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浮世莲花

[大德开示]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云何贼人’:云何你做贼,尽偷东西。‘假我衣服’:你穿我佛教出家人的衣服,穿个袍,搭个衣,到那个地方,就说我是法师,我可以讲经给你们听,你们大家要相信我。‘裨贩如来’:他贩卖如来佛法,拿佛法来做生意。‘造种种业’:他只知道敛财、化缘,叫人家布施给自己。‘皆言佛法’:他说这一切都是佛法,你跳舞也是佛法,你喝酒也是佛法,这都是佛的八万四千法门之一,他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你抽烟、喝酒、赌钱,都是佛法,你做什么都可以,甚至于你做一切一切都没有问题。‘却非出家具戒’:可是你问他:‘你受的什么戒了?你受具足戒了吗?’‘什么是具足戒啊?’不要说具足戒,五戒他都不懂,八戒更不明白,十戒也不用问,十重四十八轻戒更不必问了。‘却非出家’:他根本就不是个出家人。‘具戒比丘’:具足戒的比丘。‘为小乘道’:他就为这一点小攀缘心,和人拉拢社会关系,行小乘法。‘由是疑误’:因为这样,所以他就对人有很多的疑惑,对自己也不明白,因此就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地狱。这就是本来人家想学好,遇到这么一个糊涂师父,就像前面所讲的‘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这样子都堕无间地狱了。无间地狱是没有间断的,一个人在这个地狱也满,多人也满;一个人在这个地狱里头也没有空余的地方,多人在这个地狱里头也不会挤迫,无论一人、多人都‘没有间’—没有空余的地方。在无间地狱里永远都不会出来的,所以这很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热一香炷。

‘若我灭后’:假如说等到我入涅槃之后。‘其有比丘’:有这么个出家的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他发心一定要修定力。‘能于如来形像之前’:他能在佛的前面。‘身燃一灯’:在身上用刀把肉挖开,在这个地方添上油点灯,这叫在身上燃上一灯。‘烧一指节’:或者把手指节烧去一节、两节。‘及于身上’:或者在身上。‘热一香炷’:在背上燃一炷或者两炷、三炷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我说是人’:释迦牟尼佛说:我说这个人。‘无始宿债’:无始劫以来所欠的债务。‘一时酬毕’:在这时候都还了了。‘长揖世间’:于这一生报尽了,就永远不会再生到这个娑婆世界受种种苦恼了。‘永脱诸漏’:他脱离一切的诸漏。‘虽未即明’:虽然没有即刻就明白。‘无上觉路’:没有再比这更高尚的觉悟。‘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这个人于佛法上,已有决定的心,不会退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若不为此’:假使你不这样做的话。‘舍身微因’:如果没有种这个舍身来点香、燃灯或者烧指这小小善因的话。‘纵成无为’:纵然成道、开悟,甚至于成佛。‘必还生人’:一定再回来做人。‘酬其宿债’:还要还宿世的债务。‘如我马麦,正等无异’:就好像我,吃了九十天喂马的麦子是一样的。佛,怎么吃了九十天喂马的麦子呢?因为在过去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曾为一个梵志,在梵志山上带著五百个童子修道,那时候也有佛出世,这位佛出去化缘,因为家里有一个生病的比丘不能出去化缘,他就叫一个比丘,在斋主那儿多乞一份斋饭回来,给这有病的比丘吃。当这个比丘拿著斋饭经过梵志山,这梵志闻到饭的香气,就生了一种嫉妒心,便说:‘这一些秃发的和尚,怎么吃这么好的东西,这些和尚,只能吃喂马的麦子,不应该吃这么好的东西!’他这五百个弟子,也随声附和,都说对的,他们应该吃那喂马的麦子。于是乎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带著五百个徒弟,到了一个国家去结夏安居,这个国王先是很欢迎地把他接到国家来,之后却又不供养这些和尚了,在这时候,有一个喂马的马师,看见释迦牟尼佛和五百弟子都没有饭吃,于是乎偏偏他就用喂马的麦子来供养释迦牟尼佛和他的五百个弟子。释迦牟尼佛就是当初在梵志山带著五百个童子在那儿修道的梵志,他今生成了佛,这五百个童子就变成五百个罗汉,虽然都证果了,但是在因地的时候诽谤人家说:‘这些比丘应该吃马麦。’所以今生虽然成佛了,还要吃九十天喂马的麦子。‘如我马麦正等无异’:若他不燃灯,或不烧指或不热香在身上的话,也就要像我受九十天吃喂马的麦子的果报。‘正等无异’: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汝教世人’:阿难啊!你应该教一切世人修三摩地,修定力。‘后断偷盗’:想要修行,但是应该断了偷盗的心。‘是名如来’:这就是如来,就是释迦牟尼佛。和‘先佛世尊’:以前的佛。‘第三决定’:第三种不能改变的‘清净明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是故阿难’:所以,阿难。‘若不断偷’:假使不断偷盗心的话。‘修禅定者’:想修习禅定这种人。‘譬如有人’:好像有这么一个人,怎么样子呢?‘水灌漏卮’:用水灌漏的瓶子,漏的酒杯,漏的茶杯。‘卮’,就是瓶子、茶杯。这个瓶子是漏的,你用水灌。‘欲求其满’:本来它是漏的瓶子,你怎么把这个瓶子灌满呢?‘纵经尘劫’:你纵然经过微尘数那么多的劫数。‘终无平复’:这个瓶子始终不会平复的,不会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蓄。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若诸比丘’:假使所有的比丘。‘衣钵之余’:除了三衣钵具之外。比丘应该蓄这三等衣,这衣不是大衣,是一件五衣,一件七衣,一件祖衣,还有卧具,钵,这叫三衣钵具,除了这三衣钵具之外。‘分寸不蓄’:什么也不储藏的。‘乞食余分’:天天乞食回来所剩的。‘施饿众生’:给一切没有得吃的众生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

在大会的里边。‘合掌礼众’:合掌向众人礼。‘有人捶詈’:有人要是骂你的话。‘同于称赞’:你要看成和称赞你是一样的,不要认为他是骂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

必使这‘身心二俱捐舍’:这二种都舍了,也没有身了,也没有心了;也没有贡高心,身也不骄傲,心也不骄傲。‘二俱捐舍’:谁骂你,你就认为他唱歌给你听。真正修忍辱的比丘,就当骂你的人是唱歌给你听。你不会骂人,他骂你,你就应该不懂他说什么,你就当他说口语或者讲英文。中国人有的没学过英文,你讲英文他不懂;西方人没有学过中文,你讲中文他也不懂,那么他骂你,你不骂人。或者明明他是骂你的,你要认为他是赞叹你。啊,他是在讲我好话,要反过来看。他要打你,你就当撞到门槛了或者撞到墙上了。譬如你自己走路不小心,碰到墙上了,把头碰痛了,回头打墙一拳,为什么你碰我?是不是要这样子呢?不是这样子,你撞到墙上,然后你再打墙一拳,你再痛多一点。所以有人打你,你就当撞到墙上一样,你不认为这是人打你,就没有事了。他骂你,你当他唱歌呢!所以‘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不单说这个是真正比丘菩萨发心,就是有人想要你身上的肉,或者骨头,或者喝你的血,你都应该舍给他。‘与众生共’:和众生共同的。要行菩萨道的人,就要能舍头目脑髓。以前我对你们讲,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看见一只老虎饿得要死,没有东西吃了,他就把他的身体喂给老虎吃。老虎是世界上最恶的一种恶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都一样把自己的身体布施给老虎吃。我问某弟子能不能有这样的牺牲,他笑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18:19 , Processed in 0.343927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