛教的净土跟其它宗教的天国,那就没两样了,那这个就不一样了。我跟你讲,不是这样的观念。你假如是这样的观念,基本上你对佛教的认知,跟其它宗教的认知,也差不多啦,佛教是什么,你还是搞不懂。
    我跟各位讲,这里面有很多很深层而且也很有价值的意义在,是从你自己的生命中来看的。我要告诉各位,宗教的产生是来自于我们对生命的体验。这个定义是跟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对一个宗教的定义,它第一个要有教主,第二个要有经典,第三个要有仪轨,等等,这戒律等等,他们是从这个表相上来定义。我们不这样定义的,宗教这两个字,不是我们中国人翻译的,它来自于外国,它叫religion。那么来到东方以后,是日本人翻译叫做宗教。翻的对与不对我们暂且不管,但是把这个东西,宗教的这个东西来讲的话,我们原来是叫三教九流,你记得,有没有,三教九流。老百姓那受创伤的心灵,需要一点抚慰,所以大家就找一个什么东西不管,给他寄托的。后来搞出一个人模人样的,这神祇,叫神祇,你来膜拜,对它倾诉内心的苦,那是最好,因为它是本雕的,泥塑的,它不长舌。跟人讲很麻烦,跟人讲一样,常常就会跑出那种状况来,我本来这样跟他讲,他怎么那样跟我讲出去,就变成这种状况。而且你知道,今天是好朋友我跟你讲了,明天变成敌人,那你就糟糕了,对不对,有这种情况。因此这一种宗教,三教九流的这一种宗教,事实上对于基层、底层社会的老百姓来讲,它有很大的作用,就是安抚内心创伤的灵魂,这个是非常好的。
    我们一般来讲,像各位,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讲,你所要的不是这种三教九流的宗教,你要的是三家之言的真理,所以儒、释、道三家,那是讲真理的。真理,你记得绝对跟生命有关,与生命无关的真理,那叫物理,不叫真理。物理跟真理有很明显的差别,真理的这种东西绝对跟生命有关。
    所以儒、释、道三家所讲的,儒家叫理学,道家叫玄学,佛家叫论学,经律论三藏,论学。论叫阿毗达摩,它不是哲学,我们三家都没有哲学,西方才有哲学,现在把它翻成哲学以后,我们儒释道三家都有哲学。其实这哲学的基本定义,跟我们所讲的理学不一样,跟我们所讲的玄学也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哲学,只是大脑里面的东西。你要记得,哲学是大脑里面的东西,它是用推理的,所以哲学有一个流行趋势。你看学术界,它一直有一个流行趋势,几十年就翻一个大理论,因为假如不翻大理论,他就没饭吃了。所谓大学者,就是发明理论的叫大学者,那些理论过几十年就没人要理了。
    但是玄学、理学,或者佛教讲的论学阿毗达摩,或者我们中国叫做义学,佛教有这两个系统,大乘叫义学,小乘的话就叫论学,论藏。这里面在谈的是什么,它不讲推理,它讲契理,记得吗,契理。所以你讲经,契理没有,不契理,知见不正确。你要记得,它第一个要契理。契理讲到大家都睡着了,这个叫不契机,对不对。净空法师讲的很契机,大家都认识,最近又有一个新的明星出来,叫海涛法师,他也很契机,对不对,有没有契理我们不管他,但是他很契机,我讲的就不见得契机,我讲的大家都皱着眉头都入定去了。要讲契理,就很难契机,要讲契机,就很难契理,要讲到真的能契理又契机,那就要高明的功夫,就要义无碍,辩才无碍,还要词无碍,你想想看,你有这个本事吗?要四无碍的只有佛陀,我们四个当中总有一个两个会不轮转,有时候讲到那边转不过来,有时候勉强讲出来,你听不懂。
    讲经的人他有三个原则,第一个不能讲错,讲的他绝对负责,要背因果的。第二个不能给你听错,我们就发现听的人常常听错。讲的没意思,因为讲的跟写的不一样,讲有时候是以为你懂了就带过去了,有时候在当中会漏了一些连接词,或者转折的漏掉了,结果你就听错了,这个不能给人家听错。第三个你听了以后,出去讲给别人听,也不能够转错。你讲给人家听不能转错,所以我们很多人听完经回去以后,是非竞起。为什么是非一直起,因为各人听的都不一样。
    有一次我讲有个同修发心,他很认真,很精进,他发心要讲经。我就鼓励大家多支持他,我说他没有证初果、二果,那也有初禅、二禅的定力,那么既然发心想跟大家结缘,他要讲经,大家就应该护持他,多支持他,要把他当作阿罗汉一样恭敬,这样没错吧。好了,讲完以后,下面一堆都发疯了,说我授记他是阿罗汉。我都已经讲了,他没有初果也没有二果,至少他有初禅、二禅的定力,我们要把他当作阿罗汉这样来恭敬。好了,结果变成,我授记他是阿罗汉。我都不知道我是阿罗汉,我还会授记人家是阿罗汉吗?你想想看,这个就是在讲话当中常有的问题,他转出去就转错了。我肯定我没有讲错,为什么?因为我从不跟人家授记谁证阿罗汉,所以我不可能说他是阿罗汉。但是就有人会说,我说他是阿罗汉,那这个就问题很大,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一点。
    那么我们要跟各位谈的,今天要谈的一个重点,就是法报化三身的净土,我们通称净土,化身是在娑婆世界,报身是在净土,法身是在法界。这个跟天国是完全不一样,天国还是在娑婆,你一定要弄清楚啊,任何的天国、天堂,通通还在娑婆里,娑婆里就有三千大千世界,知道吗?那净土呢,净土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大家在讲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很简单讲,净土法门就是报身法门华严在讲的是法身法门,这个是一个很明显的差别。你要留意到,直接就进法身,所以华严在讲的是法身大士,不讲阿鞞跋致,你有没有弄清楚,这样你就应该很清楚了。但是我肯定你从来没听过,你不会听过这些的,因为这种东西你只有在华严里头你才会看得到。为什么华严要讲法身大士,他是法界里面的大菩萨,他连菩萨都不讲,是大士,法身的大士,他不是普通的菩萨。普通的菩萨只是这个过程里,在六度里头修行的人叫菩萨,没有错,但是他没有证得法身,但是他可能有报身。所以这里头有一些状况,这个理论就相当多了,我这样讲你当然听不懂,而我要讲到你懂就天亮了。这个比入定更麻烦,现在天才要黑下来而已,讲到完就天亮了,你就知道这功夫要多大。
    第一个我跟各位讲,为什么在生命因素里头你要定位,我们有无量无边的生命因素,但是定位是只选一个,让这个生命因素开始成长。这个生命因素基本上对我们来讲,不是零分,多少各位你都已经启蒙了,但是你抓不到它,你不知道而已。譬如你有没有慈悲心?有,你有没有智慧?也有。但是现在跟你讲说你从慈悲下手还是从智慧下手,你大概会两茫然,对不对。慈悲也很好,不过……你又有不过。讲了半天说好,可是……又来了。跟你讲了半天,还有呢,还有讲完了以后,但是呢……又跑出来了。不过,可是,但是,还有……很多很多,这个就是你没有办法定位的地方。但是没办法定位并不表示所有的生命你都零分,不是这个意思,你都有,基本上你大概十几分到二十分之间。假如你现在开始就有二十几分的,那就已经很突出了,你要定位就简单了,你大概就在那个地方,再差劲的人也有五六分,七八分,不会都没有。所以现在要你学佛,要你修行,要你找定位,找出一个生命因素来定位,并不是困难的事,是因为你没有信心。你只要有信心,你随便一个就可以。
    好,我现在这样跟你举例。因为要找哪个生命因素出来,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学问还没展开。这个学问我估计要五百年后,我跟你讲,肯定五百年后会很发达。五百年后你再来,学佛就很简单了,就跟现在进入大学里面读大学一样,学佛里头有很多科系,有很多学问,通通会展开,在未来的一百年以后,它就会启动。假如快的话,说不定二十年后你就可以看得到。这个生命因素,你现在没办法的话要怎么办呢,我们有一个叫做圆融道。
    圆融道它有三个条件,第一个就是对三宝具足信心,圆融道的金三角,第一角就是对三宝要具足信心。第二个尽形寿行菩萨道,哪个菩萨道,这个你就好进行了。譬如说我要救济,我要布施,或者我要写经,我要修禅定,或者我要到道场发心当义工,我来护持,或者到道场里扫地,或者煮饭,这个都可以,你发心做一件服务众生的事,尽形寿要去做,不要轻易的改,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在进行这个菩萨道的同时你会有挫折,对不对。譬如说煮饭好了,太早煮,说你不会晚一点吗?太晚煮,说那么烫,怎么不早点做,到底要怎么办?弄个热汤出来,说汤煮熟就好了,为什么要煮那么烫?为什么?因为人多,口杂,意见多。这些意见当中,不见得都是恶意要伤害的,当然有人也会互相排挤,这我们不避讳,人性的弱点嘛,尤其这个时代,非常激烈的竞争,竞争过分就叫斗争,所以你不用在意人家跟你斗争。
