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浮世莲花

[大德开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行声闻独觉乘者’:若修行声闻,声闻就是修四谛法的,修苦、集、灭、道这四谛。独觉呢?就是修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有的众生都是由这个十二因缘而生,所以也由这个十二因缘而灭;这也就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若能了悟这个十二因缘就反迷归觉了,回小向大了;回小向大就是修六度法门。

十二因缘,我们人怎么样生的呢?就是从无明生的,就是糊糊涂涂就生出来了,这叫一个无明。这个无明就是烦恼的一个根本,也是生死的一个根本,也是所有麻烦的一个根本,也是所有问题的一个根本。修是修什么呢?就要破无明,这个无明就是你做出的事情还不明白,糊里糊涂就做了;做了也不了解,不了解还要做,这就是无明。这一切一切你不明白的问题,都是无明,都是这个无明在那儿支配著你,令你这么颠颠倒倒,迷迷糊糊,醉生梦死,贪著财、色、名、食、睡,都是这个无明在那儿捣乱。

因为有无明,然后就发之于行为,就有了行为了,就要去做去。做什么呢?做你所不明白的事情。你明白只是一点点,而不是完全明白,所以就要去做了。有了行为,然后这就有了痕迹,有了事实,落到事相了!因为你有行,所以有事相了。有了相,然后就有了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行的时候,那个分别心还没有生出来;你看你行完了之后,就有了识了,就有分别心了,有了知识了。有了分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就都出来了。那么这个识,是个意识,意识就是那个地方有了作用了;有作用,然后就有了名色,可以说出这是个什么;有了名色了,然后就有了全体了;有了全体,就有六入了。这六入,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一个体相,他那个体相就生出来了。

体相一生出来了,和外边的物质就有接触,所以就有了触了。有触,然后就有领受了;有领受,就分别好的触和不好的触,欢喜的和不欢喜的。于是乎这不欢喜的就不要了,欢喜的就生出一种爱心了。所以说触缘受,受缘爱;受就生出爱心来了,这都是有一连串的关系。

有了爱心,就想把它取为己有,做为我自己的了。有了有,就又有了来生;有了来生,就又有了老死。这十二因缘,是一切众生怎么样做的众生?怎么样又没有的?就是这个,所有的人类和一切众生都包括在这个理论里头。

这个独觉的人,他看十二因缘这种循环无端、没有停止的时候,他觉得很痛苦的,所以就修道。修道嘛,就要了生死、脱轮回,把这轮回脱去了,生死的轮也息了,所以就证果,叫独觉,这是二乘人。声闻、缘觉,缘觉又叫独觉,这叫二乘。

所以行这个声闻和独觉乘者,这个‘乘’就是这一类的修行人,怎么样呢?这是不究竟法,到这个二乘,分段生死是了了,变易生死还没有了。所以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的时候就发愿,‘皆以大乘而安立之’:说,‘若有修小乘的,我就教他们从小乘而搬家,搬到大乘的道路上,回小向大,发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成佛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我们众生到现在,还有这么多人没有完全堕落三恶道,都是因为有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的关系。如果不是有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在世界上,所有的众生恐怕早都去堕地狱、转饿鬼、做畜生了,在三恶道里边,做人就很困难。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他的愿力,无论你做的是十恶不善、开斋破戒、不修善法,你若能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万德的洪名,就会消除你的罪业,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什么原因呢?就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在因地早就知道我们众生,多数都是不持戒律的,多数都是在这儿善恶夹杂,分不清的;就像那个土、水在一起和泥,和得乱乱糊糊的,没有法子分出哪个是水?哪个是泥?这个水呢,就是智慧;那个泥,就是无明。持戒律就是返本还原,恢复本有的智慧;不持戒律就是好像那个土、水在一起和泥了似的;里边也有智慧,但是露不出来,都被这个无明给遮盖住了,于是修行也不容易修成,也不容易持戒律。