    只要有这种现象产生的时候,你内心有委屈,委屈知道吗,不如意、挫折、不高兴、不舒服等等的这些现象,每天有好多次,对不对。我去跟人家买东西,明明钱都付了,他说没付,气的要死,买个东西付两次钱,气到最后走了,东西忘了拿,给了两次钱东西还没拿,不打紧,回来要拿的时候还被骂一顿,再收保管费。像这种不如意事我想多少都有,只是有时候比较少,有时候比较多,有些人比较多,有些人比较少,是吗?对不对,我想大家都有过,但我告诉你一个原则,只要出现一次,回家就一百零八拜,今天出现三次,就三个一百零八拜。你说:哦!修行原来就那么倒霉。拜,不是倒霉,所以我们不叫拜忏,不跟你讲回来叫忏悔,这个是忏悔没有错。我们这个叫归零功课,归零知道吗,归零,回到原点来的功课。你遇到挫折、困难,不要用大脑去解决,回到原点来,通通回到原点。那个原点是你生命的起步点,回到这个地方来。
    你不要用大脑去解决,你用大脑解决,你看,我现在从这里出发,做到这里,发生困难,大脑解决了;然后再继续前进,可能继续前进,遇到困难你又用大脑解决;然后解决了又继续前进,然后一直解决,到最后当你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你回不来了,你不知道生命的原点在哪里,所以你会在那里崩溃。这个崩溃呀,忧郁症、自闭症,有没有,暴力、酗酒、吸毒、自杀,生命这样有什么价值呢,对不对。所以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归零功课,我工作我当然要认真做,只要认真做就好。遇到困难、挫折,回头来,回到原点,拜佛。你不要以为这个是委屈,不要,这是归零、回到原点来。因为你在为众生做服务,假如生意上买卖,这个买卖归买卖,这个很具体的事,可是你这不是买卖,我是在服务啊。
    好,在菩萨道中有这么多的这种委屈,这个叫业相,业相,业的相貌。当业相产生的时候就一百零八拜。你要留意,还有另外一种状况,就是人家一直赞美你:菩萨,香积菩萨,就是你做这么好,不然我们都不能用功。嗯嗯嗯!开始抖起来了,我做的就这么好吃。对呀,你出去开个素食餐厅不错啊。那你也会:对啊,我去外面做可能很赚钱。这个叫赞美,人家跟我们赞美,一样,一百零八拜。这更倒霉,他赞美我,我也倒霉。不是,赞美,我们不是这样子一百零八拜,通常抓着他,真的?好吃?好吃,来,到佛前来,告诉佛,说:三宝啊,有个弟子某某人今天在道场吃饭,吃的好欢喜,他赞美您的饭很好吃,为此我特别为你顶礼一百零八拜。叫他一起拜,以后绝对不敢随便讲无意义的赞美话,对不对。基本上我们假设他是真的赞美,既然真的赞美,荣耀归三宝,对不对,幸福留人间,幸福,你享受啊,是不是,这个是大菩萨行哦。荣耀是三宝的,幸福人类享受,这个就是我们菩萨精神。你知道吗?所以这个归零功课是很伟大、很殊胜的一个菩萨行。看起来是很简单,而这一个你要把它当作是忏悔也好,或者是分享也好,或者是我们叫做归零功课也好,或者叫做回向也可以,无所谓,你把它叫做祷告,我也不反对,没关系。因为什么,这是一种内心的净化工作,随着你这工程的进行,你的生命,你的灵性会一再地提升。这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那种祈祷,这绝对是一个生命改造的伟大工程,改造我们生命的一项伟大工程。
    这个三个要件,我们叫圆融道的三要件,你的生命透过这样做,在这一段分段生死,在这一次的、这辈子这个分段生死结束以后,那你一定入法界,最倒霉的也会到净土。因为你在进行这一些,一再地反省检讨、反省检讨的过程里,你的报身一定出现,你的法身会跟毗卢遮那佛相应。只要你这样圆融道开始进行,你的生命因素就开始提升。大约你到四十分的时候,刚才讲二十分以下,到了四十分以上,你就会发现你开始转变,全方位的转变,命运也变,你的生命水平已经开始提升了。我们生命里头,生命有品,生命的品、质、味、格,有四个东西,这个都是将来讲生命学里头,你的生命因素,你的品味,品跟味,质跟格,格调,你的品质,那整个的level会整个往上升,整个水平会往上升。所以各位你不要轻易的说,这一百零八拜,我告诉你,它是很神圣的,它是很神圣的。我不会虐待你,一百零八拜你慢慢拜,也不过二十来分钟,要拜快一点,我在拜是半个钟头可以拜三百拜,年轻的时候啦,现在听说我已经老了。你的生命会完全改变,当你到达五十分的时候,五十分呐,证初果,你就永不退转,你放心,天上人间七次来往,你就证阿罗汉。为什么七次来往,七信位嘛,对不对,因为初果是初信位,九信位是双破我执、法执阿罗汉,十信位是要进法身之前的资粮道训练,然后就初住位,就是法身大士。
    所以当你这个地方开始成长,这个生命因素一直成长到这个地方,在六十分以前呐,这个都叫做非人格性法身,你已经有了法身,其实这个时候都叫报身,我把它取名叫做非人格性法身。当你越过这个部分,十信位过了以后,初住位开始,你就是人格法身开始成长,人格法身到七十分的时候,就是第六十六分,就是七住位的时候,你就拥有自己的净土,而这个净土,是属于法界里面的净土,不是报身的净土,这不一样的。当然你要说它是报身佛的净土,也可以。但是抛开这种净土不谈的时候,你在法界里是自在出入。当你到了六十六分以后,你所有的生命因素会同时跟你提升,同时提升,你不用开发,它就自己会通通跑出来,而且它会一直追着你这个主要的生命因素快速前进。当你到达九十六分的时候,也就是七地位的时候,七地位,这个生命因素已经到七地,一圆满进入八地,就是九十七分的时候,所有的生命因素,都会到登地位菩萨位,就九十分。再来进步就比较慢了。当你到等觉位的时候,也就是到达一百分,这个时候就是等觉,等觉等什么,等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到一百分。但这个时候已经都是九十八,九十七,九十六,到这个地方九十九的地方,等着要到一百分,全部都到一百分,他就降生成佛,原因是在这里,整个过程你先了解到生命因素成长。所以在这个时候,当你在四十九分以下我们都在化身里面,化身佛的世界里。当你五十分以后,你就在报身佛的世界里,你注意看。你再继续前进到六十分以后,你就可以进入到法身佛的世界,就入法界了。
    佛法在讲净土是没有错,它是引导你进法界之前的一个前方便,所以我们说净土是个化城,它不是终极的目标,原因在这里。那你所讲的天国,通通在化身佛的世界里,它受到物理现象的限制,所以上帝会把它创造出来,创造出来,为什么叫创造,因为你不知道它的来源,所以叫创造,那是人的大脑意识作用。既然会创造,它就会毁灭,所以它有成、住、坏、空,它只是把成叫做创造而成而已,它是成住坏空。现在是住,当它坏了,你就没办法了,所以化身佛受到物理现象的影响,它的世界是虚幻的。虽然天国是讲永生,它还是虚幻,因为它相对于我们这个百年的寿命当然就好像是永生,其实不永生,我算给你听就知道。人间五百年,天上一日一夜,人间五百年,四天王天一日一夜。四天王天的寿命五百岁,你知道,四天王天的时间换算我们的时间是多少,我告诉你,你换算成用电脑算就当机了,因为五百年算一天一夜的话,你怎么算,对不对,把它的五百年换算我们人间的岁月,那就无限长了。好了,忉利天是一千岁,忉利天的算法是四天王天五百年,忉利天一天一夜。你把这五百年再换算成那一天一夜,你再去算个一千年你看时间有多长,那当然对我们人间来讲叫永生。那个不叫永生,他那个寿命完了还是回来,还是要轮回。但是到报身佛不一样,报身佛没有成住坏空,他是不成住坏空的,所以你要把这个情况弄清楚,要不在你的概念你都弄错了。
    所以佛法在讲的那个基本架构跟它的理念,是完全超乎我们大脑想象的,这个世间所有的其它宗教,它基本上都在大脑在里面,不在大脑外面。所以你看《圣经》它为什么要一直改,一直删,它没有办法,因为他大脑无法解释地球为什么是平的。地球是平的,没错啊,肉眼看的地球当然是平的,那哥白尼怎么说地球是球形的,是圆形的,那没错,用天眼看地球就变圆的,那哥白尼已经有上帝的成就,他就要往生天国了,你这么一赞美,不是两全其美吗?因为他不懂嘛,他不懂《圣经》,所以抓起来就把头割掉。这就是他用大脑解读《圣经》,他不懂得用生命解读《圣经》,所以他不懂得《圣经》当中,那一种生命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这是人类的浩劫。不可以用大脑解读经典,这个在前面我们跟各位讲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要让各位了解到的是,这个地方在告诉各位的是,法、报、化三身佛才有法、报、化三种国土,所以你叫极乐国土也可以,极乐净土也可以,极乐世界也可以,对不对,那个名词不重要,但是报身佛所在的世界你要弄清楚。我们现在讲的是我愿意到这个阿弥陀佛的报身佛的这个境界里,它要强调的什么?是这个报身佛的世界里,是因为你的报身已经成就了,对不对,阿弥陀佛是指成就,你修行第一轮成就,所以它东南西北方有这个意义存在。
    而这些经典里头,事实上在翻译的过程里,因为它是眷属经,它只有某一部分,它只讲你修行成就的这一部分,它在这里面没有讲你发心修行的部分,那是在《大般若经》上面讲,所以昙无竭菩萨他就向东走,向东,一直向东,你回去看《大智度论》后面,昙无竭菩萨有的翻成常啼菩萨,常啼就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为什么?他要向东,向东去找善知识,因为他才初发心。那南方,南方是正确的方向,所以善财童子向南方,因为他是受到文殊师利菩萨的指导,向南方去找。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是以善财童子的教导为核心,正确方向去修行,他从来不跟你讲成就怎么样,你知道吗?那么这个地方《阿弥陀经》是讲向西方,成就以后到西方,就像太阳从东边起来,最后修行人从东边发心,到最后成就都到西边去,是指这个意思。前面已经跟各位讲过,你不要去指西方在哪里,你西方怎么算,你看现在晚上九点,晚上九点的西方,你去注意看看,早上九点刚好是东方,对不对,地球在转。现在夏至要到了,夏至的东方刚好是冬至的西方,是不是刚好相反,公转也反,那个自转也反,通通在反,你的西方是什么?所以释迦牟尼佛不会笨到用这种方位来跟你讲,他不会这样讲的。
    很多人说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每天都向西方念佛,你要看你几点往生,不然你早上的西方,你看过十万亿佛国度,这一转你就反方向了,结果你到那边一看,对不起,passport拿错了,这里是东方药师佛的世界,不是西方阿弥陀佛的世界,你这个就搞错了,不要从一定死盯在哪个方位上,不对,它不是那个意思,经文不是那个意思。东、南、西、北只是个媒介,用来说明成就的整个过程。北方是成就以后拿来用的,妙用的地方,所以你搞不懂这些方向,你根本就弄错了,就执着在这里,死在这里,这个是我们跟各位讲,法、报、化佛法结构当中,它的绝对性跟卓越性,它完全超越时空的,完全超越时空。
    你从这个地方来看,这个报身佛你看有多少,你只要打开佛经看,有好多好多的佛,你看那么多的佛通通都是报身佛,《万佛名经》有嘛,对不对,《千佛经》有嘛,你看那个看起来好像都是化身佛,只要现在不在世间的,通通是报身佛。这里面也好多佛号,《地藏经》也好多佛号,所有的经典有很多佛号,它通通都是报身佛。报身佛他是圆满报身,为什么圆满,他起作用能圆满,他的作用不会有肓点,不会有死角,所以作用才圆满,叫圆满报身,所以报身佛他是千变万化的。化身佛就没了,化身就来到人间,你生活中遇到很多化身佛。我跟各位讲你回去算算看,你的那一半就是化身佛,他常常在协助你,有时候常常在教训你,因为他使你的生命成长嘛,对不对,要不然你就变成冤家死对头,前辈子欠他的,这辈子来还债,你就变冤亲债主。你要是能转过来,嗯!他这样子在激发我,我的生命在成长,那就化身佛了,是你心境的调适问题。所以化身佛是指现实生活中的部分,娑婆世界这个部分,报身佛是净土的,法身佛是在法界的。你直接要进法界,可能有困难,鼓励你透过报身到达法界,报身那么多怎么办,他指定成就的这一个,阿弥陀佛。这样子你才知道说这部经,在佛教里头的地位是什么样子。它不是突然间冒出来,因为站在《华严经》的立场来看,所有的经典都是眷属经。在眷属经典里它在根本*轮里头,它的定位是怎么样,它很清楚,这个很清楚。有机会,有关这个部分是值得做专题的演讲跟讨论,这个没有时间,我们就不讲太多了。这样的话,法、报、化三身跟各位介绍了,这个世间、净土、法界,也跟各位讲了。
    这个净土还有一个地方必须跟各位补充的。我们讲过,当菩萨到达七住位以后,他就有他的净土了,这种净土,其实它是法界里的净土,可是在各位来讲,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报身的净土,都可以当报身净土。到底它是报身净土,还是法身的法界呢,你不用担心,你通通把它叫做报身的净土,你这样子,观念容易厘清。因为当你深入到那个程度以后,你真的实修到七住位的时候,你自然就清楚,你在法界的地位是什么,跟工作、功能是什么,因为你那个生命因素会起作用。现在你还没到那里,但是你观念不要混淆,不混淆你的观念,你把它定位为报身净土,这样就比较好弄。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的净土还不够完美,它是真实的,但不够完美。
    天国,天国我们知道有很多天,六欲天里面都是天国,象鼻财神,有没有,他就是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天人,现在大家在拜的印度教的,那个象鼻子的那个象鼻财神,他是大自在天天王,他是毗瑟奴的儿子。另外一个儿子到中国去了,那个叫做韦陀天尊,我们常常念韦陀尊天菩萨,是指这一个。这两个是毗瑟奴的儿子,一个到中国来,一个没来,那个象鼻天没来。我们就把他讲,它这个就是层次,它是第六层天。那一般讲的天国都讲玉皇大帝这一层,就是忉利天天王。忉利天有三十三天,统领三十三天的就最中间的那一个,妙圣殿的殿主就释提桓因,中国人把他翻译过来名字,应该不是翻译,原始取名就叫玉皇大帝,是同一个;西方人叫耶和华,它也不是翻译,它原来的名字就是指这一个,三十三天天主。他只能到这里,因为到这个地方的,它是欲界第二层天,也是须弥山山顶的这一天,他有很强烈的好恶欲望,喜欢、不喜欢的欲望。所以你从《圣经》里面看呐,他发大水淹死所有的坏蛋,把好蛋通通放在方舟里面,这个就是他有好恶心。他是不是万能呢?他不可能万能,因为《旧约圣经》里的上帝,他是讲无形的,不是有形的,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一点。那么这个无形的,它就超越了忉利天天主的这个层次,这是不一样的,那个上帝讲的是真理,不是拟人化的上帝。所以一般在讲的这种上帝、创造万物的上帝,他拟人化了,他绝对不完美,因为他还受到物理现象、社会现象、生理现象跟心理现象的控制,所以他不会完美。
    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在娑婆化身佛世界里,这四个现象是一个牵制性,你无法跳脱的,这叫有为法。到了报身佛的净土里,就已经属于无为法,所以它是真实的,但是不够完美,不够完美。要完美那就要多维流淌的法界,所以诸佛净土通通是在法界里。但是这几个,第一轮的这几个是第二世界,我们进入净土里最方便的这一个,是第二世界,那就说在报身的净土里头,它还有方便与绝对的问题。方便就是可以善巧方便,那么绝对就是不善巧方便。像文殊菩萨的净土,就不跟你善巧方便,因为你要智慧到那里你才进得去,不到那里你进不去,它没有善巧方便;像这个阿弥陀佛净土,它就有善巧方便;同样的,弥勒净土也有善巧方便,就是兜率内院,它只要你符合最基本的几个条件,你就通通可以去了。