药师琉璃光如来知道我们众生这种习气毛病,所犯的这个错误,于是乎他就发愿了,所以他‘第五大愿’说,‘愿我来世’:等到我将来成佛的那个时候,‘得菩提时’:我成了佛之后,‘若有无量无边有情’:无量无边,这里头你也包括在内了,我也包括在内了;你也在无量无边以内,我也没有跑出无量无边以外去,所以都是在这数目里头,怎么样呢?就是‘于我法中,修行梵行’:这个佛佛道同,我法就是佛法。在佛法里边,修梵行者,梵行就是清净行。清净梵行,就是严持戒律。‘一切皆令得不缺戒’:无论谁在佛法里头修行,我的愿力是令他们都得到完整无缺、圆圆满满的戒律,持戒圆满,守戒清净,犹如那个满月一样,丝毫也没有缺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具三聚戒’:这个三聚戒,你们各位有知道的,什么叫三聚戒?三聚净戒是什么?讲一讲。不要看书啊!你们出家人有知道的吗?那么持摄众生戒、摄善法戒、摄律仪戒清净了,这叫三聚清净戒。

可是这个戒律是不容易持的,所以说‘设有毁犯’:倘或有犯戒的,‘闻我名已’:若听见我这个佛的名字了,‘还得清净’:就又得到恢复清净,返本还原,不会再堕落恶趣了。所以说‘不堕恶趣’:不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了。

这三聚净戒,怎么叫聚呢?聚是聚集而成的,由这个‘聚’字,就知道它不是一种。譬如摄律仪戒,摄这个律仪,‘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这个戒法,也是很多很多的律法聚集到一起,所以这叫摄律仪戒。摄就是包括的意思,包括所有的律仪,所有的威仪都不毁犯。善法呢?就是一切善法,这善法也有无量无边,不是一种谓之善法,包括很多很多种,所以就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是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呢?这个摄,也就包括所有的一切众生;那么一切众生,我都愿意度他们成佛,摄持他们,不是单单一个众生。所以这叫三聚,这种的戒这么聚集到一起,叫三聚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可是这个很多了,不容易修行,不知不觉就把这个戒犯了。那又怎么办呢?所以说设有毁犯,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就发愿说:假如他们有毁犯这个戒律的时候,闻我名已,他听见我的名字之后,还得清净,又会恢复他不毁犯的时候那个样子,得到清净了,不堕落到恶趣去。

各位想一想,药师琉璃光如来对我们每一个众生,这样地关心,这样地摄受,我们是不是应该体谅药师琉璃光如来这种的慈悲心,好好地赶快修行戒律,不要依赖药师琉璃光如来,说:‘我不要紧的,药师琉璃光如来发的愿,我就犯戒他可以救我!’那就不对了。这是说,你不知道的时候,你犯了戒了,药师琉璃光如来可以令你再恢复清净。你现在知道药师琉璃光如来发过这个愿,你就有了依赖了,有了仰仗了,说:‘我不要紧,我现在可以尽量去犯戒,反正我有靠山,药师琉璃光如来发的愿,如果他不救我,我就去和他算帐去,我就斗争药师琉璃光如来去!’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不要好像有了靠山了,就要犯戒,不可以这样子。

这个第六愿,现在我给你们说一说大概。大约就是说:人有什么病痛,药师琉璃光如来他也都可以救,令我们这一切病痛都除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宣公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这一部经是说的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这个本愿就是说的他过去的愿,过去他发的是什么愿?现在结的是什么果?他这个愿力能发生什么效力?我们人这个愿不是空发的,你发什么愿就会结什么果,也就是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你种善因就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你发愿,只是在那儿造这个善的业和恶的业。这个愿就是一种主动的力;由这主动的力量,才能有事实的成就。所以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在因地的时候,就是发这种的愿;这种善的愿,成就一种善的业,而结善的一种果。