    好,这个部分,我就简单跟各位谈到这个地方。这里还要再跟各位谈的是,昨天谈到“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佛问舍利弗,也就问我们,为什么这部经叫做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为什么?文是这样写,当然是这样没有错,可是你不能就这样接受,假如经文这样写,你就把它认为是当然,基本上你容易迷信。我们不能这样接受,我们一定要问为什么,为什么受持这部经,那就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我受持别的经,那佛就不护念,佛是不是有大小眼,对不对。我们看《金刚经》上面也这样讲,《金刚经》读它一句一偈,它的功德福报,远比那个什么早上怎么供养,下午怎么供养,晚上怎么供养,如是供养两万劫,所得福报,还不如《金刚经》念个一句一偈,对不对?好,当然是真的,我要证明怎么真的。那我也念啊,我福报有吗?有没有,有的《金刚经》通通背起来,每天都在做《金刚经》功课,你福报有吗?我看你还是烦恼一堆,对不对。那到底是哪里对,哪里不对?我肯定佛讲的没错,但是我在做的当中,我在念是不是佛所说的那样诵,对不对?我念它一句一偈,功德胜彼,我整本都背起来,功德在哪里,有没有?问题是你整本都念起来的念,跟佛在讲的念,这两个念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你知道吗,在唐朝的时候,他们一念可以,为什么你念就不行,差别在哪里?这个疑情,这个叫疑情,你要接受它,那么从自己所进行的地方,你去找出那个错,那个不当的地方。你讲念,他也说念,你就照着他说的念,你这个念跟他讲的那个念,念的那个,不同一个,知道吗,不同一个。那你的念要跟他的念怎么合得起来。现在不是大小的问题。譬如美金一块钱,马币三点三,假设哦,我拿马币出来跟美金不合,至少我有三分之一,它不是这样比,它合不起来你就不能用,就不能用,就等于零了嘛。不是用数字来比大小问题,而是你那东西拿起来,不能用就是不能用。你要怎么把它变成能用,这里面可能就差一个什么,一个VISA,对不对,你要去签证,签证了就可以用,你没有签证,这个不算。
    好了,类似这样的情况,你那个关卡在哪里,你要自己去摸索。我跟各位讲,我摸索三十万拜才摸索到,我是每一拜都这样想:我这样拜对吗?我拜了十万拜,有一位师父,真的是从地涌出,不知道从哪里跑来跟我讲说我这样拜错了。他教我这样拜,我又经过十万拜,就自己有感觉到,抓到抓到要领了,再经过十万拜,我肯定要怎么拜才对。那么一次就够了,你就已经从你现有的这个象限,转入到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里,这个就是修行,那就是生命的体验呐。我要告诉各位是,你要去拥有这个体验,不是我讲什么你听什么,不是那个东西。我有讲没讲,你没听都长这么大了,听了,也不会再长高一点,那没差别。现在要的是,你内心那智慧的开展,这个智慧的开展要怎么展开,这个是你要进行的,也是我要教你的,我们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这种关系。你要去找到那个体验的方法,就带着疑情,最真实的,你去反省,去检讨,你这一辈子来,你在进行什么,到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啊!人生最大的福报就是学佛,其它不重要。还好投胎到这个家,爸爸还不错,妈妈还不错,还好讨了这个老婆,老婆还不错,还好,那只是还好而已。最好就是学佛,因为你自己能够掌握到你的生命,只有透过学佛你才能当家作主,你在这个法界中,这个宇宙中你是顶天立地,这个时候就经典所讲的,一切天王通通要向你敬礼,一切天人要向你供养,为什么?因为你已经是个真人,不是假人。现在你是虚幻的人,你是凭着你的大脑记忆,跟推理,跟那个愿景,你是活在这个假相里头。你现在的人生没有信心,没有定位,没有疑情,没有智慧,你缺少真实生命的要素,你充满着虚幻生命的要素。去年我跟各位讲,虚幻生命的三要素,真实生命的三要素,这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做生命改造,就是把虚幻的要素给放下,把真实的要素给架构起来,架构就只有学佛,学佛才能具足这些。我们期望各位真的能够在这里找到那个重点。
    那么这里,回到这经文上面来,它这个地方讲的,因为是报身佛的世界,它主要是你要从报身的立场来讲,你的心,你的心真的接受了,真的接受这部经典所讲的,那么十方诸佛就一定护念你,加持你。可你的心假如没有,只有大脑,大脑想的不一样,我昨天跟各位讲了,你可能没有听清楚,我再讲一遍。念佛你要自己念,念、唱都不要紧,但是你不要借用CD或者念佛机,因为CD跟念佛机,它是一种物理音,刚开始听好像不错,听久了,你情绪就不要不好,你要稍微情绪不好,你会觉得那声音好烂。为什么,因为物理音听久了会麻疲,麻疲以后,你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你就会排斥它。再好的音乐都一样,什么莫扎特的《摩笛》什么……我告诉你,都一样,你的情绪不好,它就是物理音,就是物理音。所以那个东西在什么时候用,这个人在临命终时,弥留状态,那个时候你放给他听,就很好听,那是新鲜的声音,对不对。你一直听,一直听,听了几十年那已经生锈的声音,听久了,它已经变成惯性的一种背景音乐,不能吸引他的心,你知道吗?所以你那个刚开始听,听的很好,哇!天下最美的音,没有用。
    我们一个同修,他不是很认真,不过还算蛮不错的,很用功。有一天大家都在吵:啊!唐诗三百首多好,哇!宋词多好,哇!什么音乐多好。他也跟着大家赞叹,赞叹到最后他说现在这些我都不欣赏,欣赏什么,它那个音乐都不如十六弘名好。十六弘名就这十六个字: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他不是很认真念的,不过他说,每一次我提起来的时候,心里都能够宁静下来,每一次我在烦的时候,我只要念它几次,就可以把那烦躁给度过去。这是最美的,比什么词都好,比什么诗都好,关键就在这里。你自己要念,那个心真的动,去接受的,你才会入净土,这个报身佛的净土里。你假如不入这里面去,十方诸佛不护念你。你想想看,你在这个世间你这样念一念,十方诸佛怎么护念你,他跟你怎么相应得来,你去想想看这个关系。
    以各位来讲,你不可能是毫无信心,你不信心,你不会念,你也不会听,我讲《阿弥陀经》你要跑来听,可见你对这部经一定有兴趣的,但是十方诸佛护念你吗?因为你只是脑袋里面的东西而已,你还没变成你生命的东西,当你变成生命的东西,那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才跟各位讲大脑取向的思惟模式,跟生命取向的思惟模式,是不一样的。而生命取向的思惟模式,就刚才所讲的这种情况,我接受,但为什么我做不到?而每一部经讲的都那么简单,对不对,《金刚经》念个一句一偈有什么困难,叫我把它背起来,可能还比较难一点,念个一句一偈有什么难,可是我念了,没有什么效果,对不对?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这没有问题,我们也贴出来给大家看。这个念佛一声,福增无量,也没错啊,可我念了那么多佛,到底福有没有增加?不是佛讲的有问题,是我做的跟他不能change,对不对?就跟刚才讲的,美金跟马币不能兑换,不能兑换你美金在这里,再多也没用,因为你拿出去没人要。不是说你的不对、不好,或者没有,不是你没钱,但你的钱现在不能用。有一个转换的机制,你要去找到转换的机制,把美金换成马币你就很多钱了,当你没有找到那个转换的机制,你再多的美金都没用,知道吗?这个叫疑情,我不是怀疑美金的问题,我是找不到一个兑换的窗口可以换马币,所以我要积极的去找这个兑换的窗口,这个叫摸索,这个就是修行。你不要再去换什么法门,换法门没有用,不是法门的问题,是因为你找不到窗口,所以你没有换成马币就不能用。你把所有的钞票通通拿出来,通通没用,因为什么,因为它只认马币。你一定要找到一个兑换的地方去换成马币才有用,关键是在这里。
现在,我们学佛也发生同样的问题,所以这个经典讲的很清楚说你要这样子,你就能够获得,可是你不这样啊,因为你在大脑里面,你没有转到报身的立场来。而要转到报身,第一个要用生命,生命取向的模式,不要用大脑取向的模式,这是一个关键处。好,我们先休息一下,下面再继续跟各位再讲。(第七讲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弥陀经-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八集
海云继梦和上
刚才我们已经把如何转入报身的这个部分跟各位讲了,要按照目前我们社会上流行的情况,这个就叫做大灌顶,这已经灌顶完毕了。你这一灌大概大满灌,一大桶都倒下去了。这个灌顶,你一定受用。你这个受用,下辈子还有好大好大的福报,因为这辈子你因缘不见得对得上来,但下辈子,因为你这个受用,绝对带你到下辈子去,常居胜族,不是常值好王,那没什么,那王是别人当的,你当胜族,你自己当王,你放心。你没供养不要紧,下辈子,我再给你供养,当你当大国王的时候,连本带利一起收。因为这个你内心里头,已经开始有很大的震撼,你开始在调整,你自己慢慢的去运用这个疑情,怎么样子把化身转入报身,你一定可以受用。
    这个经文里头讲“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有没有,你要怎么信受?我们当然信受,这还用你讲吗?但是为什么你信受没用呢,因为你是化身信受,你那个心有点像playboy一样,花心,不是真的信心,随时你都会变,随着环境你就变了。但是你进入报身以后你就不变了,那是真实的,佛要讲的是这个真实的。你不转入报身以后是不可能真实,虽然还不完美,但总是真实吧,对不对。你能够肯定作主,肯定自己,而自己能够作主,这个是非常重要。现在我们的生命你做不了主,虽然天天都在发愿,天天,我一定要怎样,我告诉你,过几天,气候一变你就变了,对不对,环境因缘一变,你就完全没有办法掌控了,这个是这个世间最大的无奈。
    现在经济景气还不错啊,等到经济景气大萧条的时候,我看你怎么办,谁都不行了。我们看一九二九年那个时候,美国那些钢铁大王那些,二九年以后,一个也不见了,为什么通通不见了,无奈嘛,面对那种局势没办法,多少那些钢铁大王举枪自尽,那没办法。所以外在的环境对我们有着很大的牵制,你没有办法作主,但是你进入报身以后,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
    那么这一个转化里,我还要再跟各位强调的就是报身的成就你一定要好好地去训练,好好去训练,它能够让你产生的状况,绝对不是你大脑想象的利益而已。你不要以为说,师父不小心讲出来我们通通捡到了,不是,这是我们弘法者的使命,我这辈子来,就是为这个来的。本来我也是跟各位一样,结婚生子,结婚是结婚,就在结婚前,送贴子给同学的时候发现问题,那同学说要出家,我说怎么可以出家,去把他抓回家,结果变成我出家。就在那个整个的转换,角色转换的过程里,我发现大家对佛法都误解了,大家误解了。误解了我就发愿,要把佛陀的真理讲出来。那要讲并没那么容易啊,当时怎么一看知道大家都误解了,为什么会去发愿呐,现在想想,一头雾水就栽进去了。但是我发现,大家绝对把佛陀的真理误解了,我就钻进去把它请出来,分享给各位,就这样。
    所以把这个东西分享给各位,这是我的责任,我终生尽形寿要走的菩萨道。所以很多人给我所谓难看、委屈,这也是应该的,就像刚才跟各位讲的一百零八拜,你要行菩萨道,你要勇敢一百零八拜,因为那个会锻炼你永不退转,就是这个地方讲的不退转,不退转。什么叫不退转,你自己没有去遭遇那些挫折跟逆境,那些委屈、那些毁谤,你怎么知道什么叫不退转。就是这样来,修行就是这样啊,有挫折是正常的。你不要以为师父不错,坐在那里人家红包就拿给他了,我们去赚得要死,一个钟头多少钱,我们都包红包给他。你别这样想,不是这样的状况,这里面你看到的是表相,那真实的、实质的那个部分,才是重点。
    好,后面这一段,我跟各位做个结论。“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第三句,若有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总共在这里面讲了三句,这是第三句,这也是结论。那么这里他讲,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这个是三世,对不对,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众生要发愿的,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发愿的有算吗?你在化身里头发愿的都不算。
    因为跟各位讲,你信这个宗教跟信那个宗教,其实差不了多少,因为你在化身里头,你为什么会信佛,因为这个因缘嘛,你为什么信基督,因为那个因缘嘛。他生在欧洲,天生本来就信了,他是惯性,惯性的信,不叫信。当他再生到亚洲来,他当然就信佛,因为大部分的人,他的本质是单纯的,爸爸信什么,妈妈信什么,他就跟着信什么,信的对不对,他会找很多理由,而那些理由都是虚幻的。信佛也一样,信耶稣基督也一样,所以你会发现所有的人,你看在海边的人只会梦到妈祖,不会梦到圣母玛丽亚,为什么,因为脑海里头装的就是林默娘的故事,所以他梦到的那一个,一定是林默娘。在中国内地一定梦到观世音菩萨,在欧洲一定梦到圣母玛丽亚,这没有为什么。你能不能够说,我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我梦到一个和尚,有没有?不是没有,那概率非常少,我们温哥华有个会长他就是这样。他去住院,住院祈祷完睡觉,起来,他梦到有个大和尚,两个小和尚,在一个莲花池里,老和尚看着他笑笑,两个小和尚拿东西给他吃,他莫名其妙,他也很惭愧,有那罪恶感,自己赶快再祈祷,祈祷完,他家里是在香港开明报的负责人,家人就拿报纸给他看,一打开,啊!有这个法师来讲经,他就跑来听了,那个,梦的那个就是这一个,我们就这样子平白捡了一个弟子。这个宗教的人梦到那个宗教的状况,不多,不是没有,那个概率很小,绝大部分的都是那个环境里头的情况,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很自然的状态。那我们告诉各位,假如是这样的话,通通在化身的娑婆世界里,没有办法转入真实的报身的世界里。
    那么这边讲的是讲报身的状态,你一定要带着这个疑情,自己去转,一定会成就的。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你对于人性、人生、生命,这三个东西,要带着疑情:这样对吗?我这辈子这样对吗?活这么大,我人生走这一条路这样对吗?你开始去反省、检讨,要转入报身里,很快,但是有一个原则,你不要照着人家讲的去走,那又变成惯性,变成意识形态,你要自己摸索。
    像我们出家人常常摸头,为什么要剃光头,释迦牟尼佛也莫名其妙,他自己都卷头发,叫我们剃光头,到底是干什么?你要自己去想为什么,而这个不是否认,我要求证呐,这有什么价值跟意义?当你肯定是这样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转入报身了。报身呢,真实的部分你会一直扩大,一直扩大,你的人生呐,你才能当家作主,这只是一个小部分呐,你自己去进行是很多的,很多的,你的成长。我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从这边来获得。有一部分,我们留着明天再跟各位谈。
    我想我这样讲很多人会有问题,你有问题,你提出来,好吧。用写的,不要用讲的,这样比较具体。我一个一个跟各位作答,你不要不好意思,你不好意思是对你自己残忍,你就勇敢的提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问:我们要如何找到我们的本尊?
    答:这个本尊的意思跟我讲的定位一样,你的生命因素,本尊就是你的生命因素。我前面跟各位讲过,菩萨的定位不要拟人化,要性德化,每一个菩萨都是一个生命因素。地藏菩萨是地藏这个生命因素,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这个生命因素,绿度母是绿度母这个生命因素,白度母是白度母这个生命因素,你不要把他拟人化,他一定长成什么样子,真的有人这样,这里有个眼睛吗?这个两手都有眼睛吗?真的这样吗?那你未免太迷信了。那些都是表法,一种生命因素,它可以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你的定位,就你找到本尊了。那你说你要如何找到本尊,这种问法,基本上,你都还在化身里头找,你到佛具店去找就可以找得到了,是那个吗?很显然,一定不是那个,对不对。那哪一个?那一定是你生命中的东西,不是外在的。而这个生命中的东西,最少它都是报身的,不会是化身的,所以我希望各位不要把他拟人化,拟人化你会找不到,你会找不到。
  问:当我们做归零功课的时候,要如何忏悔?