怎么说叫善愿呢?他每一愿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所有的一切众生做著想。佛没有发愿说:我若成佛了,我在那怎么样享福,怎么样享快乐,而把其他的众生都忘了;佛不是这样。佛得到最大的快乐,而自己不愿意独享,愿意分给所有一切众生。佛发愿成就这种的善业,生生世世是行菩萨道,要自利利他,自觉又觉他,自度又度他,发这种大菩提愿。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他不为自己做著想,只是要利益众生。这是菩萨所发的善愿,成就这种善的业,而结了这个善果,善果就是佛果。成佛了,并不是唯我独尊,高高在上;佛成佛之后,只是他的智慧超过众生,反迷归觉了,没有一切的颠倒妄想。

我们众生一举一动,都是在造业,可是尽造一些个恶业,而不是造善业。就偶尔有一念的善念,也不会超过那个恶念那么重,所以善恶夹杂;要是用这个电脑来计算计算,还是恶业多过善业。因为这样子,一生就不如一生,每一生就遇著一些个颠沛流离、不如意的事情。为什么这样呢?就因为造的业不清净了,没有做好;没有像佛尽发这个善愿,修这个善业,将来结善果。我们众生就是在这儿善少恶多,所以一生就不如一生,那么就堕落了。我们也想发善愿,可是因为自私心在那儿作怪,总是不愿去利益人,而要利益自己。偶尔有一些个人想要利益人,也是在那儿沽名钓誉,希望得到一个好的名,令人相信自己,这都是在那儿造这个善恶的夹杂业。所以恶业这边重了,善业就轻了,那么结果就是结这个恶果了。佛因为他发善愿,修善业,所以成就善的果;我们众生想发善愿,可是一做就糊涂了,就颠倒了,自私心就跑出来了,就变成善恶夹杂了。所以做人也有一点快乐,又有一点痛苦,可是痛苦多于快乐。

那么我们人的这个快乐,也并不是真正快乐;真正快乐,是自性里边的常乐我净,那才叫真正的快乐呢!我们这个所乐的也不常,我们这个我也不常,我们这个乐也是不常,我们这个净也都不常,所以没有真正‘常乐我净’这一种清净的快乐,那不是真正快乐。并不是说去跳跳舞这是快乐,喝喝酒这是快乐了,或者看看戏这是快乐了,其实这怎么样啊?这正是在那儿背觉合尘,在那儿颠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法师你这么样讲,那世界都没有快乐了?’你细想一想:什么是真快乐?世间的快乐都是苦的因,拿这个衣食住来讲,人人都欢喜穿好衣服,你穿上一件好衣服,很值钱的、很名贵的,其实怎么样啊?就像戴上枷锁了一样,行也不自然,站那儿也不自然,坐那儿也不自然,卧那儿也不自然,行、住、坐、卧,都是好像披枷戴锁似的,不自然了。为什么呢?就因为要保护自己这个衣服嘛,因为这个衣服是名贵的。啊!你想一想,凭一个万物之灵的人,为这个衣服来做奴隶!这是衣。

吃的呢?说吃点好东西,吃得再好的东西,吃到肚子里头也都变了;吐出来,你教他再吃了,谁也不愿意吃了。

住,就是‘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只是三餐。’为什么要那么紧张,为这个衣食住忙忙碌碌,一天到晚也没有休息的时间?忽然间无常到来了,死了,说:‘我的事情还没办完呢!还没忙完呢!阎罗王你缓一缓期,我慢慢去可不可以?’那无常鬼摇摇头,说:‘办不到!我没有办法教你多活一秒钟。’所以就死了。你看!这究竟有什么意思?就因为认不清楚,所以为这个虚妄的名、虚妄的利,令自己的心里头时时都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打击,这是我们人和佛不同的地方。

那么佛呢?他把一切都看清楚了,所以他看破了,也放下,所以就得到自在。在他刚刚看破的时候,他就要发愿,他说这个愿要利益众生,要行菩萨道。所以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就发了大愿,这‘第六大愿’,他就说‘愿我来世’:说我发愿,等我来生的时候。有的人不信有来生,人如果没有来生,那你就杀人放火,什么也不需要相信,都可以的;就因为有个来生,还有个尾巴,还有个后果,所以你不可以不守规矩,不可以什么事情都做,就因为有来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22:50 , Processed in 0.305480 second(s), 12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