    答:归零功课就在忏悔了,你已经知道有这么一个委屈,或是这么一个不如意,那你就回过来,这个就是忏悔。因为任何的不如意、逆境、委屈,都是业相,我们就针对这个业相忏悔,这个归零功课。假如你要补强,它有一个方法,就是你每天所有的功课都做完了,静坐,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假如家里夫妻共修,或者孩子也学佛的话,大家背对背,背对背,知道吗?静坐半个钟头,坐完了,你走你的,不讲话。做什么呢?反省跟检讨,反省跟检讨,这个很重要哦,反省跟检讨。什么叫忏悔,忏悔就是反省跟检讨嘛,对不对,忏悔的定义呀,你知道吗?不是一定要唱歌,唱往昔所造诸恶业,哭的眼泪大小滴乱滴,那个不叫忏悔,那个照相叫演戏。忏悔真实意就是反省、检讨,自己真正的反省跟检讨。假如没事的话,大概把这个礼拜来的事情反省一下,有事的话,针对那件事情,为什么我会犯这个过,做这个事,好好去检讨。
    那么检讨我们有原则,第一个叫理忏或者通忏,理论的理,通就是一般性的,这个部分是一个的忏悔法。另外一个叫别忏,别忏相对于通忏,一个叫事忏,相对于理忏。就是有发生的事情,这事情明明就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会不会有我不知道的,保留嘛,会不会这是什么业。想清楚了,基本上问心无愧,那就不是我的事,可是明明就是不如意的事,不如意我就拜。这件事情我想一想我没错,于理无亏,于事也无损,我也没做坏,人家对我这样,当然是误会,你就算了,你就看开,你就不会闷在肚子里,老是越想越气,越想越气。你不要这样想,你想开了,我没错,大概是他看错了,弄错了。他弄错了,原谅他嘛,事情就过了。这是有事发生的时候叫事忏,或者叫别忏,个别的一个一个去忏。
    假如没有,没有的话叫通忏、理忏。想不出来,那一定有道理嘛,道理是我不懂,不是他不懂,对不对。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不懂,我不懂,我忏悔嘛,免得到时候我后悔,对不对,我不用后悔嘛,我先忏悔,等事情发生了,到时候说,哎呦,我已经一百零八拜了,不要找我,对不对,我就不后悔。不要到阎罗王那边,阎罗王一讲,啊!对!对已经来不及了。阎罗王一讲,有啊!我拜一百零八拜。他说不够,要拜五百拜。那你去找海云法师,他叫我一百零八拜,其它由他算帐。这个你记得,我们先做你就不后悔,想不通的,就通忏就理忏理上一定有道理,只是我不懂而已,我不知道而已,那你就通忏。
    还有一个通忏、理忏,就是业不重,不生娑婆。既然来娑婆,就有很多业,所以我就拜,我也懒得去想,少想,不要用大脑,少想,反正这样子该拜就对,这也是一种通忏的方法。通常事忏跟别忏是比较具体的事情,比较具体,譬如这东西把人家弄坏了,哇!人家很生气,我们认为小事一件,可是他认为大事,你知道吗。
    有一个太太,那太太是已经七十岁了,先生也往生了,七十几有一天她很伤心地在找一个戒指。戒指,为什么伤心,她说什么一个木头刻的戒指,木头刻的丢了就算了,她说不是,那是我先生在订婚的时候做给我的。那就不一样哦,那是价值的问题,在我们来讲可能不认为是怎么样,在她来讲,那是终生大事,对不对。先生不在,我唯一怀念先生就摸着这个戒指,现在戒指不知道丢哪里去了。这个可能就是个大事,这个我们可能都不懂,不知道,我们就忏悔,你不要到时候想到才后悔。这个功课都是这样做,这样的话,我们的人生就会充满着一种喜悦跟感恩。
    有一次,一个婆婆找不到假牙,假牙不知道弄哪里去了,哇!全家大家找找找,找到没办法,一套假牙很贵。他儿子说,妈,就再去配一个,她说我不甘心,又翻箱倒柜,那个晚上找到天亮都没找到。没找到,第二天就去配了。又花了一个多月,因为没假牙吃东西不方便,她就没住家里,去住儿子那边了。花了一个多月,把假牙弄好,回到家了,回到家,打开冰箱,啊!牙齿怎么冰在冰箱里面!然后又打电话给他儿子讲,说她新配的假牙要退还医生,她的找到了,为什么,因为她总是旧的比较习惯,新的总是还怪怪。她吵着她儿子,非得把它退回去不可,她儿子说好吧,那就退吧,退就退吧,不然怎么办。退了以后她怕儿子没退,钱给我拿来。他说钱是我付的,怎么要给你?我怕你没有给我拿去退,你把钱拿来。害的她儿子就付两倍钱,给医生一条,还要给妈妈一条,然后说我去跟他要回来。你要知道人的执着就这个样子,那个妈妈,她家很有钱,可是你看,那个脑筋转不过来,就说我没用,试戴现在不合格要还给你了。哪有这种讲法,对不对,可是当你转不过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好了,过了三年她再跟我讲,不然我怎么知道。啊!我不应该这样子,把那牙齿人家做好了,为什么还硬要退还给人家。我说,哦,退了。是啊!我是不好意思。我说不好意思怎么样?把钱拿去还给人家,我说那你就拿去还。她拿去了,那个医生莫名奇妙,一愣一愣的,有啊,你不是拿去戴了吗?后来这医生就跟她儿子讲,他说那就还给我吧。这个事情就往往会这样绕一大圈。在当时的情境中你转不过来,可是事后你想一想,你会想通了,那你就忏悔呀,不是把钱退还给人家就好了。你想的容易,人家内心里头是多难过。那个儿子也是气的,跷胡子,瞪眼睛,要跟妈妈怎么讲,他只好说莫名其妙,我花两条钱。只是这个样子,所以这个东西,人世间常有这种事,你要想得开,要怎么想得开,常反省,常检讨,忏悔是最好的法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问:恶业是因,可否灭业障?
    答:恶业这个因你要灭,就像刚才讲的忏悔的这种方法。怎么灭呢,它不可能说你要灭就灭,但是它可能会有所转移,有所转移。譬如说死这种东西,死并不可怕,人人都要死嘛。但问题是二十五岁死跟八十五岁死就不一样了。八十五岁死,你自己也会安慰自己,我活够了,对不对。二十五岁死那就很麻烦了,爸爸妈妈才等你要出社会,看你要辉煌腾达,你就死,是不是这样?可是你假如能够转移,把二十五转移到八十五岁再死,那就不一样。灭,有没有灭?没灭呀,但是你能不能转移一下,这个很重要,对不对,是不是这样?这个病也是一样,病起来好痛苦哦,可是当你会忏悔的时候,病只是个过程,人生的一个过程,你就不会那么痛苦。这个不是你灭不灭的问题,我们一般来讲,忏悔业障好像是把它割掉一样,不是,它是你在心境中的转化,转化。
  问:常听说消业障,可经布施、善事来消除。
    答:当然是可以,可是你假如用化身来做的话,基本上是不大,效果不大。从报身来做效果才大,这个是各位要留意到。
    问:所以所种三恶因需由自己负责恶果
    答:如是因如是果。但是你在无知的情况之下所造的,你现在很诚心地去忏悔,效果是可改的。你要弄清楚,无知所造的,是在这个化身的世界里造的,你诚心忏悔是在报身的世界里忏悔,有没有,一定改,一定改。你假如因为怕恶业来,所以才去消业障,有没有,这样子两个都在化身的世界里,在化身世界里,你要相互抵销就很难,因为你不知道你造的业有多重,是不是这样,你想想看。譬如以刚才这种讲,你去把它退了,把钱给我要回来,那个心境是什么心境?假如说,你去跟他说说看,把钱要回来吧,不然打八折也不要紧,这不一样哦。或者是理直气壮,你去把钱给要回来。那个业不等重,对不对。
    同样的看起来是个业因而已,那你现在忏悔的呢,好吧,我拜拜看嘛,你拜拜看是怎么样。或者你真的很诚心的,或者我针对那件事情很后悔,这样子忏悔,这都不一样。所以一般要讲说消除这个旧业障,等到你那个苦现前的时候,大概就没什么效果了,因为那已经是对价买卖的关系嘛。所以我们通常在业相来临的时候,你就开始忏,能够以报身忏是最好的,这是一种给各位做参考。
    我现在跟各位谈的这个佛法,是从今以后两三千年可以用的,是对我们知识已开发的人讲的。你刚才问消业障,可以诵经、布施这些来消除,那是农业时代的,我不能够跟你说无效,因为那个时代很有效,可是你现在这个时代就无效,对不对。你可以去慢慢了解是什么原因。因为那时代的人单纯,师父说我有业障,我就有业障,消业障,他很单纯,而且他很诚心。可是现在人不一样啊,师父说,好吧,懵消了。那个虽然钱是一样的钱,可是那个心是不一样的心。所以在这样的时代里,你要弄清楚,要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请问奥修与克里希纳穆提等人的言论是否正确?值得我们去跟随?
    答:你这样问,我怎么知道呢?奥修,这两个字,克里希纳穆提,六个字,的言论是否正确?我没看过,我怎么知道,对不对。你不能这样问,你这是假设我对他们都很清楚,对不对。我告诉你一个原则,不要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或一篇文章,你喜欢或不喜欢,就否认他或歌颂他,这样你都容易犯大错,知道吗?针对他的这一句话我认为不对,那针对那一句话他可能讲错,因为这一句话有可能是人家断章取义,弄不完整嘛,对不对,那你就批评他,你可能会把这个人完全否认掉。那你可能因为这一句话讲的很好,就把他捧得像什么,我想那也不必,对不对。同样一篇文章的论点也是一样,不要因为一小部分而否决那个人的全部贡献,也不要因为一小部分的成就,你就把那个人捧得很过分,这样都不好。所以你假如有看过他的,从法上,依法不依人,他的东西是好的,可用的,你就拿来用,不好的你不要用,就这么简单。所以你问我对他两个人我没有办法这样跟你讲,没有办法。假如你说好,他的哪一本书的哪个东西,我看了,我觉得这样,那你看怎么样?针对那个部分,这样来讲才有具体的标的。你这样对这两个人太笼统了。基本上这两个人来讲都有成就,成就以后他们所做的广告跟弟子的宣传那就不一样。所以你会看到这两个人是当今西方社会最推崇的人,但是,是不是真的达到止于至善,大概都没有,但是成就一定有他们一定的成就,只是那个成就符不符合各宗各派的标准这样而已。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可否解释本尊上师?
    答:本尊就是讲生命因素的那个部分,上师是你的指导者。我们修行的话有三个东西你要缘念,一个是缘念道场,你一定要有一个道场;缘念上师,善知识,上师就是善知识、指导者;缘念法门。本尊是指导者来启发你,你对你自己的生命一个定位,那个叫本尊。所以它是有区别的。
    问:如何修身、修心、修行?
    答:这样没有办法告诉你。这是整套的修行法,从修身到修心,然后到灵性的整个超越跟成长,这是整个的修行方式,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进来吧,再教你。
    问:请问要怎样拜佛才能达到消除业障和忏悔业障的效果?
    答:这个我们刚才讲了很多这个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第二个,拜佛是否要观想佛的圣容?
    答:你有没有见过佛?不然你怎么观想?我就跟你讲不要拟人化,他有什么圣容,他长什么样子,对不对。你要看那一些什么外星人的电影,有没有,科幻电影一些外星人,到底外星人长什么样子?但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一定都要拟人化,对不对,然后你要把他打死之前,他才显现他的那个原来的面目,长的奇形怪状。人家也不见得长的那么丑,对吧,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不这样子你没有办法看,他没有标的。一般凡夫学佛,都要把佛菩萨给拟人化,即使信仰上帝也是一样,这个一神教是最严重的偶像崇拜,拟人化就是偶像崇拜。你怎么知道他长的跟你一样?你去问狗说你们家上帝,它一定说是长的跟我拉布拉多一样,它才不会变成黄金猎犬;哈士奇一定说,是才长成我哈士奇这个样子,谁说像你拉布拉多那么丑。这一定是这个样子,那你怎么知道上帝一定长哪个样子,所以你不用去这样。不过古代他是有这样讲,要你观想圣容。古代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那是像法时代,它这样讲,一直到我们讲工业革命以前,我们这工业革命大概也只有五六十年而已,你这五、六十年前的人,在这种状况之下都还很有用,因为他观念很单纯。现在不是了,现在你只要家里有两尊阿弥陀佛,你就没办法观了。你看西藏的这个鸡蛋脸,尖尖的,有没有,我们中国的就肥肥胖胖,很有福相的。你要看看是北方的还是江浙的,浙江的佛像,那种长相,有没有,那长相不一样,因为那是艺术家的造型,所以你圣容要怎么观想?可是古代人可以,因为他生活单纯,他容易把心安住在那里,我们现在不一样了。
    问:或者观想佛光摄受我们,或者称念佛的圣号?
    答:拜佛都是称念佛的圣号,为什么?它当作一个媒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个摄心,刚好一个动作,让你语业,身业,身体在动,跟意业统摄起来,身,语,意做转化比较方便。
    问:请问在家人是否可以做烟供?
    答:你要有人指导,修任何密法。烟供是外道拜火教的一个修法,佛教当然也不拒绝,也接受了,可是你要修这些法最好是有人指导,不要看一看就自己修了,到时候家里就变火供了,不是烟供。那个要有人指导,有人指导就可以,你没人指导我是希望你不要尝试。你去参加就好了,哪个师父在办,你去参加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生命的体证是靠力行而证得的,这种精神上的体会,是经过意识上还是心识上才会产生的呢?
   答:这个意识上还是心识上,你这个定义要先区别。这个同修问这个问题,应该你自己已经有相当深入的体验,那么你既然要分意识跟心识有什么不同,你就应该先把意识是什么,心识是什么先讲,因为你有这个问题了。我讲的是体验,你说体证,无所谓,这个没有关系,但是精神上的体会是怎么样的,我想我们不用精神这个字,精神相对于物质来讲,我在用词上是用灵性,心灵的这个词,我不用精神这个词,因为精神这个词,在现在的时代里在运用上有困难。所以我们的语言模式必须要共通,语言共通以后才有办法谈论彼此之间要沟通的部分。
    问:生命的本质原是佛性、本尊的一体,是每个人原本具足的,而这种根性原是藏在人的哪个地方?哪一处?意识中的哪一识?或者遍虚空都有呢?
    答:这个本尊一体、佛性、生命的本质,它是本来具足的,是存在的,你因为无明覆盖把它藏起来,藏在哪里,还是在你的生命中,离开你的生命就不算。现在你的意识把你的生命只局限在你的色身里面,你不了解真实的生命是什么。你现在这里所讲的生命,还是虚幻的生命,不是真实的生命。这个提问的同修,对佛法的了解相当的广泛。但是那个用语,语言上的使用,应该你在用的是跟你的师父那边,还是你自己的思惟里头整理的东西,跟我这边还没有形成一致,所以很多词在用的时候,我们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名词,这个叫语言,那个模式、定义要弄清楚。所以我为什么说,要一个道场,一个师父,你的语言模式才能架构起来,语言模式架构起来,你的思惟才能沟通。你语言用词都不一样,你讲的跟我讲的字是同一个字,那意思完全不一样,那就不好沟通了。思惟模式不好架构,我们是希望说能够多有这种沟通。你是说这个生命的本质,到底在意识中的哪一识?那不在意识里头,心意识里都没有,八识里头都没有,它不在里面,八识是虚幻的运作,不是真实的。它本身是存在的,只是被无明盖住而已,它不跟八识流转,这个地方是可以这样跟你讲。

问:净土会消失吗?
答:净土在报身的世界里,不会消失的,化身的世界里找不到,因为化身的世界有那么样的一片净土,它也是成住坏空。像澳洲也有一片净土,没人去的时候都是净土,人去就不是净土了,对不对,因为它会成住坏空的。可是在报身的净土里,它不是成住坏空的,这个不一样。
    问:请问化身净土指的是人间净土吗?
    答:可以这么说,我们叫化身,不是化生,他写的是化生,我们讲化身佛。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就是僧团,就是僧团,它有条件的,就是有戒律限制,在戒律的前提之下,僧众,就是四众们能够和合相处,那个净土就能成立,就能成立,关键在这个地方。那么把这个佛陀的净土加以扩大,可以构成人间净土。那目前做不到,因为佛陀的僧团全部被破了,北传的被破了,藏传的也被破了,南传的现在摇摇欲坠,有几个道场不错,但是这样的净土呢,它又不能够普及。要能够普及一定要汉传的净土,这佛陀净土,这僧团能够健全起来,透过大乘佛教的这种俗事主义,俗事,教化众生的这种理念,去推动,把僧团给予扩大,到整个人间来,那才有可能有人间净土,这是一个状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第二个问题他问,《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七宝池指的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中的第六,是定菩提分,如果一个人临终前心颠倒,就肯定去不了西方净土,而人心之所以会颠倒,是否是业力的牵引?
    答:这倒未必,这环境塑造的问题。当然你讲业力的牵引这本身也没错,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功力,为什么到最后要颠倒呢?这个你说业力也对,我想是修行的功力不够吧。
    问:因缘的合和,福报的不足或是另有他因,而这是由不得人去主宰吗?
    答:不是由不得人,人只要修行,绝对可以。我也告诉各位,人是什么都不行,只有修行可以。你不要以为你行,你行,是因为有福报,你没福报的话,告诉你什么都不行,人真正能做的是修行,是修行。你一修行,天龙八部通通护持你,通通护持你,你有很多事,你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它自然就会过关。这时间关系,我没有办法一个一个举例跟各位做说明,但是你记得这个原则,人绝对可以作主,只是你的方法不对。
    问:为什么往生西方净土后,反而进步缓慢呢?
    答:在净土中没有障碍啊,对不对,因为极乐,极乐嘛,极乐要不要持戒?为什么要持戒?因为极乐,谁犯戒?极乐要不要布施?布施给谁?没有穷人你布施给谁?所以布施你也修不得。极乐要不要忍辱?要忍辱那就不叫极乐了嘛,对不对。你有很多委屈,很多毁谤,那是娑婆才有的,到极乐谁毁谤你,都是和雅音,微妙音,所以不可能,所以你在那边这三个都不能修了,你要精进也精进不起来,因为没有恶缘,极乐世界它进步缓慢也就是这个原因,你到那边你想精进你也不知道怎么精进。是没有错,那个整个环境里,都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来,而且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四正勤都有,但是它总是慢,它就慢慢来。就像释迦牟尼佛很精进一样,那个弥勒佛就慢慢来。弥勒佛比他早,早证阿罗汉,弥勒佛证阿罗汉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才发心要修行而已,释迦佛已经成佛了,弥勒佛你看,还在遥远的岁月里,这个差别就在这里。所以你要能够在娑婆修行,这是顶大的福报,没有比这个福报更好的。
    问:在净土中修行,听经,闻法,法喜充满,在那种环境中,不会更精进不懈吗?
    答:是,这个就是“不是说吗”。是没有错,那里你好精进,精进不进步,你以为在那边精进,你精进修什么?你这还是意识形态,在那边听经,听谁讲经,阿弥陀佛跟你讲什么?对不对?因为在极乐世界里,它就是没有逆增上缘,它没有逆境。在那个顺境的情况之下,就好像一只脚走路一样,看你怎么走,有多快,你再怎么精进就是这样。我们在这里就是两只脚走路,所以它才会真的走的前进,因为他常有逆境,所以你变成多样化。当然这里有一个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杂讯太多,你只要把杂讯过滤掉,真的三缘念,那你就很容易成就。
    问:请问在房间念佛可以吗?
    答:当然可以,谁说房间不能念佛,你在哪里都可以念,你只要有恭敬心就可以。念佛人有一个很方便的手段,你都不知道。师父都会告诉你,哪里都可以念,就是上厕所的时候不要念。刚学佛的人每次上厕所才想起,师父说不要念,啊!不要念,不要念那时候你就一直念,脑子里一直留着,为什么?至少提醒你在那边要念,他跟你讲不要念,你就在那边“哎呦!南无”这样就好了,“南无”这样就好了,不要再念下去,为什么?这就是善巧方便。只要你恭敬心到哪里都一样。
    有个公案,一个小沙弥在大殿里头尿尿,他的大师兄在那边就很生气,你不知道这里是佛殿吗,怎么可以在那里尿尿?他说那你告诉我,哪里没有佛?哪里没有佛,佛殿都是佛,哪里没有佛?哪里都有佛,哪里没佛啊,对不对,佛是无所不在的,这小沙弥比他大师兄还厉害啊。当然意思不是叫你在大殿里乱尿尿,这是一个公案,告诉我们说你心要恭敬,在哪里都可以。你看譬如我们经过菜市场,那个卖猪肉的,卖鱼的,不是鱼腥味很重吗?你看那时候佛教徒一定都念“南无阿弥陀佛” 赶快通过。那不可以念吗?那才需要念,怎以不需要念呢?所以不用担心,念佛哪里都可以,房间里当然更可以,你要有恭敬心。他说因为家里没佛像,有没有佛像没关系,古代没有佛像的多的是,是现在这个时代印刷术发达以后,佛像特别多,反而变成一种灾难,家里佛像放太多了,不知道怎么办,这个都是一种关键。
    我们在学佛,在修行,你要记得,掌握住正确的方法,但是我还是告诉各位,不要流于惯性。各位来了,我已经跟各位讲了,你要学的是三家之言。我常跟各位讲,佛教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佛教的文化,一个是佛陀的真理。我们要学的是佛陀的真理,跟随佛陀的脚步走到真理的目标,而不是跟着佛教的文化,跟着人家在那边团团拜,等一下这一个在拜水路,等一下那个拜梁皇,你也不知道拜什么,拜的很喘,拜的好高兴,然后刚好有几个钱做个功德主,坐在大和尚身边。做功德主是很好,你知道什么好吗?因为你护持道场,对不对。功德主几个万,几个万,不是几个万,几十千,几十千,几百千,护持道场,这个功德有。你说梁皇的功德主,那整个功德恐怕轮不到你头上来。你说你为亡者做,你记得,为亡者做,你记得《地藏经》讲,诵经的人得六分,亡者得一分。谁诵,我问你,谁诵,谁诵?都是诵经的那个诵哦,对不对。所以诵经的那个得六分,亡者得一分,跟你什么关系,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只是花钱消灾而已,对不对。所以你拿钱去作法会是护持道场,因为道场缺钱,你拿去供养道场,护持三宝,培养僧才,有这个功德。梁皇整个做完的,做的那个人有六分,你知道吗?亡者那一个,你回向给他的那一个得一分,你要知道这结构在哪里。所以你要做梁皇,有效吗?当然有,你会不会写,很好笑那个笑。当然有效,怎么没有效,很好笑。你要去弄清楚它结构是什么,那你才能转入报身里,那你一转入报身里,心念一起这些都圆满了。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我不是批评法会,因为要让佛教能够在世间流传,道场是绝对需要的,那么道场要怎么住持下去,它要经营嘛,就是透过法会。其实法会这样做是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法会是密法的修法,密法修法是道场里要培养一群人,这一群人专门修这个法,一年出来做一次法会,把他修法这个功德在那一次给回向出去,大家来发心,护持道场,包括硬体的跟软体的,这几个人要吃饭一年,对不对,大家总要发心护持,以这个功德来回向,那就大了。而不是大家都在外面跑经忏啦,那这样子,通通都变野台戏,在演戏,就变成这种状况。所以这个我们是不批评了,我们不是要批评,因为他在护持道场,让道场经营下去本身没错,你留意到这个部分。
    在整个佛教透过这几千年来,佛教演变,文化已经很复杂了,这个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新时代里,你应该要怎么样走出一个正确的学佛人的一个应有的那个心态跟立场,我想这是很重要的,这是很重要的。各位有一个很健康的心态跟正确的立场,我相信你在学佛的过程里,要进步一定很快。我想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绝对没问题的,至于说你要不要成就,那就看各位的用功跟努力了。
    好吧,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个地方。
(第八讲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7 23:09 , Processed in 0.334383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